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探险家的事例

作者&投稿:冀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庞斯·德·利昂:发现“阳光国度”
探险成果:发现佛罗里达
时 间:1513年 ……
曾经有一个传说,有一眼泉水叫做不老泉,第一个尝到不老泉的人,将得到财富、名誉和再次年轻的机会。但问题是,没有人知道这传说中的泉水到底在哪里。
西班牙探险家庞斯·德·利昂从南美洲启航,一直走到土耳其岛和圣·萨瓦多岛,也没有找到。虽然庞斯没有找到不老泉,但是,作为第一个踏上这片土地、并将它命名为“Pascua Florida”(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佛罗里达)的欧洲人,他的确获得了财富和名誉。

马克·波罗:走进中国
探险成果:最早考察中国的欧洲人之一
时 间:始于1271年
在中世纪,当其他小伙伴还沉迷于弹子游戏时,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问他:要不要同他们一起骑马从意大利旅行到中国。现在,让我们看看真正不可思议的事吧:这个热爱冒险的17岁男孩,竟然毫不犹豫答应了!
马可说,在旅行中,他在沙漠里仿佛听到了死神的召唤。但是,当他到达庞大而辉煌的元大都(元朝首都)时,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一切都那么神奇:可以买东西的纸(币)、色彩艳丽的纹身,像神话中独角兽一样的犀牛…
马可把这次旅行写成了一本很受欢迎的书《马可·波罗游记》。后来,就是这本书唤起了另一名意大利青年的冒险精神,他就是:克里斯多福·哥伦布。

佛迪南·麦哲伦:环球旅行
探险成果:进行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时 间:始于1519年
在佛迪南·麦哲伦的时代,人们相信地球是圆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通过环球旅行来证明这个事实。于是,证明地球形状这件事,就成了麦哲伦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怕的暴风雨几乎使他的船队覆没。由于食品短缺,他和他的队员们不得不拿船上的老鼠充饥。3年过去了,只有5艘船胜利到达终点,就是这些船带回了第一批环球航行的勇士们。

大卫·立文斯顿:“闯”入非洲
探险成果:第一次考察了中部非洲
时 间:1841年至1873年
对于苏格兰博士、传教士大卫·立文斯顿来说,穿越非洲的沙漠、雨林和荒山,意味着实现了他自己的梦想。他曾与狮子搏斗并差点失去一条手臂;他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之一,并以英国女王的名字将它命名为“维多利亚”。
他在寻找尼罗河源头的路上失明了。5年后,新闻记者亨利·斯丹在一个小茅屋前找到了立文斯顿博士,并提出了著名的口号:“立文斯顿博士,我想我做!”这句口号,激励了无数后来的探险家。

罗伯特·皮尔瑞:到达北极
探险成果:最早到达北极
时 间:1909年
罗伯特·皮尔瑞和他信赖的伙伴马瑟·汉森(另一个天才探险家),以及其他4名队员一起向北前进。前往北极的途中,他们铲除了15米高的冰峰,忍受着极其寒冷的天气,遭遇过漫无边际的大雾——那大雾仿佛是整个北美大草原燃烧冒出的黑烟。
当他们最终到达北极时,衣衫破烂的皮尔瑞激动万分,他挥舞着妻子亲手缝制的美国国旗,真实地感觉到自己正站在世界的顶端。

罗德·阿蒙森:到达南极
探险成果:最早到达南极
时 间:1911年
在向北极航行的途中,罗德·阿蒙森突然决定前往南极。因为他认为,比起考察已经被开发的土地,成为首先到达南极的人更“酷”。“我将在那里战胜你!”阿蒙森把这个消息传给了他的竞争者——正在前往南极途中的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
在世界上最冷的地方,阿蒙森靠狗拖着雪橇在冰雪覆盖的荒原上滑行。事实证明,这简直是绝妙的主意。因为,斯科特选择了小马做交通工具,结果糟透了,马蹄在雪地上不停地打滑。最后,阿蒙森比斯科特早四个星期到达南极。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l-1506年)是西班牙著名航海家,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哥伦布年轻时就是地圆说的信奉者,他十分推祟曾在热那亚作过监狱的马可.波罗,立志要做一个航海家。
他在1492年到1502年间四次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他也因此成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
哥伦布是个意大利人,自幼热爱航海冒险。他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十分想往印度和中国。当时,地圆说已经很盛行,哥伦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都遭拒绝。一方面,地圆说的理论尚不十分完备,许多人不相信,把哥伦布看成江湖骗子。一次,在西班牙关于哥伦布计划的专门的审查委员会上,一位委员问哥伦布:即使地球是圆的,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回到出发港,那幺有一段航行必然是从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么能爬上来呢?对此问题,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哥伦布也只有语塞。另一方面,当时,西方国家对东方物质财富需求除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黄金。其中香料是欧洲人起居生活和饮食烹调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产。当时,这些商品主要经传统的海、陆联运商路运输。经营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团也极力反对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计划。哥伦布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游说了十几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王后慧眼识英雄,她说服了国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资助哥伦布,使哥伦布的计划才得以实施。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哥伦布以为到达了印度。后来知道,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土地,属于现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他当时为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
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回到西班牙。此后他又三次重复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许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认为他到达的是印度。后来,一个叫做亚美利哥的意大利学者,经过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伦布到达的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个原来不为人知的新的大陆。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但是,这块大陆却用证实它是新大陆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亚美利加洲。
后来,对于谁最早发现美洲不断出现各种微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结论是不容置疑的。这是因为当时,欧洲乃至亚洲、非洲整个旧大陆的人们确实不知大西洋彼岸有此大陆。至于谁最先到达美洲,则是另外的问题,因为美洲土著居民本身就是远古时期从亚洲迁徙过去的。中国、大洋洲的先民航海到达美洲也是极为可能的,但这些都不能改变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
哥伦布的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 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海上霸业。一种全新的工业文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挪威极地探险家,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1872年7月16日生于奥斯陆附近的博尔格。曾在挪威海军服役。1901年到格陵兰东北进行海洋学研究。1903~1906年乘单桅帆船第一次通过西北航道(从大西洋西北经北冰洋到太平洋),并发现北磁极。在获悉R.E.彼利成功到达北极后,积极准备探测南极。1910年6月乘“前进”号(Fram)从挪威出发,1911年1月3日到南极大陆的鲸湾,1911年10月20日阿蒙森与4个同伴乘狗拉雪橇向南极进发,12月14日到达。阿蒙森在南极进行了观测研究,于12月17日离开。1926年5月11日至13日,阿蒙森和美国探险家L.埃尔斯沃思、意大利航空工程师U.诺比莱从挪威乘飞艇到阿拉斯加,第一次飞越了北极上空。1928年6月18日,阿蒙森在一次前往北极的飞行中失事亡故。主要著作有《南极》(1912)、《我作为探险家的一生》(1927)等。

关于探险家的事例~

  潘德明
  又名文希,上海南汇人,生于浙江湖州,自行车环球旅行家,从小酷爱体育运动,曾就读于上海南洋高潘德明级商校,后在南京开西餐馆。1930年春,他从报上获悉8名青年组织“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乃征得父母同意,关掉餐馆,6月赴杭州赶上步行团。经杭州、广州、由海口,不到半年进入越南的海防市,同行者或因难耐其苦,或因患病,相继打道回府。行到清化,仅剩他一人,潘德明决定独自走下去,而且索性走出亚洲。次年元旦他重上征程,把徒步改为骑自行车,进行环球旅行。1931年4月由东南亚抵南亚次大陆;经中东进入非洲的埃及,北渡地中海到达巴尔干半岛,从意大利经中欧,然后越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去英国。经英国横渡大西洋,1934年1月抵美国,再经拉丁美洲,由巴拿马乘船,横渡太平洋,到大洋洲的新西兰、澳大利亚,再抵达亚洲的印度尼西亚、泰国。1937年6月从缅甸回到祖国的云南。潘德明持“雪东亚病夫耻”、“以谋世界上之容光”的信念,历时七年,行程数万公里,途经亚、非、欧、美、澳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地都有考察记录,搜集资料,征得近1200个团体和个人用十几种文字的签字和题词,受到29国元首、政府首脑、部长和著名人士接见,曾拜会了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圣雄甘地及后来的总理尼赫鲁,波斯帝国最高统治者礼萨汗,“土耳其之父”凯末尔将军,保加利亚国王,法国总统、总理,英国首相麦克唐纳,澳大利亚联邦总理。期间,为了将来考察及编辑青藏高原的地理状况,在美国考察了2个月,在美国二次受到罗斯福总统(当时兼任世界探险家协会主席)的接见和奖励。 就在他回到南京次日,“七七事变”爆发。从此,这一壮举再无人提起。潘德明后来定居上海,曾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工作。1949年后,一直处于失业状态,靠熨烫衣服和画宫灯养家糊口。解放后曾在昆明益兴汽车材料行工作。1976年10月18日,他风闻“四人帮”倒台,大喜过望,因多喝了几杯酒突发心肌梗塞而辞世。 他有6位子女,多为画家,大儿子潘薇生为大连人。二儿子潘荷生。三儿子潘蘅生。四儿子潘芹生。五儿子潘芸生。女儿潘芝,孙子潘晓峰,潘博,潘溯,孙女潘申申。
  刘雨田
  刘雨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探险家刘雨田,1942年2月26日生于河南省长葛县,原是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局机关的一名干部。面对外国人的挑战,1984年5月,他毅然舍弃一切,开始徒步万里长城。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跋涉完成壮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徒步万里长城的人。之后,他又徒步走完丝绸之路、黄土高原、新疆罗布泊、攀登格拉丹冬和昆仑雪山、考察神农架野人、喜马拉雅雪人、绒布冰川上、沿喜马拉雅和雅鲁藏布江旅行、试登珠穆朗玛、三次穿越殧之海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物等中国五大沙漠。至今他已经完成四十三个考察旅行探险项目。足迹遍及祖国大陆的山山水水,世界数百家报刊、杂志、电视能报道了他的探险事迹,人称他为“二十世纪世界罕见的旅行家、探险家
  余纯顺
  余纯顺 有“中国的托马斯”、“当代徐霞客”之称的余纯顺是一位罕见的传奇人物。他自1988年7月l日起开始“孤身徒步走访全中国”,至1996年6月像“倒下的铜像”在罗布泊遇难。8年间克服千难万险,风餐露宿,跋山涉水,走访了33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点,完成了59个探险项目,总行程已达8.4万华里(接近了阿根廷人托马斯的9万余华里世界纪录),其中尤以他前后用一年半时间,冒着泥石流、雪崩、高原反应等不断穿越海拔五千米左右的“生命禁区”,创下人类史上第一个孤身徒步考察“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纪录而震惊海内外。

  1901年,沙克尔顿随同探险家斯科特和医生威尔逊乘坐“发现号”前往南极,并于1902年11月开始,徒步1600公里前往南极点。由于经验不足,他们三人在严酷的南极内陆都出现了坏血病的症状,威尔逊医生还患上了雪盲症,最终他们不得不在距南极点800多公里的地方返回。三人受尽折磨回到船上,已经是1903年的2月3日了。沙克尔顿因为病情最严重,被斯科特强行遣送回家,斯科特认为,是沙克尔顿的病导致了此次南极探险的失败。第一次南极探险失败。

  1907年,沙克尔顿自己组织了探险队,再次前往南极。这次的探险船叫“猎人号”。沙克尔顿的目的,是亲自把英国的国旗插在南极点上。船员们在南极海岸建起了营地。沙克尔顿把营地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家。他们于1908年11月3日出发向南极挺进,到了11月26号,他们已经打破了上一次“发现号”探险的纪录了。但是沙克尔顿使用了一种中国东北种的小马来运输,结果证明是不成功的。在挺进南极的过程中,最后4匹小马掉进了一个冰窟窿里,还差点把一个伙伴也拽进去。这个事件几乎排除了他们到达南极的可能性。他们又艰难的走了一个月,100年前的今天,1909年1月9日,他们向南极作最后的冲刺,最后把英国国旗插在了南纬88度23分( 88°23'S),此地距南极只有大约180公里。大家已经精疲力尽,他们4人不得不日夜兼程往回赶,以便在饿死前赶回船上。4个人都染上了严重的痢疾。为防止船等不及他们而开走,沙克尔顿和另一个较强壮的伙伴先出发,把另两个人留在一个储备丰富的补给站。出发的伙伴在3月1日获救。刚上船的沙克尔顿坚持亲自带队去接人,两天后他们带着两个掉队者回到船上。

  第二次南极探险再次以失败告终,但是沙克尔顿到达了前人从未到达的深度,并且以他对伙伴儿的关爱获得了尊敬。英国皇室授予他爵士的称号,他开始享誉全世界。许多国家邀请他去演讲,沙克尔顿非常尊重邀请国家,他经常请人把他的演讲词翻译成当地语言,然后亲自把他念出来。尽管口音不标准,但是非常受欢迎。据说他还可以用中文进行演讲。对于自己的失败,他也非常理性。他自己评论说,活着的驴要好于死去的狮子。

  两年后,1911年,挪威探险家阿蒙森终于抵达南极点,沙克尔顿失去了成为到达南极第一人的机会。他曾经的领导者,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和阿蒙森的竞争中,仅仅晚了几个星期,并且和他的同伴,一同死在回往海边的路上。沙克尔顿给阿蒙森发了一封电报,上面写着:最衷心的祝贺,最伟大的成就。他对自己说,我还等什么呢?他随即开始筹备横贯南极大陆的探险。

  1914年8月1日,沙克尔顿爵士率领“持久号”(Endurance)从伦敦出发。这次探险的目标是徒步横穿南极大陆。事实上,这次他们甚至根本没有登上南极的海岸。浮冰将“持久号”团团围住,使它寸步难行。沙克尔顿和船员不得不弃船搬到浮冰上。“持久号”在10个月后沉入海底。此时,沙克尔顿只有一个愿望:把全体船员一个不少的活着带回去。在随后的5个月里,他们28人登上了一块巨大的浮冰,这块浮冰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碎裂,慢慢的变小。1916年4月9日,浮冰彻底碎裂了,3艘从“持久号”留下来的救生船再次被扔到海上。在经历了7昼夜的冰海漂流之后,他们登上了荒无人烟的象岛。沙克尔顿随后和另外5个人乘上最大的救生艇,横渡大约1300公里,漂向南乔治亚岛。这一史诗般的航行在气候极端恶劣的海上持续了16天。上岸后,沙克尔顿继续徒步翻越南乔治亚山脉,去寻找捕鲸站以获得帮助。

  1916年5月20日下午3点,沙克尔顿和他的两个伙伴挣扎着走到最近的一个捕鲸站。来自挪威的捕鲸人向他们表示了极大的钦佩和敬意。3天后,他们登上了一艘捕鲸船,开始了解救围困在大象岛上的同伴的行动。在8月30号,经过4次失败的尝试,他终于找到了一条从浮冰上穿过的路,发现他的所有的22个同伴都安然无恙的留在岛上。每个人都获救了。此时,他们已经在南极度过了两个黑暗的、充满了暴风雪的冬天,他们所在的区域,最低温度要超过零下50度。这是一次成功的逃脱,但却仍然是一次失败的探险。

  沙克尔顿在世界探险史上没有写下过一个“第一次”,但却在所有探险家的心中树立了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他对队友的无限尊重、信任和关爱,始终闪耀着光芒。他总是能使队员们在极端逆境的情况下充满希望,并总是能够创造出生命的奇迹。正像“持久号”的名字所寓示的一样,他浑身都闪耀着难以磨灭的领袖光芒。


  魏格纳于1880年11月l日出生在德国柏林,从小就喜欢幻想和冒险,童年时就喜爱读探险家的故事,英国著名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成为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为了给将来探险做准备。他攻读气象学。1905年,25岁的魏格纳获得了气象学博士学位。1906年,他终于实现了少年时代的远大理想,加人了著名的丹麦探险队,来到了格陵兰岛,从事气象和冰川调查。为了找到更多的证据,1930年4月,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迎着北极的暴风雪,第4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只有他和另外两个追随者继续前进,终于胜利地到达了中部的爱斯密特基地。11月1 日,他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后冒险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踪迹。直至第二年4月才发现他的尸体。他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一体了。

  英国女探险家汉娜·麦金德孤身挑战北极点的行动不幸折戟。她在途中跌入冰窟,全身多处受伤,不得不放弃本次挑战。麦金德原本有望成为不依靠外力征服北极点的首名女性。

  负责麦金德探险活动的史蒂夫·琼斯23日说,麦金德20日晚行进中意外坠入一个2.4米深的冰窟,腿、背、肩部多处受伤,眼下正在等待救援。出事地点位于她出发点以北72公里处。

  麦金德本月8日飞抵加拿大沃德·亨特岛,开始只身向北极点进发,全程770公里,预计历时60天。但这起意外事故打破了原计划。

  琼斯说,事发时,“汉娜爬上一堆冰块,观察前方情况……冰块有过碎裂,但看不出有任何危险迹象。然而雪层随后毫无预兆地下陷,汉娜跌进一个深达8英尺(2.4米)的冰窟”。

  琼斯说,麦金德独自一人花了1个小时才爬出冰窟,并在疼痛中度过一夜。“很显然,伤痛已使她无法继续前进。人们正着手安排(用直升机)载她脱离事故地点。”他说,麦金德将被送至加拿大首都渥太华诊视伤情。

  麦金德现年34岁,7年前爱上户外探险运动,为此辞去工作。她2004年首次征服南极,并在两年后用时39天9小时33分登上南极点,创单人登陆南极点最快世界纪录。但此番挑战北极点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6位神奇的探险家,他们的探险行动,也许改变了整个世界!

在今天看来,这些小故事和那些可怕的经历更像一部系列剧(其中的一些,确实被拍成了电影或电视):无论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还是在干旱炎热的沙漠里,这6位无畏的探险家,勇敢地面对一切,最终发现了地球上那些原来没有人知道的地方。

如果你认为他们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有人与狮子搏斗,有人吞下老鼠……那么,如果有胆量的话,你也去探险吧! ……

庞斯·德·利昂:发现“阳光国度”

探险成果:发现佛罗里达

时 间:1513年 ……

曾经有一个传说,有一眼泉水叫做不老泉,第一个尝到不老泉的人,将得到财富、名誉和再次年轻的机会。但问题是,没有人知道这传说中的泉水到底在哪里。

西班牙探险家庞斯·德·利昂从南美洲启航,一直走到土耳其岛和圣·萨瓦多岛,也没有找到。虽然庞斯没有找到不老泉,但是,作为第一个踏上这片土地、并将它命名为“Pascua Florida”(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佛罗里达)的欧洲人,他的确获得了财富和名誉。

马克·波罗:走进中国

探险成果:最早考察中国的欧洲人之一
时 间:始于1271年

在中世纪,当其他小伙伴还沉迷于弹子游戏时,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问他:要不要同他们一起骑马从意大利旅行到中国。现在,让我们看看真正不可思议的事吧:这个热爱冒险的17岁男孩,竟然毫不犹豫答应了!

马可说,在旅行中,他在沙漠里仿佛听到了死神的召唤。但是,当他到达庞大而辉煌的元大都(元朝首都)时,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一切都那么神奇:可以买东西的纸(币)、色彩艳丽的纹身,像神话中独角兽一样的犀牛…

马可把这次旅行写成了一本很受欢迎的书《马可·波罗游记》。后来,就是这本书唤起了另一名意大利青年的冒险精神,他就是:克里斯多福·哥伦布。

佛迪南·麦哲伦:环球旅行

  探险成果:进行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时 间:始于1519年

在佛迪南·麦哲伦的时代,人们相信地球是圆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通过环球旅行来证明这个事实。于是,证明地球形状这件事,就成了麦哲伦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怕的暴风雨几乎使他的船队覆没。由于食品短缺,他和他的队员们不得不拿船上的老鼠充饥。3年过去了,只有5艘船胜利到达终点,就是这些船带回了第一批环球航行的勇士们。

  大卫·立文斯顿:“闯”入非洲

探险成果:第一次考察了中部非洲

时 间:1841年至1873年

对于苏格兰博士、传教士大卫·立文斯顿来说,穿越非洲的沙漠、雨林和荒山,意味着实现了他自己的梦想。他曾与狮子搏斗并差点失去一条手臂;他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之一,并以英国女王的名字将它命名为“维多利亚”。
他在寻找尼罗河源头的路上失明了。5年后,新闻记者亨利·斯丹在一个小茅屋前找到了立文斯顿博士,并提出了著名的口号:“立文斯顿博士,我想我做!”这句口号,激励了无数后来的探险家。

  罗伯特·皮尔瑞:到达北极

探险成果:最早到达北极

时 间:1909年

罗伯特·皮尔瑞和他信赖的伙伴马瑟·汉森(另一个天才探险家),以及其他4名队员一起向北前进。前往北极的途中,他们铲除了15米高的冰峰,忍受着极其寒冷的天气,遭遇过漫无边际的大雾——那大雾仿佛是整个北美大草原燃烧冒出的黑烟。
当他们最终到达北极时,衣衫破烂的皮尔瑞激动万分,他挥舞着妻子亲手缝制的美国国旗,真实地感觉到自己正站在世界的顶端。

  罗德·阿蒙森:到达南极

  探险成果:最早到达南极

  时 间:1911年

在向北极航行的途中,罗德·阿蒙森突然决定前往南极。因为他认为,比起考察已经被开发的土地,成为首先到达南极的人更“酷”。“我将在那里战胜你!”阿蒙森把这个消息传给了他的竞争者——正在前往南极途中的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

在世界上最冷的地方,阿蒙森靠狗拖着雪橇在冰雪覆盖的荒原上滑行。事实证明,这简直是绝妙的主意。因为,斯科特选择了小马做交通工具,结果糟透了,马蹄在雪地上不停地打滑。最后,阿蒙森比斯科特早四个星期到达南极。

我国探险家的事例
答:现在热度空前的探险、旅游,在大多数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古今中外都有这样的探险家,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外国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都属于探险,任何年代都有这样时尚的人,不管你理解不理解。http://www.gmw.cn/01ds/2001-01/17/GB/2001%5E335%5E0%5EDS1404.htm 郑和,本姓马,小名三宝,云南...

有哪些为科学探索而献身的人举出具体事例来
答:1、诺贝尔 1896年,诺贝尔本人得了心绞痛和心脏病,并且非常严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医生建议他服用硝化甘油(当时试验证明有效,但没有理论支持)他不予理睬直到去世。直到一百多年后三位获得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的科学家发现硝化甘油中的一氧化氮是机体产生的一种信号分子,能够舒张血管从而有利于血液循环。...

谁知道经历过磨难的名人的事迹啊!
答:事实上,若干年后,他为了营救其他探险家,同样不幸丧生在探险途中,为探险事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两位参与生死极速的探险家,都是高尚、勇敢和伟大的英雄,随着他们的相继死亡,南极渐渐成为科学家关注的地域,而不再是探险家的目标。斯科特和阿盟森,他们共同书写了南极探险史光辉巅峰,一起终结了南极...

中国有哪些探险家
答:余纯顺 -- 余纯顺(1952-1996)上海人,是职业探险者。他的理想是走访遍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56个民族主要的聚居地。他曾说过,自己走在路上,每当夜空布满繁星的时候,躺在天幕之下,也会禁不住想念家乡,想念亲人朋友,可是早上起来,面对新的太阳,回望一下故乡的方向,也就那么走下去了。他认为...

初一作文 探险家的故事(不少于500字)最好可以加一个有新意的题目
答:探险,是人们对未知的地形与人迹罕至的地方进行探索与研究。在进行探险的时候,一些难以想象的环境因素会随之出现,这些难题是在探险前无法想到和预计的,当然也不会有任何的参考方法和处理方案了。探险者必须有着坚强不屈的意志、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无怨无悔的付出才能克服困难的!勇于探险者,是具备远大...

作文:探险家的故事(600字左右) (要有心理、动作描写) 我现在就要,很急...
答:那一次“探险”,我终身难忘。以前,我总爱在星期天做完作业后去哥哥家玩,因为他和我年纪相仿,所以特别合得来,但是我家和他家离得很远,所以我每次去他家都要花费一个半小时左右。到他家,玩了一会儿,便又匆匆回家。偶然中,我发现了一条去他家的近道:那就是先走几十米公路,再进一片小竹林,...

早年前,英国探险家在中缅丛林见一位老僧升空飞了一圈,是真的吗?
答:有人认为,人体飘浮者其实是借助外力或小道具,进行飘浮;又或是运用小法术,令观众产生幻觉。虽然现在并不能解释人体为什么会飞起来,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英国探险家在中缅丛林见一位老僧升空飞了一圈是假的,因为毕竟如果人在没有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飞起来的话,超出了自然可以解释的范围。

为什么找不到《探险家的故事》作文?
答:虽然第一次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失败了,但他没有放弃。当年冬天,在热心人的支持下,刘雨田带着6头骆驼,终于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单人徒步穿过“死亡之海”的探险家。此后,他又单人穿越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在这次穿越中,他几乎丢掉了自己的性命。在沙漠中,他生了病,浑身...

悲剧的故事600字
答:1911年底,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课文写的是这场角逐后,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在归途中的悲壮覆没。 (4)结尾点明中心。 总体概括: 时间:1912年 人物:斯科特一行五人(或斯科特等人) 地点:从南极点返回途中 结果:不幸遇难(或全部覆没) 『贰』...

征服大自然的失败英雄事例五个
答:英国南极斯科特探险队、万户飞天、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