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化学方面的问题 关于初中化学的小问题

作者&投稿:敏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酸、碱、盐通性的讲解
酸碱盐一章可以说是对整个初中化学知识的运用和综合。它在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酸、碱、盐基本性质的讲解,总结出学习无机化学的规律,即通过对一个具体事物的研究,掌握规律,继而得出一类事物的性质,这对我们学习知识,尤其是学习化学这门课程有着很好的启迪作用。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对酸碱盐进行讲解。

一、准确掌握酸、碱、盐的概念,明确它们的本质区别 酸碱盐一章的概念较多,能否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酸、碱、盐的前提条件。
1.酸及酸的通性
对于酸的定义,我们说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阳离子”、“全部”、“H+”几个关键字。下面我们以常见的硫酸和盐酸为例来说明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 盐酸 硫酸
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硫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金属+酸→盐+氢气 Zn+2HCl=ZnCl2+H2↑ Zn+ H2SO4 =ZnSO4+H2↑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碱+酸→盐+水 NaOH+HCl=NaCl+ H2O Cu(OH)2+H2SO4= CuSO4+2H2O
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AgNO3+HCl=AgCl↓+HNO3 BaCl2+H2SO4=BaSO4↓ +2HCl
注意:
(1)在‘金属+酸→盐+氢气’中,酸通常指的是稀硫酸和稀盐酸,不能是浓硫酸或硝酸。因为浓硫酸或硝酸都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能生成氢气而生成了水;金属是指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活泼金属,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2)通过金属跟酸的反应情况导出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所需时间越短。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通常用它作为干燥剂。硫酸还具有脱水性,它对皮肤或衣服有很强的腐蚀性。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小,会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向四处飞溅,容易发生事故。
2.碱及碱的通性
与酸雷同,我们可以将碱定义为: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离子。这里我们也要特别注意的是“阴离子”、“全部”、“OH-”几个关键字。下面我们以常见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为例来说明碱的通性。
常见的碱及碱的通性
碱的通性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碱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氢氧化钠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氢氧化钙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2NaOH+CO2=Na2CO3+H2O Ca(OH)2+CO2=CaCO3↓+H2O
酸+碱→盐+水 NaOH+HCl=NaCl+H2O Ca(OH)2+H2SO4= CaSO4+2H2O
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2NaOH+CuSO4=Na2SO4+Cu(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注意:
(1)只有可溶性碱才能跟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这些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多数能溶于水,跟水化合生成酸。
(2)盐和碱反应时,必须两者都是可溶的,且生成物之一是沉淀,反应才能进行。
(3)书写碱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关于这类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人感到很困难,为此,可先写出非金属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含氧酸的化学方程式,再以含氧酸和碱相互交换成分写出生成物。两式合并成一个化学方程式。如,三氧化硫跟氢氧化钠反应:
3.盐及盐的性质
对于盐的概念,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即酸碱电离后离子交换生成了盐和水。比如,我们把NaCl看作是HCl和NaOH电离后的产物。
常见的盐及盐的化学性质
盐的性质 实 例
盐溶液+金属→盐ˊ+金属ˊ CuSO4+Zn= ZnSO4+Cu
盐+酸→盐ˊ+ 酸ˊ BaCl2+H2SO4=BaSO4↓ +2HCl
盐溶液+碱溶液→盐ˊ+碱ˊ 3NaOH+FeCl3=3NaCl+Fe(OH)3 ↓
盐溶液+盐溶液→盐ˊ+盐ˊ AgNO3+NaCl=AgCl↓+NaNO3
注意: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K、Ca、Na三种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特殊,这里不要求。
二、明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本质,掌握酸碱盐反应的规律
1.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通式:AB+CD=AD+CB
发生的条件: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复分解反应均可以发生。
2.运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正确书写本章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有很多同学记住了酸、碱通性和盐的性质,但接触到具体物质发生的具体反应,用化学方程式来表达时,便感到困难。解决这一难点的办法有二:一是在学习酸的通性和碱的通性时,反复练习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这两部分内容掌握了,学习盐的性质也就迎刃而解;二是要自学书后附录Ⅲ“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从中找出溶与不溶的规律,再多练习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边写边巩固复分解反应条件。这样多次练习,你会觉得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不是难事。
3.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三、熟记酸、碱、盐的溶解性
酸、碱、盐的溶解性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一个重要依据,这里我们为你提供一个记忆口诀:
钾钠铵盐硝酸盐, 全部都属可溶盐。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 酸易溶,碱难溶。
氯化物不溶银亚汞, 碳酸盐,多不溶。
四、几个常见离子的检验
Cl-的检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样品含有Cl-
AgNO3+KCl=AgCl↓+KNO3
SO42-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样品含有Ba(NO3)2+H2SO4=BaSO4↓+2HNO3
CO32-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HCl,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样品含有
K2CO3+2HCl=2KCl+ CO2↑+H2O
CO2+Ca(OH)2= CaCO3↓+ H2O
酸碱盐知识归纳
一、概念:
1、 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 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 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4、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AB+CD=AD+CB
5、 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 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
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
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
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
负三价:磷酸根(PO4);
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 + 碱 = 盐 + 水。
(3)酸 + 某些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4)酸 + 活泼金属 = 盐 + 氢气。
(5)酸 + 盐 = 新盐 + 新酸。
1、 锌跟稀盐酸反应: Zn + 2HCl = ZnCl2 + H2 ↑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 锌跟稀硫酸反应: Zn + H2SO4 = ZnSO4 + H2 ↑

3、 铁跟稀盐酸反应: Fe + 2HCl = FeCl2 + H2 ↑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
4、 铁跟稀硫酸反应: Fe + H2SO4 =FeSO4 + H2 ↑ 溶液变成浅绿色。
5、 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
6、 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
7、 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8、 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二)碱的性质:(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 + 多数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3)碱 + 酸 = 盐 + 水
(4)碱+某些盐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碱
1、 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 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2NaOH + SO2 = Na2SO3 + H2O
3、 氢氧化钠跟三氧化硫反应: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 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反应:Ca(OH)2 + CO2 = CaCO3↓ + H2O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 氢氧化钠跟稀硫酸反应: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6、 氢氧化钠跟稀盐酸反应:NaOH + HCl = NaCl + H2O
7、 生石灰跟水反应:CaO + H2O =Ca(OH)2
(三)盐的性质:(1)盐 + 某些金属=另一种盐 + 另一种金属。
(2)盐 + 某些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
(3)盐 + 某些碱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碱
(4)盐 + 某些盐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盐
1、 硫酸铜溶液跟铁反应:CuSO4 + Fe = ZnSO4 +Fe 铁表面覆盖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
2、 碳酸钠跟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3、 碳酸氢钠跟盐酸反应:NaHCO3 + HCl = NaCl +H2O +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4、 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5、 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AgNO3 + HCl = AgCl↓ +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6、 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应: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有白色沉淀产生
7、 氢氧化钙根碳酸钠溶液反应:Ca(OH)2 + Na2CO3 = 2NaOH + CaC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8、 硝酸银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gNO3 + NaCl = AgCl↓ + Na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9、 氯化钡溶液跟硫酸钠溶液反应:BaCl2 + Na2SO4 = 2NaCl + BaSO4↓有白色沉淀产生
四、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五、溶解性表:
(1) 大多数酸可溶(HCl、HNO3、H2CO3有挥发性、浓H2SO4有吸水性。)
(2) 碱的溶解性:钾、钠、钡、铵溶、钙微溶,其余碱 全不溶。
(3) 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硝四盐溶。
氯化物除AgCl不溶外,其余全溶。
硫酸盐除BaSO4不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全溶。
碳酸盐除钾、钠、铵盐全溶、MgCO3微外,其余全不溶。
六、反应条件:
1、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
2、 金属跟酸反应的条件——
(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要排在氢前。
(2) 浓硫酸、硝酸跟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
(3) 铁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铁的化合物。
3、 金属跟盐反应的条件——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单质的金属要比盐中金属活泼。
(2)反应物中的盐要可溶。
(3)K、Ca、Na、Ba等金属跟盐反应不能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金属。
4、 盐跟盐反应的条件——反应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淀。
5、 盐跟碱反应的条件——反应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淀或气体。
七、熟记常见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
生石灰—— CaO 熟石灰——Ca(OH)2 石灰石、大理石—— CaCO3
食盐——NaCl 火碱、烧碱、苛性钠—— NaOH 纯碱、苏打——Na2CO3
小苏打—— NaHCO3 铁锈、赤铁矿——Fe2O3 赤铁矿—— Fe3O4
金刚石、石墨—— C 干冰——CO2 冰—— H2O
天然气(甲烷)——CH4 酒精(乙醇)—— C2H5OH 醋酸(乙酸)——CH3COOH
八、熟记常见物质的颜色:
红色的固体——Cu、Fe2O3 、P(红磷)
黑色的固体——C、CuO、Fe3O4、FeO、MnO2
白色的固体——KClO3、P2O5、P(白磷)、CuSO4(无水硫酸铜)、KCl、NaCl等
暗紫色的固体——KMnO4 黄色的固体—— S
蓝色的固体——CuSO4•5H2O 蓝色絮状沉淀——Cu(OH)2
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 常见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
溶于酸并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BaCO3、CaCO3等不溶性碳酸盐的沉淀
溶于酸但不产生气体的白色沉淀——Mg(OH)2、Al(OH)3等不溶性碱的沉淀
蓝色的溶液—— CuSO4、CuCl2、Cu(NO3)2等含Cu2+溶液
浅绿色的溶液——FeSO4、FeCl2等含Fe2+溶液
黄色的溶液——FeCl3、Fe2(SO4)3、Fe(NO3)3等含Fe3+溶液
九、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1、 检验稀盐酸(或Cl-)——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2、 检验稀硫酸(或SO42-)——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3、 检验CO32-——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稀HCl,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4、 检验NH4+——取少量待检物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适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气体产生。
5、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盐酸。
6、 鉴别Ca(OH)2和NaOH溶液——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CO2气体(或各滴入几滴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Ca(OH)2,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NaOH。
◎补充下列反应方程式:
1、 氢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蓝色沉淀消失
2、 氢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 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变成蓝色溶液
3、 氢氧化钠跟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 有蓝色沉淀产生
4、 氢氧化钠跟氯化铁溶液反应:3NaOH + FeCl3 = Fe(OH)3↓ +3NaCl 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用指示剂,溶液的酸碱度——用pH来表示。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中性
← 酸性增强 碱性增强 →
紫色石蕊 无色酚酞
pH<7为酸性 显红色 显无色
pH=7为中性 显紫色 显红色
pH>7为碱性 显蓝色 显红色
◎干燥剂的选择:
1、浓硫酸可干燥:酸性气体(如:CO2、SO2、SO3、NO2、HCl、)
中性气体(如:H2、O2、N2、CO)
※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
2、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碱石灰可干燥:碱性气体(如:NH3)
中性气体(如:H2、O2、N2、CO)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CO2、SO2、SO3、NO2、HCl、)
3、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由白色变蓝色,可检验水的存在,并吸收水蒸气。

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酸碱盐,能把酸碱盐和其他化合物分开。其次你要知道酸碱盐各有什么性质,就是可以发生哪些反应什么的,比如酸就初中而言,具有酸性,可以电离出H+离子;可以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和酸性比自身弱酸形成的盐反应(即强酸制弱酸,如HCl和Na2CO3反应,实质是生成碳酸H2CO3,后碳酸不稳定,分解得到CO2),其他碱类和盐类的性质也一样归纳一下,熟悉基本的,其他的就万变不离其宗了。最后,很重要的一点,书本后面有个酸碱盐的溶解度,你一定要记得,记得那些在水中是沉淀,不能溶解,在酸碱盐中,任何两种物质,如果能生成沉淀,那反应就可以进行,这点很重要!例如,Na2SO4和KCl两者不能反应,为什么呢,这两个是盐,如果能反应,本质就是两者的金属离子互换位置,那么他们反应生成K2SO4和NaCl,但两个都溶于水,没有沉淀,所以反应就不能进行,Na2SO4和BaCl2两者可以反应,因为他们可以生成沉淀BaSO4。
你把酸碱盐的基本性质归纳好记住就行了,适当做些题目,还是那句话:万变不离其宗。祝你中考成功!

首先要记住反应的通式
酸(5条)
1、和指示剂
2、和金属
3、和碱
4、和盐
5、碱性氧化物(初中认为金属氧化物)
碱(4条)
1、和指示剂
2、和酸
3、和盐
4、和酸性氧化物(几种非金属氧化物:CO2,SO2,SO3)
盐(4条)
1、和酸
2、和碱
3、和盐
4、和指示剂
然后对于陌生的反应,要知道一些盐的溶解性
比如钾盐、钠盐全部可溶,硝酸盐全部可溶
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钙等沉淀
还有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基本条件:生成水、或者气体、或者沉淀(使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降低)
而且一定是在溶液中反应(酸碱中和不用)
当然如果能了解一些水解的知识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就更好了

主要就是硫酸钡很强悍的不溶,由他能延伸出很多东西,一般的推断题一般会提到一些物质的独特特性,这个你会遇到的越来越多,比如一个化合物氧占的百分比啦,一种物质的颜色啦,硫酸钡就是会提到他的不可溶性,他与碳酸钠的反应是很经典的盐类反应,它说明如果生成的盐类如果有一样不可溶则反应可以进行。

初中的话,记住一些常见的物质就好
加热可分解的物质
KClO3
,
KMnO4
,
H2O2
,NH4HCO3
,Cu2
(OH)2CO3
,H2CO3
,HgO
所谓的碱性氧化物,就是与金属氢氧化物中金属同化合价的
氧化物。

NaOH,Na是
+1价,那么
对应的碱性氧化物是
Na2O
Ca
(OH)2
,对应的
碱性氧化物是
CaO

关于初中化学的酸碱盐问题~

除杂:除去杂质,但不能影响原物质。
(1)物理方法:通常根据其溶解性。
如:KNO3中有杂质NaCl(这个例子有点难度)
解析:可将物质配成热饱和溶液,它们的溶解性不同,所以再用降温结晶。
方法:将物质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
(2)可以根据其化学性质。
由于除杂不能影响原物质,所以应该让杂质和你选择的物质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
你首先应该熟悉哪些离子结合成气体或沉淀。
初中这几个最为常见:
气体:氢离子+碳酸根离子→CO2
铵根离子+氢氧根离子→NH3
沉淀:银离子+氯离子→AgCl
钡离子+硫酸根→BaSO4
注:AgCl和BaSO4是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
铜离子+氢氧根离子→Cu(OH)2
(蓝色沉淀)
铁离子+氢氧根离子→Fe(OH)3
(红褐色沉淀)
钙离子+碳酸根离子→CaCO3
镁离子+氢氧根离子→Mg(OH)2
以上要牢记!
然后除杂时,先要找出杂质离子和共同离子。
如NaCl中含有杂质Na2CO3,杂质离子是CO3离子,共同离子是钠离子。
找到能和杂质离子产生气体或沉淀离子作为物质的阳离子。
如氢离子,钡离子和钙离子。
为了不影响原物质(产生新的杂质),用共同离子作为物质的阴离子。
所以可以用盐酸或氯化钡,氯化钙。
至于化学方程式,只需记住反应类型就行了。
大哥,我没有辛劳也有苦劳吧!

1.如果反应,这里生成硫酸和碳酸钡,两者明显可以再反应,所以很明显不符合。
2.硫酸钡比碳酸钡溶解度更低,复分解反应生成更难溶的物质或者气体,所以不可能发生反应。
3.如果实验发现有气体产生,肯定是碳酸自己分解了。

初中化学教学中面临哪些实际问题
答:1.教育资源有限。很多学校还不能提供足够的条件用于学生探究、实验。2.传统教育模式制约。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3.现代教育制度的局限。分数至上不得不使化学教学陷入背、默、念的境地。4.教师专业知识的影响。现在的化学教学虽说比较贴近生活,但教师的生活化学知识并不很丰富,只能照本宣科。5.学生的...

初中化学问题
答:在选择药品方面:因为如用硫酸的话,会自行停止反应;用浓盐酸有很强的挥发性,生成的二氧化碳不纯;用碳酸钠等反应太快,不便于收集。回1、氧化铜、二氧化锰、炭粉、四氧化三铁等。2、所有的碳酸盐、碳酸氢盐都可以溶于初中化学常见的酸。3、铜:紫红色 铁:银白色(铁粉为黑色) 四氧化三铁:...

初中化学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
答: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产生严重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九年级才接触化学,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

谈一谈中学化学教学存在哪些问题或弊端
答:笔者通过实验替代品的研究,实验室管理的探索等,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中学化学实验中的突出矛盾。使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健康有序的进行。(2)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农村学生受各方面的影响,动手操作能力不强,阻碍了新课程在农村的实施,致使农村中学的学生成为“高分低能”的...

如何解决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困难
答:求—求出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答—对解决完的问题作答语。之所以作这样的规定,一是因为很多地方中考对此有规定,解设答不全的酌情扣分;二是便于学生按照步骤顺利完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类似于给杂志社投稿件,采用向导式投稿可减少操作难度,计算也是如此。值得一提的是,对反应后所得...

请教几个初中化学问题?
答:1、因为只有酸碱盐在水中才会解离出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之间才能自由结合,例如NaCl和AgNO3,他们的粉末不反应,但溶解于同一溶液中时,氯化钠解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硝酸银解离出银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四种离子在水中能自由移动和结合,由于银离子与氯离子的结合能力很强,因此两种离子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

初三化学问题,我最近想做比较难一点的题目,结果发现有大量的物质的性质...
答:初三化学问题,我最近想做比较难一点的题目,结果发现有大量的物质的性质,反应,用途之类的不知道,很晕 比如说CaCl2可以用来吸水,而且吸完后是固体,可以用来计算水蒸气的产量,浓硫酸吸水,可以用来洗气,NaOH可以用来吸收原料中的酸性物质,可以用来洗气诸如此类的东西,越多,越详细越... 比如说CaCl2可以用来吸水,而且吸...

一个关于初中结晶的化学问题?
答:乙中混有少量甲)。降温时,乙的溶解度几乎不随温度变化,几乎没有析出,而甲作为杂质含量少,即使溶解度降低很多,也未必就会有甲析出。即:降温什么也得不到。以上内容比较复杂,希望可以帮到你。初中化学老师或许不愿讲透,或许自己都讲不透,最终只让学生背结论。

有关初中化学的几个问题
答:1.铜 实际上把铁在空气中点燃难度较大,反应会很缓慢 一般都是不能燃烧的,但铁在氧气种科一燃烧 2.这主要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如果装置漏气,那么膨胀的空气就会从漏气的地方溢出,就不会通过管子进入水中啊 ,在有气泡之后,证明只有一个玻璃管是可以与外界连同。之后会有液柱上升 3.因为酒精易...

关于初中化学概念教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请介绍你的经验和体会_百度知 ...
答:化学基本概念是构建化学知识的桥梁,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探究能力的提升,化学概念既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学生进行化学概念知识的巩固与复习。一、科学记忆概念 化学概念基本知识是要求学生一定记住的,一定要理解的,各知识点的运用就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