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家的关系是什么?

作者&投稿:屠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少了哪一样都不可以。因为中华民族的包容文化,使得儒释道都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严格的说,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儒释道合一的文化,古人有云,“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本是一家”,就是这个意思。根据南怀瑾老师的阐述,共同形成了类似于金字塔的文化结构:

1、儒家文化是塔基,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内容,核心思想是“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化用到生活当中,就是听几乎所有父母说的那一句话:“孩子啊,你要好好念书,将来找份好工作,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儒家思想类似于食品和饮料,不吃不喝是会死人的。

2、道家文化是塔身,核心思想是“崇尚自然,无为而治”,这个“无为”,不是没有作为,也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自然规律,讲究天人感应和因果报应。所以道家思想类似于医院,有了病就要上医院,不仅要找出生病的原因,还要找到药方整治。

3、佛教文化是塔顶,核心思想是“明心见性、解脱生死、超越轮回”,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吃饱喝足了,该考虑精神上的事情了”;或者叫“满足了物质需求的人,必然会产生对精神上的需求”,当今社会为何信仰的趋势又进入到新的热潮,最大的原因就是人们发现吃饱喝足了但还是感觉不幸福,所以才开始从精神层面找原因呢!所以佛教类似于超市,没钱进去逛逛,蹭蹭空调,看看产品,心情愉悦,有小钱就买点小东西,有大钱就买大件,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古人的“一团和气图”喻示三教合一



“天人互泰”:熔道儒释于一炉,融真善美于一体
“天人互泰”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和谐共生关系。“天人互泰”之“泰”,即“安宁”,“泰,通也”,也作“极”、“太”。《易经》中“泰”卦,是阴阳和谐、包容一体的完整结合。“天人互泰”一词,源于当代梁缺《天人互泰》中的“与天为善,其趣无穷;与地为善,其益无穷;与人为善,其乐无穷。天人互泰,方存浩长”。其思想核心:万物互泰。 “天人互泰”是以“天人合一”理念为基石的新构建,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根脉的新发展,它着重探究“互泰”思想及“因果”循环,强调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突显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是对天人关系理论的新贡献。
“天人互泰”是一种全新的宇宙观、生态观,它据于易理、源于哲理、循于公理、合于义理。是传承、守正、创新、包容的统一,是主义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理念和时代精神,它以创新的科学方法和基本要领,不离老祖宗的根和魂,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出发,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图景,考察人类在自然整体中的作用。它涵盖了天地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的知识,熔道、儒、释学说于一炉,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为人类文明的构建,拓展了理论视野、提升了思想境界。
“天人互泰”是“天人合一”的一脉赓续,是中华文明的崭新绽放,其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真善美”的辩证统一。
“天人互泰”彰显人与自然关系合规律性的“真”。它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坚持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有机统一,反对人们将自然和人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要求人与自然实现“互泰”为理想目标,避免人与自然在“互害”及“征服与报复”中两败俱伤,保障人与自然在共生中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天人互泰对人与自然关系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天人观本真的最高体现。
“天人互泰”展示人与自然关系合目的性的“善”。它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伦理关系紧密结合一起,体现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在探究人与自然关系上,以取法天道,合乎自然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倡导人们应持仁德之心,与自然万物始终保持着友好善良关系,突出了人与自然双向互动的至善境界。
“天人互泰”倡导人与自然关系合社会性的“美”。它将人与自然关系的“中和、平衡、对称、协调”之美融为一体,是一幅大自然美好画卷,是美的最高境界,反映人们对社会价值的共同追求,并给人类文明体系提供了良好条件。其理念将为人类共建地球美好家园注入精神活力。(文/啠囦)

~

儒道释三合一是怎么回事?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要意义?
答: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肇始于南梁梁武帝时,直至隋唐代儒、佛、道三教,这种“合流”并不能掩饰彼此之间的排斥和斗争,直到元明并渐由论难而趋于融汇调和。意义:中华文明几临全面覆灭的情况下,因蒙古推存道教而在保存中华文化客观上起了巨大的保护和传承作用,因此,三教合一在中国历史上有着...

儒释道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是什么意思
答:佛教是在汉朝时期传入中国的一种宗教,其教义强调众生平等、因果报应等观念,对中国的哲学、宗教和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道家则是中国本土的哲学思想,其思想强调自然、无为和道法自然,对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因此,儒释道三家的学说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

儒释道指的是哪三家
答:中华儒释道三教发展与融合的过程:中华文明是在文化不断融合中形成的,中华文化的信仰方式一般通称为儒释道三家,三家之间的关系和结构,又有“三教并立”“三教合一”的说法,当然也有“儒术独尊”的传统。综观历史上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是儒释道三教连称,彼此独立,相提并论,...

佛道儒三者的本质是什么,有何联系
答:佛道儒三者的本质皆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信仰,从认识论讲,佛道儒三者都注重整体的领悟和类比联想,“儒释道”和“儒家佛”“教道教”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并且相互渗透。佛教主张“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主张“普渡众生”。佛教的这种群众化大众化作风,使得佛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广为流传,...

儒释道三教是什么意思?
答:1、儒指的是孔子开创的学派,也称儒教,曾长期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存在,居于主流思想体系地位。2、 释指的是古印度(今尼泊尔境一。3、道指的是东周时期黄老道神仙家依据《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而长期演变创立的宗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内)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佛教,其实...

说三道四 009 | 儒释道……那释和佛有什么关系呢?
答:释迦牟尼佛向世人阐述宇宙人生的真相,创立了佛教,后世人们依其姓氏,称佛家为释家。这就是佛家与释家的由来。还可以这样理解 所谓“释”,一般指释迦牟尼,佛教的创始人。在中国明代以后,也作为佛教的简称,如明代就有以“儒释道”的说法作为三教的统称。所谓“佛”,是梵文的音译,原意为“觉悟者...

三教是什么意思
答:问题一:儒释道三教是什么意思 儒释道,儒指的是孔子开创的学派,也称儒教。曾长期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存在,居于主流思想体系地位,其影响波及朝鲜半岛、日本、中南半岛、中亚、东南亚等地区; 释是古印度(今尼泊尔境内)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佛教,其实大多为释迦牟尼佛,故又称释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和道是什么关系?怎么理解?!
答:你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无所不包,无所不能,道是自然规律,无人可以超越;道法自然,道也无所不容,从不排斥任何事物。道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不懂道,不是真正的中国人。佛,意思是觉者。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其目的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之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

儒释道三教是什么意思?
答:是伟大的思想宝库.经过长期的演变之后,儒、释、道三家已经互相渗透、互相同化,某种程度上已经“三教一体”了.少林寺有一个供奉释加牟尼、孔子、老子的地方,对联是:“百家争理,万法一统;三教一体,九流同源”,少室山还有一幅对联:“才分天地人总属一理,教有儒释道终归一途”,概括得很到位,也就...

为什么古人将儒,道,佛称为三教?
答:三教指的是儒教、道教、佛教。由于佛教在汉明帝时才传入中国,所以早期的“三教”里并没有佛教。传说鸿钧老祖一道传三友,老子与元始天尊创立“阐教”,通天教主自立“截教”,再加上三位人皇统领人间,称“人道教”,如此为“三教”。“九流”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