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岁用文言文怎么说

作者&投稿:宏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文言文如何说年龄
一.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20岁(男)——弱冠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2. 古代年岁的别称
总角:指童年。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拍颤,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
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及笄:指女子15岁。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弱冠:指男子2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而立:指30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不惑:指40岁。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艾:指5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花甲:指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
古稀:指70岁。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指80、90岁。语出《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
期颐:指百岁。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3.《读者文摘》1983年第一期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初度:指小儿周岁。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
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龆龀:指儿童。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
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
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
以上皆出自《记》。
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
有室之年,男以滚贺旁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语出《礼/曲礼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杖乡之年:指六十岁。
杖国之年:指七十岁。杖朝之年:八十岁。
以上称谓,皆出于《王制》。
下寿:六十岁。中寿:八十岁。上寿:一百岁。
以上称谓,出于《庄子》。
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
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故云。”
2. 男子年龄用文言文怎么说
0-1岁:孩提、襁褓
2-3岁:孩提
8岁:童龀
9岁:九龄
13-15岁: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15:束发、成童、志学
20岁:弱冠、七尺、弱冠、始冠、及冠、冠岁、加冠、冠年
30岁:而立、立年、始立、始室、壮室
40岁: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及艾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
51岁:开六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61岁:开七、华甲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71岁:开八
77岁:喜寿
80岁:望八、杖朝之年
88岁:米寿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望九、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人瑞
3. 人的年龄用古文怎么说
1、按问讯,根据对方年纪和性别,有“齿龄”、“芳龄”、“椿龄”的用词,分别对应青少年、女性、老年人。
2、按不同年岁的人,用词区分很细:
襁褓[qiǎng bǎo]:不满周岁。
孩提[hái tí] :两至三岁。
髫年[tiáo nián] :女孩七岁。
始龀[shǐ chèn] 、龆[tiáo] 年:男孩八岁。
(注: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常用“黄口小儿”语)
幼学:十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
(《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

~

老男人文言文
答:2. 男子年龄用文言文怎么说 0-1岁:孩提、襁褓 2-3岁:孩提 8岁:童龀 9岁:九龄 13-15岁: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15:束发、成童、志学 20岁:弱冠、七尺、弱冠、始冠、及冠、冠岁、加冠、冠年 30岁:而立、立年、始立、始室、壮室 40岁: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半百、知非之年、知命...

31岁文言文怎么说
答: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二十四岁用古文怎么说 女子二十四岁称“花信年华”。 男子二十四岁称“逾弱冠”。1、花信,开花时期。 花信年华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出自: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

文言文18岁怎样形容
答:1. 18岁用文言文怎么说 18岁是没有具体的说法的,男子15岁到20都可以称为称束发,女子还没出嫁,就可以称为待年或待字。舞象之年—— 少年十五至二十岁。束发——男子十五。及笄——女子十五岁。破瓜、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待年、待字——指女子成年待嫁...

博士用文言文怎么说
答:7. 男生21岁用文言文怎么说 0-1岁 孩提、襁褓 2-3岁 孩提 8岁 童龀[chèn] 9岁 九龄 13-15岁 舞勺之年 15 束发、成童、志学 15-20 舞象之年 20岁 弱冠、七尺、弱冠、始冠、及冠、冠岁、加冠、冠年 30岁(男) 而立、立年、始立、始室、壮室 40岁(男) 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

用文言文翻译男生三十岁正月初九生日怎么说
答:小生今而立之年,正月初九生人。其中小生:男子对自己的谦称,而立:古代对三十岁的称呼,生人:出生的人。古代男子常常称呼自己为:“鄙人”、“区区”、“小可”、“不才”。

度岁文言文
答:4. 文言中的年龄排行 如果家有四兄弟,他们的排行从大到小分别是伯、仲、叔、季;女子是孟、仲、叔、季.要是下面还有,那就随便叫吧. 幼学之年.10岁 舞勺之年.13岁 志学之年.15岁(单髻.及髻.抓髻.)而立.壮室之年.30岁强仕之年.春秋鼎盛.40岁 艾老.服官政.50岁杖乡之年.耆年.60岁 杖国之年...

退休用文言文怎么说
答: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 3. 二十四岁用古文怎么说 女子二十四岁称“花信年华”。 男子二十四岁称“逾弱冠”。1、花信,开花时期。 花信年华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出自: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意思是谁的腰鼓可以催开花,快点打...

少数人文言文怎么说
答:若属且皆为所虏。(《鸿门宴》)你们这些人都将被(刘邦)俘虏。所以表示现在“你们”的意思,文言文可以直接用“尔、汝(女)、若、尔”等,为了表示明确,也可以用“尔等、汝等、尔曹、汝辈、若属”等短语。3. 男子年龄用文言文怎么说 0-1岁:孩提、襁褓 2-3岁:孩提 8岁:童龀 9岁:...

别跟213一样的,用文言文或者成语怎么说?
答:阴险狡诈

求一遍文言文情书,送给老师,她是一个教三年级的语文老师,湖南一师毕业...
答:今天下三分,情敌虎视眈眈,臣又当离此他往,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固有不得不进谏于陛下者。愿陛下垂听,则臣幸。臣本学生,躬读于大学,苟全性命于考试,不求闻达于教授,三年改其道。臣生性淡漠,无意功名,昼夜苦读,心如止水。遁入空(文)学院计已有年,修成正果之日当在不远,熟料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