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的问题 关于元素周期律的问题!

作者&投稿:杜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原子半径
同一周期(稀有气体除外),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半径递减;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递增。
二、主要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递增(从+1价到+7价),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最低负化合价递增(从-4价到-1价)第一周期除外,由于金属元素一般无负化合价,故从ⅣA族开始。
元素最高价的绝对值与最低价的绝对值的和为8
三、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四、单质及简单离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还原性减弱;所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减弱,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增强。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的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所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元素单质的还原性越强,金属性就越强;单质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就越强。
五、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同一周期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碱性减弱);
同一族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酸性减弱)。
六、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与氢气化合越难。
七、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
此外还有一些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可以作为元素周期律的补充:
随着从左到右价层轨道由空到满的逐渐变化,元素也由主要显金属性向主要显非金属性逐渐变化。
随同一族元素中,由于周期越高,价电子的能量就越高,就越容易失去,因此排在下面的元素一般比上面的元素更具有金属性。
元素的最高价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金属性就越强;最高价氢氧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就越强。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同一族的元素性质相近。
具有同样价电子构型的原子,理论上得或失电子的趋势是相同的,这就是同一族元素性质相近的原因。
以上规律不适用于稀有气体。
还有一些根据元素周期律得出的结论: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离能就越小;非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子亲和能就越大。
同一周期元素中,轨道越“空”的元素越容易失去电子,轨道越“满”的越容易得电子。


。。。
1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递变性规律

1.1 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1.2 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1.3 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1.4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1.5 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1.6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1.7 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氧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2.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3)确定族数应先确定是主族还是副族,其方法是采用原子序数逐步减去各周期的元素种数,即可由最后的差数来确定。最后的差数就是族序数,差为8、9、10时为VIII族,差数大于10时,则再减去10,最后结果为族序数。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中的十二个规律

--------------------------------------------------------------------------------
一.数值规律
1.原子序数差别规律
(1)同周期的第IIA与第IIIA族的原子序数差别规律
①第1~3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②第4、5周期相差11;③第6、7周期相差15
(2)同主族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别规律
如果他们位于元素周期表中过渡元素的左(右)边,他们的原子序数之差就是上(下)面的元素所在周期含有的元素种数
2.每一周期所含元素种数的规律
每一周期所含的元素种数都是偶数,奇数周期中含有(n+1)2/2种元素,偶数周期中含有(n+2)2/2种元素(n为周期序数)
3.化合价规律
(1)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族序数
(2)非金属元素的最低负价等于族序数—8
(3)“价偶序偶、价奇序奇”是指在主族元素中,偶数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偶数,特别是最高正价最低负价一定是偶数;奇数族的主要化合价为奇数,且最高正价最低负价一定是奇数
二.“三角形”规律

A B

C

所谓“三角形”,即A、B处于同周期,A、C处于同主族的位置,可排列出三者原子结构、性质方面的规律。如:原子序数Z(C)>Z(B)>Z(A);

原子半径r(C)>r(A)>r(B);A、B、C若为金属,则其金属性C>A>B,单质的还原性C>A>B,阳离子的氧化性B(n+1)+>An+>Cn+,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C(OH)n>A(OH)n>B(OH)n+1;同理可以得出A、B、C为非金属时的性质规律。
三.“对角线”规律
有些元素在周期表中非同周期,又非同主族,但其性质却相似,如Li和Mg,Be和Al等,因他们均处于对角线的位置,因此称之为“对角线”规律。
四.相似规律
1.同族元素性质相似;2.相邻元素性质相似;3.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似;4.对角线上的某些元素性质相似
五.“分界”规律
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有一条分界线,左边为金属,右边为非金属。位于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没有严格的界限,如B、Si、As、Te等,它们既有金属元素的性质,又有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六.位置与性质判断规律
若主族元素的主族序数为m,周期数为n,则有:
1.m/n<1时,该元素为金属,m/n越小,金属性越强,如Fr;
2.m/n>1时,该元素为非金属,m/n越大,非金属性越强,如F;
3.m/n=1时,该元素具有两性,如Al
七.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八.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规律
1.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难易;②单质的还原性;③置换反应;④M(OH)m的碱性。
2.非金属性强弱:①与H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难易;②单质的氧化性;③置换反应;④HnROm的酸性。
九.元素所在主族、副族的判断规律
1.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3而又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2.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的元素可能是主族、副族或0族(He)元素;
3.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He除外)
十.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一般规律)
1.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反之亦然。如:F++++
2.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大的半径小;反之亦然。如S2->Cl->K+>Ca2+
3.对于同种元素的各种粒子,核外电子数多的半径大;反之亦然。如:Cl->Cl;Fe>Fe2+>Fe3+
十一.共价型化合物中各原子是否8电子稳定结构的判断规律
若|该元素在该化合物中的化合价|+该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8,则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否则不满足。如PCl5中P不是8电子稳定结构,而Cl满足
十二.已知原子序数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规律
1.记住稀有气体原子序数:2、10、18、36、54、86;
2.族序数的确定:原子序数—相近的比它小的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该元素所在的纵行数(明确主、副族排列及与纵行数的关系);

3.周期数的确定:该元素周期数=相近的比它小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周期数+1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用表格表达的具体形式,它反映元素原子的内部结构和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元素周期表简称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很多种表达形式,目前最常用的是维尔纳长式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有16个族和4个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反映该元素的原子结构。周期表中同一横列元素构成一个周期。同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该周期的序数。同一纵行(第Ⅷ族包括3个纵行)的元素称“族”。族是原子内部外电子层构型的反映。例如外电子构型

横着看叫周期,是指元素周期表上某一横列元素最外层电子从1到8的一个周期循环
竖着看叫族,是指某一竖列元素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表现出的相似的化学性质
主族元素是只有最外层电子没有排满的,但是副族有能级的跃迁,次外层电子也没排满。

1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递变性规律
1.1 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1.2 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1.3 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1.4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1.5 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1.6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1.7 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氧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2.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每层的电子数


关于元素周期律的问题~

http://www2.tust.edu.cn/jingpin/hgyl/chem_onln/shownews.asp?newsid=30

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这是因为从上到下,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起主要作用,所以半径增大。副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从上到下的变化不很明显。第五、第六周期的一些同族元素如铌和钽、钼和钨、锝和铼等它们的原子半径十分相近,这是由于镧系收缩的结果。
• 同一周期中原子半径的变化有两个因素在起作用: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的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也增加,使原子半径逐渐缩小;另一方面,随着核外电子数的增加,电子间的相互排斥力也增强,使得原子半径增大,这是两个作用相反的因素。但是,由于增加的电子不足以完全屏蔽增加的核电荷,因而从左到右有效核电荷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应该指出,就同一周期而言,过渡元素由左向右原子半径缩小的程度比主族元素(Dr » 10pm)要来得小(Dr » 5pm)。这是因为对于过渡元素,随着原子核电荷的增加,新增加的电子是填充到次外层,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新增加的电子填充到倒数第三层,而决定原子大小的是最外层电子,内层电子对它的屏蔽作用要比最外层中电子间的屏蔽作用大得多,所以同一周期过渡元素自左向右有效核电荷增加比较少,原子半径缩小的趋势就比较缓慢。对于d10电子构型,因为有较大的屏蔽作用,故原子半径略有增大,f7和f14构型也有类似的情况。

1错,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但是钾钠例外啊

2错,越往下越不稳定
3硒(S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
4水就是个反例
5不能吧,铝是因为是两性的才可反应
6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A.已知Ra是第7周期...
答:B 本题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解决问题。每一主族,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A、C正确,B项NH 3 的稳定性比AsH 3 的稳定性强。每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D正确。

一个关于元素周期律的高中化学问题。。
答: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不是氢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而是从下到上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并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的酸性依次增强。非金属元素同一主族从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酸性依次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望采纳!!!

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知右__
答: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用表格表达的具体形式,它反映元素原子的内部结构和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元素周期表简称周期表。元素周期表[1]有很多种表达形式,目前最常用的是维尔纳长式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有16个族和4个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反映该元素的原子结构。周期表中...

元素周期律(同主族与同周期规律)
答:同周期元素金属性从左往右变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还原性增强,氧化性减弱。同主族金属从上往下密度变大熔沸点变低,同主族非金属从上往下密度变大熔沸点变高。与水反应生成碱越容易,金属性越强,与氢反应生成氢化物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想当年高中的时候我化学可是出了名的强~现在...

必修2化学问题 元素周期律
答:A 某元素最高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RO2: R最高价位+4价,IVA或IIB族元素;R的气态氢化物:RHx; x可能是4;R的气态氢化物中H的质量分数是25%: x/(r+x) = 25% = 1/4 r = 3x;x=4时,r=12: C; 符合。此元素是(碳)D 自己画电子式就出来了 不对完全相反 ...

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
答: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创的,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原子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元素周期表的雏形。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

化学问题~~
答:元素周期律不仅在化学上有重大意义,而且在物理学上也有重大意义,它是把化学和原子物理学联系起来的纽带。元素周期律还在哲学上有着重大意义,它用科学事实证明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客观规律。 素周期表”。这张表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来似乎互不相关的元素统一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体系。它的发明,是近代...

急求:什么叫做次级周期律?哪些元素因为这个性质有了什么变化?
答:元素周期律适用于每一周期。而次节周期律适用于隔行周期,就是说2,4,6周期的同一族的元素性质更接近。而3,5周期的同一族的元素性质更接近。在元素周期表中,每族元素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并非从上到下的简单递变,某些物理与化学性质会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发生锯齿形的变化,这样的现象叫做次周期性。次周期性对于p区...

如何鉴别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原子
答: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原子其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二周期元素最高正价...

基础化学问题
答:元素周期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二是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三是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也即元素性质是由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绝定的。元素周期表1.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又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