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字旁一个于是什么字 左边一个土字旁右边一个于字念啥

作者&投稿:丛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土字旁一个于是:圩

圩是左右结构,左边是土字旁,右边是于,符合题目要求。

圩有两个读音,分别是:[ xū ] [ wéi ] 

1、赶圩[ gǎn xū ] 

释义:犹赶集。

清 唐训方 《里语徵实》卷中:“赶圩,亦曰趁墟。” 

2、圩垸[ wéi yuàn ] 

释义:长江下游称为圩,中游称为垸,统称圩垸。 

清 魏源 《湖北堤防议》:“ 元 明 以还,海堰尽占为田,穴口止存其二,堤防夹南北岸数百里,而下游之 洞庭 ,又多占为圩垸,容水之地尽化为阻水之区。”

扩展资料:

圩的词性

1、圩 [wéi]

〈名〉形声。本义:低洼区防水护田的土堤

圩,圩岸。——《字汇》

〈动〉筑圩防水

近水居民,又从而圩之田之,而向日受水之区,十去其七八矣。——《湖广水利论》

2、圩 [xū]

〈名〉湘、赣、闽、粤等地区的农村集市(古书中作“虚”) 。

如:圩埠(市集码头)



wei 圩
◎ 圩 wéi
【名词】
(1) (形声。从土,于声。本义:低洼区防水护田的土堤)
(2) 同本义 [dyke]。长江中游地区称为垸,统称“圩垸”
圩,圩岸。——《字汇》
(3) 又如:圩丁(修筑圩田的人);圩户(耕种圩田的农户);圩防(堤坊,堤堰);圩长(主管圩田堤防事务的人);圩埂(围人的堤堰);圩墙(用土石筑成的围绕村镇的墙)
(4) 围绕村落四周的障碍物,也作“围子”。如:土圩子;树圩子
(5) 凹,中央低而四周高。如:圩邪(低洼的地方);圩顶(头顶凹陷。指人的头部中央低而 四旁高)
◎ 圩 wéi
【动词】
(1) 筑圩防水 [build a dyke]
近水居民,又从而圩之田之,而向日受水之区,十去其七八矣。——《湖广水利论》
(2) 另见 xū
◎ 圩 xū
【名词】
(1) 湘、赣、闽、粤等地区的农村集市(古书中作“虚”) [country fair]。如:赶圩(赶集);圩埠(市集码头)
(2) 另见 wéi
[编辑本段]常用词组
◎ 圩 wéi
◎ 圩堤 wéidī
在低洼地区修筑的堤坝,用于防止洪水淹袭
◎ 圩田 wéitián
周围筑有土堤的稻田
◎ 圩垸 wéiyuàn
靠近湖泊的地区为防止湖水侵袭而筑的堤称“圩”,圩内的小圩子称“垸”,合称“圩垸”
◎ 圩子 wéizi
四周具有高起的围岸的低洼地
◎ 圩 xū
◎ 圩场 xūcháng
〈方〉∶也作:“墟场”。乡下的集市
◎ 圩日 xūrì
〈方〉∶集市开市的日子。也叫“圩期”
◎ 圩市 xūshì
[fair]〈方〉∶集市
◎ 圩镇 xūzhèn
〈方〉∶农村集市较大的镇
[编辑本段]汉字出处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字部】 圩
-------------------------------------------------------------------------------
【字汇】云俱切,音于。岸也。【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生而圩顶,故名丘。【司马贞曰】窊也。江淮闲水高于田,筑堤而扞水曰圩。

“圩”读“围”
组词:圩田
意思:有土堤包围能防止外边的水侵入的农田


wéi
<名>
(形声。从土,于声。本义:低洼区防水护田的土堤)
同本义
。长江中游地区称为垸,统称“圩垸”
wéi
<动>
筑圩防水

<名>
湘、赣、闽、粤等地区的农村集市(古书中作“虚”)。如:赶圩(赶集);圩埠(市集码头)

多音字,答案来自于新华字典.
wéi:1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2有圩围住的地区,如圩田,盐圩;3圩子,围绕村落四周的障碍物,如土圩子,树圩子.也作"围子"
xū:闽粤等地区称集市,古书里作"虚"

土字旁一个于读什么~

土字旁一个于读wéi,声母为w,韵母为ei,声调为第二声。xū,声母为x,韵母为u,声调为第一声。yú,声母为y,韵母为u,声调为第二声。
圩,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wéi,指的是中国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当圩读xū时,指的是中国湘、赣、闽、粤等地区称集市。当圩读yú时,指的是窊,凹。部首为土,总笔画为6,汉字结构为左右结构,笔顺为横竖横横横竖。

词语有:
1、圩日,拼音为xū rì,集日。根据西南地区周围约成规定,一般是三日一圩,是“一四七”圩、“二五八”圩、“三六九”圩,也有的是五天为一轮,依农历而定,分为逢“一六”圩、“二七”圩、“三八”圩、“四九”圩和“五十”圩。
2、圩区,拼音为yú qū,是指平原河网或沿江滨湖等低洼易涝地区,通过圈圩筑堤,设置水闸、泵站,以外御洪水、内除涝水,从而形成的封闭的防洪排涝保护区域。

圩是一个多音字,读音分别为xū 和 wéi ,具体如下:

部 首 土 笔 画 6 五 行 土 五 笔 FGFH
[ xū ]
南方一些地区称集市:赶~(赶集)。
[ wéi ]
1.防水护田的堤岸。
2.有圩围住的地区:~田。盐~。
3.圩子,围绕村落四周的障碍物。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1、圩防 [ xū fáng ]
堤防,堤堰。
清 唐甄 《潜书·柅政》:“察农桑,筑圩防,计丰凶,除奸慝,则民亦少害矣。”
2、圩埂 [ xū gěng ]
围水的堤堰。
茹志鹃 《鱼圩边》:“﹝ 小虎 ﹞一气就把粪筐朝地上狠狠一摔,自己就在圩埂上坐了下来。”
3、寨圩 [ zhài xū ]
有土墙包围的营寨。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四章:“有人说这是过去捻军时代的寨圩。”
4、圩墙 [ xū qiáng ]
用土石筑成的围绕村镇的墙。
霍薄陵 《记三大红军会师》:“前面的两座圩墙越来越清晰了。”

一个走之旁一个于字怎么读?
答:yu,四声。就是“遇”的简写,以前国家公布过可以使用,后来又不让用了,同时公布的很多简写字都不让用了,如:磊,下面的两个“石”,写成“双”,等等。

“于”字加个偏旁是什么字?大哥大姐帮忙啊
答:宇 吁 迂 盂 芋 纡 竽 玗 杅 扜 穻 盓 纡 虶 衧 邘 酑 釪 荢 圩 盱冔 旴 訏 还有好多。。。

求解,一个单人旁一个于,读成什么或五笔
答:“㐵”字的【字海】释义 一同【儒】。二xie4。蔽,卫地名用字。见大陆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第八辅助集”(SJ/T 11239-2001)

于字旁的有什么字左右结构
答:吁吁、纡、杅、玗。 吁、宇、芋、迂、竽、纡、杅、玗。

言字旁加于怎么读
答:讦 拼音: jié 笔画: 5 部首: 讠 五笔: yfh 基本解释讦(讦)jié 揭发别人的隐私或攻击别人的短处:攻讦。告讦。expose one*s past misdeeds 笔画数:5;部首:讠;笔顺编号:45112

王字旁+于这个字念什么
答:玗 此字乃爱新觉罗善耆(1866年—1922年),清朝第十代肃亲王为其女爱新觉罗·显玗(即川岛芳子)所创 ● 玗 yúㄩˊ ◎ 似玉的美石。

左边一个衣字旁右边一个于什么字?
答:衧yú 衧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衤 部外笔画:3 总笔画:8 五笔86:PUGF 五笔98:PUGF 仓颉:LMD 笔顺编号:45234112 四角号码:3124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867 基本字义 1.〔诸~〕古代妇女穿的大袖外衣.亦作“诸于”....

单人旁加个于是什么字
答:是儒的异体字:1. 指读书人:~生。腐~。通~(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2.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家。~教(即“孔教”)。~士。~术。~学。

王字旁加于念什么
答:玗 拼 音 yú 部 首 王 笔 画 7 五 笔 GGFH 生词本 基本释义 似玉的美石。相关组词 玗琪 珣玗琪 更多 百科释义 玗,音 yú,指的是似玉的美石。二千多年以前的《尔雅》、《列子》、《山海经》中就已经使用。

言字旁 一个于
答:繁写体的“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