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亿年前的恐龙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汉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据国外媒体报道,众所周知,早在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导致了统治地球的恐龙灭绝,但近日同样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理论发现恐龙在地球上的统治地位也起于一颗小行星。在2.01亿年前的前三叠纪末期,发生了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使得原始鳄类生物几乎被灭绝,使得恐龙的祖先有机会上升到食物链的最顶级。哥伦比亚大学的古生物学家保罗·奥尔森(Paul Olsen)和地质学家丹尼斯·肯特(Dennis Kent)此前一直探索该理论并寻找那次导致恐龙崛起的事件起因。

恐龙在地球上的统治地位也起于一颗小行星撞地球

统治地球的恐龙或来自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然而早在恐龙之前也发生一次生物大灭绝
科学家推测一颗直径六英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了生物的灭绝,在过去4.5亿年历史中,地球上的生命至少经历了五次大灭绝事件,使得生物多样性的急剧下降以及统治地球的主导生物群体消失。到目前为止最后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就是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产生了全球大火、冲击波和海啸,极大地改变了全球气候,最终导致恐龙灭绝等大型生物消失,而人类则走上进化并统治地球的舞台。
许多科学家认为我们正处于第六次地球生物大灭绝的边缘,其中人为地过渡捕猎其他物种、破坏它们的栖息地,以及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加速了新一轮的全球气候变化进程,这些因素都驱使人类往生物大灭绝的边缘靠拢。研究人员对第四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存在疑惑,该事件为恐龙统治地球扫除了障碍,而其原因依然是个迷。
奥尔森和肯特通过对摩洛哥古代熔岩流、威尔士沿岸的海浪侵蚀海崖、新泽西州的宾夕法尼亚州的深沉岩石地貌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三叠纪-侏罗纪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导致地球上一半的物种消失,比如地球上出现的早期鳄鱼、树居的蜥蜴,许多阔叶植物等等都灭绝了。当时的恐龙只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群体,但后来由于其他大型生物的消失使其迅速演化成具有更大体积和多分支的物种。
直到最近,第四次生物大灭绝的确切时间仍然不明朗,2002年时科学家从化石以及其他来源的证据显示灭绝事件发生于2.01亿年前。同时,科学家也认为气候因素以及海平面的变化在2亿年前或达到致命的临界点,其中火山喷发导致大量烟尘、二氧化碳交替影响全球气候,该现象与目前人类的污染状况产生的环境负效应类似。
奥尔森和肯特提出了另外一种关于第四次生物大灭绝的可能性,即小行星撞击地球是罪魁祸首,但该想法的证据仍然不完全。根据奥尔森介绍:“我们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在三叠纪-侏罗纪的生物大灭绝真实发生了,该事件可能历时一万多年,或者也可以在一天中发生。”早在2002年,奥尔森和肯特的论文中就研究了为什么大型恐龙在仅仅在三叠纪大灭绝事件后一万年就出现了。
除此之外,科学家在那个时候的地层中发现了铱元素,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是稀有元素,但在陨石中的含量非常丰富。于是其他研究人员也发现了类似的证据存在于三叠纪-侏罗纪的边界上,其中大量铱层位于摩洛哥和新斯科舍省,对在意大利地区的石英层也会产生了影响。但这些并没有最后的定论。与此同时,奥尔森和肯特也开始寻找当时的火山活动情况。在大灭绝事件时期,地球上还仅未出现大陆漂移,只有一个联合古陆,在此之后地球上的陆地开始分裂,并在大西洋海底形成了一个裂谷。
随着大规模熔岩活动的反复作用数十万年之久,在大西洋中部形成了岩浆集聚区,这项发现依据对现今在北美东部海岸以及巴西和非洲部分地区的火成岩的研究发现。来自远古火山喷发产生的含硫颗粒使得地球出现持续性的昏暗天空,温度降低,而火山喷发还导致了另一个影响就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可在大气中存在数个世纪之久,使得地球出现周期性冷暖大幅度变化。
到了2010年,有科学家再次提出陨石撞击论,位于法国西部罗什舒瓦尔附近已经受到严重侵蚀的陨石坑被认为2亿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留下。科学家使用深层钻探技术分析了大灭绝时期的熔岩层,在土壤样本中发现了比今天高出五至十倍的二氧化碳浓度,其产生的温室效应足以杀死许多植物和动物,并导致海洋酸化等化学反应的发生,因此奥尔森认为第四次大灭绝时期全球气候出现大幅度的冷热反复很有可能造成物种的大规模灭绝

两亿年前的恐龙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从古植物与恐龙的化石可以知道一年都是气候温暖,空气潮湿的环境。

恐龙生活的环境中,最重要的是,大气层氧气含量是现今的100%以上。
如此高浓度的含氧量才足以支持恐龙这种庞然大物生存。

恐龙是怎么消失的?
答:0.66亿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时,正值恐龙生态系统较脆弱时期,遭遇小行星碰撞所致的环境巨变,恐龙在生活了1.6亿年后走向灭绝。恐龙是出现于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恐龙”一词是生物学家对英文Dinosauria即“恐怖的蜥蜴”的翻译,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恐龙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

恐龙怎么消失的
答:恐龙是所有爬行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很适宜生活在沼泽地带和浅水湖里,那时的空气温暖而潮湿,食物也很容易找到。所以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几千万年的时间,但不知什么原因,它们在65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长期...

恐龙是怎么来的?
答:3生活在距今约2.7亿年前的三叠纪,异翅目动物背部有长鳍,长约3.3米,背部布满鳞片。为了捕捉猎物,速度尤为重要。尾巴通过用前肢托起身体起到平衡器的作用,整个身体以腰带为枢纽,发展成为具有特殊爬行动物形态的恐龙。三叠纪末,环境改善,大部分物种灭绝。为了符合先验环境,生物体又开始退化。

恐龙的一切生活情况
答:照此看来,恐龙只是“龙”(爬行动物)中的一部分,且只生活在陆地上(包括沼泽地区),没有上天、下海的。这一点经常有人搞错,误把翼龙、鱼龙也说成为恐龙。在此顺便纠正一下,翼龙、鱼龙等是“龙”,但不是恐龙。恐龙大致在距今2亿年前,从原始爬行动物中进化出来的,在地球上生活了1亿多年后...

恐龙时期发生了什么?
答:然而到了白垩纪和古新纪之交,亦即距今6500万年时,曾经不可一世的恐龙王朝却突然销声匿迹了。对于恐龙的灭绝,人们曾作过种种猜测,也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物种斗争说”:认为7000万年前,比恐龙更高等的哺乳动物已大量存在,哺乳动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生活能力都比...

恐龙是怎样出来的
答:恐龙源自数十亿年前生活在海洋的微生物,渐渐由微生物演化成鱼类,由于海洋的生物渐多,鱼类又演化出在陆地上行走的两生类,接着演变成爬行类,经过数十亿年的历程进化成恐龙。恐龙属脊椎动物爬虫类,恐龙的种类大约有九百到一千二百种,而爬虫类在地球历史里繁荣了约一亿五千万年左右。在古代期间大约五...

侏罗纪时期的环境是怎样的?
答:荒凉缺少植物的三叠纪过去之后,侏罗纪时代的地球则变得更加生机盎然了,天空晴朗,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沙漠逐渐减少,成片成片的郁郁葱葱的树林出现了,不只有低矮的蕨类、藻类植物,还有高大的针叶树、银杏树,丰富的食物,适宜的环境使恐龙们迅速繁盛起来,前所未有的巨型恐龙们争相亮相,竞争自己的生存空间...

恐龙的起源、发展和灭绝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1、起源:恐龙属脊椎动物爬虫类,在古代期间大约五亿七千万至二亿四千八百万年前,柔软无骨的生物演变出具有体内骨架的鱼类;鱼类又产生了在陆地上行走的两生类,并接着演变出爬行类。其中一支爬行类演化为初龙类。最早的恐龙出现大约距今二亿四千万年前,曾产于中生代之陆上沼泽,中颈尾皆长,后肢比...

恐龙是怎样诞生的?
答:由此又过去了数十亿年,起源于大海里的早期脊椎动物从海里爬上岸,这些动物占据了恐龙时代之前的世界,其中就有异齿蜥,它大概生活在距今2.7亿年前的三叠纪,异齿蜥背部长着长鳍,身长约3.3米,背上披着鳞甲。三叠纪末期的环境恶化,造成大部分物种消亡,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生物又开始进化。水龙兽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