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的忆昔中巧用典故,语涉双关,以五、六句为例,简要分析一下? 韦庄《忆昔》的全文如何翻译?

作者&投稿:勾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建安子弟,文采风流,西园畅叙,一觞一饮;战国无忌,呐喊声中,红颜倾力,方振臂间,死士赴秦。

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 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 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 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 夕阳唯见水东流!

韦庄本来住在长安附近,后来移居虢州。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时,他正来京城应试,目击这座古都的兴替盛衰,抚今伤昔,写下了这首“感慨遥深,婉而多讽”的七律。“感慨遥深”指其思想感情,“婉而多讽”言其情韵风调。

此诗艺术上主要有两点特色:

一是用典使事,使诗意委婉深曲。首句“五陵”,是长安城外唐代贵族聚居之地,诗中“五陵”不单指代长安,也泛指当时贵族社会。次句的《子夜歌》是乐府古曲,歌词多写男女四时行乐之情,诗人以此讽刺豪门贵族一年四季追欢逐乐、笙歌达旦的奢靡生活。分明讽其沉湎声色,却用“月满楼”为衬景,把讽意深藏在溶溶月色中,不露声色。三句“银烛树前长似昼”,取邢邵“夕宴银为烛”诗意,写王公豪富之家酒食征逐,昼夜不分,也是意存鞭挞,而赋色清丽,辞意似依违于美刺之间。四句“露桃花里不知秋”,语出王昌龄《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借龙标诗语,笔锋暗指宫庭,斥其沉迷酒色以至春秋不辨,同样辞旨微婉,蕴藉不吐。第三联“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于对仗工绝之外,尤见使事之巧,尽委婉深曲之能事。“西园公子”指魏文帝曹丕及其弟曹植等,至于“无忌”,却是战国时代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名号。韦庄巧妙地把曹魏之“魏”与战国七雄之“魏”牵合在一起,由此引出“无忌”二字。但又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待,仅取其“无所忌惮”之意。这句诗的实际意思是指斥王孙公子肆无忌惮。诗人把这层真意寄寓在两个历史人物的名号中。由于曹丕和信陵君都是历史上值得称道的风流人物,因此,读起来倒象对那些王孙公子放荡不羁的行为津津乐道,而容易忽略其微讽的深意。下联“莫愁”同此手法,用传说中一位美丽歌女的名字,慨叹浮华女子不解国事蜩螗,深寓“融江犹唱后庭花”的沉痛。由于巧妙地使事用典,全诗但见花月管弦,裘马脂粉,真意反而朦胧,如雾里看花,隐约缥缈,不见色相。感慨之诗意藉婉而多讽的风调而显得更为深沉,更加耐人咀嚼。

二是借助于双关、象征、暗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错综运用,传出弦外之音和味外之味。“子夜歌”是乐府古调名,也含有“半夜笙歌”的微意,语意双关。“银烛树前”则暗示贵族生活的豪华奢侈。“露桃花里”象征红袖青螺;“不知秋”又用双关手法,含有不知末日将临的深意。“无忌”“莫愁”,均取双关。“俱是梦”的“梦”字,绾上三联,既慨叹往昔繁华,如梦如烟;又有双关“醉生梦死”之意。结句“夕阳唯见水东流”,从修辞角度看,“夕阳”象征唐末国运已如日薄西山,“水东流”象征唐王朝崩溃的大势如碧水东去,颓波难挽;从诗的色彩看,则见残阳惨淡,照着滔滔逝水,暮色苍茫中,万物萧瑟。有此一结句,无限怆怀,顿生纸墨。有此一结句,就使诗情更为饱满、凄怆。水流无已,此恨绵绵,都包含在这七个字中,这正是全诗结穴之处。

全诗以“昔年”领起,前六句紧扣题旨“忆”字,描绘昔日繁华景象。末联一跌,顿起波澜,发为变徵之音,结出无限感慨。由于前六句色彩秾丽,人们很容易产生错觉:似乎韦庄是在回味、留恋乱前长安贵族豪右那种灯红酒绿的生活。其实,韦庄出身于早已破落的大族之家,那时他是没有资格进入诗中描绘的那种上流社会的。诗中隐含着对上层统治阶层醉生梦死、竞逐奢靡的批判,抒发了他对社稷倾危的感叹。只是由于用语华艳,给全诗蒙上了一层粉红色的轻纱,使人乍读之难察幽隐,细品之却有深意。这种曲曲传情、意在言外的构思,形成了“婉而多讽”的情韵风调。以华绮侧艳之辞,寄感慨遥深之志,是晚唐诗风的特征之一。韦庄这首诗,正体现了这一特征。

《忆昔》 韦庄 诗歌鉴赏~

1)这首诗巧用典故,语涉双关,以颈联为例,就其中一种手法做简要分析。
诗人把讽喻唐末王孙贵族生活奢靡之意寄寓在曹丕和信陵君这些历史上值得称道的风流人物身上,这是用典;诗人用传说中善歌少女的名字,讽喻浮华女子不解国事艰难,深寓“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沉痛,也是用典。

诗人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这是双关;诗人言愁却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讽,这也是双关。

(2)“夕阳唯见水东流”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对唐王朝颓势难挽,行将覆灭的悲伤。(从作者个人角度回答,抒发了身世沧桑之痛,亦可。)

《忆昔》
唐 韦庄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华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翻译:
当年曾经在长安游玩,豪门贵族在溶溶月色这中追欢逐乐。
王公豪富之家酒食征逐昼夜不分,皇宫中皇上沉醉洒色,以至于春秋不分。
王孙公子们肆无忌惮,自命风流,而浮华女子不解国愁仍风月脂粉。
如今的离乱都似梦一般(这一切都是醉生梦死的后果),到如今国家就如夕阳一般只能眼见国家一步步走向衰败毁灭。
主题思想:
1)这首诗巧用典故,语涉双关,以颈联为例,就其中一种手法做简要分析。
诗人把讽喻唐末王孙贵族生活奢靡之意寄寓在曹丕和信陵君这些历史上值得称道的风流人物身上,这是用典;诗人用传说中善歌少女的名字,讽喻浮华女子不解国事艰难,深寓“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沉痛,也是用典。
诗人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这是双关;诗人言愁却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讽,这也是双关。(2)“夕阳唯见水东流”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对唐王朝颓势难挽,行将覆灭的悲伤。(从作者个人角度回答,抒发了身世沧桑之痛,亦可。)

杜甫《忆昔》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大隋初唐以来,结束了南北乱世给国家造成的损害,人民生活得到了相对的富足,国家实力得到了补充,这正是玄宗年间所谓开元盛世的景象。但是,朋友,请记住,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民生疾苦,这首诗里反映出来的忧国之思难于言表。其实无论哪朝哪代,对于人民...

昔年曾向五陵游的下一句昔年曾向五陵游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这一联写得好,不仅在于对仗极为工整,巧用典故,还在于在工整的形式下,。所蕴含的诗人深沉感慨,读罢能让人咀嚼与深思。“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二是借助于双关、象征、暗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错综运用,传出弦外之音和味外之味。“子夜歌”是乐府古调名,也含有“半夜笙歌”的微意,语意双关。“银烛...

今日乱离俱是梦的上一句今日乱离俱是梦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这一联写得好,不仅在于对仗极为工整,巧用典故,还在于在工整的形式下,。所蕴含的诗人深沉感慨,读罢能让人咀嚼与深思。“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子夜歌”是乐府古调名,也含有“半夜笙歌”的微意,语意双关。“银烛树前”则暗示贵族生活的豪华奢侈。“露桃花里”象征红袖青螺;“不知秋”又用双关...

诗歌当中的描写景物的手法有哪些
答:“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秦”、“汉” 兼及“明月”和“关”。 25、双关 为了使某一字、词,凭借其本身具有的语音或语意的条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就是双关。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含蓄、风趣。如韦庄的《忆昔》中诗人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

银烛树前长似昼的上一句银烛树前长似昼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这一联写得好,不仅在于对仗极为工整,巧用典故,还在于在工整的形式下,。所蕴含的诗人深沉感慨,读罢能让人咀嚼与深思。“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二是借助于双关、象征、暗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错综运用,传出弦外之音和味外之味。“子夜歌”是乐府古调名,也含有“半夜笙歌”的微意,语意双关。“银烛...

露桃花里不知秋的上一句露桃花里不知秋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一、《忆昔·昔年曾向五陵游》的全文点此查看《忆昔·昔年曾向五陵游》的详细内容昔年曾向五陵游,...“露桃花里不知秋”,语出《宋书·乐志》中所载的《古辞鸡鸣桑树巅》诗;‘“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露桃花里”象征红袖青螺;“不知秋”又用双关手法,含有不知末日将临的深意。“无忌”“莫愁”,均...

今日乱离俱是梦的解释今日乱离俱是梦的解释是什么
答:这一联写得好,不仅在于对仗极为工整,巧用典故,还在于在工整的形式下,。所蕴含的诗人深沉感慨,读罢能让人咀嚼与深思。“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子夜歌”是乐府古调名,也含有“半夜笙歌”的微意,语意双关。“银烛树前”则暗示贵族生活的豪华奢侈。“露桃花里”象征红袖青螺;“不知秋”又用双关...

夕阳唯见水东流的翻译夕阳唯见水东流的翻译是什么
答:这一联写得好,不仅在于对仗极为工整,巧用典故,还在于在工整的形式下,。所蕴含的诗人深沉感慨,读罢能让人咀嚼与深思。“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子夜歌”是乐府古调名,也含有“半夜笙歌”的微意,语意双关。“银烛树前”则暗示贵族生活的豪华奢侈。“露桃花里”象征红袖青螺;“不知秋”又用双关...

古诗词手法
答:11.双关 某一字、词,凭借其本身具有的语音或语意的条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就是双关。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含蓄、风趣。例如:韦庄的《忆昔》“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今日乱离俱是梦的下一句今日乱离俱是梦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这一联写得好,不仅在于对仗极为工整,巧用典故,还在于在工整的形式下,。所蕴含的诗人深沉感慨,读罢能让人咀嚼与深思。“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子夜歌”是乐府古调名,也含有“半夜笙歌”的微意,语意双关。“银烛树前”则暗示贵族生活的豪华奢侈。“露桃花里”象征红袖青螺;“不知秋”又用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