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国军五大主力是那几个?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的五大主力?

作者&投稿:扶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名: 74军, 编制:3个整旅(师) :这个基本没有什么好解释的,应该没多少疑问。八年抗战中几乎打遍华中战场所有硬仗,而且多以主力使用,战功彪炳。从淞沪会战开始,1937年的南京战役,1938年兰封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冬季攻势,1940年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上高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战1942年浙赣会战,1943年鄂西会战,几乎是马不停蹄,席不暇暖。国民党在抗战时期有陆海空军武功状之设,为对部队团体之最高褒扬,该军即独得四轴。第74军在1940年以最新装备进行整编,改为所谓的攻击军[注3],直属军事委员会,作为各大战场的紧急预备队。日军对这支国军中的王牌部队深为畏敬,并以“三五部队”称之。 链水之战重创共军王牌部队王必成部.虽然最早被共军歼灭,可共军上了五个第一流的15万主力部队围攻,而且牙齿也蹦松了,而这时候的整编74师早已不是抗战时的那个74军了。双方损失接近1:1。比起另外 “五大主力”的另外四个被歼灭时的表现强多了去,不愧第一主力。
第二名: 新6军, 编制:3个整旅(师) :印缅远征驻印军主力。抗战中国装备最好的两个军之一(另1个是新1军)。新6军的骨干班底为原属第5军的新编22师和原属18军的14师(参加了罗店血战),新22师在编入新6军之前还是5军的主力,昆仑关的胜利也有新22师的汗马功劳。42年底,5军回国新22师留印(当时隶属于新1军,军长郑洞国),换装美式装备,在兰姆伽整军经武,刻苦训练,在整个缅甸反攻战役中,新22师给日军的王牌18师团毁灭性打击,攻克八莫、南坎、芒市,打通了遍染鲜血的滇缅公路。作为驻印军的主力,新6军异域扬威,在第一次滇缅作战失败后,几经曲折与磨难,在印度的蓝姆伽重获新生,在异国土地上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国威、军威,赢得了世人的尊重、赞扬,新6军成为首批进驻南京的部队 。1946年远赴东北,进东北后所向无敌,多次以一个团大败东野一个军,威远堡门进攻击败3纵,沙岭防守完胜4纵,沙后所大败2纵4师。� 第三名: 5军, 编制:3个整旅(师) :第5军是国军最早的一个机械华装甲军,其下辖的200师更是中国第一个装甲师。200师前身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直属战车营,杜聿明担任该师首任师长,为我国第一个机械化师,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也成就了5军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战斗。再次作为远征军参加滇西反攻。华东作战,大大小小无数战斗,败仗很少。(5军在一年里转换指挥部就达300次以上,可见其转战的频繁。邱清泉的“逢五不战”就来源于此, 46年进攻苏北解放区,参加徐州以西扫荡作战,重创豫皖苏部队,5军主攻连续攻克濮阳、大名等重要城市,给解放军根据地造成了重大损失, 淮海战役中在陈官庄附近时被解放军包围,困守40多天。 成军以后,老杜便提出“训练场就是战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要求5军具有“五除”(除骄、惰、伪、欲、恶)、“三习”(习精、诚、勤),39年军事考核中被重庆军委会评选为全国第一。该军战术多变,最擅长的,不是爆破而是炮火,且步炮协同密切,攻击时一般采用多梯队纵深配备,以密集队型波浪冲锋,攻击时间常常选择拂晓和中午,在山地常用多路攻击和迂回(如豫东战役战役解黄百韬之围),在平原和村落多采用正面攻击,中央突破。 第一次印缅战役同古保卫战 “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的铿锵豪言最终流传开来,成为那个时代的传世经典。
第四名: 新1军, 编制:3个整旅(师) :驻印军主力“天下第一军”。新1军的前身为新38师。财政部税警总团改编而来。41年入缅甸作战,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多英军和记者,由此声名大振。第二次印度缅甸战役武器新颖精良,智取强攻,歼灭野人山敌寇,孟拱之战,围攻密支那、八莫,整个反攻战役中战果辉煌。缅北与滇西的反攻战,是八年抗战中,中国军队取得彻底胜利的一次歼灭战。 四平之战在新6的配合下终于第一个攻进四平,重创东北民主联军。德惠守卫战充分显示了不凡的战斗力,“只要不打新一军,不怕中央百万军”是东野部队在前期的口号。
第五名: 18军, 编制:3个整旅(师) :18军可以说是陈诚的起家资本,是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历史最长,在军阀混战、抗日作战、国共内战中屡立战功,为蒋介石与陈诚所心爱之嫡系部队,18军的骨干基本上都是黄埔系,这些人都能以身做责,作战勇敢。18军的巅峰期是胡涟当11师师长时,胡涟,黄埔四期,由于其作战有一套,后共军送他一个外号“狡如狐,猛如虎”,从这个外号就可以看出他有着优越的指挥才能。11师在军阀混战,围剿红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1943年,正当11师在加固石碑要塞的时候,日军发动了鄂西攻势,在渔阳关失守后,国军准备全线撤退,但18军要坚守要塞掩护友军撤退。11师师长胡涟除鼓舞士气外,还写下了遗书要与阵地共存亡。随着日军的疯狂进攻,阵地反复争夺,胡涟亲往阵地第一线督战,他们受了要塞1个半月左右,11师孤军奋战,直到友军全面反击并彻底击败日军为止。当时有报纸说石碑一战为东方之斯大林格勒,虽然过分夸张,但是这一役在整个会战的胜利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解放战争中,他率领的整编第11师一直充当着救火队的任务,哪里有难便被投入哪个战场,取得了辉煌战绩。胡琏也被毛主席老人家称为“狡如狐,猛如虎”。大王庄一战为淮海战役最惨烈的战斗。

有来无回--18军简介   代表人物:胡琏   军长:黄维   国民党第18军诞生于1930年8月,是国民党“五大王牌”中,建军最早、实力最大、名将最多的老牌劲旅,成名于军阀混战,壮大于围剿红军,建功于抗日烽火,兵败于淮海战场。 内战先锋――整编74师简介   代表人物:王耀武 张灵甫   师长:张灵甫   国民党整编74师1937年8月在武汉成立,初建时为74军,1946年改编为整编为74师。它是国民党“王牌”中最耀眼的新星,有着一系列的辉煌:“御林军”、“抗日铁军”、“虎贲师”,并荣获国民党最高奖励“飞虎旗”。 “中国虎”--新6军简介    代表人物:廖耀湘   军长:廖耀湘   国民党新编第6军1944年8月从新1军脱颖而出;由名将“丛林虎”廖耀湘亲自统领;全新的美式装备;建功抗日战场;自诩“国军老大”,号称“天下无敌”。 天下第一军”--新1军简介   代表人物:郑洞国 孙立人   军长:孙立人   国民党新编第1军1942年10月在印度兰姆枷成立,它是第一支在国外建军的国民党部队,第一支美式装备的部队,第一支美式训练的部队。新1军的装备当时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军队A级水平。

“国军五大主力”是指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革命军内作战力最为坚强,装备最为精良的五支部队,分别为: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第七十四军,第十八军。五大主力的称呼最早是在1946年的“军事整编会议”上被提出,各军基本上全为美式装备部队。
第一军:郑洞国、孙立人
新六军:廖耀湘
第五军:杜聿明、邱清泉
第七十四军:王耀武、张灵甫、李天霞
第十八军:胡琏、黄维

国民党第18军 代表人物:胡琏 军长:黄维 。 整编74师 代表人物:王耀武 张灵甫 师长:张灵甫 。 新6军 代表人物:廖耀湘 军长:廖耀湘 。新1军 代表人物:郑洞国 孙立人 军长:孙立人 。 第5军 代表人物:杜聿明 邱清泉 军长:邱清泉

据说解放战争中,国军五大主力中有三大主力是被粟裕的华野打得全军覆没的?真的假的?哪三大主力?~

严格的说,粟裕灭了2个半
五大主力分别为;新一军、新六军(覆灭于辽沈战役)、整编74师(74军)覆灭于孟良崮、整编11师(18军)覆灭于双堆集、5军覆灭于陈官庄
黄伯涛是7兵团司令,他的起家部队是25军(整编25师),并不属于5大主力;黄维和胡琏是12兵团的正副主官,不能分开算成黄维部和胡琏部

整编74师是在孟良崮战役中被三野歼灭的
此后,三野在南麻、沙土集、王老虎、开封等多次战役中试图寻歼18军(整编11师)和5军,但均未果
在淮海战役中,在第二阶段,刘伯承的中野包围住了黄维的12兵团,但实力不足,吃不掉

此时,粟裕派陈士渠率领华野3纵、7纵、8纵和特种兵纵队去助战
两家联手把18军干掉了,算下来,18军的11师是两家联手干掉的,118师主要是中野干掉的,算在粟裕头上的应该是一半

5军最霉,撤退途中还想去救黄维,结果被围在陈官庄,冰天雪地里被困了两个多月,最后属于不战自败的,46师是投降的,45师和200师做了抵抗,但战斗意志已经不行了

另外要更正一点,粟裕并不是以少胜多
打孟良崮的时候,双方兵力对比大致是32万对27万,但国军方面战线拖得过长,真正参加战斗的只有74师、83师、25师,其他如7军、5军都在远处打酱油,而华野方面集中了全部9个纵队和特种兵纵队,可谓以多打少,反而具有局部兵力优势

打双堆集的时候,12兵团总共也就在11万人左右,而中野加上华野增援部队,总人数在20万上下,可谓以多打少

到了陈官庄,更是以华野全部40万对对方20万战斗兵员,中野在外围阻援

楼主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国民革命军”----"五大主力"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国民革命军”----"五大主力"

(一)国军——“天下第一军”新编第1军:-------寿命6年
国民党新编第1军1942年10月在印度兰姆枷成立,它是第一支在国外建军的国民党部队,第一支美式装备的部队,第一支美式训练的部队。新1军的装备当时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军队A级水平。当年在印缅战场曾使日军闻风丧胆,但被蒋介石推向反共战场后,便走向衰落,最终灭亡在黑土地上。1948年10月,被消灭于辽沈战役中,落难黑山 。
主官孙立人,北平清华大学,美国西点军校的出身,除了在印缅战场的功勋以外,东北战场上因孙立人意气用事,抗命不遵,表现乏善可陈。


(二) 国军——“国军老大”新编第6军:--------寿命4年
国民党新编第6军1944年8月从新1军脱颖而出;由名将“丛林虎”廖耀湘亲自统领;全新的美式装备;建功抗日战场;自诩“国军老大”,号称“天下无敌”。但与人民解放军为敌后,“国军老大”变成“无名鼠辈”;“天下无敌”变成“天下无能”,最后丧命东北战场。1948年10月,被消灭于辽沈战役中。
新六军在东北的表现远强于新一军,廖耀湘可以在威远堡以一个团的攻击力量打败林彪的一个主力纵队(相当于军)的防守。
在这五大主力的系统中只有第5军和新六军有亲源关系,新六军首任主官廖耀湘及其基干部队是原第5军的主力,可以说是何应卿-徐庭瑶-杜聿明系统。
新一军、新六军这两支部队在辽西战场被歼后一直未被重建。


(三)国军——“铁马雄师”第5军:---------寿命10年
国民党第5军1938年10月在湖南省湘潭县成立,它是国民党组建最早的一支现代化的装甲部队,被誉为“铁马雄师”。抗日战争,曾血战昆仑,一鸣惊人。1948年11月-次年1月,被消灭于淮海战役,败亡陈官庄。解放战争,它是国民党“五大王牌”最后的灭亡者,也是蒋家王朝最后的挽歌。


(四)第十八军(整11师):------------寿命18年
国民党第18军诞生于1930年8月,是国民党“五大王牌”中,建军最早、实力最大、名将最多的老牌劲旅,成名于军阀混战,壮大于围剿红军,建功于抗日烽火,兵败于淮海战场。1948年11月-次年1月,被消灭于淮海战役。 18军在双堆集被歼后,由第12兵团副司令胡琏将军在江西重建整11师,高魁元(后官至台湾国防部长,上将)任军长,并随兵团部撤往广东潮汕地区,在福建厦门战役爆发时,秘密上船调往金门,并于1949年10月25日在金门登陆,以劣势装备全歼全副美式装备的三野三个加强团的登陆部队,毙、伤、俘虏解放军28军9000余人,重塑18军的辉煌。该军著名战将有陈诚、罗卓英、黄维、胡琏、高魁元,该军为国民党固守金门,偏安台湾立下汗马功劳。


(五)国军——“御林军”整编74师:----------寿命10年
国民党整编74师1937年8月在武汉成立,初建时为74军,1946年改编为整编为74师。它是国民党“王牌”中最耀眼的新星,有着一系列的辉煌:“御林军”、“抗日铁军”、“虎贲师”,并荣获国民党最高奖励“飞虎旗”。74军(整74师)是抗战中唯一可以以一军之力打垮日军一个师团的国军主力军,是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训练而成。但与人民解放军交战后,却辉煌不再,1947年5月,被消灭于山东孟良崮,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副师长蔡仁杰被双双击毙,整编74师2万余人全部被歼。
整74师兵败孟良崮之后又由留守人员及原干部编成74军,由原整74师副师长邱唯达中将任军长,仍有较强的战斗力,屡挫三野于华东战场。在徐蚌会战中加入邱清泉将军的第二兵团序列,在陈官庄再次覆灭。同时被歼的还有另一支抗日铁旅第5军。后国防部再次重建74军,由劳冠英任军长,此时的74军已是空架子,无任何战斗力,在福建厦门战役中被消灭。74军的最后结局是国防部为拉拢云南实力派龙云,在最后保卫大西南的情况下,将第5军,74军的番号给龙云,可是龙云选择了率部起义,第5军和74军的历史使命也告结

林彪粟裕是我军双子星座,两人军事指挥特色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_百度知...
答:在蒋军的“五大主力”部队中,有两个是被东北野战军消灭的(新1军和新6军),有两个是被华东野战军消灭的(整74师和第5军),另外一个第18军得算是中野在华野的支援下共同消灭的。这五大主力被彻底吃掉以后,也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是要特别注意下时间点。 新1军和新6军是在东北剿总廖耀湘第九兵团编...

内战时关内和关外的国军谁的装备更好?实力更强?
答:第二次国共内战(即解放战争)时期,也是关内的国军装备比关外的好。特别是淮海一带,有著名的黄维兵团(拥有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第18军,该军全部美械装备),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黄百韬兵团,邱清泉兵团(拥有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第5军)。山东的国军最著名的有国军五大主力之首——整编74师。而关外的国军...

淮海战役国军被歼灭数十万人,却只缴获16万支枪,其他的枪呢?
答:然后就是最主要的原因,虽然剿灭了如此众多的敌军,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官兵都有一支枪,也就是说在解放战争时期,即使是精锐部队国民党军队的枪支数目并不会达到人手一个,所以说在剿灭了如此众多的敌军之后所缴获的枪支会比较少,并不是由于国民党军队比较穷而是因为战争时期的实际需要,这原因可以说是在...

野战军从何而来
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后期组建的大型集团部队之一。它也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五大主力部队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由原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晋绥解放区的八路军以及其他地方武装发展起来,总兵力达l5.5万人。

电影《红日》和《南征北战》讲的是同一个故事么?
答:小说在尊重 历史 前提条件下,描写了1947年国民党整编74师(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发动向苏北鲁西南解放区重点进攻,被包围在临沂孟良崮全军覆灭的故事。电影将小说搬上银幕,对国共两党当年殊死搏杀的场景进行了细致的刻画,特别对74师师长张灵甫给予了深刻的描写,是一步纪实故事片。 电影《南征北战》也是一部反映1947年...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最强的军队都有哪些?代表人物都有谁?
答:2、18军是陈诚的起家资本,也是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历史最长,在军阀混战、抗日作战、国共内战中屡立战功,为蒋介石与陈诚所心爱之嫡系部队。3、淞沪罗店拉锯战、石碑要塞保卫战、湘西雪峰山会战等均显奋勇。解放战争中,整编第11师一直充当着救火队,哪里有难便投入哪个战场,取得了辉煌战绩。大王庄一战...

国民党五虎将
答:取得抗日战争期间消灭日军的最大战果,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表彰。国民党军第二猛将——胡琏:胡琏谐称“狐狸”,是蒋介石五大主力之首十八军的骨干:整编第十一师师长。胡琏作风泼辣,性格骄悍,毛泽东评价胡琏“狡如狐,猛如虎”。抗日战争初期淞沪会战中,整编第十一师在罗店与日军展开拉锯战,战死几千...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常整编74师相当于一个军吧?怎么有2万多人
答:国民革命军整编第74师是国民革命军五大主力之一,由74军整编而成,实际兵力仍为三万多人。1946年6月1日,第74军奉命在南京整编为74师,施中诚他调,师长由张灵甫接任,原74军所属之第51师、第57师、第58师各裁减1个团,改编为3旅6团,全部美械装备。即整编第74师下辖整编第51旅,下辖第151团、...

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哪个影响更大?
答: 第三大战役:平津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战性战役。平津战役从1948年11月29日开始到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

《亮剑》:楚云飞的89师实力究竟有多强,敢骂74军是“猪”?
答:共产党成大气候,楚云龙随蒋介石退居台湾。随着抗战的行进,共产党越来越占据主力,等到共产党建立了新政权之后,一心一意的跟随国民党,最终随着到了台湾,已成为了国民党最中心的一员大将。而楚云飞和李云龙,两位分别是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秘密武器,世上没有战争,如此情趣相投的两人,一定会成为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