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文章告诉了我们偷鸡不成蚀把米?

作者&投稿:富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孟子·腾文公下·攘鸡》

【原文】今有人日攘①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②非君子之道③。”曰:“请损④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⑤然后已⑥。”如知其非义,斯⑦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
①日:每天。攘:偷;盗。
②是:这(种行为)
③道:行为。
④损:减少
⑤来年:明年。
⑥已:停止。
⑦斯:这;这样。

【译文】
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做)这种事情,不是有道德的人该有的行为。”那个偷鸡的人说:“(好吧),请允许(我)减少一点儿,每月偷一只鸡,等到了明年再停止。”
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合乎礼义,这就要迅速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小故事】
孟子名轲,是儒家学说的继承者和发展者,是战国时期的儒学大师。战国时期的宋国有个当大官的人叫戴盈之。有一天,他对孟子说:“百姓们对我们现在的税收政策很不满意,我打算改正一下,废去目前的关卡和市场的征税方式,恢复过去的税法。你看怎么样?”孟子知道戴盈之的做法是愿意取消部分捐税,但又推说今年只能减轻,要到明年才能全部取消。孟子并没有直接回答戴盈之的话,而是举了一个“偷鸡贼”的例子,用这则故事来劝说戴盈之。
明明知道做错了,却不愿意彻底改正,只是以数量减少来遮掩已有的错误。这则寓言生动幽默,看似荒唐可笑,实际上是人心写照。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戒烟、戒赌、戒毒,还是“反腐倡廉”中披露出来的一些案子,其当事人不是多少都有一点这个偷鸡贼的心态和逻辑吗?它启示我们:知道错了的东西,要及时改正,决不能借故拖延,明知故犯。
希望对大家有用

~

偷鸡不成蚀把米歇后语的答案
答:偷鸡不成蚀把米 ———— 不合算;得不偿失 偷鸡不成蚀把米歇后语的答案拓展一 斗赢了的公鸡 ———— 神气十足;神气活现 豆芽炒鸡毛 ———— 乱七八糟 堵往笼子捉鸡 ———— 一个也跑...

偷鸡不成蚀把米高岩在哪可以看到
答:是一部言情小说,主角是高岩,连载于晋江文学城。其内容主要讲的是陶小明想整死一个叫高岩的狗东西,结果把自己给整进去了。《偷鸡不成蚀把米》文章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段落清晰,情节诡异,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平淡中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功底,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

“偷鸡不成!”歇后语的下半句是什么?
答:“偷鸡不成!”歇后语的下半句是:蚀把米。【偷鸡不成蚀把米】tōu jī bù zhe shí bǎ mǐ 解释: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造句:1、全球顾客的三大特性:贪小便宜得了便宜还卖乘偷鸡不成蚀把米。2、第五十章庆功宴上笑藏刀,偷鸡不成蚀把米。3、...

偷鸡不成蚀把米意思 这句谚语有故事吗
答:1、偷鸡不成蚀把米: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2、这句谚语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3、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小镇上有两个小混混,成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有一天,他们两个看见了镇上王姓大富人家的一只养了多年的大公鸡,哥俩一合计:要是...

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意思?
答:开元六年四月,时任河南参加的郑铣和朱阳丞郭仙舟这两个朝廷官员,按说想表现自己那就好好为官,可能是这两个人觉得这种办法劳神费力,还不一定能做出成绩,于是他们打起了歪心眼,进行了“投匦献诗”,“匦”就是武则天发明的举报箱。对于郑铣、郭仙舟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稍微正常点的皇帝也不会给...

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是什么意思?
答:“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是一句常用的俗语,原意是指追求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结果不但没有得到,反而自己却失去了本来属于自己的好处。我们要从这个俗语中,悟出内在的道理,引以为戒。这句俗语,也可以用来警醒我们,在做事时不要急功近利,不能盲目的追求结果。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要想清楚每一步...

偷鸡不成蚀把米,是比喻什么生肖的
答:【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五回:“这艄公好晦气,却不是偷鸡不着,反折了一把米?”【举例造句】: 我们白跑了一趟,偷鸡不着蚀把米,就是了。【拼音代码】: tjbm 【近义词】: 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有坏心的人 【英文】: go for wool ...

偷鸡不成舍把米
答:偷鸡不成蚀把米 【发 音】tōu jī bù chéng shí bǎ mǐ 【释 义】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这句谚语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小镇上有两个小混混,成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有一天,他们两个看见了镇上...

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蚀是什么意思
答:整句话的意思是:本来想偷只鸡,结果不仅鸡没偷成,反而还损失了一把米。这个“蚀”字形象地表达了因为偷鸡而受到的损失,使得整个句子更加生动和形象。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想偷鸡结果反而损失了一把米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正当的行为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

五上《新领程》答案
答:(3)偷鸡不成蚀把米 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4)短:矮小。 使:出使。 全文的参考意思: 楚国人因为他身材矮小,就在城门旁边特意开了一个小门,让晏子进去。晏子不肯进去,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现在我出使的是楚国,不应该是从此门进去吧。”迎接的人只好改道请晏子从大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