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在1公里外爆炸,跳进河里可以活命么?

作者&投稿:望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么近的距离,爆炸产生的高温可以瞬间把河流的水分蒸发,即使不被高温水给烫伤,接下来产生的冲击波会把河流推平几次,更高的热量更是可以把河底的河床融化为焦土,想要在一公里左右的地方躲避爆炸,最好的办法就是进入足够深的地下工事,不过这么近的距离就算是躲过了高温和冲击波的伤害,后面更麻烦的放射性尘埃,除非你有足够安全的防护服,然后还要有足够的水和食物,保证你可以生存下去!最后你躲避的地方还要有足够多的新鲜空气,不过这样的距离内,遭受核爆炸后能够满足条件的地方也就是美国总统级别待遇的避难所!所以如果我们普通老百姓在这样的距离下,你基本上没有任何可以逃生的方法,所以你的存活几率为零!

假如一颗原子弹在1公里外爆炸,马上跳到水里能活命吗? 据我所知还从来没有用真人试验过,原子弹用于实战是二战临结束时,即1945年8月6日和9日。

当时盟军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也为了逼迫日本尽快投降,于是决定于6日和9日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此时美国只研制出两颗原子弹,如果不是日本顽固抵抗,美国也不会匆忙扔下这两颗原子弹。

毕竟有些技术还不成熟,尽管技术还达不到完美,但此时的原子弹已成为世界上第一杀器。

原子弹所造成的惨景最终逼迫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单说在广岛爆炸那一颗,方圆14平方公里内有6万幢房子被摧毁,6000多度的高温使成千上万的人双目失明,热浪卷到之处皆化为灰烬,当天就死了十几万人。

不过也有侥幸逃过一劫的,比如离原子弹爆炸中心仅有300米的一位女银行职员高藏信子就躲过了一劫。

也许大家感到惊异,原子弹爆炸威力那么大,方圆十几公里所有生命力的动植物都化为了灰烬,那怕远处的人们也难逃一劫,只要看到强光一闪眼睛就瞎了。

距离爆炸点只有300米的女银行职员为何能活下来呢? 原来在爆炸的那一刻,女职员高仓信子正在银行金库里清点钞票,是金库坚固的混凝土和钢板救了她一命。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即便离爆炸近,如果有坚固的物体遮挡也能逃过一劫。

假如在爆炸的时刻没有坚固的掩体,旁边有条河,跳到水里能躲过一劫吗?

事实证明,广岛和长崎发生原子弹爆炸的那一刻,潜水员和在水里游泳,以及钓鱼爱好者都躲过了一劫,也就是说跳到水里能够减轻伤害。潜入水中越深,伤害越小。

其实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在发生爆炸哪一刻,有遮挡总比没遮挡强,潜入水中至少能减少灼伤,即便旁边没有河,披上湿棉被也能减轻伤害,再就是千万不能看闪光的地方。

原子弹爆炸的威力就是利用光和热摧毁一切,也就是利用原子的核能量瞬间的爆发,说白了就是一个大爆竹。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二战期间原子弹的爆炸当量出现的情况。

二战期间研制出的原子弹威力还不够巨大,只要离爆炸中心点远,有掩体或者跳到水里都能减轻伤害。

据最新资料显示,现在的原子弹发生爆炸后,方圆3公里之内不会有活的生物生存,不管你是躲到掩体里或者是潜入水中,巨大的冲击波瞬间融化一切。

假如离爆炸中心点只有1公里,跳到水里我估计会把人煮熟。

综上所述,如果再发生原子弹爆炸,距离只有1公里,潜入水底深处,有可能逃过一劫,否则有可能被水烫死。

文/秉烛读春秋

原子弹在距离一公里外地方爆炸,已经是接近爆炸的中心区域了,可以负责人的告诉你别说跳河里了,就算跳黄河里也死定了。

原子弹威力取决于爆炸的当量,即使是美国投在日本广岛的20000吨当量的原子弹(小男孩),也能在半径1.7千米范围内形成极高的温度,加热并压缩周围空气使之急速膨胀,产生高压冲击波可以摧毁任何建筑物。地面和空中核爆炸,还会在周围空气中形成火球,发出很强的光辐射。即使你躲在河里爆炸产生高达几千度的高温也能将河水里的你煮熟,就算你能躲过一劫,那你总不能不呼吸吧?爆炸将使一定范围内的氧气消耗殆尽,即使不被冲击波和热辐射杀死,也会因缺氧被憋死。

我所说的只是二战时当量很小的原子弹,而如今的原子弹当量普遍几十万吨,甚至上千万吨的当量都有,爆炸威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几十倍和上百倍,所以普通的躲避的方法肯定无法逃生。

原子弹作为一种杀伤力巨大的武器,我们又该如何防御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世界和平,如果真的爆发核战争,最好躲在防空洞中或山洞中,山洞越是蜿蜒曲折的越好。其次就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如果家里有地下室就躲进地下室,因为爆炸的冲击波是沿着地平线散开的。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如何在原子弹爆炸幸存下来的知识。

是否能在原子弹爆炸下幸存下来高度取决于各种因素, 例如一个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爆炸的当量,与爆炸的接近程度以及在较小程度上传播风的方向。 如果遭遇1兆吨的原子弹空袭爆炸,在0-3公里半径范围内没有地形或建筑物的掩蔽效应,那么死亡率是相当高的,而且可能遭到核辐射。如果距离爆炸原点8公里,那么则有50%的幸存可能性。


我们可以看一个在原子弹攻击中幸存下来的实例。 尽管只距离原子弹爆炸原点300米。由于身处日本银行(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大厅中的位置,高仓明子仅受到轻伤。 相反,坐在日本银行隔壁住友银行的台阶上的人,遭受致命的三度烧伤,然后很可能在两秒钟之内因爆炸而死亡。

在医疗上,放射线暴露可耐受200雷姆的急性剂量暴露。如果一群人暴露于50至59雷姆的急性辐射(24小时内),则没有人会出现放射病。如果该小组暴露于60至180雷姆,则50%会因辐射中毒而生病。如果接受药物治疗,所有60-180雷姆组人员都将存活。如果该小组受到200至450雷姆的照射,那么即使不是全部,大多数小组也会生病。 200–450个雷姆组中有50%会在两到四周内死亡,即使有医疗照顾。如果该小组暴露于460至600雷姆,则该小组的100%会发生辐射中毒。 460-600雷姆组中的50%将在1-3周内死亡。如果该小组接触600至1000雷姆,则50%的患者将在一到三周内死亡。如果该小组暴露于1,000至5,000雷姆,则该小组的100%将在2周内死亡。在5,000雷姆时,该组的100%将在2天内死亡。

核爆炸对其紧邻区域的影响通常比常规爆炸物造成的破坏性和多方面的影响更大。在大多数情况下,从低层大气中引爆的核武器释放的能量可以大致分为四个基本类别:爆炸本身:占总能量的40–50% 热辐射:占总能量的30–50% 电离辐射:总能量的5%(在中子弹中更多) 剩余辐射:占爆炸总能量的5–10%。 根据武器的设计和引爆位置的不同,分配给这些类别中任何一种的能量可能会更高或更低。物理爆炸效应是通过跨越电磁频谱的大量能量与周围环境耦合而产生的。

爆炸的环境(例如,水下,地面爆炸,空气爆炸或大气层外)决定了向爆炸分配多少能量以及向辐射分配多少能量。通常,将炸弹放在密度较大的介质(例如水)周围,会吸收更多的能量并产生更强大的冲击波,同时会限制其作用范围。当核武器仅被空气包围时,随着爆炸产量的增加,致命爆炸和热效应比致命辐射效应成比例地迅速扩展。这个气泡比声音的速度快。核武器的物理破坏机制(爆炸和热辐射)与常规炸药的物理破坏机制相同,但核爆炸产生的能量通常每单位质量的能量要强大数百万倍,温度可能会短暂达到数千万度。

所以,如果你是在户外,没有建筑物遮蔽,那么在原子弹在1公里外爆炸的情况下,你生存的机率将是相当低的。即便逃过核爆产生的冲击波,也很难逃过核辐射,跳进河里也是没有希望的。最大的生存可能是找到遮蔽物或者进入地下掩体。

答案会让题主失望,因为根本没有机会跳进河里。

原子弹(核弹)的杀伤力属于多重杀伤,主要包括:光辐射、冲击波、核辐射、放射性沾染、电磁脉冲等。

一块碑核弹攻击过的土地可能会荒废数年。

当核弹爆炸的时候,第一波次杀伤是光辐射,主要是热杀伤,一公里实在是距离太近了,即便是小当量的核弹,在直径一公里的距离上,所有的暴露生物都会死于光辐射,距离爆心最近的人,会被瞬间汽化,稍远一点的会被烧成焦炭,在掩体或者藏身处的人也难逃一死,主要是死于窒息。死于窒息有两种可能,一是在高温来到的时候正在呼吸,并且吸入了高温空气,导致呼吸道水肿窒息;另一种是光辐射引发的大火耗尽了氧气,导致窒息;

而写光辐射的速度很快,每秒30万公里,没有人有比光速更快的反应速度很运动速度;而即使跳入水中的人也会被瞬间煮熟,甚至水池、小河一类的水源地本身都会被瞬间蒸发。

至于潜入深水,还是前面的话,任何生物也没有那么快的神经性反应和运动速度。

有个求生纪录片,主持人在介绍被核武器恐怖袭击的时候曾画了一个圆圈,并说:圆圈内的人距离爆心太近,已经没救了;我们只能挽救圈外的人。

一公里的距离太短,在这个距离上,很难幸存下来,跳进河里也会被煮熟。

这种问题没有战争实例说明,也没有人试过,抱着幻想,凭空作答更没意思!

就现在的核武器,动辄爆炸范围是几十公里,几百公里。那么,1公里,就可以算是爆炸中心,地表上一切都将化为灰烬,河沟池塘瞬间干涸,即使河沟有足够的深度,也会短时间内沸腾,人被烫死。或者被呼啸而来的杂物砸死。没有生还的可能。

我想,在这样的范围之内,可能只有地铁内有人幸存,但这样的幸存者必须在几天之后钻出来,太早出来肯定经受不了辐射。那么他几天不吃不喝,有没有力气扒开入口的堵塞物呢?可以说,在爆炸中心,指望救援人员不现实。出来以后,能不能经受辐射呢?这些都是问题。

所以,想要幸存,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从现在起,爱国爱党,努力工作,使我们国家繁荣昌盛,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军事实力,使敌对势力不敢做出这种疯狂的举动,这才是正解,这才是正道。

从日本人的经历来看,生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事实上,原子弹问世半个多世纪以来,真正被用于实战的也就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被原子弹轰炸过的也就日本人。

1945年,这是日本广岛和长崎 历史 上最为炙热、最为黑暗的一年,数以十万计的日本人在原子弹的冲击波中身毁神灭、挫骨扬灰,繁华都市到人间炼狱不过是一个按钮的事。

但我们也发现,这两个受原子弹轰炸的城市中仍然有不少人活了下来,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要么是他们远离核爆中心,要么是他们在地下的防御工事中求得了一丝喘息。至于躲进水里存活下来的,闻所未闻,更不要说有什么材料佐证了。

根据核试验相关数据,小当量原子弹爆炸的瞬间活性区温度会高达数千万开,压强增加到几十亿大气压,冲击波范围延伸至10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活物都会被瞬间烤成粉末。即便是躲在水里,鉴于人体下降深度有限,其100摄氏度的沸点估计很变成一锅热汤。

即便是侥幸谈过一死,离开水以后空气中大量的核辐射物质都会引发感染。

但我们也不必过于恐惧,核爆炸的各种杀伤和破坏因素都是可以防护的,其中构筑工事是最为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够最大程度避免核爆带来的伤害。

很不幸,机会不大。

但仍然要做正确的事情。因为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和地点等因素有不同,仍然有机会求生。

百万吨级的核武器,在爆炸时的火球半径是19公里,这个范围内的大多数生命会被毁灭。

不过,如果能够进入人防工程系统,获救的希望很大。

相关要点如下:

第一,平常就要知道人防工程在什么地方。

大型人防工程在一个城市中并不多见,用指头几乎能数过来。中小城市可能更少。

平常没事的时候,就要关注这些人防工程的位置。如果人防工程就在你旁边,你还不知道,一旦发生不测事件,你就会白白浪费逃生的机会。

很多人防工程都被利用成了商场,在紧急情况下,会转变为避难所和指挥所等场所。

第二,战争不能没有一点预兆。

如果有战争的预兆,就要准备好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因为,核爆中心不一定距离你很近。也许有几十公里远,甚至更远。

如果距离较远,你的个人防护用品,就会非常有用。比如,口罩,雨衣,保暖用品等等。

第三,进入人防工程后要按照要求做。

人防工程里面有一些要求,一定要遵守。

比如,严禁吸烟,不要随便走动,不要大声地喧哗,大吵大叫。不要紧靠人防工程的墙壁。

如果有条件,可以用棉球或者手指堵住耳朵。

第一河道要有足够的深度 还有你下沉的速度要够快,起码要比河水蒸发的快

第二原子弹威力过去后你不能在下沉的地方上浮,不然辐射是致命的,你应该潜到离原子弹爆炸点距离越远的地方越好,回到地面后以最快的速度远离。

如果你活下来以后,马上去医院,做全身检查。

最后马上去买彩票



~

谁能详细的介绍一下 特种狙击子弹 ?
答:一般可以达到25000米以上 美国巴雷特火器制造公司生产的“重型狙击枪之王”贝瑞塔(BARRETT)M82A1狙击枪。 该型狙击枪射程高达2公里,子弹可轻易击穿1公里外装甲车装甲,如搭配热成像显示仪,狙击手在远距离外,即可轻易穿透目标建筑物,准确狙击躲在墙后的恐怖分子,威力惊人 ...

一颗子弹可以打多远?
答:枪管朝天45度角应该是能打出最远的飞行距离,不考虑有效射程的话,7.62全威力弹差不多能飞7000米以上,好像没人做过测试,但我看到过一个例子。一户人家离靶场有七八公里,走在路上肚子被子弹命中,子弹钉在肚子肉上,并没有刺穿,所以子弹能飞好几公里,甚至十多公里,当然威力没那么大,打人打到...

如果一个人被一颗速度为每秒100公里的子弹击中,会怎么样?
答:很遗憾啊,太快了在300-400米内反而造不成什么很大的伤害啊,因为速度太大,人体起的阻挡作用有限,子弹在体内的纵向旋转会大大减弱,如同被钻头钻投了一样,创口会很小的

核武器袭击时如何逃生
答:1.对冲击波、光辐射和早期核辐射的防护。当人员处于具有密闭、滤毒通风设备的工事内时,发现核爆炸后,先行隔绝,再根据情况进行滤毒通风或清洁通风。在隔绝时,应保持安静,不要吸烟,少用或不用明火照明,以减少工事内氧气的消耗。当人员处于不密闭的工事内时,发现核爆炸后,人员应用棉球等堵住耳孔...

子弹飞行超过1公里后是否超过声音?
答:子弹起始速度为约960千米每秒,超过一公里后仍然比声速快的

小时候看到一次天文现象,谁能帮着解释一下
答:大部分报道为球形或卵形,还有扁长方形、立方体、圆环状、哑铃形、云雾形、圆柱形、子弹形、雪茄形、锥形...可从静止到难以想像的高速(每小时2万多公里,但这种情况不是在雷暴中),一般速度约为每秒5米,即每小时...突然,房前的白杨树下滚落一个橙黄色的火球直向他们逼来,一个孩子踢了它一脚,轰隆一声,火球爆炸了,...

一颗核武器的破坏范围
答:能炸出一个直径为数百码的坑,抛出的碎石达几百万吨,其中1万至3万吨极小的核尘埃微粒将上升到...距核爆炸心半径25公里以外的地区,除事后受到放射性核沾染的作用外,其它的影响并不大。核冲击波在半径...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统称为核武器。 1、核武器的运载工具及威力:核武器可用飞机投掷、导弹发射。利用...

...这么大的口径 子弹怎么会有足够燃料射死1公里远外的敌人?
答:子弹不是靠燃料飞行,靠的是在枪管撞击,火药爆炸产生的动能,美国巴雷特公司研制的XM109型25毫米大口径狙击步枪 子弹都是从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上30毫米机炮该来的,射程可达2公里,是世界狙击步枪之王,威力之大可以想见

求电影名:男主被人追杀,中了一枪在肩上,他跳进河里逃走。之后找去前...
答:《狙击生死线》?(Shooter)是一部2007年美国电影,改编自1993年史蒂芬·杭特小说《Point of Impact》,由安东尼·法奎执导。本片是由马克·瓦尔伯格主演的动作惊悚片。一个狙击手在执行任务中被上级出卖痛失好友后离开的军队独自居住在阿肯色州的郊外。但是他却总是身不由己,陷入了困境之中,遭到全国...

原子弹爆炸,5公里外的人可能不立刻就死吗?
答:爆炸的电磁波围绕了地球4圈,是人类最大的核弹,苏联说还可以更大,但是他们自己都不敢在搞了 核弹的维护成本非常高,而且技术很复杂,不是每个国家都能搞的 所以一两斤的不可能有 当然 最小的有战术核弹 比如中子弹 当量只有百吨TNT的 那种比较小 但是也不会就一两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