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计算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应纳税所得额与利润总额的联系、区别

作者&投稿:鄹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会计核算原则和税法的有关规定所包含的内容不同(即计算口径不同)和计算时期不同所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产生的差异,就其原因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两类。

  (1)永久性差异,指某一会计期间,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纳税所得(或亏损)之间由于计算口径不同而产生的差额。这种差额在本期发生,将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当企业按照会计原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纳税所得包括的内容不同时,即所确认的收支口径不同时,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就会出现差异。

  ①一般情况下是税前会计利润小于纳税所得。例如:企业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产的损失等,按照会计核算原则的规定,应在计算税前会计利润时予以扣除。因为这些支出属于企业发生的费用支出的范畴,所以应体现在经营损益中。但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这些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从中扣除。在这种情况下,税前会计利润就会小于纳税所得。
  产生这种永久性差异的事项还有:利息支出(计入会计利润入损益的部分):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非金融机构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在纳税时扣除;按照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无论是从金融机构还是从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无论利率的高低,均应按照实际发生数计入损益。

  提取坏账准备:按照税法的规定,企业按照财政部的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按照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坏账准备可以按照财务制度规定的方法和比例计算提取,也可以按照其他方法和比例计算提取,按照其他方法计算提取的坏账准备与按照财务制度规定的方法和比例计算提取的差额都可以计入当期损益。此外,企业发生的其他有关费用支出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在会计核算中应据实列支,但在纳税时应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整。另外,增值税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某些视同销售的行为,如用货物对外投资,将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等,在会计核算中不作为销售实现处理,但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应交纳所得税。

  ②税前会计利润大于纳税所得。例如:企业购买债券等取得利息收入,按照会计核算原则的规定,无论何种债券 会计利润的利息收入均属于企业的一项收益,构成税前会计利润的组成内容。但是,出于鼓励企业购买国债等原因,税法可能规定企业的某些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如购买国库券和特种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可以从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在这种情况下,税前会计利润就会大于纳税所得。产生这种永久性差异的事项还有:对外投资分回利润:按照税法的规定企业从其他单位分回的、已经交纳所得税的利润,其已交纳税额可以在计算本企业所得税时予以调整;按照会计核算的规定,企业从其他单位分回的已缴纳所得税的利润要并人本企业的利润总额。

  (2)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有些收入和支出项目计入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计入纳税所得(或亏损)的时间不一致,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纳税所得(或亏损)之的差额。时性差额发生于某一期间,但在以后的一期或若干期内将会转回。时性差额可分为应纳税时间性差额和可抵减时间性差额。其中,应纳税时间性差额,指在未来会计期间内将产生应纳所得税金额的时性差额;可抵减时间性差额,指在未来期间内将产生可抵减所得税金额的时间性差额。
请按一下采纳哦~O(∩_∩)O谢谢~

会计利润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关系~

一、会计利润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关系是:\x0d\x0a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x0d\x0a二、解释\x0d\x0a1、会计利润是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计算的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是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利润,两者在认定标准上有些区别,所以不一定相等。需要在企业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才能计算出所得税应税利润(应纳税所得额)\x0d\x0a2、式中的“纳税调整增加额”主要包括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公益性捐赠支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 , 以及企业已计人当期损失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 如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等) 。\x0d\x0a3、式中的“纳税调整减少额”主要包括按税法规定允的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如前五年内未弥补亏损和国债利息收入等。\x0d\x0a4、所得税法规定几项税前扣除费用的标准列举如下(并非全部):超出部分要调增,未超过的按实际发生额扣除。\x0d\x0a(1)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 % 的部分,准予扣除。\x0d\x0a(2)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 的部分,准予扣除。\x0d\x0a(3)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2.5% 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x0d\x0a(4)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 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x0d\x0a(5)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x0d\x0a(6)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l2% 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联系:都是用来企业盈利能力的技术指标。
区别如下:
一、指代不同
1、应纳税所得额: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
2、利润总额:由销售利润和营业外净收支 (营业外支出抵减利润) 两部分构成。
二、计算方法不同
1、应纳税所得额: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与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计算的会计所得额(会计利润)往往不一致。当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有关税收法规不一致时,应当依照国家税收法规的规定计算缴纳所得税 。
2、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投资净收益。


三、影响不同
1、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应纳税所得额的正确计算,同成本、费用核算关系密切,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的税收负担。
2、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一外收支项目和前期调整项目;但在损益表中,许多国家还是在计算利润总额(或会计收益)之前,将当期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利润(正常利润)和其他损益(非正常利润)分开列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润总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是企业利润吗
答:利润和企业所得税不是同一个意思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区别:1、定义不同(1)、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2)、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

利润与企业所得税的关系是什么
答:应纳税所得额是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利润,两者在认定标准上有些区别,所以不一定相等。需要在企业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才能计算出所得税应税利润(应纳税所得额) 2、式中的“纳税调整增加额”主要包括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

会计利润和企业所得额的不同点有哪些
答: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区别:1、定义不同,会计利润是根据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使用收入减去各种费用计算出来的结果。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根据税法规定计算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2、计算方式不同,会计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实际核算的方式...

企业所得税和利润有关系吗?
答:先要明确,企业所得税肯定不是按照净利润计算的,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分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计算方式如下:你每个月末(如果季度预缴的话就是季末)要出财务报表,其中的利润表上有一个本年累计数,你看本年累计的利润,假如你第一季度利润末本年利润累计为A,那么你这时候...

利润总额和所得税的关系?
答:利润总额以所得税为中心,利润总额对企业管理中所需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和分配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决策谋划、预算控制、分析考核等所进行的全面管理。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

为什么税前会计利润(报表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会存在差异?其差异有...
答:税前会计利润是指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通过财务会计的程序确认的、在扣减当期所得税费用之前的收益。确认税前会计利润的目的是尽可能精确地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与税前会计利润相对应的概念是纳税所得,它是根据国家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计算确定的收益,是企业申报纳税和国家税收机关核定企业应纳税额的依据 由于税前会计利...

利润总额和所得税的关系?
答:当然有关系,,利润总额是指会计税前利润,,加减税法要求调整的部分(具体哪些调整项目每个企业都不同,内容太多你看下税法)就形成了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所得税率(一般是25%,小型微利是20%,还有些有税收优惠的企业更低)上表中,12年5月份未计算所得税(因为所得税是按...

企业所得税报表和利润表有什么关系
答:耒分配利润"期初余额 +损益表中的"净利润"本年累计数2 所得税申报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 = 损益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本年累计数所得税申报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 = 损益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本年累计数所得税申报表中的利润 = 损益表中的利润总额本年累计数无论你是哪一类公司,都是这样填报....

企业所得税是按照利润总额计算所得税还是净利润?
答:答:企业所得税不按照净利润计算的,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分期预缴。利润的公式: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业务成本-主营业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应纳税所得额的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纳税...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与本年利润以及企业所得税的关系
答: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与本年利润以及企业所得税之间的关系如下: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未分配利润是利润分配的二级科目。本年利润在会计核算中,将发生的各项费用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