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十三王朝 , 为什么只有十二位皇帝?

作者&投稿:采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满洲爱新觉罗氏建立的“后金”及“清朝”政权君主,及追尊未实际统治的君主。此外,还包括清代时期地方建立的政权君主。从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关到1912年中国民国成立,清帝退位,清代统治全国共268年。包括入关前的两帝,努尔哈赤,皇太极;入关后10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算起,也总共是有十二位皇帝在位,然而却有很多人称之为“满清十三皇朝”,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一点也不复杂,因为其中的一位皇帝,即皇太极,在位期间,拥有了两个年号,天聪、崇德,因而也就成了清朝十二帝十三王朝。

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不屈奋起,以父,祖遗甲十三副起兵,“自中称王”。他率领八旗子弟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临大敌不惧,受重创不馁,以勇捍立威,受部众拥戴,历时30多年,统一女真各部,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和满族共同体的形成。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兵势渐强,势力日增,以“七大恨”祭天,誓师征明,开始了为清王朝的建立艰苦创业。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典册中,他的英明和业绩将与世长存。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终年68岁,葬于沈阳城东,称之“福陵”。庙号“太祖”。

皇太极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庙号“太宗”。即位不到十年,他统一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兵。天聪十年(1636)四月,改称帝号,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将族名改称“满洲”。

顺治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康熙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雍正

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乾隆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嘉庆

嘉庆帝喁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

道光

道光帝绵宁是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

咸丰

咸丰帝奕宁,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

同治

同治帝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生于咸丰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亲政。次年卒,年19。庙号“穆宗”。

光绪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三十四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

宣统

爱新觉罗溥仪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势,终年61岁。著有自转《我的前半生》。



清朝只有十二个皇帝,为什么有满清十三王朝的说法~

不是指一三个君主 是年号有一三个 太祖高皇帝努尔哈齐 年号"天命" 太宗文皇帝皇太极 年号"天聪"和"崇德" 世祖章皇帝福临 年号(顺治 一陆四四-一陆陆一) 入关 圣祖仁皇帝玄烨 年号(康熙 一陆陆二-一漆二二) 世宗宪皇帝胤禛 年号(雍正 一漆二三-一漆三5) 高宗纯皇帝弘历 年号(乾隆 一漆三陆-一漆95) 仁宗睿皇帝顒琰 年号(嘉庆 一漆9陆-一吧二0) 宣宗成皇帝旻宁 年号(道光 一吧二一-一吧50) 文宗显皇帝奕言宁 年号(咸丰 一吧50-一吧陆一) 穆宗毅皇帝载淳 年号(同治 一吧陆一-一吧漆5) 慈禧太后 德宗景皇帝载湉 年号(光绪 一吧漆5-一90吧) 逊帝末代皇帝溥仪 年号(宣统 一90吧-一9一二) 一共是十二位皇帝十三个年

众所周知,清朝公元1644年入关后定都北京到1911年被推翻,共经历了十帝,而在关外经历了二帝,总共才十二帝也可称十二朝,他们分别是清太祖.清太宗.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以在位皇帝算也只有十二朝不可能有十三朝。那第十三朝怎么算的呢,现在有三种说法。
一是说在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前也有过强大的女真族首领建制(当然这是指在明末时的女真族,而不是指北宋时的金国),不过那是次短暂的统一,因此合称十三朝。我个人翻遍很多有关清宫的正野史都没找到,相信这种这法应该不大可信。
二是说当时顺治在位时多尔衮把握朝政号称摄政王,权手之热尤胜皇帝,因此史家也把他归于一朝皇帝合称十三朝。这种说法可信性也不大,照这么说不应该是十三帝而是十四帝,看过清史的上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就是清朝入关兴于摄政王到最后也是败于摄政王。按公平原则,那能只算一个摄政王为帝,要算也要算二帝。那不是应该说满清十四王朝了吗?
第三种说法,我个人认为更不合理,把宣统在东北建立的满州国也算是一个朝代,合称十三帝,当然这种说法早前也在历史上有过,最好的例子就是汉朝,巧的是西汉众汉高祖刘邦建汉朝开始到王莽篡位共经历了十二帝,而东汉由汉光武帝刘秀开创到曹丕篡位也刚好经历十二帝,所以就有史家所说的汉朝二十四帝或二十朝的说法,不过现在很多书中都有将刘备和刘禅联同汉朝二十四帝和称二十六帝也叫汉朝二十六宫。我个人却不十分赞同。
借此文也希望有更了解清史的朋友为我解此疑或,到底满清十三王朝是怎么算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