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预防300字

作者&投稿:秘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传染病预防常识20字
传染病预防常识20字 1.传染病防治常识
尽量少去人比较多的公共场所!增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另外应该了解以下知识!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疫情未发生时的一般性预防措施及疫情发生以后的防疫措施。

一、一般性预防措施 传染病未发生时的一般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对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外环境加强管理(如“三管一灭”等项工作);抓好计划免疫,保护易感人群;通过重点人群定期健康检查(如对托幼机构、饮食、饮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病原携带者;开展卫生宣教等。 在灾区由于卫生设施被破坏,环境卫生条件恶劣,生活物资供应困难,居民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原因,各种传染病发生及流行的机会大大增加,更应加强一般性预防措施,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重点工作。

1、加强领导,制订救灾防病预案。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应当好 *** 参谋,根据当时当地灾情,制订切实可行的救灾防病预案,并且迅速恢复、加强三级卫生防疫网,在 *** 领导下开展各项防疫工作。

2、搞好卫生宣教。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作好救灾防病卫生宣教工作,使救灾防病知识深入人心,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加各项救灾防病工作。

3、加 *** 生监督。加强饮水卫生、食品卫生的管理和监督,彻底清理环境,特别是对粪便、垃圾、污物等环境污染物作好处理,有组织地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工作。

4、保护易感人群。在灾区居民中有针对性地普种疫苗,加强重点人群的保护。

5、强化疾病临测系统,保证防商信息畅通。
2.传染病防治知识
一、传染

有效的抑制传染病的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链: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此,要做到:

1、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

2、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能力。

3、按规定接种疫苗。

4、对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二、各季节高发传染病

春季

流行的传染病主要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麻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风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甲型病毒性肝炎;接触传播引起的手足口综合症。

防治方法:居室常通风, 熏醋消毒素, 被子勤晾晒, 疫苗按时注, 春季好郊游, 莫去人密处。

夏季

是肠道传染病高发期,主要包括: 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毒性肠炎、伤寒、病毒性肝炎等。

防治方法:食物采购严把关, 餐具消毒双保险, 个人卫生要注意, 生蔬凉拌莫多餐, 瓜果食前先去皮, 大型家宴要消减, 室内清洁灭蚊蝇, 保证营养足睡眠。

秋季

位于夏、冬之间,因此,夏冬季节的传染病都可能在秋季发生。此外,脊髓灰质炎也常在秋季发生。

冬季

受气候和人口流动(春运)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局部性大爆发。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流脑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防治方法: 按时接种疫苗, 注意增减衣服, 加强体育锻炼。
3.传染病预防知识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传染病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和消灭传染病,达到保护人民的健康,保证社会安定,促进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目的。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以综合性防疫措施为基础,认真贯彻预防的方针。其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一)管理传染源 1.对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实施管理 要求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积极治疗患者。

1978年国务院公布了《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在1989年2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同年9月1日开始施行。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甲、乙、丙三大类。

向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的传染病称法定传染病。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与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流行性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 丙类: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我军1979年还规定,细菌性食物中毒和急性肠炎,应在疫情月报表中填报。 传染病疫情报告力求迅速。

甲类传染病,要求城市须在6小时之内上报卫生防疫机构,农村不得超过12小时;乙类传染病要求城市须在12小时内;农村不得超过24小时。卫生防疫人员,医疗保健人员,对疫情不得隐瞒,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与谎报疫情。

对病原携带者进行管理与必要的治疗。特别是对食品制作供销人员,炊事员,保育员作定期带菌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和调换工作。

对传染病接触者,须进行医学观察、留观、集体检疫,必要时进行免疫法或药物预防。 2.对感染动物的管理与处理 对动物传染源,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及家畜,应隔离治疗,必要时宰杀,并加以消毒,无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发动群众予以捕杀。

(二)切断传播途径 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防疫措施。肠道传染病作好床边隔离,吐泻物消毒,加强饮食卫生及个人卫生,作好水源及粪便管理。

呼吸道传染病,应使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空气消毒,个人戴口罩。虫媒传染病,应有防虫设备,并采用药物杀虫、防虫、驱虫。

(三)保护易感人群 提高人群抵抗力,有重点有计划的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人工自动免疫是有计划的对易感者进行疫苗、菌苗、类毒素的接种,接种后疫力在1--4周内出现,持续数月至数年。

人工被动免疫是紧急需要时,注射抗毒血清、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高效免疫球蛋白。注射后免疫力迅速出现,维持1~2月即失去作用。

~

萝卜软腐病主要危害肉质根,萝卜软腐病该怎么防治?
答:同时在病株栽植穴上撒生石灰消毒,病株周围喷药预防初期发病,及时用药喷洒或灌根。在妥善处理病株基础上,可用72 %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000倍液,或50 %代森铵水剂800倍液,或14 %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0 %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栽种前要清洁田块:种植前及时清洁田块,同时清除田间残根病体...

草莓怎么提前预防病虫害
答:(一)症状:主害叶片、果梗、叶柄也可染病。受害叶初出现红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中央呈褐色,外缘为紫红色,病健交界明显,病斑在叶尖、叶脉发生时,常使组织呈“V”字形枯死。七、红蜘蛛 (一)危害状:在草莓叶背面吸食汁液,被害部位最初出现小白斑点,后现红斑,严重时叶片呈锈色,状似...

被称为“辣椒皇后”的朝天椒,平时应该如何预防病害呢?
答:它的发病部位是叶片和果实,发病时期长,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一般情况下,等到农民发现病斑时,治疗难度已经加大,所以也是以预防为主。叶片发病症状:通常发生在老叶片上,发病初期产生近圆形的、褐色的病斑,或者产生轮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叶片会发黄脱落。果实染病:初期出现水渍状...

种植篙笋防治菌病用药
答:4、及时喷药预防控病。分蘖盛期前后通过喷药控制病害水平扩展。植株生长中后期通过喷药控制病害垂直扩展,使植株保持足够的功能叶,以利孕笋,提高笋产量。用药可选喷5% 田安水剂400~500倍液(前期),或28%多菌灵井冈霉素悬浮液500~700倍液,或l6%噻嗪酮井冈霉素悬浮剂800~l 000倍液,或22% 双井水剂300~400倍液,...

温室种植西兰花,遇病虫害时都有哪些防治措施?
答:也可用45%代森铵水剂300倍液浸种15~20分钟,冲洗后晾干播种;或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可预防苗期黑腐病的发生。 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新植霉素200×10-6或氯霉素100×10-6或27%铜高尚悬浮剂700倍液。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软腐病 青花菜(西兰花同属)植株受害...

柑橘贮藏期主要有哪些病害,如何进行合理防治
答:果实染病,症状与叶片类似,病菌可侵入果肉,形成果腐。 [病原] 病原为瓜链格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 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及分生孢子在病组织外或粘附在种皮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萌发后可直接侵入叶片,条件适宜,3天即可显症,不久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坐瓜后遇25℃...

韭菜的病害有什么特效农药?
答:一、韭菜白粉病   1、主要危害   韭菜白粉病是韭菜的常见病害,主要是危害叶片。染病的植株,最初叶片背面会零星出现霉层,呈现斑块状白色霜状,过一段时间之后表面就会失去绿色,变成浅黄色斑块。病害严重时,叶色变黄下垂,最后枯萎,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2、防治措施   ...

西兰花在春季种植时,用什么办法防治病虫害?
答:西兰花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可以预防和杀灭土传病菌,减少病害的发生,有利于出苗早、壮苗培育。西兰花壤土和砂壤土是最好的种植地块,适合西兰花健壮生长。西兰花既不抗旱也不耐涝,浇水要及时适当,干旱时要及时浇水,及时排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植物正常生长。西兰花施肥时,除追施有机肥和氮、磷、...

柑橘沙皮病怎样防治
答:根据发病的时间规律,提前做好预防,萌芽期半个月必须靓果安喷雾一遍,展叶期300倍靓果安喷雾两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一次靓果安。另一个关键用药时期就是雨前。雨后细菌会大量繁殖,通过雨水传播速度非常快,雨前靓果安300倍加沃丰素加上大蒜油1000倍喷施,效果明显。在南方一些地区,由于气候性的...

怎样才能预防菜粉蝶在十字花科蔬菜上产卵,破坏蔬菜
答:使用菜青虫颗粒体病毒防治,在南、北方菜田间,可经常发现受该病毒感染而死的菜青虫,此病毒对菜青虫有极强的感染力,1~4龄的菜青虫感染它,死亡率高达100%,菜青虫田间自然染病率为10%~20%。用1:20000倍浓度的该病毒液喷洒、感染各龄菜青虫,防治效果显著。同时平时及时收集感染此病毒而死的菜青虫虫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