电子是如何发现的?

作者&投稿:赫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电子是在1897年由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约瑟夫·约翰·汤姆森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的。

1897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约瑟夫·约翰·汤姆森重做了赫兹的实验。使用真空度更高的真空管和更强的电场,他观察出负极射线的偏转,并计算出负级射线粒子(电子)的质量-电荷比例,因此获得了19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汤姆逊采用1891年乔治·斯托尼所起的名字——电子来称呼这种粒子。至此,电子作为人类发现的第一个亚原子粒子和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被汤姆逊发现了。

扩展资料

物理学家现在已经证明可以通过电学手段控制磁性半导体中的磁性,为新型自旋电子器件铺平了道路。半导体是信息处理技术的核心,以晶体管的形式,半导体充当电荷的开关,允许在二进制状态0和1之间切换。

另一方面,磁性材料是信息存储设备的重要部件。研究利用电子的自旋自由度来实现记忆功能。磁性半导体是一类独特的材料,可以同时控制电荷和自旋,有可能在单一平台上实现信息处理和存储操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子



电子是在1897年由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约瑟夫·约翰·汤姆森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的。

1897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约瑟夫·约翰·汤姆森重做了赫兹的实验。使用真空度更高的真空管和更强的电场,他观察出负极射线的偏转,并计算出负级射线粒子(电子)的质量-电荷比例,因此获得了19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汤姆逊采用1891年乔治·斯托尼所起的名字——电子来称呼这种粒子。至此,电子作为人类发现的第一个亚原子粒子和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被汤姆逊发现了。

扩展资料

1、电子的应用

电子的应用领域很多,像电子束焊接、阴极射线管、电子显微镜、放射线治疗、激光和粒子加速器等等。在实验室里,精密的尖端仪器,像四极离子,可以长时间约束电子,以供观察和测量。大型托卡马克设施,像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借着约束电子和离子等离子体,来实现受控核聚变。

在一次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风洞试验中,电子束射向航天飞机的迷你模型,模拟返回大气层时,航天飞机四周的游离气体。

2、电子的发现过程

19世纪末,许多科学家都研究阴极射线。原因是对它的本质还没搞清。这么多的科学家研究阴极射线,为什么他们不能发现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颗粒呢?原因是,只要在阴极射线管内有一定的气体,当阴极射线通过时,这些气体就变成导体而使阴极射线受到屏蔽,令它不受电场或磁场的影晌。

1897年汤姆森把阴极射线管内抽到残留的气体很少,当阴极射线通过时把原来过多气体变成导体的屏蔽效应消除。他就可以看见阴极射线受到磁场(电场)的偏转。这表示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这样,汤姆森研究阴极射线实际就是研究带负电颗粒的远动。

1899年汤姆森从电(磁)场的强度,颗粒运动的速度和偏转的角度,就可以测出电子的质量以及它所带的电荷。汤姆森得出结论是,他所发现的带负电的颗粒比最轻的原子都要轻一千倍,它是原子的组成元素。后来,科学家把它称为电子。汤姆森提出,电子是分布在正电的海中的“葡萄干布丁”原子模型。



1897年由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约翰·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电子。一切原子都由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围绕它运动的若干电子组成。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如金属导线中的电流。

利用电场和磁场,能按照需要控制电子的运动(在固体、真空中),从而制造出各种电子仪器和元件,如各种电子管、电子显微镜等。电子的波动性于1927年由晶体衍射实验得到证实。



扩展资料:

电子的性质特征

电子被归在亚原子粒子中的轻子类。轻子是物质被划分的作为基本粒子的一类。电子带有二分之一自旋,满足费米子的条件(按照费米-狄拉克统计)。电子所带电荷约为-1.6×10-19库仑,质量为9.10956×10-31kg(0.51MeV/c2)。

通常被表示为e⁻。与电子电性相反的粒子被称为正电子,它带有与电子相同的质量,自旋和等量的正电荷。电子在原子内做绕核运动,能量越大距核运动的轨迹越远,有电子运动的空间叫电子层,第一层最多可有2个电子。

第二层最多可以有8个,第n层最多可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最后一层的电子数量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1、2、3电子为金属元素,4、5、6、7为非金属元素,8为稀有气体元素。



~

质子与光子的区别会是什么,是否可以互相转换?
答:它是经过科学家们一系列不懈的研究,最终是由十分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来的。而光子这一种物质的命名,并不是由爱因斯坦命名的,而是由一个叫做吉尔伯特路易斯的人对它进行命名的。二、质子的来源现代社会中,人们能把质子看成是一种带有电荷的微观粒子。然而质子是如何被发现的,查找相关的历史,...

量子力学是如何发现的?
答:但对于进一步解释实验现象还有许多困难.4、在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动和微粒的二象性之后,为了解释一些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于1923年提出了物质波这一概念.认为一切微观粒子均伴随着一个波,这就是所谓的德布罗意波.5、玻尔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差别首先表现在对粒子的状态和力学量的描述...

DNA是如何发现的?
答:突然,他发现由两个氢键连接的腺嘌呤—胸腺嘧啶对竟然和由3个氢键连接的鸟嘌呤—胞嘧啶对有着相同的形状,于是精神为之大振。因为嘌呤的数目为什么和嘧啶数目完全相同这个谜就要被解开了。查加夫规律也就一下子成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必然结果。因此,一条链如何作为模板合成另一条互补碱基顺序的链也就不难想象了。那么,...

《婆婆的镯子》中,石舟欣是如何发现镯子被调包的?
答:但是牛骏峰饰演的石磊因为已经买了婚房,就没有多余的钱来支付彩礼,婆婆于是拿出自己价值百万的一只镯子送给刘茵当彩礼。本来都挺开心,婚后生活就拉起了序幕,结果刘茵无意间发现婆婆给自己的镯子是一只假镯子,这只镯子有真的证书,真的盒子,唯独镯子是一只假的。且真正的镯子在婆婆的亲生女儿身上,事情...

质子与光子的区别是什么,可以互相转换吗?各自有什么用途?
答:它是经过科学家们一系列不懈的研究,最终是由十分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来的。而光子这一种物质的命名,并不是由爱因斯坦命名的,而是由一个叫做吉尔伯特路易斯的人对它进行命名的。质子的来源人们能把质子看成是一种带有电荷的微观粒子。然而质子是如何被发现的,查找相关的历史,我们可以知道它是由...

“μ子”是哪位科学家首先发现的?
答:它的质量处于电子和质子之间。两年后,曾发现正电子的美国科学家安德森在宇宙线中发现一种比电子约重200倍的新的粒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当时大家都认为这就是汤川秀树所预言的介子,将它起名为“μ介子”。后来发现,它的性质与介子完全不同,只是介子衰变后的产物,因此改称“μ子”。

J粒子是如何被发现与证明的?
答:他认为,自然界的奥秘随时都吸引着每一个有志于科学的人,谁都想走在时间的前面有所发现。搞科学实验,争取时间是很重要的。因此,他经常废寝忘食地工作,有时在实验室里一呆就是几天。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尼文斯实验室工作的两年中,他发现了重氢分离子。60年代后期,丁肇中到美国东海岸的麻省理工...

...姚子衿失声没有告诉任何人,朱瞻基是如何发现的?
答:《尚食》这部古装剧当中,女主姚子衿师生没有跟任何人说,而男主朱瞻基在半年之后发现女主失声,因为两个人之前的关系出现了闹僵的情况,所以两人在半年也没有说过话,女主的好朋友在女主面前哭诉之后,男主便发现了问题,也知道女主为什么不愿意搭理自己,而这个时候男主就发现了女主不能够说话的原因。而...

什么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发现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NASA的太阳探测器在太阳表面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黑子。黑子的直径为120,000公里,是地球大小的8倍。迄今为止,历史上最强大的黑子事件。它被称为“卡灵顿事件”。卡林顿事件使整个世界的电报通信设备瘫痪,人们在天空中,可以看到闪闪发光的极光,它们的亮度就像日光一样。据统计,卡林顿事件造成的损失达30亿...

什么是幽灵粒子?它的作用有多大?
答:一.灵魂粒子是怎么回事 所谓灵魂粒子,实际上就是中微子。那么为什么叫它“灵魂粒子”呢?原来,中微子不带电,自旋为1/2,以接近光速运动,质量非常轻,质量小于电子的百万分之一。于2011年九月作为已发现可能超光速的粒子,像幽灵一样的存在,科学家们就以“幽灵粒子”来描述它。 这种粒子个头小,不带电,可自由穿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