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利他教育 怎样理解教育既是利己的行为又是利他的行为

作者&投稿:桂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利己、利他与教育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经济学家论道德的文章多起来了。我想,这并非由于经济学家们下岗、失业或在寻求第二职业,更不是因为他们不务正业,而是因为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出现的某些现象,使人们在经济与道德之间产生某些混乱与困惑,或者说经济学教育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以至于使人们特别是一部分青年对经济学中的利己主义产生许多误解。因此,经济学家有责任站出来论一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但是,在我看来,在这许多高论出来以后,利己与利他的性质与来源,以及它们同教育的关系似乎仍需探讨。   经济学利用利己主义来解释和发展经济(严格说来是市场经济),似无可非议。但是,人不仅是“经济人”,他是更广泛的社会人。人们面对的不仅有厂商、消费者、投资者、老板和雇员,而且有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妻子儿女、同窗好友、先生弟子及其他因疾病、就业、贫穷、灾难、事故等遭遇困难需要救助的人。人们之间不仅结成一定的经济关系,而且存在着广泛的政治关系、学术关系、血缘关系,以及其他感情(亲情、友情、恩情、同情等)联系。人们不仅从事经济和商业活动,还要进行政治活动、学术研讨、艺术创造、思想交流、感情沟通、相互扶助等。显然,在上述领域和活动中,利己主义动机是不适用的,不能用功利主义原则取代家庭生活中的“尊老爱幼”、学校生活中的“尊师爱生”、社会生活中的“先公后私”和“人道主义”原则。人们不能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亲朋好友处境艰难之时,在日常生活的联系中,还要讲所谓“等价交换”原则,使用“最小投入最大产出”法则。如果大至服兵役、赡养父母,小至为本宿舍扫一次地、打一壶水,任何一次力所能及的哪怕是微小的付出都要求相等甚至更多的回报,那就不仅会遭到社会谴责、造成人际间交往的阻隔,而且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原因就在于经济领域与经济领域以外的其他广泛的社会领域通行着不同的法则。前者通行利己法则,当然要以利他作为代价;后者通行利他法则,但不能以利己为条件。在市场经济社会里,这两个法则并行不悖。不同的法则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决不能倒错,否则,整个社会秩序就将遭到破坏。如果在经济领域利己动机被禁止,那只能是一种缺乏效率的“大锅饭”经济;如果在非经济领域却被利己之心所统治,那么,整个人类社会将会变成一个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经济动物)。正如培根所说:如果没有这种“利人”的美德,“人类就成为一种忙碌的、有害的、卑劣的东西,决不优于一种害虫”。   利己与利他这是两种相反的行为规则,同一个人怎么可能以这两种相反的规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呢?亚当·斯密做了解释,他认为这两种规则都符合人的本性。亚当·斯密既是一位经济学家,又是一位伦理学家。人们常常引用他的传世佳作《国富论》,却往往忽略他的另一成名之作《道德情操论》。《国富论》的方法论是利己主义的,他以利己主义解释人的经济行为;《道德情操论》则采用利他主义的方法。研究者不断批评他的方法相互矛盾,是唯心主义的“二元论”。但在斯密那里却愉快相处,原因就在于他把利己和利他都看做人的本性。他在《道德情操论》的一开头就指出:“无论我们设想一个人有多大程度的利己主义,他的本性却显然是见他人有遭遇便动心”。他把这种同情心解释为“怜悯或惋惜以及由于他人的不幸……而给我们引起的各种感觉的来源”(转引自卢森贝:《政治经济学史》第135页,三联书店一九五九年版)。可见,在斯密看来,利己和利他行为统一于人性,但决不意味着统一于人的利己本性,或者把人的利他行为一律归结为利己主义这个本源。有人认为斯密“从人们的自利本能推出了道德情操”,显然是一种误解。实际上,斯密只是在经济领域以自利动机推出了利他行为,在道德领域,他是以同情心作为道德本源的。有的学者力图从人的自利本能寻求利他行为的根源,把利他主义看作是利己主义的扩大和延伸。其基本逻辑是,一个人从自利本能出发,首先他爱自己,进而爱自己的亲人,然后又“从对自己亲人的爱出发,经过若干中间环节,人们最终可以爱相隔万里、素不相识的人”。这里的关键是“爱”,“由于有了爱,一个人的成本和收益,就可能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盛洪:《道德、功利及其他》,《读书》一九九八年七期)。爱自己和爱亲人基本上属于利己范畴(如果只爱自己,不爱亲人,可归为极端利己主义),但是,“爱相隔万里、素不相识的人”,“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无论是社区还是全人类,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能够为全民族、全人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属于典型的利他主义范畴。爱自己和爱全人类,这是两种不同的爱,人们怎样从第一种爱跳到第二种爱呢?爱自己、爱亲人可以用人的自利本能去解释,问题在于爱全人类的“爱”是如何产生的?由于爱自己、爱亲人,所以就会爱全人类,这个逻辑是不能成立的。从利己出发,无论如何是推不出利他主义道德的。有人说,在现实生活中,某些所谓利他行为也可能来源于利己动机,例如,由于期待他人的回报,从而做出对他人有利的某件事情;由于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从而同情别人的遭遇,乐于助人而不损害他人。这是两种不同情况。前者并没有从利己走向利他,他以利益的交换为条件,否则,他是丝毫不肯利他的。这同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没有两样,每个人都从利己动机出发来规范自己的投入产出行为。后者确实跳出了利己的圈子,但不是由于利己本能,而是因为接受了“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信条的教育所致,尽管可能是潜移默化的教育。   看来,在广泛的社会领域,从人的自利本能直接推演出利他动机和道德情操是困难的。顶多在经济领域,从利己动机中可产生出有限的利他行为(以等价交换或边际成本=边际收益为限)。那么,在精神领域,人的利他本性的源泉何在呢?人的利他本性与利己本性具有不同的性质,从而有着不同的起源。人的利己性如同人的食欲(不同于美食学)、性欲(不同于爱情)一样,是天生的,属于人的自然属性。人的利他本性是后天的,是社会属性,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是从教育中获得的。我们不能否认,就人类整体而言,确实具有利他本性。但这种利他本性的获得却是不易的,它依赖于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认识、知识的积累和人们的自我修养。由于人们不断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才逐步认识到保护人类环境的重要性,由于人们经常的社会交往,才渐渐习惯于遵守公共秩序。利他主义行为规则代表着人们的全局和长远利益,它不像人们的生理欲望和眼前利益那样一目了然,可以立即为人们所认识。人们树立利他本性的难度不仅在于此,还在于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克己,抑制个人利益。正因为如此,人的利他本性的获得不是先天的,它的形成需要教育、从外部灌输、参与社会实践和自我修养。如果说利己本性是一种本能,属于感性,可以生而知之,那么,利他本性则属于理性,非有教育的介入不可,不管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利他本性不可能像人的利己本性那样与生俱来,只有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才能使人们认识到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高于个人的狭隘利益。从而,在精神道德领域,养成约束自己、维护公共利益的习惯。总之,从利己主义到利他主义决不是简单地、自动地在人们头脑中的逻辑推演过程,而是人性的一种飞跃和升华,不经过一定的教育、实践与修养是不可能的。至于那种“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英雄主义行为的培养,就更加如此。   显然,这里所说的教育不是指专业教育,而是道德教育,乃至人生观教育。如果我们的教育对象只重视专业教育(例如经济学专业教育),而无视道德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那么,即使他是受过高等教育,甚至获得了硕士或博士学位,他也可能仍然是一个没有道德、没有脱离低级趣味、自私自利的庸人。所以,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精神文明教育是绝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教育把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社会知识、人际交往的规律性和公共秩序规则传授给学生和社会上的每一个人。这样才使人们的利他性成为一种习惯和内在要求,成为人类的一种本性。当然,教育者也需要受教育。那么,教育者所受的教育从哪里来呢?归根结底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但这并不妨碍教育在人类利他本性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地位。这一论断的真理性许多思想家都是承认的。休谟把正义行为看做利他行为,他强调正义不是从人的自然本性发生的,而是由教育得来的。他在《人性论》一书中指出:对私人的慈善“在很多人中间(或者说在大多数人中间),必然是根本没有的。因此,对私人的慈善并不是正义的原始动机”。“正义和非正义的感觉不是由自然得来的,而是人为地(虽然是必然地)由教育和人类的协议发生的。”中国古代也很注重教育在使人向善中的作用,东汉许慎曾对教育的含义做如下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   当然,教育不是万能的。如上所述,并非每一个人都能真诚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和民族优秀传统教育的,这取决于他的特殊个性和特殊环境。但对于人类的大多数还是可以接受那样的教育的,因为只有如此,才顺乎潮流,合乎规律。这里所说的教育,宽泛一点说,还应包括自我教育,即结合实际反省自己,进行所谓“吾日三省吾身”、“日行一善”那样的修养。正因为人类大多数都能接受教育,并以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利他性才成为人类的本性。尽管利他性的广度和深度在人类各个历史时期各不相同,但它始终是人类的社会本性。诚然,教育也不是无条件的,经济的一定发展,不断的社会实践,法律和国家的引导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孤立的教育往往难见成效。所以,当我们说教育是人的利他本性的来源时,决不是要把教育万能化,也不是要把它孤立起来。   我们强调人的利己性与利他性分属于不同的活动领域,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来源,决不是要把它们对立起来和割裂开来。相反,利己和利他都是人的本性,它们统一于一个人自身,一个健全的人不可能只有其中的一面性。我们不能抽象地肯定或否定人的利己性,反之亦然。人的利己性和利他性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问题是它们的作用领域,如果在非经济领域,人们不实行利他法则,而利己本性却放肆地、不加约束地自由活动,或者在经济领域压抑人的利己本性,这都是违反人的行为规则的,因而是错误的。其标准就是它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负效应。所谓人的利己性和利他性分属于不同领域,也不是绝对的。在经济领域,人们主要实行利己法则,但并非没有利他行为。在精神道德领域,利他法则为主,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也不可能完全抛开个人利益,至少在帮助他人和贡献社会时要量力而行,只有在最必要时才可能献出一切,乃至自己的生命

利他教育就是有利于他人发展的教育,主要是要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素质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四川心本利他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怎么样?~

四川心本利他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是2018-05-02在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和平路170号1楼。
四川心本利他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10100MA6CE86X5B,企业法人史红梅,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四川心本利他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四川心本利他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利己:1.有报酬。2,自己也能不断的得到提升。
利他:教育他人,在学习,生活上得到提高,肯定是利他的不。
望采纳,谢谢。

利他与利己
答:‘他人’,是利他的,但是利他表象发生在利己表象之后,或者利他表象被掩盖在利己表象之下,其解决自身的需求问题是为了帮助他人解决他人的需求问题,这个是在短期里不易看出来的,可能要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才能看出来,所以也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自己’这个价值导向的表象也是是‘自己’,所以看到一个人利己是不能立刻...

如何理解利他就是利己
答:利他主义就是彻底的利己主义,这种理论不知道是谁提出来的?有一种理论叫舍得,意思是要想得就得舍,舍就是为了得,这种理论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利他。真正的伦理是从动机开始的,利他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就决定着是否真利他。真心实意地为他人谋利益,不考虑自己的得失荣辱,把利他当作自己的价值...

蒙特梭利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差别在哪
答:Berk(1991)的研究发现,与其他教育模式相比,蒙台梭利学校中的儿童破坏性行为最少。同时蒙台梭利学校中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Simmons等人(1983)研究了蒙台梭利学校和传统学校中4~6岁儿童的利他行为,结果表明当同伴需要帮助时,蒙台梭利学校中的儿童倾向于自己为同伴提供支持。而传统组儿童往往是请教师来帮助同伴。

利他思维
答:成哥还提出了利他的范围,不仅仅应该是在工作领域,在家里也一样。对父母、孩子、配偶,我们都可以从利他的角度出发来说话、办事。这样我们的关系会更和谐。但是知道和做到其实从来都是有难度的,所谓“知易行难”。对于有的人来说,利他并不是难的事情,因为他们从小受的教育,被影响的就是这样做的...

利他主义产生的原因?
答:(1)自然环境:良好的气候及环境使个体心情愉悦,往往会增加利他,而噪音等恶劣环境因素会减少利他。(2)社会情境: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的影响,在场人数越多,利他越少,独自一个时个体利他的可能性反而增加。这是由于他人在场,导致去个性化,使个体责任意识丧失;或者导致责任扩散。如果情境...

电大社会心理学如何促进利他行为
答:促进利他行为可以进行榜样树立,进行自我价值教育等。利他行为就是生命主体总是采取一切手段,利用一切资源,最大限度地扩展与自己存在利益相关性的他人的生存规模,提升他人的生命价值,延长他人的生存寿命的过程。心理学上定义为:一个人所作出的行为对他人是有利的,而对自己则并没有明显的利益。或者是...

社会心理学中“利他行为”造成的影响
答:“利他行为”意义上来讲是一种放纵他人的表现,这样做可以先放纵在慢慢以引导,才可以做到利他行为的方针!

什么是“利他心理“?
答:然而,要培养和发展利他心理并不容易。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义和自私的思想观念普遍存在,很多人更加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引导,培养人们的利他意识和责任感。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拥有利他心理,并将其付诸实践时,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和谐、进步和美好的社会...

教育是一种力量
答:利他是我们教育培养的终极目标,但我们同样要秉持的标准是——在常态下,推崇合理的利他,即利他不损己。并且让学生区分常态下和非常态下的利他行为。 这两条标准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不秉持这两条基于人性的原则,我们的教育将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培养虚伪主义者的温床。2.教育之乐学习本是一种获得的快乐,教学也本是...

你怎么理解乐于助人利他之心?
答:在我的理解里,乐于助人,指的是自己喜欢帮助别人。利他之心,指的是自己做事情能够使别人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