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须知:粽子是不是不好消化 端午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了,但胃不好的人,能吃粽子吗?

作者&投稿:拔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粽子必须彻底煮熟
现在家里自己包粽子的人越来越少了,自己包粽子乐趣更多。煮粽子的时候,一定要彻底的煮熟,很多人闻到淡淡粽子清香的时候,食欲马上就被挑起来,想着趁热来一个。其实,粽子并不是煮开了就已经煮熟了,而是要在小火慢熬之后才能真正的熟透。没有煮熟的粽子很难消化,一定要彻底的煮熟才能食用。
2、一次不宜吃太多
粽子美味,总是让人忍不住吃了又吃,一个不小心就导致消化不良的问题产生。每天的端午节,总是会有因为吃粽子太快太多而导致消化不良好,甚至是窒息事件的发生,让喜庆的日子变成悲剧。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要注意控制食用量,本身他们的消化能力就较差,吃得太快太多容易对健康产生影响。
吃粽子的时候,最好是搭配茶水,细嚼慢咽的品尝粽子,喝茶又注意吞咽和消化。另外每次不宜吃得太多,建议可以吃迷你粽子,或者和家人分着吃。
3、注意保存
自己包的粽子好吃,但是没有经过真空的处理,所以保质期很短,尤其是现在天气已经非常炎热,最好是及时的吃掉。如果确实没有办法的话,可以放进冰箱中保存,但是最好在4天之内吃完,再次食用之前一定要彻底的煮熟。如果希望粽子可以储存时间长一点的话,可以选择真空包装的,保存时间可以长达180天。
4、不吃没有加热的粽子
将粽子放进冰箱中保存,有人喜欢拿出来之后就直接食用,冰冰的,但是这样的粽子变得又硬又冷,更加难以消化,尤其是对于本身就有胃病的人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建议取出之后的粽子,解冻之后,充分加热,变热之后才能食用。
5、吃粽子不喝冷饮
夏天大家喜欢喝冷饮,但是注意吃粽子的时候不能喝,喝冷的东西更容易让糯米凝固,因此会变得更加难以消化,吃完之后容易有饱胀的不适感。
6、晚上不宜吃粽子
因为粽子粘度高,不容易消化,又缺乏纤维质,含有过多的脂肪、盐、糖,因此建议晚餐最好不吃粽子,消化慢,导致睡觉时候还在消化中,影响睡眠质量。

#露个脸#端午节吃粽子小常识粽子的正确食用1、粽子不好消化,因此食用粽子应注意适量,不要一次大量进食拜~

端午这个节日在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中占有很大的份量,与春节、中秋可媲为三驾马车。在乡下,小伙子处对象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在端午节是要向未来的丈母娘送节礼的。所谓“送节”,就是佳节来临时,准女婿要登门到丈母娘家送一点礼物,如烟酒、鸡鸭鱼肉等不拘,依各地的情况和风俗,不可一概而论。但“送节”不是逢节就送的,只有春节、中秋、端午这三个节才送,这就看出端午的地位崇高了。 民间过端午节的由来已久,至于说过端午包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他老人家,那只不过是在屈原投江之后七百多年,一个创作志怪故事的人写出来的,与屈原真是一点关系也没有。虽然如此,这个风俗总是寄托了人们一点善良的愿望吧,倒也不必过分去追究。 端午的习俗,全国各地差不太多,无非就是喝点雄黄酒,大门上插几支艾叶,再煮点菖蒲水洗澡什么的。小时候,母亲在这一天早早就煮好了一大锅子艾叶菖蒲水,全家人依次沐浴。原来我看古典白话小说时,常看到“香汤沐浴”这个词,总是弄不大明白,还以为王公贵戚们奢侈到把餐桌上喝的汤也用来洗澡,在端午洗了这个澡后,才真正是弄懂弄通了什么叫“香汤沐浴”。直到现在,一说到端午仿佛都能闻到艾叶和菖蒲那股淡淡的清香,可惜此地求之而不可得,不用艾叶和菖蒲水“香汤沐浴”已经好多年了…… 说到端午就不能不说到吃,中国向来是以吃来衡量对一件事情的重视程度的,大事大吃,小事小吃,到了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二五聚会,在吃的方面就要弄出个五的花样来,于是,“五子登科”应运而生。至于这登科的五子,恐怕各地也有多种不同的版本,不过版本怎样的不同都不打紧,都应该算是正版。我的家乡“五子登科”是粽子、蒜子、包子、鸡子、鸭子。 为什么是这五子而非别的五子,我想这大概与季节有关的成分居多吧。端午正是初夏时分,冬天的蔬菜已告罄,本年的各样新鲜蔬菜隆重登场。去年冬天的大蒜这时已经落蔸成了蒜头,又经过五月阳光的曝晒,正是可以入仓储存的时候,于是,蒜子便正好进入五子之列了。我想,端午吃蒜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进入夏天了,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各种虫蛇纷纷出洞,因此,除了喝雄黄酒,也吃点随处可寻的蒜子来防病防灾。药典上不是说了吃大蒜子可以防感冒的吗?想来是有道理的。 其次就是鸡子了,鸡子即鸡蛋的通俗说法,这时节是母鸡们产蛋的高峰期,不吃鸡蛋吃什么?何况我们从立夏就一直吃将过来呢。 然后是包子。这个缘故从何而来,有什么掌故,我不大清楚,说不定与古时人们到了这天要带香包有关?我不敢妄语。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且做个智者,不去说它。 端午吃鸭子的习俗,我想也是关乎季节。过去乡下养鸭子可不像现在,现在是专业化养鸭,一年四季农贸市场随时有得卖,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但过去就没那么方便,一般要等到春天鸭子下了蛋以后,让母鸡孵化出小鸭子来,一天天地盼着鸭子长大,如果没有碰上瘟病和狐狸什么的,端午就能吃上鸭子了。过去是土法养鸭,除了喂它吃食,不进行任何的人工干预,因此,鸭子的生长期就慢了,不过等那鸭子长成了,味道也是如今所谓的“西装鸭”无法比拟的。原来家里养鸭子,一直要等到鸭子翅膀上长长的羽毛都长齐了,并且能相互交叉在一起后,才会宰杀来吃,据老人说,吃了没长齐翅膀毛的鸭子,人是要患病的,也不知真假。 端午节最隆重的当然是吃粽子了。我觉得端午吃粽子仍然关乎季节。这时候,山上新出的箬叶正进入成熟期,如果在这之前采摘的箬叶,一是叶子太小包不住米,二是叶子太嫩容易破,而过了这个季节呢,叶子就老了,少了那一股清香。 粽子的主要原料当然是米,而且必须是糯米,才软绵可口,没有听说谁纯用粳米来包粽子的,糯米里最好掺点红豆,或豆沙,或火腿,千变万化才有吃头。糯米要先浸泡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全家坐在一起包粽子了,遇上人多势众的家庭,那种全家大小齐上阵的场面也是蔚为壮观的。我知道两种包粽子的方法,一种叫“尖角粽”,一头大一头小,棱角分明,显出那小巧玲珑的模样来,甚是美观。另一种叫“枕头粽”,真是和一只扁平的枕头差不多。包粽子的绳子用撕成条条的棕树叶子最宜,棕树叶的味道煮进粽子里,更增添了一种香气,和青青的箬叶在颜色上也浑然一体。现在许多人用棉绳甚至用时下流行的包装带来扎粽子,那模样就太恶劣了。 包粽子也是要有点技术的,包太松了会散架,下锅一煮成了一锅米,粽子已无处可寻。包太紧了米转不过身子来,不容易熟。煮粽子时还要放一点碱,才真正是色香味俱全。 说到粽子就想到一个笑话。说有一个人端午节那天的一大早就去邻居家串门,正遇上邻居家在吃早饭,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桌子上除了各色菜肴,中间还放了一大盆热腾腾、香喷喷的粽子。主人见有客人来访,礼貌地请他一同共进早餐。那人连忙推辞说:“不、不、不,我刚从家里吃了早饭来,也是大鱼大肉,吃得饱饱的,连一粒饭也塞不下去了,除非是尖角粽子,看还能不能尖下去两个。”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端午节的来历之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的来历之 河 紊袼怠4怂党鲎远 骸恫芏鸨 贰4呵锸蔽夤 页嘉樽玉愫 ┒乐螅 紊瘢 廊税Ф 乐 视卸宋缃凇? 端午节的来历之三,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祖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端午节的来历之四:恶日说。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理由是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东汉《风俗通义》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桔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端午节的来历之五: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名著《岁华纪而》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也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看来,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端午节的来历之诸说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伟大,诗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采纳哦

你好!肠胃不好还是不要吃粽子好,因为糯米性粘滞,难于消化,不宜一次食用过多。我也是胃不好的人,如果喜欢吃糯米,做粥的话,倒是能养胃的。我现在在服用太阳神猴头菇胃肠保健口服液,养胃效果不错,你也可以试试。

端午节吃粽子6大禁忌要 注意
答:2、不要空腹吃。不要直接空腹吃粽子,不然糯米很有可能会在你的胃部停留挺长时间的,这样有可能会带来慢性胃炎或者引发食道炎这样的旧疾。3、冰过的粽子不可直接食用。如果你的粽子是放在冰箱里边保存了较长时间,此时拿出来后感觉有点冷,也有点硬的话,就不要直接吃了,不然对于胃不好的人而言,...

粽子虽好,但不能多吃,原因是什么?
答:端午节粽子好吃,但不能多吃?你知道为什么吗?好吃的东西都不能过量,少吃多餐!首先,糯米本身补脾胃的,但脾胃差的一次性不能吃太多。糯米不好消化,很容易胀气,但凡好吃的东西,一次性不能吃太多。食物搭配多,营养价值高,患有三高的朋友更不能多吃。其次,节日里,除了粽子还有其它的菜品也可...

吃粽子不小心会中毒,正确吃粽子的方式是怎样的?
答:随着我国对食品安全的逐步重视,许多粽子当中所含有的硼砂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硼砂的化学成分是四硼酸钠,是一种含水硼酸盐的矿物,硼砂易溶于水且带有甜涩味。因为它的特殊性,许多商家会将其夹在种植当中,吃粽子的口感变得更加的好,保存也更加的长久。含有硼砂的粽子吃多了会导致人体中毒。这是...

晚上吃粽子好吗 吃粽子原来有这么多禁忌
答:由于粽子不好消化,吃的过程中可以喝点茶,比如铁观音、普洱、绿茶等,以此帮助吞咽和消食。同时,建议粽子要吃得清淡一点,每次吃可选择小的迷你粽子。许多人会因吃多了粽子而肠胃不适,林医生建议吃粽子时多搭配些凉拌青菜、沙拉、蔬菜清肠,最好还能搭配水果,可降低不适症的发病率。粽子是发物吗 关于粽子是不是发物...

端午节一定要吃粽子吗,不吃会怎么样??
答:在端午节的时候吃粽子这个习俗,开始主要是为了让大家记住屈原,然后慢慢的演变成为了全中国人民的习俗。如果不喜欢吃粽子的话,其实是可以不吃的。不吃也没有什么影响。端午食粽之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

什么粽子最好吃,吃粽子有好处吗?
答:”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子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

好过端午节了粽子能吃吗看着手上也有白斑了?
答:冠心病及脑梗者应尽量少食用粽子,由于市面上很多粽子内油量、糖分太多,而且多以糯米为主料,并不太适宜上述患者使用。如果进食过多,可能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邓杲说,上述人群最好少吃为妙,尤其是消化功能较差的老年人和小孩,更应该注意适量食用。

端午节吃粽子有哪些讲究?
答: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从《风土记》中记载的作法看来,当时的粽子是以黍为主要原料,除了粟子以外,不添加其余馅料。但在讲究饮食的中国人巧手经营之下,今天我所能看到的粽子,不论是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 先就造型而言,...

猪肉粽,为何要谨慎吃?
答:粽子是端午节的节令食品,传说中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出现的食品。只不过如今粽子不再是端午节特有的食品,想吃粽子也变得非常方便,超市中随时都可以买到。粽子的品种比较多,北方人喜欢是甜味粽子,而南方人则喜欢吃咸味粽子。。在这些粽子中,猪肉粽子是南方最为常见的粽子品种,而北方人也逐渐喜欢上了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