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老师 来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 甲骨文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吗

作者&投稿:代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商朝。从发现的甲骨文看都是殷商时期的。

西周有一种被称为金文的文字,就是刻在青铜器等金属上面的文字,并不是甲骨文。

B.①②③
第四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 :甲骨文主要在商朝以及周朝早期,周朝的主要文字形式是金文。

甲骨文开始于什么,兴盛于什么~

起于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终止于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
可以从甲骨文的起源开始计,即是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
终结的朝代,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甲骨文是写或刻在龟的腹部、背甲,以及牛肩胛骨上的文字。时间大约在盘庚至帝辛之间(分元前1401年至前1122年),内容大都是殷王祭祀、田猎、求雨、卜吉凶等占卜的记事文字。殷商人崇尚鬼神,凡事必用甲骨占卜。他们采用龟甲兽骨写刻卜辞,占卜有关的事件,再契刻记事文字。甲骨的出土地点在河南省安阳小屯村之殷墟,初为当地农民翻耕土地时发现的。由于不知是何物,因此被当作龙骨卖给药铺,用以治疗虚弱和破伤。清光诸二十五年(1899),当时在北京做官的王懿荣生病后,在抓来的中药中认出了甲骨。二十九年(1903),刘鹗著《铁云藏龟》,第一次把甲骨以拓片的形式出版。三十年(1904),孙诒让著的对甲骨文始加考释。其后开始了连续不断的发掘。
文字学家认为,一种文字从发现到成熟至少要经过2000年的发展,而3500年前的甲骨文已经出现一批形声字,表明它是较成熟的文字。按此类推,最早的汉字应出现在夏或更早的时代。甲骨文的发现及研究,为中国文明史已逾5000年这一事实,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甲骨文并非商代特有,早在商朝之前就有经存在。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春秋战国盛行的是钟鼎文(即金文)和大篆,甲骨文盛行于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