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下《三国志》 介绍《三国志》(陈寿)

作者&投稿:赫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志》[2]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百二回本《三国演义》。
  [编辑本段]【作者介绍】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少好学,就有志于史学事业,对于《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史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西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陈寿写《三国志》以前,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266)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蜀政权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
  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可资利用的他人成果并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阅读《三国志》时,就会发现陈寿有史料不足的困难,内容显得不够充实。陈寿没有编写志,了解三国时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于《晋书》。陈寿还著有《益部耆旧传》、《古国志》等书,整理编辑过《诸葛亮集》,可惜这些书后来都亡佚了。
  [编辑本段]【全书目录】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卷二 魏书二 文帝纪第二
  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
  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
  卷五 魏书五 后妃传第五
  卷六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
  卷七 魏书七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卷八 魏书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卷九 魏书九 诸夏侯曹传第九
  卷十 魏书十 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卷十一 魏书十一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卷十二 魏书十二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
  卷十三 魏书十三 锺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卷十五 魏书十五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卷十六 魏书十六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卷十七 魏书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卷十八 魏书十八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
  卷十九 魏书十九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
  卷二十 魏书二十 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卷二十一 魏书二十一 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
  卷二十二 魏书二十二 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
  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卷二十四 魏书二十四 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卷二十五 魏书二十五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
  卷二十六 魏书二十六 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
  卷二十七 魏书二十七 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 王毋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卷二十九 魏书二十九 方技传第二十九
  卷三十 魏书三十 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
  卷三十一 蜀书一 刘二牧传第一
  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
  卷三十三 蜀书三 后主传第三
  卷三十四 蜀书四 二主妃子传第四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
  卷三十六 蜀书六 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卷三十七 蜀书七 庞统法正传第七
  卷三十八 蜀书八 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卷四十一 蜀书十一 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
  卷四十二 蜀书十二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第十二
  卷四十三 蜀书十三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
  卷四十四 蜀书十四 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卷四十五 蜀书十五 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卷四十六 吴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第一
  卷四十七 吴书二 吴主传第二
  卷四十八 吴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
  卷四十九 吴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
  卷五十 吴书五 妃嫔传第五
  卷五十一 吴书六 宗室传第六
  卷五十二 吴书七 张顾诸葛步传第七
  卷五十三 吴书八 张严程阚薛传第八
  卷五十四 吴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卷五十五 吴书十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
  卷五十六 吴书十一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
  卷五十七 吴书十二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
  卷五十八 吴书十三 陆逊传第十三
  卷五十九 吴书十四 吴主五子传第十四
  卷六十 吴书十五 贺全吕周锺离传第十五
  卷六十一 吴书十六 潘浚陆凯传第十六
  卷六十二 吴书十七 是仪胡综传第十七
  卷六十三 吴书十八 吴范刘敦赵达传第十八
  卷六十四 吴书十九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卷六十五 吴书二十 王楼贺韦华传第二十
  (具体内容在http://hi.baidu.com/love3guo/blog/category/%C8%FD%B9%FA%D6%BE,百度百科的字数限制太强,绝非广告,仅供学习)
  [编辑本段]【特点疑点】
  《三国志》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的著作。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书可以同《史记》、《汉书》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一直流传到现在。南朝人刘勰在《文心雕龙·史传》篇中讲:“魏代三雄,记传互出,《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寡要。唯陈寿《三国志》,文质辨洽,荀(勖)、张(华)比之(司马)迁、(班)固,非妄誉也。”这就是说,那些同类史书不是立论偏激,根据不足;就是文笔疏阔,不得要领。只有陈寿的作品达到了内容与文字表述的统一。
  陈寿毕竟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曹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就记事的方法来说,《先主传》和《吴主传》,也都是年经事纬,与本纪完全相同,只是不称纪而已。陈寿这样处理,是附合当时实际情况的,这足见他的卓识和创见。《三国志》总起来说记事比较简略,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陈寿是三国时人,蜀国灭亡时三十一岁。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按说是有条件搜集史料的。但因为时代近,有许多史料还没有披露出来;同时,因为恩怨还没有消除,褒贬很难公允,也给材料的选用和修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魏、蜀、吴三书比较来看,《蜀书》仅得十五卷,较魏、吴两书更简。这大概是魏、吴两国的史料多于蜀的原故。陈寿写《三国志》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而蜀汉既没有史官,也没有现成的史书可借鉴,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难。陈寿费了很大气力,连一些零篇残文也注意搜寻,《蜀书》才仅得十五卷之数。《蜀书》中的许多重要人物的事迹,记载都十分简略,可见蜀汉的史料是相当缺乏的。另外,因为政治上的原因,陈寿也可能舍弃了一些材料,如牵涉到司马懿的一些不光彩的事,不便写,只好舍弃了。
  《三国志》取材精审。裴松之《三国志注》记汉魏交替之际的表奏册诏有20篇之多,陈寿在《三国志·文帝纪》中,只用一篇173字的册命就把这件大事写出来。对孙策之死,舍弃《搜神记》等书上的妄诞传说,只记孙策为许贡的刺客所击杀。这些都反映了他对史实认真考订,慎重选择的态度。
  《三国志》行文简明、干净。它常用简洁的笔墨,写出传神的人物。《先主传》记曹操与刘备论英雄,当曹操说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之时,“先主方食,失匕箸”的记载,使刘备韬晦的心情,跃然纸上。
  《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的曹操听到刘备占据了荆州之时,“方作书,落笔于地”的情态,生动烘托出刘备在曹操心目中和当时局势中的地位。书中写名士的风雅、谋士的方略、武将的威猛,大多着墨不多,却栩栩如生。
  陈寿在书中表现出品题人物的兴趣。他说刘备是英雄,曹操是人杰,孙策、孙权是英杰,诸葛亮、周瑜、鲁肃是奇才,庞统是高俊,程昱、郭嘉、董昭是奇士,董和、刘巴是令士,和洽、常林是美士,徐邈、胡质是彦士,王粲、秦宓是才士,关羽、张飞、程普,黄盖是虎臣,陈震、董允、薛综是良臣,张辽、乐进是良将,这都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气。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陈寿还能在叙事中做到隐讳而不失实录,扬善而不隐蔽缺点。陈寿所处时代,各种政治关系复杂,历史与现实问题纠缠在一起,陈寿在用曲折方式反映历史真实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三国志》对汉魏关系有所隐讳,但措词微而不诬,并于别处透露出来一些真实情况。如建安元年(193)汉献帝迁都许昌,本是曹操企图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举。陈寿在这里不用明文写曹操的政治企图,这是隐讳。但写迁都而不称天子,却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这就是微词了。另外,他在《荀彧传》、《董昭传》和《周瑜鲁肃吕蒙传·评》中都揭露了当时的真实情况。陈寿对蜀汉虽怀故国之情,却不隐讳刘备、诸葛亮的过失,记下了刘备以私怨杀张裕和诸葛亮错用马谡等事。这也是良史之才的一个表现。
  但是,唐朝房玄龄等奉诏撰写的《晋书·陈寿传》,在承认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的同时,又认为陈寿因为私仇而在书中有所表现。说“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晋书·陈寿传》关于陈寿索米的这条史料,只有少数几位史学家如北周的柳虬、唐朝的刘知几等相信,而多数的史学家则认为这条史料不合事实,是假的。清朝的潘眉在《三国志考证》中指出:“丁仪、丁廙,官不过右刺奸掾及黄门侍郎,外无摧锋接刃之功,内无升堂庙胜之效,党于陈思王,冀摇冢嗣,启衅骨肉,事既不成,刑戮随之,斯实魏朝罪人,不得立传明矣。《晋书》谓索米不 《三国志》[2]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百二回本《三国演义》。
  [编辑本段]【作者介绍】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少好学,就有志于史学事业,对于《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史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西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陈寿写《三国志》以前,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266)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蜀政权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
  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可资利用的他人成果并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阅读《三国志》时,就会发现陈寿有史料不足的困难,内容显得不够充实。陈寿没有编写志,了解三国时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于《晋书》。陈寿还著有《益部耆旧传》、《古国志》等书,整理编辑过《诸葛亮集》,可惜这些书后来都亡佚了。
  [编辑本段]【全书目录】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卷二 魏书二 文帝纪第二
  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
  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
  卷五 魏书五 后妃传第五
  卷六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
  卷七 魏书七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卷八 魏书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卷九 魏书九 诸夏侯曹传第九
  卷十 魏书十 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卷十一 魏书十一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卷十二 魏书十二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
  卷十三 魏书十三 锺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卷十五 魏书十五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卷十六 魏书十六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卷十七 魏书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卷十八 魏书十八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
  卷十九 魏书十九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
  卷二十 魏书二十 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卷二十一 魏书二十一 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
  卷二十二 魏书二十二 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
  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卷二十四 魏书二十四 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卷二十五 魏书二十五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
  卷二十六 魏书二十六 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
  卷二十七 魏书二十七 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 王毋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卷二十九 魏书二十九 方技传第二十九
  卷三十 魏书三十 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
  卷三十一 蜀书一 刘二牧传第一
  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
  卷三十三 蜀书三 后主传第三
  卷三十四 蜀书四 二主妃子传第四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
  卷三十六 蜀书六 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卷三十七 蜀书七 庞统法正传第七
  卷三十八 蜀书八 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卷四十一 蜀书十一 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
  卷四十二 蜀书十二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第十二
  卷四十三 蜀书十三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
  卷四十四 蜀书十四 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卷四十五 蜀书十五 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卷四十六 吴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第一
  卷四十七 吴书二 吴主传第二
  卷四十八 吴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
  卷四十九 吴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
  卷五十 吴书五 妃嫔传第五
  卷五十一 吴书六 宗室传第六
  卷五十二 吴书七 张顾诸葛步传第七
  卷五十三 吴书八 张严程阚薛传第八
  卷五十四 吴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卷五十五 吴书十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
  卷五十六 吴书十一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
  卷五十七 吴书十二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
  卷五十八 吴书十三 陆逊传第十三
  卷五十九 吴书十四 吴主五子传第十四
  卷六十 吴书十五 贺全吕周锺离传第十五
  卷六十一 吴书十六 潘浚陆凯传第十六
  卷六十二 吴书十七 是仪胡综传第十七
  卷六十三 吴书十八 吴范刘敦赵达传第十八
  卷六十四 吴书十九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卷六十五 吴书二十 王楼贺韦华传第二十

哇,好多的呢

第一章 界面与操作
开启三国志11的应用程序后,出现了四个选项:第一个是进入游戏,第二个是进入官方的页面,第三个是更改初始选项,第四个是退出界面。
第一个就不用多说了,想玩游戏的就按它吧,第二个劝非正版用户别点了,进去也没用。第三个选项建议不要随便改,除非是你的电脑跑不动三国志11,可以降低一些效果或者分辨率。
好,我们进入游戏。进入游戏后看完一段动画后我们看到了屏幕左侧的五个按钮和屏幕右上角的的一个问号和一个叉。
第一个按钮是载入进度,没进度的时候就是灰色的;第二个是重新开始游戏;第三个是教学模式;第四个是设置选项;第五个是退出游戏;问号是帮助;叉也是退出游戏。
我们先说第三个,进去后发现大多数选项都是灰色的,别着急,那时因为你前面的关没有过去,导致后一关也无法玩。不过单挑和舌战的教学是可以先进入的。等你通了整个教学模式后游戏的隐藏新武将就会被激活,他们都是一些中国其他历史阶段的名人。至于教学模式怎么过就不讲了,看完本攻略后那些就是小菜了。
第四个是选项设置,进入后第一项是新武将登陆,这个就不用多介绍了吧,无非是设置一些数值。第二项是事典,没事就看看吧。第三项是音乐欣赏,最后的是环境设置,还是要根据自己电脑的情况更改。不过建议大家把深度都改成16BIT,因为32BIT很废资源,而且人眼无法分辨的。

要玩游戏当然要选择开始游戏了,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剧本和君主开始游戏,选择推荐君主也可以。进入游戏前的一些设定除了难易最好不要改动,因为假想模式下会出现很多随机性很强的东西造成一系列问题,比如被挖角的问题。
看完历史背景介绍和一堆人的废话后就可以开始玩了。现在说操作。
大家看到了自己的主城了吗?主城就是自势力的君主所在地。如果汉帝在那个城池的话城池名字的旁边就会出现一个皇帝的图片。城池名字下面的数字是城池内的士兵数量,下面的蓝条是耐久度。
画面左侧的绿框是信息框,可以按城市、武将和部队排列,这是为了方便玩家找寻目标。
鼠标有滚轮的可以用滚轮缩放,没有的也可以用PAGE UP 和PAGE DOWN这两个键搞定。另外按住鼠标右键不放再移动鼠标可以旋转视角,这个特别重要。由于311采用了3D地图,所以有时候在某个特定视角便无法按一些格子,被挡住了,所以需要随时调整视角。
左下角是进行按钮,旁边的绿框是历史记录,可以选择事件模式或者对话模式。右下角是可以旋转的大地图,点击小地图中的任何一点主画面就会跳到那个地方去。大地图右下角靠左的按钮是切换部队表示方式的按钮,分别是部队头上什么都不显示,只显示数据信息和既显示头像又显示数据信息。靠右的按钮是切换网格的。小地图左下角的按钮是切换关卡/港口是否显示的按钮。进行按钮在大地图上点击右键也可以选择。
左上角的文字从左到右依次是季节、日期、势力、行动力,技巧值。技巧值下面的进度条是开发技巧的时候的进度。点击“技巧”按钮可以查看各势力技巧。行动力是三国志11的一次回归,除了战场上的部队行动外做什么指令都需要行动力,一些指令需要的行动力少,一些需要的多,这个下面具体到指令的时候再讲。
文字下面有四个按钮,依次是中地图,情报一览,机能和帮助。
中地图打开后可以从各个方面分析各个势力间的强弱,对比各个势力的城池、军团、兵力、兵粮、金钱的情况,也可以查看灾害分布情况和汉帝所在地。情报就涉及很多方面了,一个一个的看吧,对了解一些需要的信息和目前的形式有很大作用,对下一步的行动也可以做个参照。机能就无须多说了,无非是存档读档,回答初始界面,退出游戏,让电脑来继续游戏这些选项。最靠右的帮助没事永不着点,无非是查询一些资料,问题集,武将诊断,HTML帮助,关于本游戏的信息之类的。情报和存档读档在大地图上点击右键也可以选择。另外两个绿框和一个小地图都是可以缩放的,方法是点击他们右上角的按钮。

现在大家应该对这个游戏的操作有个整体的映象了吧。下面来讲和建筑物和部队相关的操作。这代武将是无法独自在大地图上乱跑了,这点比较符合现实,毕竟他们没那么多闲工夫满中国的逛。他们的身影想要出现在大地图上就只有靠带领部队了。当你看到大地图上的部队时就可以查看它的情报和所属武将,所属武将查看可以让你清楚的知道部队中武将的能力,关系,特技等等信息。而部队的情报无外乎武将,所属,任务,状态,目标,行动,兵种,攻击,防御,智力,建设,移动,战法,兵力,金钱,粮草,适性,捕虏,气力等等信息。部队情报中的所属指的是属于哪个城市,任务指的是委任的任务,状态指的是正常,混乱这类部队的情况,这些情况决定了部队的可操纵性,比如混乱的时候就无法控制;目标就是部队的指向,所要到达的地点;适性是指除了剑兵之外的部队的能力级别,这是由部队中的相关兵种适性最高的武将的相关兵种适性决定的,那个在相关兵种上适性最高的武将的那个相关兵种的适性就是该部队的适性。其实简单的说就是你的部队里面三个武将对你部队的兵种研究最深,最牛X的那个武将的那个兵种的适性就是你的部队的适性(一个武将有多个方面的适性);战法是跟适性相关的,S级有3个战法,A级2个,B级一个,C级没有;捕虏是指这个部队已经捕获的敌军武将;气力是用来发战法的,不同战法消耗的气力不同,可以通过在部队附近建造军乐台来提高部队的气力。
部队的能力,也就是攻击,防御,智力,建设,移动和适性是由部队武将的能力来决定的,一个部队最多能有三个武将。适性SABC其实是一个系数,级别越高系数越高,这个系数乘上各个武将各个能力的平均值得出来的结果就是部队的攻击和防御能力,智力是部队中智力最高的武将的智力,建设跟部队武将的政治有关,移动能力就跟武将无关了,而是和兵种&技巧研发情况有关。
而左键点击部队就会出现指令了,这个以后再讲。

下面说跟城市和港口、关隘的相关的操作。右键点击城池会出现一系列的情报,这个跟之前介绍的情报都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需要的时候看看里面的武将什么的情报就行了。值得一提的是势力的情报,里面非常详细的介绍了势力的方方面面,值得一看。
点击左键则会出现都市,军事,人才,外交,计略,君主等选项,移动到那里后还会有子选项,这些选项的功能等到以后介绍内政、军事、外交的相关指令后再说。
第二章 内政与技术
大家先看这里,为种田派新建势力提供一个参考,说实话都市的差距就在这里:
22格: 洛阳 长安 20格: 邺 18格: 下邳 许昌 建业 襄阳 成都
15格: 北平 南皮 寿春 濮扬 陈留 宛 武威 吴 会稽 庐江 江陵 汉中
12格: 襄平 蓟 平原 晋阳 北海 汝南 上庸 天水 柴桑 江夏 长沙 桂阳 零陵 永安 江州 建宁 云南
10格: 小沛 安定 新野 武陵 梓潼
内政指令都在都市-开发里,里面可以建设和内政相关的市场、农田、造币和粮仓。市场每月产出一次金钱,农田每季度产出一次粮草,而且每一旬都市都会消耗粮草。而造币的作用是使周围的市场产出金钱量为原先的1.5倍,粮仓的作用是使周围的农田产出兵粮量为原先的1.5倍。
这一代的内政被大大弱化了,显得十分简单甚至弱智。一般嫌麻烦的玩家可以在有限的格子里建造60%左右的内政设施,而市场和农田各造一办就行了。想取巧的玩家可以只造市场和造币,靠每个季度兵粮和金钱的交换比率不同而获得差价,不仅可以获得可观的金钱还可以以更少的代价获得更多的兵粮,这就是“炒兵粮”了。靠这样炒,种田派玩家应该可以储存足够的战争资本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规划上一定要小心,市场一定要早在一起,农田也要造在一起,不可以将市场和农田混造,那样造币和和粮仓的作用就会打折扣了。
另外在选择武将要注意选择政治高的,这个游戏已经自动选择,无须多说。不过如果你习惯一直用默认的人的话,可以说你永远都无法当好一个会种田的玩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果你把政治高的都先用来种田了,那建造市场就只能暂时靠政治低的武将了,当然在一个或者几个回合内你专门搞一项就除外了。这就需要玩家分配一下,将政治人才平均的分配到种田和造市场的任务中。当然也可以尝试在某一段时间内专攻一项或者永远专攻一项。不过这同样会和其他建筑的建造产生矛盾,所以还是分配好吧。
另外政治不高的武将在内政上也可以发挥作用的,当比较的强的武将都需要做更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内政可以交给一些开发速度比较慢的武将,虽然需要时间长一些,但是如果计算的好可以趁下个月/季度来临的时候开发玩,顺便捞一点粮草或金钱。

内政指令中建设市场和农田增长的势力技巧P都是30,那技巧P是什么呢?技巧P是用来研发技巧和一些其他操作的,研发技巧在三国志11里是十分重要的。甚至给人感觉打仗不是比战术而是比科技。不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重视一下也没错。下面就为各位列一下技巧表和技巧P获得表:
技巧P获得
开发:市场+30P 农田+30P 兵营+30P 锻冶+30P 厩舍+30P 工房+30P 造船+30P 造币+50P 粮仓+50P
征兵:MIN+5P MAX+10P(与征兵量成正比)
兵装生产:枪、戟、弓、马 MIN+5P MAX+10P(与生产量成正比) 冲车 井栏 +25P 楼船 +20P
巡察:MIN+7P MAX+13P
技巧研究:一项+5P
训练:MIN+7P MAX+10P
建设:修补一次+5P
搜索:发现+20P 登用+45P 搜到金钱+2P 搜到宝物+2P 搜到弥衡舌战胜利+10P
登用:MIN+20P MAX+30P
计略:停战成功+35P 二虎竞食+30P 驱虎吞狼+100P 流言+35P
评定+10P 放逐-7P到-9P 结义-500P 结婚-500P
战斗:攻城成功+250P 战法成功+30P 计略成功+20P 消灭敌军部队+50P
另外诸如被攻击啊,遭受各种伤害也会损失技巧P,所以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当然开发技巧也会损失技巧P的,不过积累技巧P就是为了开发技巧。。。
目前流行的骗技巧P的方法有委任让自己人建造土墙然后他们又会烧而获得技巧P;还可以修建军事设施,然后派垃圾武将一点一点修补,修补一次加一次技巧P。

技巧研究:(技巧研究时间并非固定,跟武将的多少和能力有关,下面的需时只是游戏中显示的一般值)
技巧分为8个系,每个系4个等级,低级技巧开发完之后才能继续开发高一等级的技巧。一级技巧需要1000技巧P,1000金;二级技巧需要2000技巧,2000金;三级技巧需要3000技巧P,5000金;四级技巧需要5000技巧P,10000金
枪兵系
1枪兵锻炼 枪兵战法威力加强 需时:30天
2兵粮袭击 枪兵战法攻击的时候可以抢夺敌军粮草 需时:40天
3奇袭 在森林地形枪兵部队攻击对方的时候不会被反击 需时:60天
4精锐枪兵 枪兵的攻击、防御、移动能力加强 需时:90天
戟兵系
1戟兵锻炼 戟兵战法威力加强 需时:30天
2矢盾 弓矢攻击戟兵的时候准确率下降30% 需时:40天
3大盾 通常攻击戟兵的时候准确率下降30% 需时:60天
4精锐戟兵 戟兵的攻击、防御、移动能力加强 需时:90天
弩兵系
1弩兵锻炼 弩兵战法威力加强 需时:30天
2応射 弩兵部队攻击对方的时候不会被反击 需时:40天
3强弩 弩兵射程提高一倍 需时:60天
4精锐弩兵 弩兵的攻击、防御、移动能力加强 需时:90天
骑兵系
1骑兵锻炼 骑兵战法威力加强 需时:30天
2良马产出 骑兵移动能力加强 需时:40天
3骑射 骑兵可以有射箭能力 需时:60天
4精锐骑兵 骑兵的攻击、防御、移动能力加强 需时:90天
炼兵系
1熟练兵 士兵气力上限增加20 需时:30天
2难所行军 士兵可以通过间道和浅濑,通过栈道时收到的损伤降低 需时:40天
3军制改革 部队士兵上限增加3000 需时:60天
4云梯 部队对据点的攻击力增加 需时:90天
发明系
1车轴强化 兵器的移动能力加强 需时:40天
2石造建筑 可以建造设施石壁、石兵八阵 需时:50天
3投石开发 可以制造兵器投石车、斗舰(一种有投石设施的船)&设施投石台 需时:70天
4霹雳 投石车攻击一个部队的时候,周围部队也会遭受攻击 需时:100天
防御系
1工兵育成 每回合耐久度回复量增加 需时:40天
2施设强化(好别扭,还是设施顺口) 可以建造设施岩(打不出来)、连弩槽 需时:50天
3城壁强化 可以建造设施城壁,据点的耐久度增加 需时:70天
4防御强化 据点的反击能力加强 需时:100天
火攻系
1木兽开发 可以生产兵器木兽 需时:40天
2神火计 火计威力加强 需时:50天
3火药炼成 可以做火焰种,火焰球 需时:70天
4爆药炼成 可以做威力更大的业火种、业火球 需时:100天
第三章 战争与策略
战争部分无疑是三国志11的重中之重,前面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战争来服务的。
战争的第一步就是准备,储备资金和军粮在做内政的时候都已经搞定了,之后剩下的就是建设军需建筑了。军需建筑有造船、工房、厮舍和锻冶。造船的作用不用多说了,工房是造兵器的必备条件,锻冶是用来造戟、枪和弓矢的,厮舍是用来产马的。
注意不用多建,建一个就够了,这代打仗十分耗钱耗粮,多重视一下经济建设是错不了的。
第一步做完后就是第二步了,第二步是大地图上的战略设施建设。
以下是说明表:
战略设施建设时间并非固定,跟武将的多少和能力有关,下面的需时只是游戏中显示的一般值)
1阵、岩(字打不出来)、城塞(依次升级) 周围己方部队兵粮消耗减低 1500金/20天建成/1100耐久度
2弓橹(升级后为连弩橹)对周围的敌方部队实施弓矢攻击 600金/10天建成/700耐久度
3石壁 阻挡敌军部队前进 300金/立即建成/400耐久度
4太鼓台 加强周围的己方军队的攻击力 500金/十天建成/800耐久度
5军乐台 增加周围己方军队的气力 800金/10天建成/800耐久度
6石兵八阵 使临接部队混乱 1200金/20天建成/1000耐久度
7投石台(连弩橹的强化版) 对周围的地方部队实施投石攻击 800金/20天建成/1000耐久度
8火种(升级后为业火种) 敌方部队临接后燃烧 200金/立即建成/200耐久度
9火球(升级后为业火球) 点燃之后周围大面积着火 200金/立即建成/200耐久度
10火船 水上设施,地方部队临接后燃烧 200金/立即建成/200耐久度

解决这一问题后,我们再需要解决的就是确定如何使用战法了,下面列出战术说明表:
战法是跟兵种和武将的适性有关系的,不同兵种可以发出不同战法,部队中相关兵种适性最高的武将的适性级别就是部队的适性级别,适性为S有3个兵法,A有2个,B有1个,C就无兵法了,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部队适性是C(也就是说部队中没有一个武将相关兵种适性到B,你的部队就算不是普通兵种-剑兵也无法使用兵法)
1剑兵(普通兵种,无相生相克关系)
剑兵是需要都市开发兵舍才可以拥有的。剑兵是没有战法的,就是普通士兵,不需要“兵装生产”就可以上阵,不过由于无法使用战法会让战争变得困难,能用其他兵种就尽量不用这个。
2枪兵(克骑兵,被戟兵克)
枪兵是需要都市开发兵舍和锻冶才可以生产的。枪兵系总共有三种战法:
一:突出 基本枪兵战法,攻击力比普通攻击大,且敌军会往攻击方向退一格,己方部队原地不动。 消耗气力:15
二:螺旋击 施完战法后双方部队都原地不动,敌方部队有一定机率混乱。 消耗气力:20
三:二段击 对己方部队攻击方向连续的两个部队都有攻击效果。且敌方部队退后两格。 消耗气力:25
3戟兵(克枪兵,被骑兵克)
戟兵是需要都市开发兵舍和锻冶才可以生产的。戟兵系总共有三种战法:
一:熊手 基本戟兵战法,攻击力比普通攻击大,且敌军和己方部队都会后退一格。 消耗气力:15
二:横剃 施完战法后各方部队原地不动。施法对象是己方部队攻击方向上的一排格子中的的多个部队。 消耗战法P:20
三:旋风 对于自己周围的部队都有攻击效果,适合被包围的时候用。 消耗气力:30
4弩兵/井阑(升级后为投石车,弩兵无相生相克关系)(注意:井阑/投石车攻击的时候必定消耗气力,附近没有军乐台的话请在关键的时候再用)
弩兵是需要都市开发兵舍和锻冶才可以生产的。井阑还需要工房,但不需要锻冶。弩兵系总共有三种战法:
一:火矢(投石车为投石) 所有弩兵/井阑兵法施行后双方部队都不会移动。火矢攻击比普通攻击攻击力高,敌军所在方格会燃烧起火焰。投石特技没有火焰效果。 消耗气力:10
二:贯矢 对己方部队攻击方向连续的两个部队都有攻击效果。 消耗气力:15
三:乱射 对于与攻击对象部队临接在一起的部队有同时攻击的效果。无燃烧效果。 消耗气力:25
5骑兵(克戟兵,被枪兵克)
骑兵是需要都市开发兵舍和厮舍才可以生产的,骑兵系总共有三种战法:
一:突击 基本骑兵战法,攻击力比普通攻击大,且敌军部队和己方部队都会往攻击方向进一格。 消耗气力:15
二:突破 所谓突破自然是可以突破敌军了,可以突破敌军(敌军方阵会裂出一道),然后己方部队移动到敌军背后。 消耗气力:20
三:突进 骑兵战法中攻击力最高的战法,双方部队都向攻击方向移动两格。 消耗气力:25
6冲车/木兽(无相生相克关系)(注意:攻击的时候必定消耗气力,附近没有军乐台的话请在关键的时候再用)
冲车升级后为木兽,冲车只有一个粉碎战法,针对城池;木兽也只有一个放射战法,不过放射的是火,有燃烧效果。
战争中当然不能缺乏计略的使用了,现在列一下计略表:
1火计 对敌方部队、设施发动火攻,或者用于点火球。 消耗气力:10
2消火 灭火用的计谋 消耗气力:10
3伪报 让敌军部队接受伪报撤回出兵之地 消耗气力:15
4扰乱 让敌军部队处于混乱状态,无法攻击并且胡乱跑。 消耗气力:15
5镇静 让己方处于混乱状态的部队回复正常状态。 消耗气力:10
6伏兵 骑兵或者兵器部队在森林地形里对临接部队发动偷袭。 消耗气力:10
7同讨 让敌军相邻的两个部队互相攻击。 消耗气力:20
8落雷:只有少数武将能够使用,杀伤力巨大,周围会燃起火焰。
9妖术:只有少数武将能够使用,杀伤力巨大,周围会引发混乱。

这些战法和计略都会正确使用后,接下来就需要了解地形了。为什么要了解地形呢?因为三国志11有个革命性的变革那就是三国志系列中首次引入3D地图,导致战略战术的深度与广度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首先说守城,玩家最先需要学会的就是布置防御设施。先观察一下周围有没有山,如果有多座山挡着,注意先用墙将能堵上的地方堵上,周围再放两个弓橹(怎么那么像帝国时代?)。另外军乐台和太鼓台在敌人攻击过来的必经之路和自己出去攻击的必经之路上布置好,左右相对。在这些方面擅长RTS的玩家应该容易掌握布置建筑的技巧。而且为了避免在过于狭小的范围内误伤自己人,所以不推荐造火种和火球。而且要多利用关隘和港口的驻军功能。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有时候在这些地方驻军能够拖延敌人进军的时间。争取到整军的时间对迎敌是十分有好处的。另外要善用运输,在发现敌人有异动的时候适当的输送战略物资是非常必要的。

再说进攻方面,可以居高临下布置落石、火攻、投石台,也可以布置火船在水上放火。总之进攻是脱离不了一个火字的,火攻范围大的武将一定要重用。火球用火计引发,火种可以灵活运用,比如用能够让敌人部队移动的战法逼敌人上火种。如果久攻不下,井阑、冲车也是很有必要的。。。当然也可以先将敌军部队引离他们的城池,然后狂烧敌人的城池,一直烧到耐久度为0为止。除了火攻,水攻也是不错的方法,比如下邳附近就可以放水淹敌人。
而在长途攻击的时候阵和军乐台是必备建筑,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力和粮草的消耗是惊人的。而且由于很多玩家喜欢狂征兵,导致粮草极度缺乏,其实征兵一定要征得兵尽其用,就是说生产多少兵装就征多少兵,剩余的都是普通的剑兵,上了战场只能够当炮灰。这代没有城市人口设定,导致可以无限征兵,大家可不要落入这个陷阱,兵可不是越多越好的。

再说策略,策略也就是计略和外交,关于外交方面其实没什么多说的。只要记住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一万年不变就行了,对于没有必要开战的敌人特别是初期比自己强很多的人一定要按时送钱,也能防止被挖,多同盟是绝对有好处的。总之在外交上没有什么特定技巧,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再说计略,这次计略的设计并不成功,导致了挖人容易被挖也容易的局面。面对变态挖人,一定要注意每个季度要赏赐一次,因为大家的忠诚度降得很快,另外君主能搞义兄弟就配俩强的吧,能结婚就结吧。还要注意的是港口关隘的金钱数一定不能少!因为钱少了忠诚降得更快~还有一个重点是出征,出征的过程是很废时间的,所以很容易被挖,所以出征前一定要赏赐到100,而且尽量不要打持久战,拖得越久攻方就越不利,守方就越有利。而且切记出征要带钱!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很容易中途被挖,另外别把钱全都带走,城里的武将要开工资的!俘虏同样需要钱养活,没钱电脑就会逼你放人,所以各位记住防止被挖重要的一点就是钱!各个地方都要储备好钱,城市里,关隘里,港口里,部队里。也可以在每个季度解散其他军团依次褒奖一遍再组成军团。另外如果有精力就尽量不要设立第二军团,因为电脑褒奖的非常不及时,最后的结果就是被挖。实在嫌麻烦就把垃圾放在后方,编成一个专攻内政的军团,这样就算被挖也无所谓,而且敌方垃圾多了还对我方实施计谋有好处呢(偷笑中。。。)
至于挖人就不用多说了,流言加登用,而且招敌军低智商的太守甚至都督是一个万试万灵的方法,往往不废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众多城池和兵力、粮草、金钱、武将。在这一点上趋虎吞狼反而显得没这个方法实用了。至于二虎竞食就更好用了,当强大的敌人对自己施加压力的时候,用一个更加强大的敌人给自己的敌人施加更大的压力实在是个好办法。
第四章 其他重点
根城:无他,多做巡查把治安搞好,然后把会“亲X”和“威压”特技的武将派到该放的地方避免蛮族入侵或者强盗出现。
各大蛮族所在地:
南蛮 建宁右上 羌族 安定下方 山越 太湖旁边 乌丸 南皮左上

舌战:
舌战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繁琐。简单的说说。智力>90为6张,智力>80为5张,智力>70为4张,智力<70的都是3张,这“张”是什么的,就是话题的数量,话题在左下角有显示。上面两边是两个人物的HP和愤怒槽,HP降到0就输了。中间那两个大字是当前话题。何谓当前话题呢?就是当前讨论的重点,出牌的时候尽量出当前话题,当然大中小中挑大的出了。如果你出的牌不是当前话题,而别人是当前话题,你的牌再大也会败一阵,所以在你的牌中没有当前话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多多使用“再考”,再考就是换牌,运气好也许会换到好牌。大家注意最靠左下角的地方有个按钮吗?那个按钮就是再考按钮了,不过有时候它会是灰色的,就说明不可用。进行胜负判定时,判定胜的一方即在下回合先出牌,平的话继续维持原先出牌顺序。先出牌的人只能用一次再考,无法再次使用。而后出牌的2回合左右就可以再次使用再考。如果双方话题都不对路,就是比大小了。
此次舌战中的技能牌有:
大喝:对方攻击无效,我方胜一阵。攻击力固定。
诡辩:对方攻击无效,我方胜一阵。攻击力根据对方出牌而变化。
无视:对方所有牌无法伤到自己。我方胜一阵,不过对方不降HP,愤怒槽上升。
镇静:接受一次攻击,降低对方的愤怒槽。维持着不用的时候,我方败一阵,对方不会进入愤怒状态。
逆上:使用时,接受一次攻击,增加自己的愤怒槽。我方败一阵。维持着不用的时候,对方变成愤怒状态后使其愤怒槽降为0,我方变成愤怒状态。
进入愤怒状态后根据不同武将的性格会有不同效果。
猪突:攻击一次,然后没有任何动作。
冷静:攻击力变大,对方几个回合之内无法使用技能牌。
刚胆:无敌数个回合,除了大喝和无视两项技能以外其余的都对其没有作用。
小心:使用对手所有的非技术牌反击对手。
注意话题是会变动的,一个回合里,胜利的一方如果是用非当前话题的牌赢得了这个回合的胜利,他所出的牌的话题就会成为下回合的话题。另外诡辩技能除了遇到诡辩和无视两个技能外都可以强行改变话题。
单挑:单挑其实没必要多介绍,注意部队中带一个武力弱一些但是不至于弱到被妙杀的武将去找敌军有副将的部队触发单挑,然后队伍中的强人援助,最后想胜利就简单了。另外用级别为S且部队武将中有人有与兵相关特技的武将的兵部队发动战法击较容易触发单挑事件。至于单挑的细节不多讲了,想培养单挑能手就多给几个好用的武器给他,然后把一些得力的助手给他撮合成义兄弟或者老婆一起上阵就行了。具体操作过一遍教学模式就会很清楚的了。

介绍一下三国志~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

  《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三国志
  《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记载时间顺序第四位,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历史意义
  《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可读性极高。
  评价
  《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的选择取材之源。这虽然使《三国志》拥有了文辞简约的特点,但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点。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删改后,成为今日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三国演义》。

  另:三国志系列游戏,目前最高版本为三国志11, koei荣光出品,深受广大用户喜爱

《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吴二志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东晋(汉晋春秋)则以刘备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睿分别写了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而《蜀书》则记刘备、刘禅为先主传、后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三国志
《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记载时间顺序第四位,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可读性极高。
《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地选择取材之源。这虽然使《三国志》拥有了文辞简约的特点,但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点。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删改后,成为今日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简介及人物介绍
答:三国演义简介及人物介绍简介《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作《三国志传》、《三国全传》、《三国英雄志传》,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作者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虚实结合,曲尽其妙

《三国志》书评
答:元末明初的文学家罗贯中著作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就是出自这本《三国志》。《三国志》记载的历史人物大多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事件也都是真实发生的,历史参考性比较高,是值得阅读的一本历史书籍。        本书分(上)、(中)、(下)三部分,也就是(魏书)、(蜀书)、(吴书)。分别介绍三个国家从最...

三国志有什么优缺点
答:董昭等劝太祖都许,这就是微词了。另外,他在《荀彧传》、《董昭传》和《周瑜鲁肃 吕蒙传·评》中都揭露了当时的真实情况。陈寿对蜀汉虽怀故国之情,却不隐讳刘备、诸葛亮的过失,记下了刘备以私怨杀 张裕和诸葛亮错用 马谡等事。这也是良史之才的一个表现。 三国志的作者介绍 ...

三国志=三国演义?
答:不是,两本书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

三国演义内容梗概?
答: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才进行再表现,进行夸大、美化、恶搞、美化等等。本来这是前史演义小说的套路,前史演义小说都是虚实相间,穿越恶搞;古今兼顾,讽古说今;一段故事,说两朝工作,一个人物,兼具两朝特色。《三国演义》把这种艺术办法表现得极好,一方面,既尽量地反映了实在的三国前史,照顾...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哪个值得看学习?
答:也正因三国的这股英雄魅力,许多人都被其深深地所吸引,往往想去了解更多的三国历史。而这时,许多人或许会遇到这种困惑:究竟是读正史《三国志》呢,还是读小说《三国演义》呢?而本文,就是为了解决这个困惑的。首先,本人大致介绍一下这两本书的主要概况以及各自优劣:一.《三国志》基本概况...

如何评价《三国志介绍_如何评价《三国志是什么
答:对于《三国志 13》的评价,玩家和专家的观点并不统一。尽管游戏在发售初期遭遇了一些负面评价,比如新机制的调整和老玩家的不满,但也有学者从游戏框架和潜力的角度给予了肯定。他认为,《三国志 13》虽然初上市时存在一些需要优化的地方,但其基本框架迎合了玩家对三国游戏的期待,使得玩家期待更多的后续...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是什么关系?
答:首先明确指出的是:《三国志》为史书,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之一。而《三国演义》是小说,是文学作品,也就是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其次分别介绍一下这两人部书的概况:《三国志》为西晋陈寿撰,全书六十五卷,分魏蜀吴三志。纪传体三国史。无表志。魏志前四卷称纪,蜀吴两志有传无...

三国演义简介绍?
答:三国演义简介绍?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匿名用户 2014-07-14 展开全部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英文名字: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翻译为:三个国度的传奇故事),为四大名著(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志》作者是谁?
答: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的艰辛,终于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主要介绍 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