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上再另加个硬盘?

作者&投稿:毕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啊,我的方法更多了!
我不太懂硬盘,不过看你的情况应该是硬盘有物理损坏了。先确定你的硬盘没有遭受重击,然后检查散热问题,天热了,散热很重要。如果硬盘里有重要数据,建议找个正规的恢复公司恢复数据吧,如果没什么的话,买块新的。。。祝你好运
用分区工具修复分区表试试
fdisk/mbr
其功能是在硬盘上无条件地重新写入主引导程序和分区表,并且不对DOS引导扇区、文件分配表和目录区进行初始化。也就是说,执行FDISK/MBR后,可在不破坏硬盘上原有数据信息的情况下,重建主引导程序和分区表。
一.把你硬盘装到别的机器上做从盘,把重要文件COPY出来,再FORMAT
二.用硬盘修复工具试试
三.你这种死机现象我也出现过,内似于主板的电熔坏了
听了你非常详细的介绍
1、低格肯定无效
2、不排除是物理坏道

应该不是分区表的事,因为如果是分区表,可以通过FDISK或其他分区软件从分区。我个人认为有可能是 零磁道

解决1、用“效率源”修复试试,如果不是零磁道和物理坏道的问题,效率源可以修复。2、如果效率源无法识别或无法修复那就肯定是零磁道问题了,只能调整零磁道位置。调零磁道位置我也只是听说,从来没做过,技术含量很高,还是找专业硬件维修的地方修吧,最简单是买新的,省事省心,花钱买心情舒畅。呵呵!
一、分区备份

使用Ghost进行系统备份,有整个硬盘(Disk)和分区硬盘(Partition)两种方式。在菜单中点击 Local(本地)项,在右面弹出的菜单中有3个子项,其中 Disk表示备份整个硬盘(即克隆)、Partition 表示备份硬盘的单个分区、Check 表示检查硬盘或备份的文件,查看是否可能因分区、硬盘被破坏等造成备份或还原失败。分区备份作为个人用户来保存系统数据,特别是在恢复和复制系统分区时具有实用价值。
选 Local→Partition→To Image 菜单,弹出硬盘选择窗口,开始分区备份操作。点击该窗口中白色的硬盘信息条,选择硬盘,进入窗口,选择要操作的分区(若没有鼠标,可用键盘进行操作:TAB键进行切换,回车键进行确认,方向键进行选择)。 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备份储存的目录路径并输入备份文件名称,注意备份文件的名称带有 GHO 的后缀名。 接下来,程序会询问是否压缩备份数据,并给出3个选择:No 表示不压缩,Fast表示压缩比例小而执行备份速度较快,High 就是压缩比例高但执行备份速度相当慢。最后选择 Yes 按钮即开始进行分区硬盘的备份。Ghost 备份的速度相当快,不用久等就可以完成,备份的文件以 GHO 后缀名储存在设定的目录中。

二、硬盘克隆与备份

硬盘的克隆就是对整个硬盘的备份和还原。选择菜单Local→Disk→To Disk,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源硬盘(第一个硬盘),然后选择要复制到的目标硬盘(第二个硬盘)。注意,可以设置目标硬盘各个分区的大小,Ghost 可以自动对目标硬盘按设定的分区数值进行分区和格式化。选择 Yes 开始执行。
Ghost 能将目标硬盘复制得与源硬盘几乎完全一样,并实现分区、格式化、复制系统和文件一步完成。只是要注意目标硬盘不能太小,必须能将源硬盘的数据内容装下。
Ghost 还提供了一项硬盘备份功能,就是将整个硬盘的数据备份成一个文件保存在硬盘上(菜单 Local→Disk→To Image),然后就可以随时还原到其他硬盘或源硬盘上,这对安装多个系统很方便。使用方法与分区备份相似。

三、备份还原

如果硬盘中备份的分区数据受到损坏,用一般数据修复方法不能修复,以及系统被破坏后不能启动,都可以用备份的数据进行完全的复原而无须重新安装程序或系统。当然,也可以将备份还原到另一个硬盘上。
要恢复备份的分区,就在界面中选择菜单Local→Partition→From Image,在弹出窗口中选择还原的备份文件,再选择还原的硬盘和分区,点击 Yes 按钮即可。
一、系统不认硬盘

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A盘启动也无法进入C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这种故障大都出现在连接电缆或IDE端口上,硬盘本身故障的可能性不大,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如果一条IDE硬盘线上接两个硬盘设备,就要分清楚主从关系。

二、CMOS引起的故障

CMOS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比如CMOS中的硬盘类型小于实际的硬盘容量,则硬盘后面的扇区将无法读写,如果是多分区状态则个别分区将丢失。还有一个重要的故障原因,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它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三、主引导程序引起的启动故障

主引导程序位于硬盘的主引导扇区,主要用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统。此段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驱或光驱启动之后可对硬盘进行读写。修复此故障的方法较为简单,使用高版本DOS的FDISK最为方便,当带参数/mbr运行时,将直接更换(重写)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实际上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正是此程序建立的,FDISK.EXE之中包含有完整的硬盘主引导程序。虽然DOS版本不断更新,但硬盘的主引导程序一直没有变化,从DOS 3.x到Windos 95的DOS,只要找到一种DOS引导盘启动系统并运行此程序即可修复。

四、分区表错误引发的启动故障

分区表错误是硬盘的严重错误,不同的错误程度会造成不同的损失。如果是没有活动分区标志,则计算机无法启动。但从软驱或光驱引导系统后可对硬盘读写,可通过FDISK重置活动分区进行修复。

如果是某一分区类型错误,可造成某一分区的丢失。分区表的第四个字节为分区类型值,正常的可引导的大于32MB的基本DOS分区值为06,而扩展的DOS分区值是05。很多人利用此类型值实现单个分区的加密技术,恢复原来的正确类型值即可使该分区恢复正常。

分区表中还有其它数据用于记录分区的起始或终止地址。这些数据的损坏将造成该分区的混乱或丢失,可用的方法是用备份的分区表数据重新写回,或者从其它的相同类型的并且分区状况相同的硬盘上获取分区表数据。

恢复的工具可采用NU等工具软件,操作非常方便。当然也可采用DEBUG进行操作,但操作繁琐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

五、分区有效标志错误的故障

在硬盘主引导扇区中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其最后的两个字节:“55aa”,此字节为扇区的有效标志。当从硬盘、软盘或光盘启动时,将检测这两个字节,如果存在则认为有硬盘存在,否则将不承认硬盘。此处可用于整个硬盘的加密技术,可采用DEBUG方法进行恢复处理。另外,当DOS引导扇区无引导标志时,系统启动将显示为:“Mmissing Operating System”。方便的方法是使用下面的DOS系统通用的修复方法。
六、DOS引导系统引起的启动故障

DOS引导系统主要由DOS引导扇区和DOS系统文件组成。系统文件主要包括IO.SYS、MSDOS.SYS、COMMAND.COM,其中COMMAND.COM是DOS的外壳文件,可用其它的同类文件替换,但缺省状态下是DOS启动的必备文件。在Windows 95携带的DOS系统中,MSDOS.SYS是一个文本文件,是启动Windows必须的文件,但只启动DOS时可不用此文件。DOS引导出错时,可从软盘或光盘引导系统后使用SYS C:命令传送系统,即可修复故障,包括引导扇区及系统文件都可自动修复到正常状态。

七、FAT表引起的读写故障

FAT表记录着硬盘数据的存储地址,每一个文件都有一组FAT链指定其存放的簇地址。FAT表的损坏意味着文件内容的丢失。庆幸的是DOS系统本身提供了两个FAT表,如果目前使用的FAT表损坏,可用第二个进行覆盖修复。但由于不同规格的磁盘其FAT表的长度及第二个FAT表的地址也是不固定的,所以修复时必须正确查找其正确位置,一些工具软件如NU等本身具有这样的修复功能,使用也非常的方便。采用DEBUG也可实现这种操作,即采用其m命令把第二个FAT表移到第一个表处即可。如果第二个FAT表也损坏了,则也无法把硬盘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文件的数据仍然存放在硬盘的数据区中,可采用CHKDSK或SCANDISK命令进行修复,最终得到*.CHK文件,这便是丢失FAT链的扇区数据。如果是文本文件则可从中提取出完整的或部分的文件内容。

八、目录表损坏引起的引导故障

目录表记录着硬盘中文件的文件名等数据,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该文件的起始簇号。目录表由于没有自动备份功能,所以如果目录损坏将丢失大量的文件。一种减少损失的方法也是采用CHKDSK或SCANDISK程序恢复的方法,从硬盘中搜索出*.CHK文件,由于目录表损坏时仅是首簇号丢失,每一个*..CHK文件即是一个完整的文件,把其改为原来的名字即可恢复大多数文件。

九、误删除分区时数据的恢复

当用FDISK删除了硬盘分区之后,表面上是硬盘中的数据已经完全消失,在未格式化时进入硬盘会显示为无效驱动器。如果了解FDISK的工作原理,就会知道FDISK只是重新改写了硬盘的主引导扇区(0面0道1扇区)中的内容,具体说就是删除了硬盘分区表信息,而硬盘中的任何分区的数据均没有改变。可仿照上述的分区表错误的修复方法,即想办法恢复分区表数据即可恢复原来的分区及数据。如果已经对分区格式化,在先恢复分区后,可按下面的方法恢复分区数据。

十、误格式化硬盘数据的恢复

在DOS高版本状态下,formAT格式化操作在缺省状态下都建立了用于恢复格式化的磁盘信息,实际上是把磁盘的DOS引导扇区、FAT分区表及目录表的所有内容复制到了磁盘的最后几个扇区中(因为后面的扇区很少使用),而数据区中的内容根本没有改变。这样通过运行UNformAT命令即可恢复。另外DOS还提供了一个MIROR命令用于记录当前磁盘的信息,供格式化或删除之后的恢复使用,此方法也比较有效。
故障解决:从提示的信息来看,这个故障应该与硬盘有关。于是笔者拆开机箱检查硬盘插口,但没有发现不妥的地方。笔者又考虑会不会与操作系统有关,于是笔者建议机房老师重新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但他却说刚刚才安装完,是从另一台同一配置的学生机上直接克隆过来的。这句话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是不是克隆时出了问题?于是重新克隆一次,但还是不能进入Windows。奇怪了,这些学生机的配置都是一样的,应该不存在兼容问题。

笔者把两台主机拆开对照内部部件,什么都一样,唯独不能进入Windows的主机上没有安装硬盘保护卡“看门狗”。而用来克隆Windows操作系统的那台学生机则安装了。于是笔者Windows操作系统问他在克隆Windows操作系统前是否把“看门狗”的驱动程序卸载了,他说没有。很明显,问题就出在“看门狗”的驱动程序上。“看门狗”要实现保护硬盘数据,必须安装驱动程序。其驱动程序会在硬盘上写入一些保护程序。如果在Windows操作系统克隆之前没有把其驱动程序卸载,在克隆时就会使克隆的数据不完整而导致出错,这也是为什么有故障的那台主机不能进入Windows的原因。为了证实这一观点,笔者卸载了“看门狗”的驱动程序后再次克隆,这一次可以顺利进入Windows了。

故障总结:其实不单是硬保护会有这问题,一些纯软件的保护也会出现这类现象。如果在克隆之前不把保护程序御载了,克隆后的硬盘也不能正常使用,这一点希望进行克隆的朋友要注意。
由于计算机硬盘存储容量大,读写速度快,且安装在一个密闭腔体内,工作环境清洁、性能较稳定、使用方便,因此,在微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如果对硬盘使用不当或感染病毒后,容易引发故障。硬盘故障分为硬故障和软故障两大类,其中软故障出现较频繁。
故障现象
大都表现为硬盘不能自启动。当硬盘出现软故障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急处理很重要,下面介绍的“三检”只是相对于最常见的故障情况而进行的检查、处理步骤。

●一、检查CMOS设置及处理方法:

CMOS系统设置错误所引起的硬盘软故障,现象表现不一。有的开机后屏幕无显示,有的仅显示一个死光标,有的显示“Non-System Disk Error”(非系统盘或盘出错)等提示。特别是在从A盘转入C盘时,屏幕出现“Invaild Driver Specification”(无效驱动器),令用户误以为硬盘“0”磁道坏或硬盘系统破坏等,从而采用低级格式化、重建Dos分区、重新拷入DOS系统和高级格式化等方法。虽然对硬盘初始化可以排除软故障,但硬盘数据却被破坏。所以,由于CMOS设置错误引发的软故障不用重新设置CMOS的办法去解决,必然有所损失。而且因CMOS设置错误引起的软故障较普遍,我们在检查软故障时最好第一步从检查CMOS系统设置入手。

检查和处理方法:

首先检查后备电池是否失效,如失效则更换电池,再进入CMOS设置。对于高档微机,可以开机后按Del、Esc键或Ctrl-Backspace、Ctrl-Alt-Esc等组合键进入CMOS设置状态。对于低档机,只能从A驱动器引导SETUP软件进入CMOS设置状态。CMOS检查中,重点检查CMOS系统设置中硬盘参数是否正确,特别是检查硬盘类型号(TYPE)与硬盘驱动器厂家提供的参数是否相一致。如果发现错误,将参数更改为以前备份好的正确参数,保存后退出CMOS设置再重新用硬盘引导系统。万一找不到备份参数,对于有些高档机器,可以采用CMOS设置中的功能选项“HDD AUTO DETECTION”(硬盘自动检测)来找到正确的硬盘参数。如果CMOS设置中无此选项,可以打开机器,硬盘表面一般都有一个标签对硬盘参数进行介绍。即使没有介绍,至少标明此类硬盘的名称,再根据硬盘名称查阅各类硬盘参数资料,就可以查到正确配置参数。另外,借助于DM等应用软件也可以检测到硬盘的参数(条件是A驱必须能自举)。
●二、检查病毒及处理方法:

硬盘出现软故障时,在启动后屏幕显示“Invaild Partition Table”(无效分区表),这时应该首先想到可能是病毒原因所造成,而且通常是致命性病毒将DOS分区或DOS引导记录破坏。

病毒的目的就在于破坏系统,尤其是操作系统型病毒,它以病毒区取代正常操作系统的引导部分。在系统启动时,病毒进入内存,一旦这类病毒直接或间接得以运行,必将破坏硬盘系统。硬盘出现了软故障,必须查找这方面的原因。用清毒盘检测硬盘,发现病毒应及时清除。重新用C盘引导系统,如不成功,可重新向C盘传送系统。如还不能正常启动,将备份DOS分区表拷入硬盘,如再不行,只能采取硬盘初始化。有些病毒用手中的清毒盘未必能检查出来,我们可以借助于DEBUG、PCTOOLS等工具进行检测和清除。

●三、检查转盘情况及处理方法:

1.A驱正常启动后转入C盘时失效,屏幕出现“Invaild Drive Specification”。

从提示看,系统不承认硬盘的存在。这时如果CMOS设置是正确的,通常认为是硬盘“0”磁道坏使磁盘中“0”柱面“1”扇区中分区表损坏。

处理方法:用A盘引导系统后,重建DOS分区,将引导分区改在1柱面,对磁盘进行高级格式化。

2.C驱自举失败,A盘启动后转入C盘成功。

笔者发现,有时CMOS中硬盘参数不正确,虽A盘启动可正常转入C盘,但C盘不能启动,读写不正常,有时只能列目录。如果CMOS参数正确,多数原因在于C盘DOS系统文件错误。故障现象为启动C盘后,屏幕会出现“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错误安装DOS)或“Missing Operating System”(DOS丢失,系统破坏)等提示。

处理方法:用干净系统盘(DOS版本与C盘一致)从A驱启动,删除C盘上的DOS系统文件,利用SYS命令传送系统到C盘。

通过“三检”之后如仍不能排除软故障,在确认无硬故障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采取对硬盘初始化的办法排除软故障。所谓硬盘初始化,指的是对硬盘低级格式化、分区、高级格式化。低级格式化可采取CMOS设置状态中的功能选项进行操作,也可以采用DM、DIAGS、SETUP等软件来完成;分区、高级格式化均可采取DOS命令完成(分区:A:\FDISK←;高级格式化:A:\FORMAT C:/S←)。 对故障进行检查、处理固然重要,但防范措施也很重要。如定期检测磁盘,尽量不使用外来盘,即使要使用,运行前先用病毒清洗盘进行检测,以预防病毒;定期检查、更换后备电池,正确配置CMOS参数;备份CMOS参数、DOS分区表和DOS引导记录等。这些工作平时做好了,可以有效地预防硬盘软故障的发生。即使出现了故障,也能迅速加以排除,保护好硬盘数据
故障现象:笔者准备使用Ghost软件对C盘做镜像(C盘为系统盘),以便以后系统出故障时可以快速恢复系统。
笔者是在Win98下使用ghost的,在用Ghost做镜像时忘记了查看硬盘空间(笔者的硬盘为30GB,分为5个区,笔者把Ghost软件和镜像文件都放到了D盘的Ghost文件夹里),在镜像文件制作到一半的时候系统弹出窗口提示硬盘空间不足,Ghost停止制作镜像文件。于是笔者选择退出,返回Win98界面。笔者重新运行Ghost软件,把镜像文件换到了E盘下,重新开始制作镜像文件。

可是Ghost在出现进度条时停止了响应,死机。于是笔者重新启动计算机,在运行到Win98的蓝天白云画面时停止响应,但是并没有死机,可就是进不了Win98。

笔者以为是系统崩溃了,于是找来Win98安装盘,打算重新格式化后安装系统。可是笔者运行了Format C:命令,光标下移一行后开始闪烁,并没有出现每次格式化时的提示语,过了一会儿在屏幕的左上角出现了一个白色的方格,格内有提示语:“ATTENTION�A Serious disk error has occurred while writing to drive C. Retry�r ?”按“R”键重试后过一会儿又出现这个提示语。

故障解决:根据这个提示语笔者分析可能是C盘出现了逻辑错误或是坏道,笔者用Scandisk对C盘进行扫描,发现了几处逻辑错误,并且排除了它。因为笔者在使用Ghost的时候也对D、E盘进行了读写,所以也对D、E盘进行了扫描,在D盘里发现了错误,E盘并没有错误。修复所有错误后退出重启。这次进入Win98的蓝天白云界面后,电脑又长时间没有响应,但是没有死机,也没有出现提示语。再次用启动盘重启,使用Scandisk扫描硬盘并没有发现错误。

难道还有别的故障?笔者运行了一下Fdisk发现,C盘大小为5GB、D盘大小为7GB,而笔者的C盘原来只有3GB,D盘原来只有5GB,看来分区表还有错误,于是使用硬盘分区魔术师软件对硬盘分区表进行修改,进入软件后提示分区重叠,进行修复后退出,重新启动,故障排除。

故障总结:这次故障是由于笔者使用Ghost时,没有正常操作,造成硬盘逻辑错误和分区重叠错误。在这里笔者提醒大家,出现这种故障的时候,一定要先使用Scandisk扫描硬盘,再用分区魔术师,因为分区魔术师在硬盘有逻辑错误的时候不能运行。还有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在解决故障的时候,不要只使用一种工具软件,有的时候多种软件一起使用才能达到解除故障目的。
内容导航
第1页:硬盘常见故障的判断第2页:硬盘常见安装故障的处理第3页:硬盘常见“软故障”的处理第4页:硬盘常见“坏道”的处理

一、硬盘常见故障的判断

一般来说,硬盘的故障可以分为纯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相对来说,软件引起的硬件故障比较复杂,因为硬盘牵涉到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但是解决的方式有时候却比较简单,比如主引导扇区被非法修改导致系统无法启动、非正常关机后引起的逻辑坏道等,一般通过重新分区格式化即可解决。而纯硬件的故障就比较棘手??硬件故障又可以分为系统引起的,例如主板的IDE接口松动、与其他硬件设备不兼容、电源不稳定等等,而另一个就是硬盘本身的故障了,当然我们可以通过眼睛观察一下电路板是否有芯片被烧毁,用耳朵仔细听听启动时是否有异常响声等方式来判断。硬盘故障包括了磁头损坏、电路板问题、芯片信息丢失、马达不转等,最直观的现象就是进入主板BIOS设置后,无法识别硬盘。

根据电脑开机后的出错提示也是可以确定硬盘故障大致类型的。比如开机后屏幕显示:“Device error”,然后又显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and strike any key when ready”,提示硬盘不能启动,用软盘启动后,在A:>后键入C:,屏幕显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系统不认硬盘,一般是CMOS中的硬盘设置参数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错误造成的。开机后屏幕显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硬盘不能启动,若从软盘启动则认C盘,一般是由于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而造成的。屏幕显示“Error Loding Operating System”或者“Missing Operating System”表明硬盘的主引导记录被破坏,或者分区的结束标志遭到破坏,还有可能是由于CMOS重硬盘参数设置错误引起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CMOS参数被改动;硬盘下的系统文件IO.SYS和MSDOS.SYS遭到破坏;硬盘DOS引导记录(BOOT)遭到严重破坏,或者DOS引导记录的结束标志(01FF的55 AA)丢失;也可能是硬盘的主引导数据被破坏,或主引导结束标志(080。081的55 AA)丢失而造成。而系统显示“TRACK 0 BAD,DISK UNUSABLE”,意思为“零磁道损坏,硬盘无法使用”或用磁盘扫描程序扫描其它硬盘时其0扇区出现红色“B”。硬盘0扇区损坏,是大家比较头痛的故障,一般情况下也就判了硬盘死刑,很难修复了。如果屏幕显示“SMART Failure Predicted on Primary Master:ST310210A”然后是警告:“Immediately back-up your date and replase your hard disk drive. A failure mauy be immnent.”此时,须按F1才能继续, 这是S.M.A.R.T技术诊测到你的硬盘可能出现了故障或不稳定情况,警告你需要立即备份数据并更换硬盘。出现这种提示后,除了更换新盘外,没其他解决方法

二、硬盘常见安装故障的处理

硬盘安装不当会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的故障。比如IDE接口与硬盘接的电缆线未连接好;或是IDE电缆接头处接触不良或再现断裂;硬盘未接上电源或电源接头未插牢;跳线设置不当等都会导致在BIOS中检测不到硬盘,或无法识别全部容量。如果检测时硬盘灯亮几下,但BIOS仍然报告没有发现硬盘,则可能是硬盘电路板上某个部件损坏或者是主板IDE接口及IDE控制器出现故障。另外,使用了不合格的信号线(未按要求使用80针信号线)或未安装主板芯片组驱动(补丁)程序,将会导致不能打开DMA模式的故障。

有些朋友在新加了一个硬盘后,WIN98就无法启动了,取下新加的硬盘后一切又正常了。这是因为你的WIN98装在原硬盘的非C盘(如D盘)上,而加装双硬盘后在原硬盘存在多分区的情况下,要引起盘符交错,导致原硬盘的盘符发生了变化,WIN98在启动时找不到安装时默认的相关系统文件及众多应用程序,自然不可能正常启动。在多分区的情况下,硬盘分区的排列顺序是这样的:主硬盘的主分区仍被计算机认为是C盘,而第二硬盘的主分区则被认为是D盘,接下来是第一硬盘的其他分区依次从E盘开始排列,然后是第二硬盘的其他分区接着第一硬盘的最后盘符依次排列。要使加上第二硬盘后盘符不发生变化,解决的办法有两个:如果你只使用WIN98的话,比较简单,在CMOS中将第二硬盘设为NONE即可,但在纯DOS下不认第二个硬盘。第二种方法是接上双硬盘后,给第二个硬盘重新分区,删掉其主DOS分区,只分扩展分区。这样盘符也不会交错。当然若第一硬盘只有一个分区的话,也就不会存在盘符交错的问题了。另外还有一个常见的硬盘安装故障就是在老主板上不能正确使用大容量硬盘,解决的方法很多,比如升级主板BIOS或使用EZ等特殊分区软件分区。

SATA硬盘电源接口与传统的IDE硬盘所使用的端口大不相同,目前普通电源很少能直接支持Serial ATA硬盘,需使用专门的转接头。不过也有少数Serial ATA硬盘采用了双电源设计,除了Serial ATA标准的15针电源接口外,还有传统的电源接口,使用起来就更加方便了。另外,Serial ATA硬盘对电源供电质量要求比并行接口硬盘更严格,使用Serial ATA硬盘的朋友,最好配一个功率足够的好电源。还要注意的是,由于Serial ATA硬盘对主板AGP/PCI频率很敏感,如果你进行了超频操作,就可能会出现无法识别硬盘或使用不稳定的现象。建议大家超频后尽量保持总线频率的稳定。还应注意,在完成Windows安装后,一定要安装IAA加速补丁或者VIA、SiS、Promise以及Silicon的相关补丁,程序会自动根据硬盘的物理特性使用最佳传输模式,以便充分挥发Serial-ATA硬盘的性能。如果主板 BIOS不支持 48bit LBA模式,就无法直接使用超过137G容量的硬盘。遇到这种情况建议你升级最新的主板BIOS。如果不升级,也可以使用硬盘自带的分区软件DM,提供了INT13H的扩展功能,从而绕开主板BIOS支持大硬盘。大家也可以用Windows 2003的系统盘来进行分区,都能够识别出160G以上的大容量硬盘。

不会的,系统会直接把你们的盘按CDEFGH这样排下去,不会乱,一个设置主盘一个设置从盘,启动会默认从主盘启动,如果启动错了,就两个换过来就可以了

不会。放心吧。如果是XP的话。会依次按顺序排列第2个硬盘的盘付

一般都不会的,没有什么可怕的,系统崩溃可以重装一个.
你只是想对拷吗?共享一点小技巧给你:
http://tool.chinaitlab.com/ghost/384199.html
不多,只有一个就足够啦

不会的
你的盘符会自动跟在他的后面
变成G、H、I、J、K

怎样给电脑加块硬盘~

直接买个硬盘,接好电源线和数据线就可以了。大小和牌子没要求一样的。
新买的硬盘弄成一个区,可以的。

添加硬盘和系统没有关系。
添加硬盘
1。如果你是买的新硬盘,就应该打开机箱进行电源线和数据线的连接。如果不成功需要在cmos里面进行设置(建议找懂行的朋友帮你,因为期间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2。如果你需要增加盘符。如C:D:等 。 需要重新格式化硬盘。这个操作也很繁琐。并且涉及到有用数据的保留问题。还是找人来帮你吧。

台式电脑如何增加硬盘?
答:问题八:台式电脑如何加硬盘??? 买一个硬盘再买一个数据线,把硬盘通过数据线连接到主板上,再把电源的一个闲置硬盘供电接口插到硬盘上就行了 问题九:如何给电脑多加个硬盘? 台式电脑都可以多加个硬盘的,笔记本多数不行。加个硬盘,插好电源线和数据线即可。然后开机。第一次使用新硬盘,...

在原有硬盘上再装一个硬盘后可以直接用吗?是否还要设置
答:在电脑上是可以同时安装多个硬盘来使用的。原来的台式电脑上已经有一个硬盘了,再添加一个硬盘,也是可以的,添加新硬盘后,首先要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的。完成分区和格式化后就可以正常使用这个新添加的硬盘了。

...电脑上已经有个固态硬盘,想再加个硬盘。像这样的插口宽的,窄的插口...
答:是的,宽的,窄的插口都要插,因为宽的是电源,窄的是数据接口(在主板上),宽的来源于电源,不在主板上。

如何在一台电脑上接上两个硬盘,以及在BIOS中如何设置
答: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SL(Slave Device)。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Secondary IDE Connector)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Master Device,另一个设为...

电脑原有硬盘的基础上再添加一块硬盘该如何设置?
答:在硬盘后面插电源和数据线的地方有跳线,依照说明跳成从盘2把新买的硬盘装到机器内,分区,装系统。新买的不跳线一般都是主盘3在机箱里找地方放你的旧硬盘,从机箱电源找个电源插头插上。数据线如果是ide的硬盘,一般主板只有一个接口,所以只能跟新硬盘用一条数据线(一条数据线上有两个接口那种)...

笔记本电脑可以加硬盘吗?怎样加?
答:可以的。首先,扩容直接购买一个更大的硬盘,然后拆开笔记本后盖,拔出老硬盘,把新硬盘插上,装好笔记本然后重装系统即可。其次加硬盘,最大的技术困难就是空间,笔记本内几乎没有额外空间了,这时候需要拆掉光驱,光驱的接口和硬盘是一样的,然后购买一个硬盘架,放入架子的硬盘就和光驱一样了,装入原来...

...i3 4160,核显,2个硬盘500G,可以另外加一个固态硬盘,可以吗_百度...
答:可以使用 三星860 EVO系和intel 英特尔 545s系的SATA接口固态都可以。所需电源接口:如果该机有多余的SATA电源插头最好,没有的话,检查下有D口电源接口,可以买条D口转SATA口电源转换线转接。数据SATA接口,检查下是否有多余的,有才能加固态硬盘 D口转SATA口电源转换线:...

如何在电脑上再加一块硬盘
答:如果在要安装的主机上面需要两个硬盘,那么就需要在一个IDE接口 接硬盘的IDE接口只有一个,就要在一个硬盘数据线上接两个硬盘。此时就要为两个硬盘设置跳线了,这要可以区分主盘和从盘,一般把新硬盘设置为主盘(所有硬盘出厂设置默认主盘所以不用设置),把旧硬盘设置为从盘,在硬盘背面有设置跳线的...

电脑上原来有硬盘,加一个刚买的硬盘,需要对新硬盘做些什么?
答:然后储存退出,放入光盘,重新启动,进入PQ,使用PQ对先有新硬盘进行分区并格式化,结束后储存并退出,关机...将原有硬盘同新硬盘分别挂在两条IDE线上,插到主板上的两个IDE插口上,原有的插主,新的插副,如分不清楚主副的话,可以开机试验下,能进系统就是插对了,进不去就是反了......

电脑主机的硬盘可以再增加一个已经用过的硬盘吗?
答:1、旧电脑硬盘应该不是高速盘,在现在的电脑上只会影响读盘速度而使电脑反应速度变慢;2、原来硬盘的程序不是优先打开的程序,所以说删不删除也是无关紧要的;3、原来的程序对现在的电脑没有冲突的,大不了成为双系统,你选择启动,互不影响;4、现在一个硬盘又不贵,而且是高速盘,建议你换个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