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话的调调是怎样的? 湖南话“调口味”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独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先来讲讲老派长沙话跟新派长沙话的区别。

  老派长沙话,现在主要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家在讲。不过也要看地域,比如在南门口一带,可能也有五六十岁甚至更年轻的人讲老派长沙话。还有湘剧院、花鼓戏剧院的一些演员,讲的长沙话也有不少老派长沙话的特征。

  说到南门口,我想起个事——故事长沙微信群里曾经有个南门口长大的长沙妹砣,她讲她长沙话如果发音不对,会被她娘老子打。比如“界限”,一定要说成“盖汗”,否则撩刷桠子就扑过来了。但她讲的长沙话,仍然属于新派长沙话。

  新派和老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老派有翘舌音,新派没有
  比如“知”,老派长沙话念成“zhi”,而新派变成了“zi”;“售”,老派念“zhou”,新派变成了“zou”。

  2. 尖团音合流
  据了解,长沙话的尖团音合流是从1930年代逐渐明显起来的。经过80多年的演变,现在仍能从一些老人口中听到尖音,比如“钱”这个字。另外湘剧、花鼓戏及夜歌子艺人的唱腔中,仍然是分尖团的。

  但尖团的具体区别无法用文字描述,您可以在公众号页面回复“尖团音”,听马桶哥跟你细说。

  3、韵母oŋ和ioŋ的消失
  方言演变的大趋势是向普通话靠拢,但也有例外。新派长沙话韵母oŋ和ioŋ的消失就更偏离普通话读音。比如“穷”,老派发音是“jiong”,而新派变成了“jin”;“红”,老派发音是“hong”,新派变成了“hen”。

  4、老派无唇齿音声母,新派有
  比较明显的是“F”这个声母,老派长沙话一般发成“h”。比如“呷饭”,老派发音是“qia huan”,新派就变成了“qia fan”;“方法”,老派发音是“huan hua”,新派发音是“fan fa”。

  老派和新派的区别讲完了,但还要强调一点:你们那些85后年轻人讲的嗦得要死的长沙话,并不算新派长沙话,你们那是普通话跟长沙话的杂交品种。哼哼。

  接下来先科普一下长沙话的“四声六调”,因为下面的文章里会用到。
  长沙话的六个音调分别为: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入声。为了让大家看文字能理解,我用几个长沙话读音的字来标注:阴平=天,阳平=鹅,上声=我,阴去=魏,阳去=后,入声=郭。

  说重点。新派长沙话这些年受普通话冲击和压制,变化得特别快,已经完全超出了语言自身演变的速度。

  其变化趋势主要就是向普通话靠拢。很多年轻人现在讲的长沙话基本变成了普通话的音,长沙话的调。至于一些很有长沙本地特色的土话,他们已经完全不会讲了,譬如你跟他们讲“不出烟丝”、“吊尾线”这样的俗语时,他们望哒你是木的,根本听不懂。

  首先来将韵母的变化,变得最多的是这几个:
  iu—>ü
  举例:戏曲(qiu入声),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说成了(qu上声)。

  点评:可能他们觉得这样更好听,或者更洋气,但这并不是长沙话。长沙话就应该念“qiu”。“qiu入声”本来就比“qu上声”显得更“曲折”,不信你自己念下试试看。还有那些叫“杨旭”的同学,以后再有人喊你作“yang xu”,建议你莫答应。

  an——ian
  举例:监督(gan dou,dou入声),现在变成了(jian dou,dou阴平),甚至是(jian du)。

  点评:你干脆去北方算哒噻,还住得长沙搞么子鬼啰?

  ou——>ü、u
  举例:教育(rou入声),现在成了教育(yu阴去)。结束(cou入声),成了结束(su阴去)。

  点评:我现在跟年轻人讲“监狱”这个词都要想一下,我怕用正宗的长沙话发音“gan阴去rou入声”他们听不懂。但我就是喜欢讲“gan rou”,“jian yu”的发音太柔,冇那个味。

  ai——>ie
  举例:猪八戒(gai阴去),他们讲成了猪八戒(jie阴去)。姓解的解(hai阳去)现在基本都变成了解(xie阴去)。

  点评:唐僧走路屁直个冲,后面跟个孙悟空,孙悟空走得快,后面跟个猪八戒(gai)。看见冇?只有长沙话的读法才押韵。你们把很多读音变成普通话的读音,最终的结果是,很多民谣、顺口溜、相声、长沙快板、弹词,包括其他曲艺的魅力,你都体会不了。因为方言就是民间曲艺的根基。

  uo——>e或相反
  举例:可乐(ko上声luo入声)成了可乐(ke上声le入声);觉(quo入声)得成了觉(jue入声)得。相反的:墨(me入声)变墨(mo入声);说(xue入声)变说(suo入声)。

  点评:对我讲“生日快le”的人请不要参加我下个礼拜的生日晚宴,我随你长得好漂亮。

  其他的一些个例

  üe——>e
  好热(yue入声),成了好热(re入声)。
  üan——>an然(yuan阳平)后,成了然(ran阳平)后。
  i——>ü蛆
  (qi阴平)婆子成了蛆(qu阴平)婆子。
  ern(因为输入法没有国际音标,我自己生造的拼音)——>an
  善(sern阴去)良变善(san阴去)良。

  然后讲声母的变化。

  送气变不送气

  如:间谍(gan tie入声)现在基本变成了间谍(jian die入声)。tie是送气出去,die不送气。类似的还有别(pie入声)变成别(bie入声)、拔(pa入声)变成拔(ba入声)。
  点评:这个不强求,真的。这种变化我觉得还是在长沙方言的正常演变趋势之内,完全可以接受的。

  鼻音的舌根音慢慢在消亡

  我之所以写“鼻音的舌根音”,是因为我不知道word输入法怎么打国际音标。还是举例子吧,鸭这个字,老长沙都知道怎么读,那个声母就属于鼻音加舌根音,但现在已经变成了鸭(ya),眼睛的眼,现在已经变成了眼(yan)。
  点评:没办法,普通话的洪流,连我妈都不能避免。真的悲哀。

  g变j,j变x,n变y,s变z,s变r

  举例:睡觉(shui gao阴去)变睡觉(shui jiao阴去);学校(xo jiao阴去)变学校(xo xiao阴去);严格(nian阳平 ge)变严格(yan阳平 ge);常(san阳平)德变常(zan阳平)德;瑞(shui阴去)士变瑞(rui阴去)士。
  点评:不讲别的,老话“困觉”,你读成“kun jiao”听得啵?

  接下来是音调的变化。

  1. 阳去变阴去
  举例:“户”这个字,正宗长沙话应该发阳去音,但现在很多人都发阴去(音调同“副”)。我曾经听长沙夜歌子界泰斗罗瑞章老先生说过,他学徒时,师傅正音,音调就是最主要的部分,“下”不能发阴去,必须是阳去。前几天有几个群友在望月湖宵夜喊我过去,在坐有一个妹子,长得漂漂亮亮,跟我讲的第一句话就是“画胡子”,可是“画”字发成了阴去,变成了与“化”同音调,我顿时就对她没有好感了。

  2. 入声变阴去
  举例:“阔”本应是入声,很多年轻人发生了阴去。类似的还有很多字。

  讲完了读音的变化,再讲讲词汇方面。

  长沙话在词汇方面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是“子”字尾用得特别多,不管是名词、形容词还是副词,后面都可以加个“子”字,类似于北京话里面的儿化音。
  如:今年子、去年子、晚边子、夜嘎子、蚂蚁子、老鼠子、蛆婆子、婆婆子、黄黄子(色)、坎坎子、水色子、斤巴子、泡泡(baobao)子……

  第二个特点是副词特别丰富。
  如:嫩黄的、通红的、嘎白的、蔑黑的、勒胖的、刮瘦的、喷腥的、喷香的、筐臭的、腊软的、梆硬的、溜尖的、究脔的……

  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不晓得讲了,形容一个人胖,只会说“那个人好胖的”,失去了长沙话的鲜明特色。“勒胖的”就是讲把一个人身上的肉用绳子去勒,就像米其林轮胎那个吉祥物一样,几多形象?

  另外,一些土话、俗语、谚语逐渐没人讲了。这个就不举例了,因为实在太多太多。想了解和一起探讨的,请关注本公众号,收听每天的长沙方言音频节目。

  总之,比塑料普通话更让我受不了的,是塑料长沙话。至于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的长沙话会讲得这么烂,还是教育的原因。

  我最前面说过的我那个实习生,小时候曾经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十三年前的某一天下午,读小学三年级的她放学了。在老师的带领下,她跟其他同学一起排着一路纵队走向校门口。当离校门口只有几步之遥时,她对另一个小孩说了句“一路回克不咯?”刚说完,不知从哪儿冲过来一个戴着红袖章的小稽查队员,一把抓住了她的胳膊,用激动得略显颤抖的声音说:“同学,你刚刚说了一句长沙话,请你跟我走!”

  她随即被这位稽查队员抓到了广播室,记了名字。接着在学校操场上,飘荡着校广播员严肃的声音“今天在校园里说长沙话的同学有……和三年一班的xx同学。对以上同学提出批评!再强调一遍,校园里请勿说方言,作文明人,说普通话。”

  这次全校批评,给幼小的她留下了心理阴影。之后的三年小学生涯中,她一句长沙话都没讲过,保持了良好的“文明用语”记录。

  之后,她发现自己的长沙话越来越不正宗。到了初中,她还只会说“男生女生”,而不会说“伢子妹子”。她这时才反应过来,她只懂得把普通话翻成长沙音,而真正的长沙话,一句也不会。

  呜呼哀哉。年轻人,现在开始学也不迟咧,真的。

  来源:故事长沙
  作者:马桶,原《晨报周刊》首席记者。

了解更多关于长沙的味道,可以去公众号“韵味大长沙”里找,里面挺多有意思的东西

调子高 就是认为自己好像很了不起一样的,说话不实在。
麻烦采纳,谢谢!

长沙话中调子是什么意思?~

调子高 就是认为自己好像很了不起一样的,说话不实在。

麻烦采纳,谢谢!

湖南话“调口味”是个环境语气情感词汇。

释义一:“调口味”、比如在说某件事说到一半又不说了。
举例:"您老人家莫调我滴口味塞,到底是杂么子路咯……”
释义::你老人家别这样啊说到一半又不说了,到底是个什么事吧?“

释义二:”调口味“、是在和朋友聊天中开玩笑的意思。
举例:我们几国闺蜜在一起就不要调口味哒咯。
释义:我们几个闺蜜在一起就不要开玩笑了啊。

沙上话的发声
答:实际上,沙上话应有22个声母(该文漏了v和w,还将男你农、女你聂的声母分开,算多了1个,近年《文教资料》2008年5月号上《扬中的方言俚语》一文中也漏了w),比老岸话少6个,比泰兴话多1个。虽然靖江沙上人源于早期扬中移民,但沙上话和扬中话还是有所区分,使用人群而言沙上话包括靖江境内的...

荆州的沙市区有自己的方言吗?为什么?
答:沙市的方言主要是调值和普通话不一样,一声和四声到不了55和51,所以说起来会比较轻松,上声的214基本上只有213所以当把沙市话发的字正腔圆的时候听起来会有一点奇怪。在声母上nl 还有翘舌音和平舌音部分,对于易混的f和h这边的方言是分得清的。但遇到了4和10就。了。关于韵母的话,前后鼻韵不...

沙地话的沙地话语言特点
答:此外,韵母的声调多也是沙地话的特点。沙地话保留了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8个调类,相比之下,上海市区话在时代的变迁中已仅剩阴平、阴去、阳去、阴入、阳入5个声调。

沙地话的沙地话构成
答:沙地方言的构词方式非常的丰富,大多有加重语气的意思,如“一穷而白”的构词,就有“接一接二”(多)、“进一进二”、笃一笃二(人多)“、轧一轧二(人多,水泄不通)”、“粘一粘二(特讨厌)”;还有“AxAB”式构词“陌里陌生”(不认识)、“老里老早”(特别早)、“特里特别”(...

沙上话的词汇
答:雄rong2鸡——公鸡(小孩发育年龄有给吃小雄鸡的风俗。熊、雄等字在沙上话里都读作荣,如太和的熊家圩读作rong2家圩)此外,猫儿,狗子,羊子等说法倒都不算特别,别处也有3、天文今朝(gen1dao)——今天明朝(men2dao)——明天后朝(hou4zao)——后天昨朝(zao2zao)——昨天早上——上午中上——中午夜上——...

沙挺东北话啥意思
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沙挺”一词被网友们广泛使用。现在,“沙挺”一词已经不属于东北的独特词汇,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这个词语,甚至一些网友会拍一些视频,来演绎各种情况下使用“沙挺”一词的场景,网友们都直呼表演得太真实了。东北话的特点介绍 1、语法结构独特 东北话的语法结构与普通话也存在一些...

沙市区和荆州区的口音有一些细微区别吗?听说这两个地区以前是独立的...
答:口音还是有点小小的区别的,毕竟曾经是独立的啦,荆州区我们又叫城里,沙市区还是叫沙市,荆州区说话的口音中有的字会带点浓浓的鼻音,沙市区说话的口音一般比荆州区的拖音要长,不过现在没有很多人还保有纯粹的地方音,现在的大人都主张小孩从小就说普通话,所以荆州区和沙市区说话一般都没有什么区别...

请问有人知道广东话的“沙嬲猪”是什么意思
答:1、这个词形容一个小孩子比较多,是高傲,德性,以及老练的含义,看着小朋友得意洋洋的大人就会说他是“沙嬲猪”。2、系:是的意思,嬲:生气的意思,直译成普通话:你是生气猪吗?这句话是问:你生气了吗?嬲嬲猪是带有撒娇并宠溺的语气。其他广东话的说法 饮胜【普:干杯】杯葛【普:抵制 】催...

台语的“沙小”是什么意思?
答:台语“沙小”这音及内涵看来,广东•海陆丰地区《河洛话》其实亦有的,本人就知道海陆丰地区中的某些地方有这个词,本人会用这词,当地用一个音“sarm”,第4声;如:你讲“sarm”也!→li4 gong2~3 sarm4 ai3;义:你讲什么“屁话”;你讲什么“骨头碗”;你讲什么“无影半迹的话”...

扬沙子在东北话中是什么意思?
答:扬沙子是一个汉语词语,东北口语。读音yáng shāzǐ,多比喻运动或者游戏不认真的态度,引申指迫害别人,诬赖别人的意思。来源于东北地区,小伙伴们一起在沙子堆玩沙子,堆做建筑物,但是有人不好好玩,故意破坏,朝大家扬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