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区别是什么?

作者&投稿:父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意思不同。

所谓“形而上”是指具体的物质、物体的形态之上,高度抽象、总体概括的内容,所以有“形而上者谓之道”的说法。即“形而上”是脱离了具体物体形象,看不见、摸不到的认知、思想、精神、道理、理论等意识形态和规律法则。

“形而下”则指具体的、客观的物质分类,依如生物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之下,各种客观物体分类之下的非常具体的有形态、形状的具体东西,所以有“形而下者谓之器”。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那么,“形而下”可以包括具体的时间、空间、环境(场合)、人、事、物的个体。

2、不同的研究对象。

形而上学是对科学无法证明的事物的研究,即没有身体,不能被看见或触摸。

对物理的研究是客观的、物理的和事物的。

3、不同的思维方式。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态思维来观察和分析事物。

物理学习是指用客观的、能动的、辩证的思维来观察和分析事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形而上;百度百科-形而下



~

什么是形而上和形而下
答:在哲学上,形而上通常与本体论相关,探讨的是存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2、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有形的物质或物体。它涉及到了物质世界的具体分类,如生物分类、各种客观物体的形态和形状等。形而下在哲学上与认识论和物理学相关,关注的是具体事物的研究。3、形而上和形而下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源自...

形而上与形而下有什么区别?
答:意思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出自《易经·系辞》其形成年代主要有下面两种说法:(1)战国前中说。认为文中开头”天尊地卑“与文中大量道家术语,曾见于孔门弟子公孙尼子的《乐记》,可证为战国前中期。(2)战国...

什么是「形而上」和「形而下」?该如何理解呢?
答:“形而上与形而下,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出自于《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认为法则是无形的,称为形而上;器用之物是有形的,称为形而下。”形而上,是对具体的客体的抽象和超越。形而下,是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请通俗地解释“形而上”和“形而下”。
答:没有形而下,只有形而上。形就是“有形”的东西,就是所有可以看到、听到、闻到的(物质类)。形而上,意思就是思考和意识类的,无形的,不是东西的东西。

“形而上”和“形而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答:单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来讲,这个是比较中性的解释,上下没有什么不好,只是方向不同;但是,在哲学中,在哲学中“形而上”代指的是“静止的、片面的、经验主义的”,在大部分语境中带有一定的贬义(我是站在语境中这样区分,单拿出来说我认为是中性的)。

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有什么区别?分别是什么内涵?
答:3、来源不同 形而上学,英文是metaphysics,它源于希腊文,字根为meta及physica,字面意思为物理学之后。而形而下学的理论继承自《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认为形而上者道,形而下者器。(一切形式之下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物质第一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形...

请用一句话解释什么是形而上和形而下及两者的区别
答:“形”是一种有质的存在。“形而上”、“道”与哲学所说的规律、真理等通,“形而下”、“器”与哲学所说的表现、外在形式等通。参考: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407090902132.html 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出自《易经》的名言,在该书的注疏中释为: “道是...

哲学中行而上和行而下有什么区别
答:上面是百科的解释,和我自己的有一点出入。形而上(学) 翻译时意思应该接近,可以理解为透过表象看本质,属于物质运动与发展的规律,和观察这个规律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讲,科学也是形而上。而形而下,我的理解是一个载体,有点类似内容与形式中“形式”这么一个东西。=== 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形...

什么叫做行而上行而下
答:二,形而上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形而上抽象,形而下具体;三,人的认识和认识的积累与提萃,有形而上与形而下之分,形而上是对具体的客体的抽象和超越,也可以叫哲学,形而下是以具体的客体为基础的研究,也可以叫科学。

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别在哪里
答:连起来大意是说:由于一种专著不可能将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全部记载下来,因此作者决定用典型去阐述他所要表达的内容,所以典型能受到崇尚是因为这些典型能起到引导作用,典型能在《经》文中发表是因为对这些典型重视。由此可以看出:《易经·系词上》中的“形而上、形而下”与现代的哲学术语根本没有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