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代数 公式 初中代数公式大全

作者&投稿:狐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平方差:(A+B)(A-B)=A^2-B^2;完全平方:(a±b)^2=a^2±2ab+b^2
x^2+(p+q)x+pq=(x+p)(x+q); 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 圆柱体的1/3.

二次根式:√A*√B=√(AB);A√C±B√C=(A±B)√C.

(A+N)/(B+N)=C;则N=(A-BC)/(C-1).

正圆球体积:4/3派R立方(或1/6派D立方);表面积:4派R平方.

海伦_秦九韶,三角形面积公式:设三边长为A、B、C,面积为S;周长的一半P为(A+B+C)/2.

S=√[P(P-A)(P-B)(P-C)]. 降次:(MX+N)^2=p,则MX+N=±√P.

一元二次方程公式:AX^2+BX+C=0;则X={√[(B^2-4AC)/2A]}-B. 另有因式分解法.

根与系数:例X^2+6X-16=0,解得X1=2,X2=-8;X1+X2=-6(一次项系数的相反数),X1*X2=-16(常数项)

黄金分割:把一条线段分为两段,使较长的那段与全长的比值和较短的那段与较长的那段比值,两者相等.
(√5-1)/2≈0.618. 五角星第一笔线段有三个比值为黄金分割.

两元一次方程:1、代入转换. 2、如有系数相同或相反,则加减.

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 那么X就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如果当X=A时,Y=B. 那么B就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Y=KX形式,为正比例函数.[K为常数(比例系数)];Y=KX+B与Y=KX为平移关系.
(B为单位长度,>0向上平移,<0向下平移).

当K>0时,直线Y=KX+B由左至右上升,随X增大而增大;<0时,下降、随X增大而减少.

解析图象坐标:(3,5)、(-4,-9). 设Y=KX+B.

3K+B=5;-4K+B=-9. 解得K=2,B=-1. 所以解析式为Y=2X-1.

A有200吨,B有300吨. A送C、D的收费分别为20、25元/吨.

B送C、D的收费分别为15、24元/吨. C需240吨,D需260吨. 怎样运送收费最少?

设总费用为Y元;A送C,为X吨. 则:

A送D,200-X;B送C,240-X;B送D,60+X. 注:B→D,260-(200-X)=60+X. 单位:吨.

Y=20X+25(200-X)+15(240-X)+24(60+X);Y=4X+10040(0不大于X,不大于200).

解得A送C为0吨,送D为200吨;B送C为240吨,送D为60吨;总费用最少值为10040元.

Y=K/X为反比例函数,图象为双曲线;当K>0时,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A(2,6). 问1:分布在哪些象限?Y随X的增大如何变化?
问2:点B(3,4)、C(-2又1/2,-4又4/5)和D(2,5)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答1:设Y=K/X,把A(2,6)代入得,6=K/2,K=12.表达式为Y=12/X.
因为K>0,所以这个函数图象在第一、第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少.

答2:将B、C、D的坐标代入Y=12/X,可知B、C的坐标满足函数关系式,D不满足.(略)

一梯子靠在垂直墙上,弦3米,股2.5米. 如果梯子沿墙滑下0.5米,则勾也增加0.5米?

答:3^2-2^2=5; 3^2-2.5^2=2.75; √5-√2.75≈2.236-1.658≈0.578. 勾大约增加了0.578米.

加权平均数,有表示数据重要程度的意思. 很多情况下不应以算术平均数……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员,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测试,成绩分数如下:

甲:听85、说83、读78、写75; 乙:听73、说80、读85、写82.

问1:招一名口语能力比较强的,听说读写成绩分别按3:3:2:2. 应该录取谁?
问2:招一名笔译能力比较强的,听说读写成绩分别按2:2:3:3. 应该录取谁?

问1思路:甲(85*3+83*3+78*2+75*2)/(3+3+2+2);乙类同. 最后比较甲乙各加权平均数的大小.
问2思路:类同问1. 甲(85*2+83*2+78*3+75*3)/(2+2+3+3).

如数据的个数为偶,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这个数据的中位数;为奇,则直取中间.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一组数据的众数.

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常用方差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一组数据方差计算:(每个数据 - 平均数)的平方,所有数据的方差之和除以组数N.
[(X1-X均)^2+(X2-X均)^2+(X3-X均)^2……]/N;另外还可以之差之和除以组数N.

把一个图形沿某一中心轴划分为两边,如果这两边全等,那么这个图形就为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与另一边图形重合,那么就是关于这两个图形的点对称(也叫中心对称)

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 圆上(圆周)的两点可以确立一个“弧线”.

弧上任意两点分别与圆心作线段,与圆心所形成的夹角为圆心角.
弧上任意一点分别与弧上任意两点作线段,与圆周所形成的夹角为圆周角.

在同圆或等圆中:
1、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线度数的一半;圆心角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线度数.
由此可知,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同弧或等弧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
2、同弧或等弧中的所有圆周角彼此相等;所有圆心角也彼此相等.
3、半圆(或直径)所对圆周角是直角;反过来,它所对的弦是直径.
4、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任意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在圆外,没有公共点,称这条直线和圆相离.
2、直线过弧上的两点,它们有两个公共点,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割线.(称直线和圆相交)?相割?
3、直线过弧上的一点,它们只有一个公共点(切点),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称直线和圆相切)
4、在圆外的一点作切线,这点到切点的距离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例△ABC内画内接圆:分别画∠B和∠C的平分线使它们相交;相交的这一点为三角形的内心,也是圆的圆心.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1、如果两个圆没有公共点,那么它们为“相离”.
(1)一个圆在另一个圆内,但没有公共点,那么它们为“内含”.
(2)一个圆不在另一个圆内,并且没有公共点,那么它们为“外离”.
2、(1)一个圆在另一个圆内,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为“内切”.
(2)一个圆不在另一个圆内,但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为“外切”.
3、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那么它们为“相交”.

圆内接正多边形的中心为圆心(共心)、共半径;正多边形每一边所对的圆心角是它的中心角;
中心到正多边形一边的距离叫做它的边心距.

例:有一个亭子,它的地基是半径4M的正六边形,求地基的周长和面积.

答1:可知,它的中心角是360°/6=60°,外接圆内可画为正△.
因此它的每条边长等于它的半径:边数*每边长=周长=6*4=24(M);

答2:周长*边心距/2=该六边形地基的面积. 勾股求出边心距:
√[4^2-(4/2)^2]=√12=√3*√4=2√3; 24*2√3/2≈41.6(M^2)

弧长计算:圆心角度数*圆周率*半径/180,也就是 L=N派R/180.
扇形面积:S=N*派*R的平方/360;或S=LR/2. 圆锥表面顶点到底面圆周的线段叫母线L.
圆锥体表面积:派R平方+派RL;其中母线L=√(H^2+r^2).

概率初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一定会发生的是“必然事件”.
事件A发生的频率M/N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 P(A)=p.
P(A)=p,它的值为不小于0,不大于1. 注:小“p”.

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
事件A包含其中的M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M/N.

例:同时掷两个质地均匀的色子,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1)两个色子的点数相同;
(2)两个色子点数的和是9; (3)至少有一个色子的点数为2.

分析:(1)两个色子掷出来共有6*6=36种结果. 所以点数相同的概率为6/36=1/6.
(2)两个色子点数之和有3+6、4+5、5+4、6+3四种结果,所以概率为4/36=1/9.
(3)一二、二二……六种结果;二一、二三、二四……五种结果;所以概率为11/36.

布丰投针:在平面上画有一组间距为D的平行线,将一根长度为L(L<D)的针任意投掷
在这个平面上,求此针与平行线中任意一条相交的概率. P=2L/派D.

多边形的对角线D与边数N的关系:D=N(N-3)/2.

某工厂一种产品现在的年产量是20件,计划今后两年增加产量.
如果每年都比上一年的产量增加X倍,那么两年后这种产品的
产量Y将随计划所定的X的值而确定,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表达式. 即Y=20(1+X)^2

形如 Y=AX^2+BX+C(其中A、B、C为常数,A≠0),叫做二次函数.
其中,X是自变量,A、C、C分别是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叫做抛物线Y=AX^2+bx+c.

Y轴是抛物线Y=X^2的对称轴,交点(0,0)叫做抛物线Y=X^2的顶点(最低点).
每条抛物线都有对称轴,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最高点或最低点)

抛物线Y=AX^2的对称轴是Y轴,顶点是原点,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
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 A越大,抛物线开口越小;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A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大.
把抛物线Y=X^2向上平移1个单位就得到Y=X^2+1;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得到Y=X^2-1.
把抛物线Y=-1/2X^2向左平移1个单位就得到Y=-1/2(X+1)^2;向右则X-1.
把抛物线Y=-1/2X^2向下、向左各平移1个单位,就得到Y=-1/2(X+1)^2-1.

例1:要修建一个圆形喷水池,在池中心竖直安装一根水管,在水管的顶端安一个喷水头,

使喷出的抛物线形水柱在与池中心的水平距离为1M处达到最高,

高度为3M,水柱落地处离池中心3M,水管应多长?

解:点(1,3)是该抛物线的顶点,即Y=A(X-1)^2+3;注:0不大于X不大于3.

由这段抛物线经过(3,0)可得0=A(3-1)^2+3,解得A=-3/4;

因此,Y=-3/4(X-1)^2+3;当X=0时,Y=2.25,也就是水管应长2.25M.

例2:用总长60M的篱笆围城矩形场地,矩形面积S随矩形一边长L的变化而变化;
当L是多少时,场地的面积S最大?

分析:先写出S与L的关系式,再求出使S最大的L值.
周长是60M,一边长是L,则另一边长是:60/2-L.
即S=L(30-L)或S=30L-L^2.

因为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是最低(高)点,所以X=-B/(2A)时,
这个函数值有最小(大)值(4AB-B^2)/4A.

因此,当L=-B/(2A)=-30/[2*(-1)]=15时,S有最大值(4AC-B^2)/4A
=(-30^2)/[4*(-1)]=225. 也就是说,当L是15M时,该场地的面积S最大(S=225)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3^(2x+1)=(3^2x)*3=12
3^2x=4
3^x=2
x=lg2/lg3=0.6309298
----------------------------------------
x=2.2618的话3^(2x+1)=3^5.5236>3^5

初中常用的代数和几何公式~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
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
三边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
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
一半 L=(a+b)÷2 S=L×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
84 (2)合比性质 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 (3)等比性质 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
线段成比例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
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
径的圆
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
平分线
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
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109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1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14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
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
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6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1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
对的弦是直径
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0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
的内对角
121①直线L和⊙O相交 d<r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122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23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2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2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26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12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129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130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
相等
131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
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132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
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133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135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
③两圆相交 R-r<d<R+r(R>r)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
136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137定理 把圆分成n(n≥3):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138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140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14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
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
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144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14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146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
(还有一些,大家帮补充吧)

实用工具:常用数学公式


公式分类 公式表达式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0 注: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一个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