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李煜、李商隐、李清照、刘邦、项羽、晏殊、柳永、庄子的相关文学描写吗? “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 ) 1.李煜 ...

作者&投稿:鄣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身轻愁,传世风流

  一

  自古文人之路,极少有女人大步走过。历代以来,能著芳菲于时代的女文人不多,而能流芳百世的更是屈指可数。其中也有过一些出色的女子,如朱淑真,薜涛等人,但却逃不出世俗的樊篱,最终作了文学的素材,在别人的目光中挣扎痛苦,丝毫没有文学主人的味道。然而,历史总会有例外,它偶尔也会眷顾一些超凡的女子,让她们尽了情怀,做一番自己想做的事。李清照就是这样一个被历史亲睐的女子。她不仅做了自己感情的主人,而且做了诗词的主人。她的美丽沧桑,她的文学天机,她的忧时伤世,无一不具有动人的魅力,在文学及人学方面成为极出彩的一页。

  二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这是情窦初开的李清照,天真灵秀里有着好奇与大胆。“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一次次沉醉的记忆,一阙阙生活的欢腾。记得的不是暮色长亭,而是把盏言欢的郎情妾意;不是惊飞的水鸟,暗香盈盈的荷花,而是人乐我乐众乐融融的光景。这是少妇李清照:快乐,妩媚。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丈夫走了,妻子瘦了。云是愁云,雾是迷雾,茜纱窗前,夜凉如水。夕阳西下,疏篱隐隐约约,菊花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幽香,一缕又一缕,乱了独酌女子的心绪。风儿轻轻卷起珠帘,仿佛撩开一帘心事。一个女人就在这样的景致中酝酿着自己的感情。这是思夫的李清照:感伤,浓情。

  这就是南渡前的李清照:衣食无忧,娇媚深情,文采飞扬,鲜活清新,韵味十足。我们从《金石录后序》中也可以捕捉到这样的片段。“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夫君赵明诚致力于金石考据,清照爱屋及乌,随夫学习研究,并在其中点染些花絮,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其间的真情真意,雅谑趣味自不必说,“而甘心老是乡”,则是不胶着于物质,于世俗尘粒中保持着一颗平常平淡之心。然而,李清照的一生并不因知足而平安,她有更多的沧桑。靖康之难后,家难接踵而来。半生流离半生凄凉,让人不由吁唏再三。不过,她并未因此而放弃生活的希望。据传她曾与张汝舟再婚,后人因此而有所责诘,谓之不守妇道,这实在是道学们的迂腐之见。于流浪中见好友,自然欣喜有加;于孤独中遭遇温情,感动也是自然而然。只是竟不知道这好友面局下生长着狰狞,脉脉温情里隐藏着欺骗。这样的感情要还是不要?李清照离婚了,舍弃了这样一个无耻的男人难道有什么可惜吗?卫道士们一片哗然,我想,这不但无损李清照的名声,倒让中国的男人有了出丑的机会。李清照不以为意,在保持自我的人格尊严与奴役于世俗的偏见之中她选择了前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于欢愉里生妩媚,于沧桑中出意志。女人性情的李清照,可为我辈女子范式。

  三

  李清照是两宋时期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女词人。(郭预衡《中国文学史》)《四库全书》赞扬她“为词家一大也”,“词格乃抗秩周,柳”。李清照词格清新,姿态婉约,极具词家本色,承周邦彦而多感慨,继柳屯田而少尘语。沈去矜将其与李太白,李煜并称“词家三李”,这绝无半点虚夸。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乃是苏东坡的学生,著名的散文家。李清照极早就受着诗词大家的熏陶,不仅自铸丽词,而且对词的创作形式有独到的见解。她年轻时就作《词论》,公允地评价了当时极具声名的前辈们的创作,指出他们向下的一面。如柳永虽协韵律,而“词语尘下”;苏东坡欧阳修学际天人,不但以诗入词,而且音律不协;张先宋祁等人虽有妙语,但浑成不足……李清照将诗词分畛,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新论,给词一个明确的定位。她主张词应当恪守传统的风格:高雅,轻灵,流畅,协律,典重而富于情致。一个女人,能在男权时代大胆提出自己的文学见解,敢于挑战男性的权威与尊严,这不能不让人礼敬与佩服,所以《白雨斋词话》语“妇人有此,可谓奇也。”

  李清照之奇不仅在于有其独到的文学见解,而且表现在实践创作上。她的创作无论在当代还是后代都是首屈一指的。她在艺术上的创作则被后人誉为“易安体”,“婉约正宗”。究其一生,易安虽然创作不少,但保留下来的作品大约只有五十篇,而且篇篇可谓珠圆玉润。其词不但情切而且景深,情景交融,境界天成。王灼评“易安居士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发尖新,姿态百生”(《碧鸡漫谈》)。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残荷,孤舟,长雁,冷月,高楼,这重重的意象构成了愁得化不开的情怀,主人公孤独寂寞如在眼前。

  李清照作词,用语轻约婉转,没有丝毫的板滞。白雨斋说她“独辟门径而铸语多生造”。虽然是生造,却也自然妥帖,风流斐然。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声声慢》,开首十四个叠词,如古弦叮当,纵然是凄然风景,却也别有洞天。而“乍,怎,了得,黑,”,极浅极俗,耐人寻味。北宋词以周邦彦,秦观为首,婉约缠绵,细腻精工,抒发的几乎是个人的情愁,未免有些狭窄单薄。李清照处于由北而南之际,南渡后的作品中少了之前的风花雪月,多了关注国家社会的内容,虽然也有个人飘零的哀歌,然而诗人的骨性昂立于中。“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咏史》)对伪金伪齐政权作了辛辣的讽刺。“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上枢密韩公兵尚书胡公》)拳拳爱国之心苍天可鉴,沉痛悲愤,慷慨激昂,直压须眉。易安用笔如此“情近浓至,意境沉博”开启了南宋词风(《蕙风词话》)。南宋词人以广阔的社会为土壤,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了国家命运之中,尤其辛派词人的沉博浓郁,高远浑成,受李清照词的影响非常明显。刘辰翁曾明确指出易安的《永遇乐》一词对他的影响,每次读之则“为之泣下,辄不自堪”。

  四

  李清照曾经有自己的一方净土,但朝廷的腐朽终于导致国家的破败,风雨如磐的故园令人痛绝。李清照石破天惊地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这是一个声明,是一种呐喊,也是一种讥刺。一个朝廷竟如此苟且偷安,置国家的颜面于何处?置人民的生死心声于何处?但是,动荡不安的时局让她最终不得不选择流亡,这是一种无奈的退让!在流浪中失去亲人,在流浪中身历险境,面对满目疮痍的山河,回首昔日的欢乐,感受今日的悲凉,词人屡发感慨。“子孙南渡今几年,漂流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想见皇华过二京,壶浆夹道万人迎。连昌宫里桃应在,华萼楼头鹊定惊。但说帝子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圣君大信明如日,长乱何须在屡盟。”诗人的沉痛,诗人的意气,沸腾在诗句里。 《声声慢》一词写得凄凉无限愁肠寸断,词人既凭悼着自己的小我之情也伤悼着不堪一击的社会现实。 《永遇乐》用笔含蓄,却也写出了郁积于内的乡愁。“落日溶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多门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今日景是昨日景,今日事不是昨日事。“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成为”的人事所指,岂只是小我小家小事,国恨国事犹有声有形也!李清照晚年遭遇张汝舟,被骗向胡人贿赂古董,诗人怒不可遏而状告张,然后舍弃张汝舟而去。有人指责她再婚再离,有失女人本分,却偏偏忽略了她做人的气节。为了洗涮自己的冤屈,她不惜将多年的心血奉与朝廷,其中滋味,又岂是那些讥诮之辈可以理解的。

  五

  当我们像吟咏春天的温暖一样吟咏易安的诗词时,她的妩媚依然是我们心灵上的一道风景;当我们从浩瀚万里的历史中找到李清照这个名字时,她的人格魅力依然还流淌在时空的中间。作为女人,沧桑而不失坚强;作为文人,高格而不陷孤僻;作为国人,忧愤而不失忠诚,出色而本色。于小我中张个性,于风雨中念中国,虽然孑孓半世,一身轻愁,却给了我们永不褪色的传世风流。

  这是关于李清照的非常好的文章之一



自古文人之路,极少有女人大步走过。历代以来,能著芳菲于时代的女文人不多,而能流芳百世的更是屈指可数。其中也有过一些出色的女子,如朱淑真,薜涛等人,但却逃不出世俗的樊篱,最终作了文学的素材,在别人的目光中挣扎痛苦,丝毫没有文学主人的味道。然而,历史总会有例外,它偶尔也会眷顾一些超凡的女子,让她们尽了情怀,做一番自己想做的事。李清照就是这样一个被历史亲睐的女子。她不仅做了自己感情的主人,而且做了诗词的主人。她的美丽沧桑,她的文学天机,她的忧时伤世,无一不具有动人的魅力,在文学及人学方面成为极出彩的一页。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这是情窦初开的李清照,天真灵秀里有着好奇与大胆。“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一次次沉醉的记忆,一阙阙生活的欢腾。记得的不是暮色长亭,而是把盏言欢的郎情妾意;不是惊飞的水鸟,暗香盈盈的荷花,而是人乐我乐众乐融融的光景。这是少妇李清照:快乐,妩媚。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丈夫走了,妻子瘦了。云是愁云,雾是迷雾,茜纱窗前,夜凉如水。夕阳西下,疏篱隐隐约约,菊花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幽香,一缕又一缕,乱了独酌女子的心绪。风儿轻轻卷起珠帘,仿佛撩开一帘心事。一个女人就在这样的景致中酝酿着自己的感情。这是思夫的李清照:感伤,浓情。

这就是南渡前的李清照:衣食无忧,娇媚深情,文采飞扬,鲜活清新,韵味十足。我们从《金石录后序》中也可以捕捉到这样的片段。“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夫君赵明诚致力于金石考据,清照爱屋及乌,随夫学习研究,并在其中点染些花絮,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其间的真情真意,雅谑趣味自不必说,“而甘心老是乡”,则是不胶着于物质,于世俗尘粒中保持着一颗平常平淡之心。然而,李清照的一生并不因知足而平安,她有更多的沧桑。靖康之难后,家难接踵而来。半生流离半生凄凉,让人不由吁唏再三。不过,她并未因此而放弃生活的希望。据传她曾与张汝舟再婚,后人因此而有所责诘,谓之不守妇道,这实在是道学们的迂腐之见。于流浪中见好友,自然欣喜有加;于孤独中遭遇温情,感动也是自然而然。只是竟不知道这好友面局下生长着狰狞,脉脉温情里隐藏着欺骗。这样的感情要还是不要?李清照离婚了,舍弃了这样一个无耻的男人难道有什么可惜吗?卫道士们一片哗然,我想,这不但无损李清照的名声,倒让中国的男人有了出丑的机会。李清照不以为意,在保持自我的人格尊严与奴役于世俗的偏见之中她选择了前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于欢愉里生妩媚,于沧桑中出意志。女人性情的李清照,可为我辈女子范式。



李清照是两宋时期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女词人。(郭预衡《中国文学史》)《四库全书》赞扬她“为词家一大也”,“词格乃抗秩周,柳”。李清照词格清新,姿态婉约,极具词家本色,承周邦彦而多感慨,继柳屯田而少尘语。沈去矜将其与李太白,李煜并称“词家三李”,这绝无半点虚夸。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乃是苏东坡的学生,著名的散文家。李清照极早就受着诗词大家的熏陶,不仅自铸丽词,而且对词的创作形式有独到的见解。她年轻时就作《词论》,公允地评价了当时极具声名的前辈们的创作,指出他们向下的一面。如柳永虽协韵律,而“词语尘下”;苏东坡欧阳修学际天人,不但以诗入词,而且音律不协;张先宋祁等人虽有妙语,但浑成不足……李清照将诗词分畛,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新论,给词一个明确的定位。她主张词应当恪守传统的风格:高雅,轻灵,流畅,协律,典重而富于情致。一个女人,能在男权时代大胆提出自己的文学见解,敢于挑战男性的权威与尊严,这不能不让人礼敬与佩服,所以《白雨斋词话》语“妇人有此,可谓奇也。”

李清照之奇不仅在于有其独到的文学见解,而且表现在实践创作上。她的创作无论在当代还是后代都是首屈一指的。她在艺术上的创作则被后人誉为“易安体”,“婉约正宗”。究其一生,易安虽然创作不少,但保留下来的作品大约只有五十篇,而且篇篇可谓珠圆玉润。其词不但情切而且景深,情景交融,境界天成。王灼评“易安居士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发尖新,姿态百生”(《碧鸡漫谈》)。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残荷,孤舟,长雁,冷月,高楼,这重重的意象构成了愁得化不开的情怀,主人公孤独寂寞如在眼前。

李清照作词,用语轻约婉转,没有丝毫的板滞。白雨斋说她“独辟门径而铸语多生造”。虽然是生造,却也自然妥帖,风流斐然。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声声慢》,开首十四个叠词,如古弦叮当,纵然是凄然风景,却也别有洞天。而“乍,怎,了得,黑,”,极浅极俗,耐人寻味。北宋词以周邦彦,秦观为首,婉约缠绵,细腻精工,抒发的几乎是个人的情愁,未免有些狭窄单薄。李清照处于由北而南之际,南渡后的作品中少了之前的风花雪月,多了关注国家社会的内容,虽然也有个人飘零的哀歌,然而诗人的骨性昂立于中。“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咏史》)对伪金伪齐政权作了辛辣的讽刺。“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上枢密韩公兵尚书胡公》)拳拳爱国之心苍天可鉴,沉痛悲愤,慷慨激昂,直压须眉。易安用笔如此“情近浓至,意境沉博”开启了南宋词风(《蕙风词话》)。南宋词人以广阔的社会为土壤,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了国家命运之中,尤其辛派词人的沉博浓郁,高远浑成,受李清照词的影响非常明显。刘辰翁曾明确指出易安的《永遇乐》一词对他的影响,每次读之则“为之泣下,辄不自堪”。



李清照曾经有自己的一方净土,但朝廷的腐朽终于导致国家的破败,风雨如磐的故园令人痛绝。李清照石破天惊地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这是一个声明,是一种呐喊,也是一种讥刺。一个朝廷竟如此苟且偷安,置国家的颜面于何处?置人民的生死心声于何处?但是,动荡不安的时局让她最终不得不选择流亡,这是一种无奈的退让!在流浪中失去亲人,在流浪中身历险境,面对满目疮痍的山河,回首昔日的欢乐,感受今日的悲凉,词人屡发感慨。“子孙南渡今几年,漂流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想见皇华过二京,壶浆夹道万人迎。连昌宫里桃应在,华萼楼头鹊定惊。但说帝子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圣君大信明如日,长乱何须在屡盟。”诗人的沉痛,诗人的意气,沸腾在诗句里。 《声声慢》一词写得凄凉无限愁肠寸断,词人既凭悼着自己的小我之情也伤悼着不堪一击的社会现实。 《永遇乐》用笔含蓄,却也写出了郁积于内的乡愁。“落日溶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多门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今日景是昨日景,今日事不是昨日事。“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成为”的人事所指,岂只是小我小家小事,国恨国事犹有声有形也!李清照晚年遭遇张汝舟,被骗向胡人贿赂古董,诗人怒不可遏而状告张,然后舍弃张汝舟而去。有人指责她再婚再离,有失女人本分,却偏偏忽略了她做人的气节。为了洗涮自己的冤屈,她不惜将多年的心血奉与朝廷,其中滋味,又岂是那些讥诮之辈可以理解的。



当我们像吟咏春天的温暖一样吟咏易安的诗词时,她的妩媚依然是我们心灵上的一道风景;当我们从浩瀚万里的历史中找到李清照这个名字时,她的人格魅力依然还流淌在时空的中间。作为女人,沧桑而不失坚强;作为文人,高格而不陷孤僻;作为国人,忧愤而不失忠诚,出色而本色。于小我中张个性,于风雨中念中国,虽然孑孓半世,一身轻愁,却给了我们永不褪色的传世风流。

我有!

如果是孔子、庄子将会如何论述项羽、刘邦?~

孔子:羽战巨鹿,诛暴秦,不亦勇乎,然终灭,恃勇无谋故也;
太祖起沛县,赴鸿门,不亦仁呼,定关中,尊孔教,终安天下也。
庄子:凡人心险于山川,羽终不得其道也;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此沛公之道也。

应该是3

初中关于李商隐的诗句
答:2.初中阶段学过的有关李白、李煜、李商隐、李清照带愁字的诗句 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

古代诗人的名字,越多越好
答:作者 李白、白居易、杜甫、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刘禹锡、王维、李商隐、纳兰性德、杜牧、陆游、陶渊明、孟浩然、元稹、李煜、柳宗元、岑参、韩愈、王安石、欧阳修、齐己、贾岛、韦应物、曹操、温庭筠、柳永、刘长卿、李贺、曹植、王昌龄、张籍、孟郊、皎然、贯休、许浑、罗隐、杨万里、陆龟蒙、张祜、王建、韦庄、...

著名诗人的写作风格比如:李清照,李白,王勃,李煜等等
答:李贺的忧郁奇诡;白居易的平白清新;刘禹锡的清峻明朗;李商隐的清丽俊逸;杜牧的含蓄绰约;李煜的伤感细腻;欧阳修的清丽明媚;范仲淹苍凉悲壮;晏殊的明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的缠绵悱恻;秦观的情真意切;李清照的婉约凄切;杨万里的新鲜活泼;陆游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的气势雄壮;姜夔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

六年级下册复习练习题(八)古诗词答案
答:(1)李煜、柳永 (2)柳永、李清照 (3)李煜、李商隐三、古诗七彩园:(填色彩)1、乌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 红总是春。4、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 绿丝绦。 四、古诗百花园填花名)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去年...

谁有大量古诗名句?越多越好!
答:(李商隐) W 玩物丧志。(书经)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问渠那得...

关于李白,李商隐,朱自清,荆轲,项羽,刘邦,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陶渊 ...
答:关于李白,李商隐,朱自清,荆轲,项羽,刘邦,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陶渊明的作文素材 4个回答 #热议# 网文质量是不是下降了? 1195453878 2011-08-04 · TA获得超过14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6.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陶渊明 陶渊明隐居田园后,乡邻中有个...

有关于项羽刘邦的诗
答: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5、题汉祖庙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乘运应须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译文 是男儿就应该有远大的抱负,不该眷恋家园,而应以天下为家,建功立业。汉高祖自新丰起兵后,项羽又何曾在故乡待过。

名字中有李的诗人
答:李白,李商隐,李贺,李清照,李后主

李贺、李煜、李清照三位分别是我国唐代、南唐和北宋初期著名的诗_百度...
答:是的。李贺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人们叫他千古词帝。李清照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诗词的风格有哪些,代表人物是谁
答:婉约派: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等。浪漫主义诗歌:屈原,李白,李贺,郭沫若等 主张创作自由,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