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的历史与典故

作者&投稿:闻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避暑山庄的历史与典故如下:

一座避暑山庄一部清朝历史,一直以来,说承德避暑山庄,是半部清朝历史。但是,著名学者阎崇年认为,如果说一座避暑山庄,就是一部清朝历史,也可以考虑。避暑山庄是承德的地标性建筑,每位承德人提起避暑山庄都会为之而自豪。

而这样一座宏伟的皇家园林建筑为什么会坐落于承德?也许人们只知道是康熙皇帝打猎路过,见此地风景优美而建成园林,其实不然,避暑山庄的诞生有着更为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康熙皇帝顺天时承地利、促人和的英明政治抉择的真实写照。

所谓顺天时,这就要从当时的国情说起。康熙当政初期,全国尚未完全统一,疆界尚不清楚。清政府虽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但是他们依然不断侵扰我国北方边境。

不仅如此,多处外蒙部落也爆发叛乱,尤其是准噶尔部,不只出兵骚扰喀尔喀蒙古,还利用喇嘛扰乱西藏,致使西藏政局常年动荡不安。对此,康熙皇帝不愿再掀战火,而是采用民族怀柔政策。

这样一来就需要清政府将工作重心北移。再者,进行了21年之久的木兰秋称收效显著,不仅提高了八旗兵的战斗力,还借此增进了清政府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民族怀柔政策的推广。康熙皇帝非常满意,将木兰秋称定为家法,代代传承。

木兰秋称的时间也随之越来越长,阵容也越来越大,最多时达3万余人,历时大半年之久。在此期间人要吃、马要喂,行军住宿都要妥善解决,皇帝还要同时处理军机政务,需要一座行宫作为中转之用,这也为避暑山庄的诞生创造了天时之势。

根据是清朝一共是12朝,有6朝和避暑山庄有关系。避暑山庄反映的不仅仅是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的历史,而且上面也承接了“天天顺”(清朝12帝:天天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天天顺”即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帝)。

同治、光绪、宣统这3个历史是清朝由衰落走向覆亡的历史。这3朝历史转折点定的盘子在什么地方,就在避暑山庄,所以可以考虑一座避暑山庄是一部清朝历史。

避暑山庄第一个特点就是避暑,康熙说的很明白,他为什么叫做避暑山庄,他大意是说我们是东北春天秋天很好,夏天暑热让人难耐受不了,要往北移。其次,我觉得康熙太高明,康熙是一个大的风水师,选择承德作为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的一个交汇点。

从康熙算起,清帝每年大约有半年左右时间在避暑山庄。避暑山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中华多重文化的融合。各个民族,特别是汉族、蒙古族、蒙族、藏族等等,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文化、政治交流。避暑山庄是中华多元文化的一座圣殿。



~

关于承德避暑山庄的历史(简短)?
答: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时期,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要在承德度过,清前期很多重要的大事,都在这里处理。清帝嘉庆、咸丰皆病逝于此。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京师,清帝咸丰逃到避暑山庄避难,在这座房子里批准了《中俄北京条约》等几个不平等条约。影响我国历史进程的“辛酉政变”亦发端于此。随着清王朝的衰落,...

避暑山庄为什么很有名?有什么相关历史?求大神帮助
答: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这里发生的一系例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

发生在承德避暑山庄里的小说或者故事
答:承德避暑山庄历史 避暑山庄的营建,大至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随之营建宫殿、亭树和宫墙,使避暑山庄初具规模。康熙皇帝选园中佳景以四字为名题写了“三十六景”。 第二阶段:从乾隆六年(1741年)至乾隆十九年...

避暑山庄因何得名?这个地方真的可以去避暑吗?
答:皇帝避暑期间,少数民族的上流阶层来到山庄巡礼皇帝那里协商民族事务,清政府把他们安置在这座寺庙里进行宗教活动。因此,外八庙是清代初期特定历史条件下,我国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标志。 外八庙(包括乾隆年间修建的各寺庙)集中融合了我国汉、藏、蒙等民族的建筑艺术,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充分体现了多民族建筑风格的...

承德避暑山庄500字有传说的导游词
答:从此,避暑山庄正式得名,其作用也远远超过了普通行宫。康熙还令人为三十六景绘图,并亲洒翰墨,为之题诗、作序。史称此三十六景为“前三十六景”,又称“康熙三十六景”。这三十六景是:1、烟波致爽 2、芝径云堤 3、无暑清凉 4、延薰山馆 5、水芳岩秀 6、万壑松风 7、松鹤清樾 ...

外八庙和避暑山庄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乾隆帝曾在此接待过土尔扈特部...
答:外八庙和避暑山庄位于今天的河北承德。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位于河北省境内,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众多的宫殿以及其它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外八庙是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东北部八座...

康熙皇帝为何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真实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避暑呢?_百度...
答:咸丰1次,其余皇帝没去过,到了清朝后期几位皇帝就不再去了。同治帝和光绪帝身体都比较羸弱,寿命也大多没活多久,当时的清朝正在走下坡路,自然无心无力举行狩猎活动,也没有心思巡幸避暑山庄,因此山庄在咸丰之后就没有皇帝去了,山庄也日渐荒废,曾经被赋予了政治使命的避暑山庄的历史也宣告终结。

避暑山庄兴衰记
答:全部建筑毁于火灾,令人心痛。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自然和人为破坏,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许多建筑已变为废墟。昔日七十二景所剩无几,满目荒凉,不堪入目。避暑山庄是我国园林遗产中的一个杰出典范,虽然许多景致无法彻底恢复,但那残缺不堪的废墟上,刻着中外反动派犯下的罪行。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康熙为何要修承德避暑山庄?
答:康熙盛赞紫荆云帝避暑山庄:“出丹阙的时间少了,很难休息。”。康熙以后,乾隆皇帝等皇帝也在避暑山庄创作作品,不断创造许多美好的回忆。但避暑山庄只是清朝皇帝避暑的地方吗?实际上,避暑山庄的建设是有学问的,其历史意义和影响更需要关注。以上省会城市承德,简称瑞安 为什么要建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历史
答:避暑山庄历史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中国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历时89年。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