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帮我用简练的文字写历史人物之评论

作者&投稿:狐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的中国
中国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传说在公元前4600多年前便有国家体制的出现(目前最早的考古证据显示中国最晚至公元前3700年前出现国家体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三千年之久。中国人习惯上说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文明”一词有歧义),但在以史料为依据的历史科学上,至今中国只有三千多年信史被世界公认。现今确认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黄河流域东部。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原一带的华夏部落逐步进入封建社会。公元前2世纪左右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集权帝制国家,并拥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到公元1世纪左右时,中国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历史上,中国有着几段辉煌时期,包括汉朝、隋唐、明朝。中国在公元13世纪达到顶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文化及贸易中心。以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及钟表为首的众多发明对世界的历史与科技发展有重要贡献,并拥有发达的农业及手工业。
在我国古代,国家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代也不同,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分裂时多指中原。随着皇帝统治疆土的变化,中国包括的范围也相应有所不同。“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
汉朝以后,虽然有些外族入侵中原后建立的政权也自称“中国”,但是并不代表它们就是中国政权。因为他们这个自称的“中国”通常指地理概念上的“中原”而不是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即使历史上的某个政权自称中国政权,也未必代表它就真的是中国政权。根据史料,日本也常自称“华夏”、“中华”、“中国”、“神州”等。例如二战结束,日本天皇在《终战诏书》中还把日本称为“神州”。但是日本和中国显然是两国。判断历史上一个政权是否中国政权,主要看它与前一个中国政权的关系,是以国内政权更换的形式取而代之,还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征服、颠覆之。
中国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民族与文化的概念。中国是华夏汉族建立并以华夏文明为主体的国家。古代中国人历来就有抵抗外侵、保卫家园的光荣传统,一旦有外族入侵,便会英勇反抗,绝不允许外来入侵者篡夺中华正统的地位。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岳飞的“精忠报国”,无一不验证了这一光荣传统。孔子在论语中评价管仲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没有管仲,华夏就亡于外族了)。“披发左衽”的反义词是“束发右衽”,也就是华夏汉族的发型服装,是华夏汉族和华夏文化的标志。可见,孔子也是把华夏汉族和华夏文化视为中华正统,不容外族取代中华正统。所谓“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此处“夷狄入中国”指归化、内附中国,决不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征服中国。
由于满清入关,大儒家 顾炎武提出了“亡国”与“亡天下”之辨。他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此处“亡国”是现代意义上的政权消亡,“亡天下”则是现代意义上民族国家的沦亡。 历史学家顾诚先生在《南明史》第一章第一节写道:在汉族官绅看来,大顺政权取代明朝只是“易姓改号”,朱明王朝的挣扎图存是宗室、皇亲国戚、世袭勋臣之类“肉食者”的事,同一般官绅士民没有多大关系;而满洲贵族的入主中原则是“披发左衽”(剃头改制),“亡天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应当奋起反抗。”
从15世纪末开始,欧洲列强开始崛起并逐渐向东扩张,中国的优势逐渐消失。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被迫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半殖民地。由于文化和制度上无法满足西方列强的野蛮要求,在遭遇一连串的军事失败和经济入侵后,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台湾等多处领土。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东亚专制主义帝制,建立了共和体制,但之后中国依然饱受国内外战火之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是秦始皇(公元前221年),至最后一个“皇帝”溥仪1912年,共2132年,共有皇帝493位,其中未在位的有71位(死后被追封的),其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清乾隆和康熙分别是61年和60年,寿命最长的是清乾隆89岁,其次是武则天82岁,最短的是金末的一个从即位至被杀,不到半天!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帝国。秦始皇继历代秦王蚕食诸侯之后,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事业,实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他所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及所采取的旨在巩固统一的某些措施,为后世帝王所取法。秦朝急政暴虐,导致速亡。末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开创了武装反对黑暗统治的传统,影响至为深远。由于过去的割据局面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反秦过程中重新出现了分裂的倾向。在接踵而来的争夺统治权的楚汉之战(前207~前202)中,汉胜楚败,使分裂形势受到控制,统一国家得以恢复。
秦灭六国年表
秦王政一十五年(前230年),内史腾率兵灭韩国,俘韩王安,所得韩地置颍川郡,韩亡。
秦王政一十七年(前228年),秦军攻入赵国国都邯郸,赵王迁被迫降秦,赵破。
秦王政一十八年(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领兵攻燕。
秦王政一十九年(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蓟,燕王杀太子丹求和,燕破。
秦王政二十年(前225年),王贲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魏国,包围魏都大梁,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三个月后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4年),王翦率领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屯兵练武、坚壁不战、以逸待劳。一年后,楚军斗志涣散、粮草不足,遂从前线撤军。王翦乘机追击,消灭楚军主力,占领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江南,灭越国置会稽郡。楚亡。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贲打下辽东,俘燕王喜;接着打下代城,俘代王嘉。燕、赵彻底灭亡。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投降,齐亡。其余在: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6809103.html

把盏谈天下

泱泱中华,历史五千,白驹过隙,时光流转,多少英雄好汉,如繁星满天。暂且把盏,听我细细与您谈:
武王伐纣,义盖云天,牧野之战,将士倒戈听天言,奠下双周基业八百年。五霸争雄,七国纷乱,苏秦张仪游说其间,齐桓公能释前嫌。秦皇政乱,陈胜吴广起义揭竿。子房斗智鸿门宴,刘项双争立楚汉;还乡一曲《大风歌》,响彻黄河两岸。李广数奇,身负重罪难诉冤,后人对此无不泪涟涟。骠骑将军兵到 祁连山,常使匈奴兵聚昆仑惧天颜。
董卓入京,吕郎无义姓三换,命丧城楼边。阿瞒智多变,强兵良将何止万千,三分天下何等闲!忠义儿郎三迟长髯,赤兔青龙丹凤眼,过五关斩六将为报结义桃花园。卧龙神算,新野风冷火烧天;忠义两表五丈原,千载谁堪伯仲间。孙策归天,碧眼儿仲谋镇江南,安天下周郎妙计,烧赤壁还仗黄盖降船。
五代十国,天下大乱,英雄豪杰逐鹿中原。隋炀汗颜,为游江南开河铺砖。李氏父子顺天愿,除暴安良入长安。反目玄武门,兄弟争权,太宗即位,天下.平安。玄宗好红颜,安禄山作乱,郭子仪陷阵守关,再续大唐基业百余年。
陈桥驿将士兵变,紫薇星着袍下凡,用奇智杯酒释兵权。杨家将,个个好汉,忠义血洒雁门关,一门三代五侯敌见心胆寒。重文轻武金贼见,西天大鹏落凡间,山移海填,岳家军难撼,临终长吟《满江红》,还我河山!正气浩然,丹心一片,零丁洋上愁丝难断。逝者如斯,时光如电,转眼间千古兴亡,多少英雄可怜可叹!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天下英雄力挽狂澜,几番经历,几番磨难,听我一曲《相见欢》:
冷风孤影灯残,七根弦,英雄无奈情丝断,凄然。
琴声乱,天地旋,莺啼晚,多少豪杰霸者,在心间。
滔滔江水,青青麦田,五千年时光流转只在弹指间;天也英雄,地也英雄,续不完天下英雄一幅精美画卷。

泱泱中华,历史五千,白驹过隙,时光流转,多少英雄好汉,如繁星满天。暂且把盏,听我细细与您谈:

武王伐纣,义盖云天,牧野之战,将士倒戈听天言,奠下双周基业八百年。五霸争雄,七国纷乱,苏秦张仪游说其间,齐桓公能释前嫌。秦皇政乱,陈胜吴广起义揭竿。子房斗智鸿门宴,刘项双争立楚汉;还乡一曲《大风歌》,响彻黄河两岸。李广数奇,身负重罪难诉冤,后人对此无不泪涟涟。骠骑将军兵到 祁连山,常使匈奴兵聚昆仑惧天颜。

董卓入京,吕郎无义姓三换,命丧城楼边。阿瞒智多变,强兵良将何止万千,三分天下何等闲!忠义儿郎三迟长髯,赤兔青龙丹凤眼,过五关斩六将为报结义桃花园。卧龙神算,新野风冷火烧天;忠义两表五丈原,千载谁堪伯仲间。孙策归天,碧眼儿仲谋镇江南,安天下周郎妙计,烧赤壁还仗黄盖降船。

五代十国,天下大乱,英雄豪杰逐鹿中原。隋炀汗颜,为游江南开河铺砖。李氏父子顺天愿,除暴安良入长安。反目玄武门,兄弟争权,太宗即位,天下.平安。玄宗好红颜,安禄山作乱,郭子仪陷阵守关,再续大唐基业百余年。

陈桥驿将士兵变,紫薇星着袍下凡,用奇智杯酒释兵权。杨家将,个个好汉,忠义血洒雁门关,一门三代五侯敌见心胆寒。重文轻武金贼见,西天大鹏落凡间,山移海填,岳家军难撼,临终长吟《满江红》,还我河山!正气浩然,丹心一片,零丁洋上愁丝难断。逝者如斯,时光如电,转眼间千古兴亡,多少英雄可怜可叹!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天下英雄力挽狂澜,几番经历,几番磨难,听我一曲《相见欢》:

冷风孤影灯残,七根弦,英雄无奈情丝断,凄然。

琴声乱,天地旋,莺啼晚,多少豪杰霸者,在心间。

滔滔江水,青青麦田,五千年时光流转只在弹指间;天也英雄,地也英雄,续不完天下英雄一幅精美画卷。

武王伐纣,义盖云天,牧野之战,将士倒戈听天言,奠下双周基业八百年。五霸争雄,七国纷乱,苏秦张仪游说其间,齐桓公能释前嫌。秦皇政乱,陈胜吴广起义揭竿。子房斗智鸿门宴,刘项双争立楚汉;还乡一曲《大风歌》,响彻黄河两岸。李广数奇,身负重罪难诉冤,后人对此无不泪涟涟。骠骑将军兵到 祁连山,常使匈奴兵聚昆仑惧天颜。

董卓入京,吕郎无义姓三换,命丧城楼边。阿瞒智多变,强兵良将何止万千,三分天下何等闲!忠义儿郎三迟长髯,赤兔青龙丹凤眼,过五关斩六将为报结义桃花园。卧龙神算,新野风冷火烧天;忠义两表五丈原,千载谁堪伯仲间。孙策归天,碧眼儿仲谋镇江南,安天下周郎妙计,烧赤壁还仗黄盖降船。

五代十国,天下大乱,英雄豪杰逐鹿中原。隋炀汗颜,为游江南开河铺砖。李氏父子顺天愿,除暴安良入长安。反目玄武门,兄弟争权,太宗即位,天下.平安。玄宗好红颜,安禄山作乱,郭子仪陷阵守关,再续大唐基业百余年。

陈桥驿将士兵变,紫薇星着袍下凡,用奇智杯酒释兵权。杨家将,个个好汉,忠义血洒雁门关,一门三代五侯敌见心胆寒。重文轻武金贼见,西天大鹏落凡间,山移海填,岳家军难撼,临终长吟《满江红》,还我河山!正气浩然,丹心一片,零丁洋上愁丝难断。逝者如斯,时光如电,转眼间千古兴亡,多少英雄可怜可叹!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天下英雄力挽狂澜,几番经历,几番磨难,听我一曲《相见欢》:

冷风孤影灯残,七根弦,英雄无奈情丝断,凄然。

琴声乱,天地旋,莺啼晚,多少豪杰霸者,在心间。

滔滔江水,青青麦田,五千年时光流转只在弹指间;天也英雄,地也英雄,续不完天下英雄一幅精美画卷。

大江东去,浪花淘淘,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华夏文明浩若星海,问谁是英雄?
且放杯把盏,听我细细与您谈:
先说那太史公司马迁 ,身陷囹圄,惨遭宫刑,却矢志不移写《史记》,终成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又说那聊斋先生蒲松龄,才高八斗却屡试不第,便将那一身才气化作《聊斋志异》,正是“新闻总入狐仙史,一部聊斋飘风流。”
再说那旷世奇才曹雪芹,家徒四壁,茅椽蓬牖,晨夕风露,不改其乐,十年辛心血铸就《红楼梦》。后人皆叹“开谈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最后再说这康熙大帝。
他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十五岁除鳌拜。而后平三藩,复台湾,远征葛尔丹,签订《中俄楚尼布条约》,编纂《康熙字典》、《皇舆全览图》,文治武功远迈秦汉。不愧千古一帝!
这正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急!急!急!谁帮我写一篇评论历史人物的论文~

1、周 瑜 的 冤 屈

张 尧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东吴大都督周瑜周公瑾曾率领区区五万将士打败了曹操的八十三万人马,一举打破了曹孟德一统天下的梦想,在赤壁之战中书写了极其辉煌的一笔,使自己名扬天下。而在后来关于荆州的争端上,周瑜屡败于诸葛亮,最终被孔明三气而亡,死前尚叹息:“既生瑜,何生亮?”年仅38岁,英年早逝。

而因为《三国演义》此书本身就有一种拥刘的思想,所以凡是与蜀汉作对的都被作者写得面目全非:曹操、司马懿真有这么奸诈吗?而曾想杀掉刘备、诸葛亮的周瑜也难逃一劫:背上了心胸狭窄的千古骂名。多少年来,人们心目中的周瑜就只是一个心胸狭窄的小人。为此,我为周瑜抱不平。我认为,周瑜并非心胸狭窄之徒,而是世间少有之英才。

在诸葛亮初到东吴之时,周瑜见其才智胜己一筹,当时他的第一个举动并不是设计害诸葛亮,而是命诸葛亮之兄——诸葛瑾前往游说,希望他能离开刘备而投靠东吴。在诸葛瑾回报游说不能成功之后,周瑜才起杀心要除掉诸葛亮。由此可见,周瑜要杀诸葛亮,并不是因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比他好,而是因为诸葛亮不能被吴国所用,为吴国效力。周瑜也是为吴国考虑而决定痛下杀手除掉诸葛亮这个劲敌。

在“卧龙吊丧”这一章节,诸葛亮对周瑜曾有以下评价:“公瑾雅量高志,能文善武,实乃一代儒将。”在祭文中他也写道:“从此天下,知音何方?”苏轼在《念奴娇·赤璧怀古》中也对周瑜有“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描写。总而言之,周郎决非心胸狭窄的小人。

抛开一切评论,客观公正地看待周瑜,你会发现,他将会变成另外一个模样。


2、 三国演义里最冤屈的人
【周瑜】(公元175年~210年)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杰出的军事家。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美姿容,“吴中皆呼为周郎”,郎:青年男子,带有赞美的意思,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帅哥”。精音律,史书中记载周瑜善于音乐,即使酒过三巡也能听出部队的乐曲是否正确。多谋善断,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后图进中原,不幸早逝。

他是美男子。他和孙权的哥哥孙策同年,是好友。周瑜协助孙策打下了长江下游和淮河以南的许多地方。本来袁术想用周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谢绝了,只要求当个地方官走了。孙策立即任命他为中郎将。 > 说“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建安十三年(208)大破曹军时只有33岁,35岁因病去世。周瑜多才多艺,年青时就精通音乐。只要奏乐有错误,他必定会发现,发现了就一定会加以指点,所以当时有民谣说:“曲有误,周郎顾”(周郎会发现,可以请周郎指点指点)的说法。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吴抗曹,这个战略起了关键性作用。但是整个战役的指挥者实际上是周瑜。周瑜在说服孙权上起了重要作用,小说中是诸葛亮激将法激的;利用火攻是黄盖提出来的,后来都改成诸葛亮,这些都是出于突出诸葛亮这个主要人物的创作需要。小说中周瑜的性格特点主要是心胸狭窄,特别忌妒诸葛亮。这是小说为了使不同人物性格区别鲜明的创作需要。 > 说他“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唯与程普不睦。”裴松之注引 > 说:“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毛宗岗在评点周瑜的忌妒时有几句话讲得非常精彩:“周瑜非忌孔明也,忌玄德也。孔明为玄德所有则忌之,使孔明而为东吴所有则不忌也。观其使诸葛瑾招之之意可见矣。”他说,庞涓忌孙膑是因为他们同事一君之故,所以想杀他,那是为己,是个品质问题。而周瑜想杀孔明是为了国家利益,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不是品质不好,所以“周瑜真爱孔明之至耳。”(44回)小说过于突出周瑜的气量小,电视剧也基本上是这个路子。当然作为艺术形象气量狭窄的周瑜也是很成功的。在戏曲中周瑜就更加吃亏了。诸葛亮(181__234)在戏曲行当中属于老生,挂髯口;而周瑜属于小生,形象上显得就没有诸葛亮成熟。所以我一直认为周瑜心胸狭窄是三国最大的冤案,不过这是艺术需要,没有办法,不能平反昭雪。

我们既要尊重历史事实,又要尊重艺术规律

长篇小说毕竟有自己的艺术规律,不能完全服从历史事实,必需在总体上真实的前提下适当虚构,有时候就不得不在人物总体评价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些重要人物的个性作一些重大改变。这里最典型的就是周瑜。由于诸葛亮是这部小说的第一主人公,诸葛亮前期的主要对立面就是周瑜,为了陪衬诸葛亮,这样周瑜就吃亏了。

三国演义为了美化诸葛亮,对周瑜做了大量的扭曲和贬低,在此将演义与正史不同之处进行对比,以正视听。

1诸葛三气周瑜:周瑜气量宽宏,诸葛亮也没那个本事气到周瑜,周瑜当时并未注意过诸葛亮...极少碰面…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地位不高,也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2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的人正史上是孙权,演义描写周瑜嫉妒诸葛亮是彻头彻尾的捏造,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周瑜。

3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自己要把妹妹嫁给刘备,单纯的政治婚姻

4借东风:虚构,诸葛亮并未参与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乃周瑜一人之功

5智激周瑜:纯粹捏造,周瑜是东吴最有力的主战派人士,孙权听了他的劝说才有了赤壁之战。

6气量狭小的周瑜:三气周瑜纯属罗贯中为抬高诸葛亮而虚构,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程普评价周瑜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大禹治水 顺应民意
炎帝,皇帝造福百姓
秦始皇统一六国 乃英雄也

孙权劝学里,欣赏的一个人和原因。150字至200字
答:帮助的人:31.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孙权劝学里,欣赏的一个人和原因。150字至200字 故事中孙权是劝说吕蒙学习不再做吴下阿蒙,后鲁肃与之交谈称赞其进步迅速的故事,其实孙权劝学还有一个物件就是蒋钦,和吕蒙一样是吴中大将。 如果是整个故事中提及的所有人物那么我比较喜欢鲁肃,鲁肃字子敬...

人物描写作文同学的作文
答:3. 【写一个人物描写的作文(描写同学),400字,包括动作、外貌、神 我的朋友 在广东读四年级时,我...我不禁淌出了热泪,心想:我真的应该感谢“挑刺儿大王”,要不是她平时帮我纠正那么多错,也难有今天...一、白描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它没有浓烈色彩的描写,不借助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也不用或少...

《左传》主要讲什么
答:帮助的人:72.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 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 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左传》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的简略排比 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

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作文500字
答:帮助的人:150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常常要描写人物的外貌。这是因为,外貌 描写是人物描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起着很 重要的作用。 外貌描写包括静态外貌描写、动态外貌描写两种。怎样把人物的外 貌写具体呢? 第一、静态外貌描写:就是像描写一...

...五百字) (从“篇目、作者、主要情节、主要人物形象、主要艺术特色...
答:作文 赏析《傅雷家书》(五百字) (从“篇目、作者、主要情节、主要人物形象、主要艺术特色、精彩 段...帮助的人:48.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傅雷家书》是由傅雷、朱梅馥、傅聪所写,...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

描写人物特点的作文
答:弟弟就用手挖了一大块奶油。他的举动恰巧被小姨发现了,小姨训斥道:“你这孩子真没礼貌……”没等小姨说完,弟弟扑闪着他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大声说道: “不是我想吃,是姥姥想吃!”边说边把奶油往姥姥嘴里塞。姥姥只舔了一丁点儿说:“剩下的你吃吧。”这正合了弟弟的意,他迅速地将奶油舔得一干二净,...

手不释卷的故事(100字左右)
答: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的一员大将,他小时候家徒四壁,没有钱读书,后来英勇善战当上了将军。吕蒙作战虽然很猛,但是因为目不识丁没有文化所以没办法把自已的经验用文字总结起来,孙权鼓励他去读书学点知识。但是吕蒙说军人只要能上战场打好仗就可以了,读书练字是文人墨客的事情,另外他有很多军事需要处理没...

运用白描手法生动传神的表现他的性格特点一百字左右
答:这灰白描的人物肖像,在鲁迅小说中比比皆是,如对阿Q、祥林嫂、闰土等的描述。不仅如此,有时还有白描叙述人物的身世,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身世的介绍:“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

围绕汉字历史写作文400字左右
答:围绕汉字历史写作文400字左右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柿子脱涩方法有哪些?名成教育17 2022-10-20 · TA获得超过141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5.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关于汉字的作文400字左右 在我心底的印象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

四大名著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答:《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