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质年代石头的特点 各地质年代所形成的主要岩层组成/石质组成成分

作者&投稿:大季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由于岩石地层的区域性,标准的由不在同一个区域,太复杂了,介绍个网站,自己去看岩石地层。是地史学的
http://jpkc.cug.edu.cn/2007jpkc/dsxgj4/dzjc.htm
顺便给是岩石的鉴别:

碎屑岩
碎屑岩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观察描述:
1.颜色:要求指出岩石的总体颜色,并要区别新鲜面和风化面的颜色。
2.构造:看有无微层理和层面构造,一般以块状构造常见。沉积岩的其它宏观构造主要在野外识别。
3.结构
(1)碎屑部分:描述碎屑颗粒大小及其百分含量。若为粗碎屑岩,描述砾石或角砾(包大小、形状、磨圆度等。
(2)胶结物部分:常见胶结物有钙质胶结、泥质胶结、硅质胶结、铁质胶结,鉴定胶结物成分的方法见前述。此外,粗碎屑岩还要描述胶结类型,是基底胶结、孔隙胶结,还是接触胶结。
(3)碎屑成分:鉴定石英、长石、白云母,岩屑等几种常见的碎屑类型,并估计其百分含量。
(4)次生变化:岩石受风化,会使长石风化为粘土矿物,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等。形成次生色明显者需仔细描述并与该岩石本身的颜色区分开。
(二)粘土岩
由于粘土矿物非常细小,故要在手标本中肉眼鉴定其成分是困难的。主要观察描写粘土岩的颜色和物理性质。
(l)颜色:一般的粘土岩往往为浅色,混入有机质则显黑色,混入氧化铁呈褐色,含绿泥石、海绿石等为绿色。
(2)物理性质:观察岩面断口、硬度、可塑性,在水中可否被泡软,吸水性强弱等。
(3)构造:观察岩石中有无层理、波痕、结核、泥裂等。
(4)其它:如是否含有生物化石等。

四、一些常见碎屑岩的基本特征
(一)碎屑岩类
砾岩 粒径大于2mm的碎屑占50%以上,具砾状结构,层理发育差.砾石一般为圆或
次圆状者称砾岩,呈棱角和次棱角状者称角砾岩。单成分砾岩一般分选性和磨圆度均好。如石英砾岩。复成分砾岩一般分选不好,圆度变化也大。砾岩的胶结物中,硅质、钙质、铁质和泥质均有。
砂岩 粒径介于2~0.05mm之间的砂粒占50%以上,具砂状结构,各类层理均可发
育。按砂粒大小可进一步分为粗砂岩(粒径2~0.5mm)、中砂岩(粒径0.5~0.25 mm)和细砂岩(粒径0.25~0.05mm)。石英砂岩中石英含量占75%以上,甚至95%以上,一般磨圆度高,分选好,颜色浅。长石砂岩中石英含量<75%,长石含量>25%.浅红色到浅灰色。圆度较差,分选中等或差。岩屑砂岩中石英含量<75%,岩屑含量>25%,颜色深,圆度和分选都很差.
粉砂岩 粒径介于0.05~0.005mm的碎屑颗粒占50%以上,具粉砂状结构。多呈阶薄层状,平行或微波状层理。颗粒细小,肉眼难以辨认;放大镜下可识别石英颗粒或有少量白云母.岩石断面粗糙,无滑感,可以此与粘土岩区别。黄士是未固结的粉砂岩,呈土黄色,松散状,层理不清,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粉砂组成,含粘土矿物及碳酸钙结核。
(二)粘土岩类
粘土岩是分布最广的一类沉积岩,具泥质结构,水平层理,主要由各种粘土矿物组成常见岩石类型有:
粘土 未固结或弱团结的粘土岩,具吸水性和可塑性,在水中易泡软.单矿物粘土有高龄石粘土、蒙脱石粘土、水云母粘土等,但自然界多数为复矿物粘土。
泥岩 固结较好的粘土岩,呈块状,吸水性和可塑性极弱,在水中不易泡软,成分较复杂,多水云母,含粉砂。
页岩 固结很好的粘土岩.呈叶片状.无吸水性和可塑性,水中不能泡软.可按其所含次要成分进一步命名,如碳质页岩、钙质页岩等。

第三节 常见碳酸盐岩的认识
目的:1.学会观察和描述常见碳酸盐岩的基本特征,加深对碳酸盐岩成因的了解。
2.掌握碳酸盐呀的肉眼鉴定方法和分类命名原则。
3.认识常见碳酸盐岩,并能根据其基本特征,对未知岩石进行初步分类命名。

碳酸盐岩:由化学沉积的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组成的岩石。主要的岩石类型为石灰岩和白云岩。
古老的石灰岩经机械风化剥蚀下来的碳酸盐岩碎屑经搬运再沉积形成的岩石不属于碳酸盐岩。

一、 碳酸盐岩的成分
1. 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
组成碳酸盐岩的矿物主要为方解石和白云石,前者化学成分为CaCO3,后者化学成分为CaMg(CO3)2,如果以氧化物表示,组成碳酸盐岩的化学成分主要有:CAO、MgO、CO2。
2. 结构组分
(1) 颗粒:相当于碎屑岩中的碎屑颗粒,但它是在盆地内形成,在水盆地内就地形成或经短距离搬运再沉积的。
a 内碎屑:是已形成的弱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经岸流、波浪和潮汐等的作用而破碎再沉积形成的碎屑。内碎屑按粒径大小可分为:
砾屑:>2mm
砂屑:0.05~2mm
粉屑:0.05~0.005mm
内碎屑粒径越大,代表形成内碎屑时的水动力越强。
b 鲕粒:是具核心和同心层(包壳)结构的球状和似球状颗粒,直径<2mm的称鲕粒,>2 mm称豆粒
c 生物碎屑:由生物死亡后遗体的钙质硬体部分组成的颗粒。
d 球粒:是由泥晶碳酸盐矿物组成的颗粒,多呈卵圆形,内部结构均匀,粒径约在0.03~0.2mm,0.2mm大于的称团粒。
(2) 泥晶:为泥级的碳酸盐质点。
(3) 胶结物:充填在颗粒之间的结晶的方解石。
(4) 生物骨架:由原地生长的造礁群体生物所组成的一种坚硬的碳酸钙骨架。

二、 碳酸盐岩的分类及结构
(一)按矿物成分:
1. 灰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进一步按含泥质的多少分为灰岩、含泥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
2. 白云岩:主要由白云石组成,通常具晶粒结构。
(二)按结构组分:
鲕粒灰岩:鲕粒结构
生物碎屑灰岩:生物碎屑结构
砾屑灰岩:砾屑结构
内碎屑灰岩 砂屑灰岩:砂屑结构
粉屑灰岩:粉屑结构
泥晶灰岩:泥晶结构
生物岩系列:礁灰岩:生物骨架结构

三、 实习指导
(1)颜色:灰—灰白色居多,但往往随混入物而变化。
(2)构造:应注意有无微细层理和层面构造,有无化石等。
(3)结构:若为晶粒结构,要按粒度划分粗、中、细粒及其含量;若为鲕状结构应描述鲕粒的大小、形状、含量;若为内碎屑结构,应注意观察内碎屑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及其反映的水动力强弱;若为生物结构,要注意区分生物碎屑结构和生物骨架结构,观察主要生物的种类、生物碎屑的破碎程度及埋藏状态。
(4)硬度:一般皆小于小刀,如混入硅质,硬度增高。
(6)与酸反应:一是注意观察加稀盐酸后起泡剧烈程度,并以此区分灰岩和白云岩,与稀HCl剧烈反映者为灰岩,粉末起泡者为白云岩。二是注意观察与稀盐酸充分反映后不溶残余物的多少,一般说来,纯灰岩与稀盐酸反应后无泥质残余物;含泥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反应后均有残余物,且残余物依次增加。
(7)竹叶状灰岩是内碎屑灰岩的一种,颗粒粗大,具砾屑结构,形状似竹叶,竹叶状灰岩通常是高能环境的产物。

四、一些常见碳酸盐岩的基本特征
1、颗粒灰岩
竹叶状灰岩:由扁状的砾屑级内碎屑经CaCO3胶结而成,具砾屑结构。砾屑形态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形似竹叶。竹叶状灰岩一般形成于近岸水动力条件较强的浅水地区。
砂屑灰岩:主要由砂屑(粗、中、细)级内碎屑经CaCO3胶结而成,砂屑含量大于50%,灰泥含量较小,具砂屑结构,是在水动力较强的环境下形成的。
鲕粒灰岩:是由鲕粒经CaCO3胶结而成。鲕粒含量大于5O%,具鲕状结构。水介质强烈搅动下形成的鲕粒灰岩,鲕粒同心层多,个体大、圆度高、分选好,而且鲕粒含最高、堆积紧密;在微弱搅动环境下形成的鲕粒灰岩,鲕粒同心层少、个体小、圆度和分选度差,鲕粒含量低、堆集稀疏;在静水条件下形成的鲕粒,其核心凹凸不平,同心环外凹尖灭,呈偏心状。
生物(碎屑)灰岩:含5O% 以上生物化石,生物化石经碳酸钙胶结形成生物(碎屑)灰岩。生物颗粒若是完整的,称生物灰岩,具生物结构。形成于安静水体之中。生物颗粒若是不完整的碎片,则称生物碎屑灰岩或介壳灰岩,具生物碎屑结构。形成于动荡的强水动力条件之下。
泥晶灰岩:又叫微晶、隐晶灰岩,主要由泥晶方解石组成,浅灰或灰黑色,具隐晶结构,致密块状。形成于水动力条件很弱的环境中。
2、晶粒灰岩
主要由晶粒结构组分组成的灰岩称为晶粒灰岩,具晶粒结构。可根据晶粒的粗细,分为粗晶、中晶、细晶、粉晶、泥晶灰岩。
3、礁灰岩
由珊瑚、藻类、海绵、苔藓、有孔虫等造礁生物的遗体在原地堆积并被CaCO3胶结而成。具生物骨架结构,块状构造。形成了气候温暖、海底不断下沉的浅海地区。
4、白云岩
白云岩主要由白云石组成,也有颗粒、灰泥、胶结物、晶粒、生物格架等五种主要结构组分,因此白云岩也可有与灰岩相似的各种类型。常见的有泥晶-粉晶结构、鲕粒结构、生物屑结构、细-粗晶(砂晶)结构等等

只能帮你怎么多了!!

冏,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不同地质年代在不同地区均可以形成各种成因、各种类型的岩石,不同类型的岩石才好说其特点和鉴别方法。
实在要说不同地质年代形成的石头的特点:中国东部在寒武纪以前则以变质岩为主,古生代以各类沉积岩石为主,燕山期则以火成岩为主。

你老师可真是够毒的。要定年的话就用同位素测年呗。看是看不出来,特点啊,那就没法说了,山脉的地质年代啊,那得专业搞大地构造的人来分析才行。估计查的文献每个几年看不下来。

你要是看到一块石头,就知道它是哪个地质年代形成的,那么,你就可以教给你出这个题目的老师了,他跟着你读博士后都可以了。至于分析一下我国主要山脉形成的地质年代及其特点,哪估计得要上百万字的专辑,才能解释的通,你们的老师确实是个呆子!他不懂,就别为难学生


这个主要是看化石。。。。单纯看岩石不可能。因为岩石的形成因素众多,温度压力周围的环境都是问题,在NB的专家也不能看一眼石头就知道他是哪个地质年代形成的。除非是特殊种类的。 其实老师如果这么要求你们,你就随便说个年代就好了,老师自己也不知道,如果他说你错了,你问老师是怎么一看就知道的。。。

你的作业可以写,老师你去看看第四纪地形底层学,就好了=。=

地质年代及相对形成的岩石~

大家在看一些恐龙或者古生物题材的书籍或者影视作品的时候,总会听到一些匪夷所思的地质年代名称,比如什么泥盆纪、志留纪、奥陶纪、白垩纪等等。那么地球的地质年代究竟是怎么划分的。这些名字又是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内容太多了,简单回答吧。
前震旦纪-震旦纪:主要为一套变质岩系列,绢云母片岩,变质砂岩,砂砾岩,板岩等。
泥盆纪(志留纪):主要为一套砂岩砂砾岩,板岩等。
石炭纪:主要为砂岩砂砾岩,石灰岩,个别地区含煤层。
二叠纪:砂岩砂砾岩灰岩煤层等。
三叠纪:砂岩砂砾岩,薄层状灰岩,含薄层煤层。
侏罗纪:主要为火山岩系沉积建造,凝灰质砂岩砂砾岩,凝灰岩等。
第三纪:红层,砂岩砂砾岩粉沙岩等,巨厚层状,地貌容易形成丹霞地貌。
第四纪:浮土沙泥土等。
加里东期侵入岩:花岗岩,片麻岩等。
燕山期侵入岩: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正长岩,斑岩岩脉等。

各地质年代所形成的主要岩层组成/石质组成成分
答:前震旦纪-震旦纪:主要为一套变质岩系列,绢云母片岩,变质砂岩,砂砾岩,板岩等。泥盆纪(志留纪):主要为一套砂岩砂砾岩,板岩等。石炭纪:主要为砂岩砂砾岩,石灰岩,个别地区含煤层。二叠纪:砂岩砂砾岩灰岩煤层等。三叠纪:砂岩砂砾岩,薄层状灰岩,含薄层煤层。侏罗纪:主要为火山岩系沉积建造,凝...

听说地质勘探队员看石头知道以前的情况的,那么在石头上看什么东西呢...
答:变质岩:具有丝娟光泽,绢云母化,片岩化的特征,变质不均匀,镜下的矿物常常又被压碎的特点,具有变余结构的特征。除了动力变质的以外,变质岩的地质年代都是比较古老的。火成岩:分喷出岩和侵入岩两种,喷出岩如超基性岩和基性岩,手标本没有石英,碱性岩为碱性长石,酸性岩为酸性长石和石英,如侵入岩...

火山岩、花岗岩、石灰岩、砂岩、雨花石等石头的特征
答:它的外观形状是无尖粒状的对水流阻力小,不易堵塞,布水布气均匀,表面粗糙,挂膜速度快,反复冲洗时微生物膜不易脱落。密度适中,反冲洗时容易悬浮且不跑料,可以节能降耗。火山石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能源,现在已经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一、火山岩石质坚硬,可用以生产出超薄型石板材,经...

石头主要成分是什么,亿万年以后能变成肥沃的土地吗?
答:铸石具有很好的耐腐蚀、耐磨性能,其耐酸碱性可达99%以上,耐磨性比锰钢高5~10倍,比碳素钢高数十倍;其莫氏硬度7~8,仅次于金刚石和刚玉。但其韧性、抗冲击性较差,切削加工困难。由于铸石制品的韧性较差,硬度较高,难以切削加工,一般按一定形状和尺寸加工制品。其固定方式采用砌筑和镶嵌的方法。化石...

地质石头的种类,讲解。
答:变质岩,由原先岩石在长期地质运动中,经高温高压,化学流体作用形成的岩石,特点是形成温度介于沉积岩、岩浆岩之间,在基本保持固态下形成,常见的有大理的大理岩、梵净山的板岩、五台山的片岩、片麻岩等等。特点是复杂多样,一般来说,宏观上层状,微观上内部颗粒定向有序排列,所有的玉石都是变质岩 ...

各地质时代形成油页岩矿区的岩石组合特征
答:长坡组分5段,自上而下特点如下:第五段为泥岩夹泥质砂岩,下部平单层泥灰岩,无油页岩;第四段上部为含碳泥岩及粉细砂岩泥岩,中部为油页岩与褐煤的互层,下部为含碳泥岩及粉细砂岩泥岩;第三段为泥岩夹砂泥质灰岩,无油页岩;第二段上部以泥岩为主、夹含砾泥质砂岩,下部含砾泥质砂岩和中砂岩的互层,无油页岩;...

石头是什么样子的?
答:简单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

说明三大岩类的地质特性上的不同点
答:沉积岩依照沈积物颗粒的大小又分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沉积岩的形成 1.风化侵蚀:在河流上的大石头,经年累月被侵蚀风化,逐渐崩解成小的沙泥、碎屑。 2.搬运:这些碎屑被水流从上游搬运到下游。 3.堆积:下游流速减缓,搬运力减小,岩石碎屑便沉积下来。 4.压密:新的沉积物压在旧的沉积物上...

石头的特点是什么
答:不同的石头有不同的特征,有粗糙的也有光滑的,仔细去观察石头,可以发现有很多石头身上会有很多反光的点状分布,石头也很硬,石头长的不规则,因而人们都喜欢从它身上去挖掘不同形式的自然美。般指由大岩体遇外力而脱落下来的小型岩体,多依附于大岩体表面,一般成块状或椭圆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石头怎么形成的
答:1. 石头怎么形成的 石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材料之一,由岩石和矿物质组成。然而,这些岩石和矿物质并不是在地球瞬间出现的。实际上,它们是通过数百万年的地质过程逐渐形成的。2. 岩石的形成 岩石是由矿物质组成的,这些矿物质会在地球不同的地区逐渐形成。在海底的地壳和地幔交界处,熔岩会冷却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