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历史地震事件 南阳市历史文化名城吗?

作者&投稿:汪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方城县
编辑
声明
本词条已参考行政区域类词条编辑指南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百科地理组一起交流。
方城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北出境之要冲,南依南阳市区,北邻平顶山市,被称为南阳的北大门。
方城古称裕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始于夏代、为禹贡豫州之域,春秋为楚地,是中国丝绸之路发源地之一。现存中华曾氏祖根地:古缯国遗址、天下第一古长城:楚长城;三国时期古战场:博望故城;东汉湖阳公主修真之所:炼真宫、佛沟摩崖石刻等文化遗址。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法圣汉廷尉张释之、西汉著名外交家、丝绸之路开拓者博望侯张骞等历史文化名人故里。
方城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位于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东部,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有80多处。拥有国家4A级景区:方城七十二潭、七峰山生态旅游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望花湖风景区;河南省森林公园:大乘山森林公园以及被誉为“北武当山“的黄石山风景区”等众多景点。
方城县是全国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县、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县、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并连续三年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拥有优良的投资环境。形成了以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超硬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
2015年方城县被河南省政府纳入:河南省“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重点发展城市。以推动文化产业、新能源产业、中医药产业、商贸物流产业、高效生态农业的创新发展,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县。[1]
中文名称
方城县
外文名称
Fangcheng County
别 名
裕州
行政区类别
县级
所属地区
河南南阳
下辖地区
博望镇等16个乡(镇)
政府驻地
凤瑞办事处凤瑞路
电话区号
(+86)0377
邮政区码
473200
地理位置
河南省西南部
面 积
2542平方公里
人 口
102.8万(2014年)
方 言
中原官话-南阳方言
气候条件
亚热带向温带过渡
著名景点
张骞广场、张释之祠、杜凤瑞纪念馆、炼真宫、七十二潭景区等
机 场
南阳姜营机场
火车站
南阳站、方城高铁站(在建)
车牌代码
豫R
GDP
145.6亿元(2014年)
城市名片
中国古丝绸之路源头
行政代码
411322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行政区划
3 地理环境
▪ 位置
▪ 气候
▪ 地势
4 资源状况
▪ 矿产
▪ 电力
▪ 水资源
5 人口民族
6 经济
▪ 概述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7 社会事业
▪ 教育
▪ 文化
▪ 交通
▪ 卫生
8 风景名胜
9 名优特产
10 历史名人
11 城市荣誉

历史沿革
编辑
方城,春秋楚地,秦于此置阳城县,汉改称堵阳县。
方城县城
北魏始县方城县,后废置无常,至宋复置。
金于此置裕州,领方城、舞阳、叶三县。
明废方城人州。明清均属南阳府。
民国2年(1913)裕州废,复置方城县。[2]

行政区划
编辑
2000年,方城县辖7个镇、9个乡。
2005年,方城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独树乡,并入独树镇;撤销博望乡,并入博望镇。截至2005年12月31日,方城县辖7个镇、9个乡:城关镇、博望镇、独树镇、拐河镇、赵河镇、广阳镇、小史店镇;券桥乡、二朗庙乡、古庄店乡、柳河乡、杨楼乡、杨集乡、四里店乡、袁店回族乡、清河乡。
2011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方城县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撤销方城县城关镇,设立凤瑞、释之两个街道办事处。截至2011年底,方城县辖6个镇、9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2个办事处:风瑞办事处、释之办事处、独树镇、博望镇、拐河镇、小史店镇、赵河镇、广阳镇、券桥乡、杨集乡、二郎庙乡、古庄店乡、杨楼乡、清河乡、柳河镇、四里店乡、袁店回族乡。县人民政府驻风瑞办事处。[3]
张骞广场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
方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北隅,伏牛山东麓,唐白河上游。东邻舞钢、泌阳县,南接社旗县、宛城区,西连南召县,北依鲁山县、叶县,是南阳市的北大门。县域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61公里,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4]
<span class="BMap_Marker BMap_noprint" unselectable="on" "="" title="" style="position: absolute; padding: 0px; margin: 0px; border: 0px; cursor: pointer; width: 19px; height: 25px; left: 379px; top: 88px; z-index: -6652530; background: url(http://api0.map.bdimg.com/images/blank.gif);">

© 2016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地图

气候
方城处于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南阳盆地与黄淮海平原、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和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的五个自然分界线上。年均气温14.4℃,年均日照2092小时,年均降水量为803.9毫米,无霜期220天。
方城县城

地势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海拔760.3米,最低海拔108米,浅山区、岗丘区、平原区各占三分之一。[4]

资源状况
编辑

矿产
方城县发现矿种有29个,探明储量的10种。主要矿种有金、银、铅、锌、铝、钛等金属矿藏和萤石、滑石、钾长石、白云岩、硅石、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重晶石等非金属矿藏。其中,方城处于新近发现的中国最大的世界级特大型金红石矿床主地段,境内金红石矿带长30公里,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预测远景风化壳型金红石资源量达1239万吨,原生矿资源量达4487万吨,总资源量达5726万吨,相当于500个大型金红石矿床的规模。另外,白云岩储量3亿吨,滑石储量8000万吨,萤石1000储量万吨,这些均为中国大型矿床之一。[5]

电力
这里北临平顶山煤海,西靠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鸭河口火电厂,处于华中电网中部;中国第一条1000千伏特坑压开关站建成投用;风力发电风机高耸,蔚为壮观;西气东输工程贯穿全境。
方城风力发电场

水资源
方城水资源丰富。全县拥有河流70余条,水资源总量11.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1190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境而过。

人口民族
编辑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数据,方城县总人口886230人,其中:城关镇67988人、独树镇67487人、小史店镇62902人、赵河镇82224人、博望镇86962人、广阳镇64554人、拐河镇38366人、券桥乡51565人、杨集乡49529人、二郎庙乡40962人、古庄店乡58339人、杨楼乡60314人、清河乡55559人、柳河乡38860人、四里店乡46459人、袁店乡14160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七十二潭景区
2011年,方城县共23万余户,100余万人。方城县有汉、回、满、白、壮、蒙古、纳西、藏、苗、彝、侗、傈僳、维吾尔等13个民族,汉族约占98.3%,少数民族约占1.7%。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约占98.9%。[4]

经济
编辑

概述
2013年,方城县生产总值完成145.6亿元,增长11%,增速居南阳市第2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4亿元,增长22.7%,总量和增速均居南阳市前三位,税收比重达到81.3%;公共财政支出达到32.08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2亿元,增长2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585元和7903元,增长12.3%和12%。[6]

第一产业
2013年,方城县粮食总产首次突破12亿斤,实现“十连增”。投资1.6亿元,建成高标准粮田14万亩,连续8年获得市“兴水杯”。完成12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实现脱贫1.6万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6万人。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64家,达到774家,居南阳市之首。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2家,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4个。方城县家庭农场达到53家,流转土地近16万亩,带动了烟叶、黄金梨、金木瓜、裕丹参、小辣椒、精细蔬菜、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规模化、基地化,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2万亩,成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县。[6]
中国木瓜之乡——方城县

第二产业
2013年,方城县新入驻企业16家、达到8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亿元,税收1.6亿元。方城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4.7亿元,增长18.4%,增速居南阳市第一。全年续建和新开工项目21个,总投资72.1亿元。投资2.35亿元的天锐机电、投资4.5亿元的宛北水泥二期、投资1.3亿元的裕众服饰项目建成投产。[6]
2013年,方城县总面积7.9平方公里的超硬材料产业园规划获得批准,将成为方城第二个产业集聚区。围绕超硬材料配套设备,积极发展上游产业,压机铰链梁、导电圈等项目建成投产,硬质合金顶锤、芯柱等项目落户产业集聚区。中南钻石公司成功上市,成为南阳市第6家上市企业,实现县上市企业零的突破,产能达到60亿克拉,年产值20亿元,利税5.5亿元,国内市场份额达到45%以上。预计全年合同利用境外资金533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700万美元,实现进出口3400万美元。[6]

第三产业
2013年,方城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3亿元,增长13.3%,居南阳市第三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9.3亿元,增长15.8%,贷款余额61.5亿元,增长41.7%,增量增速分别居南阳市第二位和第三位。高效经济生态示范县启动建设。[6]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方城七峰山景区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
2008年,方城县普通中学46所,比1978年减少了近90%,在校学生达46162人,比1978年减少16.6%,而1949年方城县只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220人;普通小学423所,比1978年增加了56.7%,比1949年的111所增加312所,在校学生达85172人,比1978年减少26.2%,比1949年的11000人增长6.7倍;中小学专任教师7690人,比1978年增长了2.0%,其中小学教师4493人,比1949年的299人增长14倍。截止2008年底,全县共有幼儿园25所,在园幼儿达16691人,而1958年县创办第一个幼儿园—县直机关幼儿园,教师3人,入园儿童41人。[7]

文化
2008年,方城县有文化站16个,遍及各乡镇;文化艺术团体91个,民间自发组织的歌、舞、书、画、棋、器乐培训及表演不断涌现。2008年方城县电视覆盖率达96%,电视普及率达95%以上,农村有线电视用户达1.2万户。[7]

交通
焦枝铁路、S103郑新线公路、兰南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方城县城距南阳机场30分钟车程,郑渝高铁客运专线通过方城全境设置方城站;县内通讯设施日趋完备,与国内外沟通快速便捷。
郑渝高铁(在建)

卫生
改革开放以来,方城县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投资2500万元的民营医院主体工程已竣工,16所乡镇卫生院改造工程全部完成,村级示范性卫生服务站全面覆盖,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0%以上,截止2008年,方城县563个行政村已全部建成了标准化村级卫生所,其中完成高标准卫生所292家,各项指标均走在河南省先进行列,改变了城乡卫生落后状况,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8年,方城县新农合实际发生门诊35.3万人(次),报销费用825.92万元,其中在村卫生所就诊33.3万人(次),补助费用747.83万元,分别较2007年上升271%和260%。2008年底,全县有卫生医疗机构23个,比1978年增加两个;平均每千人口有医院床位1.3张和医生1.9人,分别比1978年增长0.7张和1.2人。[7]

三国时期古战场——方城博望坡 (2张)

风景名胜
编辑
方城有可供观赏的风景名胜80多处。距今七千多年的独树大张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中国最早的长城——楚长城遗址、西汉廷尉张释之祠、东汉——汉光武帝——刘秀饮马的扳倒井遗址和湖阳公主修行的炼真宫遗址、北魏雕凿的佛沟摩崖造像、唐代四大名刹之一的普严寺、宋襄汉漕渠遗址、红二十五军血战独树镇纪念碑、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纪念馆等景观;有号称北武当的黄石山、“中华第一石川”七十二潭以及七峰山、大乘山、三贤山、望花亭水库等自然景观。其中,大张庄、平高台古文化遗址、楚长城、文庙、博望故城、佛沟摩崖造像和红二十五军独树镇纪念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

东汉湖阳公主修真之所——方城炼真宫(27张)

名优特产
编辑
文房瑰宝中国五大名砚之一的黄石砚,始创于汉代,盛于宋代,古代大书法家米芾、黄庭坚,当代大书法家启功等曾挥毫泼墨,予以高度赞誉。1993年,方城黄石砚荣获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金奖;1994年参加中国名砚展览,荣获石质、工艺双项金奖;1995年被国家轻工部列为名牌产品,并列为国家级礼品馈赠国际友人。方城已开发近百种新型产品,年产精品砚台5万方,产品远销国内26个省市和日本、美国、香港、台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方城烩面是一道汉族面食小吃。在方城的历史并不长,据方城做烩面最早的一批烩面师傅所说,方城烩面起源在八十年代初期,师承于郑州烩面,但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聪明的烩面师傅们结合着方城的特色——回族较多,从而羊肉资源丰富,进而在郑州烩面的基础上摸索改进形成今天的豫南特色美食——方城烩面。
博望锅盔是河南省传统的汉族小吃。筋香柔韧,丝毫没有夹生的感觉。它是用发酵面、干面反复盘揉,
河南传统美味小吃——方城博望锅盔
做成盾牌形状上锅炕,待两面凝结后,把数个锅盔叠立起来放在锅内,不加水,用文火蒸烤至熟。烤好的锅盔不焦不糊,具有生面的颜色、熟馍的味道。它重约2-2.5公斤,直径1尺(33厘米)有余。虽然厚达到2寸(0.6 厘米),用刀切开颜色好像生面一样,但吃起来筋香柔韧,丝毫没有夹生的感觉。博望锅盔,系用白面烤制的一种特色食品。外形似锅,又类头盔,通体白色,如生面晒干一般,直径一尺余,厚二寸,每个重达四斤,食之酥香爽口,耐嚼耐饥,且久放不坏。

历史名人
编辑
张释之:生卒年不详,汉族,字季。(在县城老城区西关释之路北侧有张释之祠,县城北1.5公里胡岗村有墓地)。[9]
张骞封侯之地——方城博望镇
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14年),汉族,字子文(后年封侯于方城博望)。
杜凤瑞:(1933~1958年),方城县杨楼人,空军战斗英雄。(在城东新区的甘江河畔,许南公路北侧有杜风瑞烈士纪念馆[10] )。
陈胜:(?-前208),字涉。(方城是陈胜故里)。
栗在山:(1916—2006),1933年参加革命,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望采纳

南阳市雪枫桥的历史~

  早期历史
  周宣王时为申伯封地,称申伯国。
  春秋时楚灭申建宛邑,始称宛,战国属韩。
  周报王四十三年(前272年)始置宛县,为南阳郡治所。
  西汉因秦旧制,新莽改南阳郡为“前队”(队音逆),改宛县为南阳县。
  东汉复西汉旧制。称宛县,仍为南阳郡治所,北周并宛县于亡陌,称上宛。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上宛为南阳县,属邓州。
  隋场帝大业三年(607年)。改邓州为南阳郡,领有南阳县。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置宛州,领有南阳县,武德八年(625年)宛州废。复设邓州,仍属邓州。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改邓州称南阳郡,仍辖南阳县。不久复邓州。
  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置申州,南阳为治所。
  元升申州为南阳府。
  明、清仍设府,南阳县为府治。
  近代时期
  辛亥革命时,南阳县籍同盟会员徐万年、王鹤年在武昌起义中首义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
  1913年,白朗(河南人,他领导反对袁世凯称帝的起义,在全国影响很大)起义时,南阳县人民响应义军攻克南阳。
  现代时期
  1919年,南阳青年学生积极响应“五四”反帝爱国运动,掀起势如潮涌的革命浪潮,虽然遭到国民党反动分子南阳县镇守吴庆桐的镇压,但是爱国主义思想迅速在全县广泛传播。南阳县商会要求商号停止购销日货的决定,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1923年4月,河南省立五中(南阳市一中前身)、英资专修学校、县立一高小、学生联合会、教育会、商会等学校或团体冒雨集会游行,散发传单,并致电北京政府要求保我疆土。
  1925年,南阳城内各校学生一致举行罢课,发动成立南阳沪案后援会。
  宛城区建置较早.民国3年(1914年)废南阳府,改属南汝道。后道废属省。民国21年(1932年)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至1948年11月南阳县解放。
  1949年3月成立南阳县市人民民主政府,属河南省南阳地区专区辖。同年11月22日县、市分设,建立南阳市。
  当代时期
  1960年6月16日南阳县并入市。
  1961年7月26日县、市重新分设。
  1994年,南阳市新设宛城区和卧龙区。宛城区辖原南阳市的新华、东关2个街道办事处和环城乡,原南阳县的白河、瓦店、官庄3个镇和新店、红泥湾、高庙、茶庵、溧河、汉冢、黄家岗、金华8个乡,区人民政府驻东关街道办事处建设路;卧龙区辖原南阳市的梅溪街道办事处和七一、靳岗、卧龙3个乡,原南阳县的蒲山、漳河、石桥3个镇和小寨、潦河坡、谢庄、安皋、王村、青华、陆营、英庄8个乡,区人民政府驻梅溪街道办事处七一路。南阳市辖原南阳地区的桐柏县、方城县、淅川县、镇平县、唐河县、南召县、内乡县、新野县、旗社县、西峡县和新设的宛城区、卧龙区。原南阳地区的邓州市由省直辖。

南阳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50万年前,与北京猿人同时代的南召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时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秦汉时叫宛郡,后来也有叫陈留的,故有“南都”、“帝乡”之称。城西卧龙岗是诸葛亮辅佐刘备前的躬耕地武侯祠,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典故的最正统的发生地。现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9处。南阳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历史上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 范蠡及“智圣”诸葛亮 南阳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周代天子曾分封了申、吕、谢、郦、蓼、曾、鄀、许等诸侯国。春秋时楚设宛邑,到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初置南阳郡”时,才开始使用“南阳”这个名字。至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夏朝初,禹把今南阳境内邓州作为都城,见唐杜佑《通典》:“邓为禹都”。 商朝、周朝时,现南阳境内有申、邓、谢等诸侯国。 春秋时,楚国属地,称为宛,冶金业发达。 战国后期为秦所据。公元前272年,秦昭王三十五年,设南阳郡。 西汉置南阳郡,辖境自河南熊耳山以南至湖北大湖山以北。 东汉被称为“南都”,为仅次于首都洛阳的第二大都市。 唐朝,南阳设邓、唐二州。唐朝中盛时期南阳地区农业兴旺,工商业繁荣。 明朝初年,南阳是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的封地,在南阳城内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唐王府。现在留有王府山。

临汾地震的1695年地震
答:1695年5月18日傍晚8点前后(清朝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日戌时),临汾盆地内发生8级大地震,史称“平阳地震”或称“平阳,潞安大地震”。地震时有声如雷,地动山摇,城倒屋塌,加之烈火烧天,黑水涌地,使平阳府治临汾城...

人类历史上有哪些超级地震事件
答: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地震之一,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据中国地震局测定,汶川地震的震级为7.9级,是中国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的最强烈地震。汶川地震对当地人民和整个中国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国历史上地震
答:《乾隆宁夏府志》记载:“酉时地震,从西北至东南,平罗及郡城尤甚,东南村堡渐减。地如奋跃,土皆坟起。平罗北新渠、宝丰二县,地多坼裂,宽数尺或盈丈,……三县城垣堤坝屋舍尽倒,压死官民男妇五万余人”。又据...

我想知道中国古代出现过比较著名的灾难
答:使这次地震造成了惨重灾难。历史地理学研究结果表明,1556年陕西华县大地震造成的陕西潼关黄河河床的抬升,触发了1570年以后黄河小北干流长期的洪水泛滥.频繁的洪水泛滥演化成两岸的生态环境灾难.明代山西的荣河县城、蒲州城和陕西...

宁夏平罗地震情景是怎样的?
答:重要的历史典籍毁于一旦,灾害涉及甘、陕、鲁、晋、冀等省47州县,最远到河北容城,约900千米。由于这次地震,新建才十几年的宝丰、新渠二县被朝廷裁汰,属地大部归平罗县管辖,朝廷拨银7万两用于重建平罗县城。

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强地震发生在哪一年?
答:华县特大地震(明嘉靖关中大地震)-中国历史上有记载以来破坏力最强、影响范围最广的大地震。明朝嘉靖关中大地震(1556年1月23日),简称嘉靖大地震,也称华县大地震,是发生于中国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农历十二月十二的大地震,...

中国500年内发生过7.0级的大地震有哪些?分别在哪些地方?
答:广东琼山地震 发生于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1605年7月13日).《康熙琼山县志》记载:“亥时地大震,自东北起,声响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尽,城中压死者数千,……”.估计震级为7.5级或更强,为海南岛地区历史上最大地震...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是哪次啊?
答:风仪城内同时火起多处,绣衣街、十字街一带全被烧毁。宾川县城灾情稍轻,唯海东玉龙村和海南耆内南村尊庄等处火灾,共烧毁瓦草房86所。据“中国历史地震资料汇编”(第一卷)记载,1367年(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太原大地震,凡四十日...

2016年运城市芮城县3月12有地震吗
答:目前,伤员伤情平稳。截至昨天下午3时,震区共发生余震64次,最大余震为14时05分发生的2.4级余震。山西省地震局消息称,初步判定发震断裂为运城盆地南缘的中条山北麓断裂。有历史记载及仪器记录以来,震中周围50公里范围内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