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乐的发展历程 富士施乐 原产地

作者&投稿:仍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富士施乐成立于1962年,富士胶片和美国施乐合资成立了富士施乐株式会社,注册资金各50%,一共2亿日元。同年,富士施乐914款复印机在日本上市。
1965年,富士施乐进入菲律宾市场,并且之后开始在东南亚的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合资的方式,或者是委托代理的方式开展各项业务。
1968年,富士施乐变更企业形象标识,之前是以Xerox为主,Fuji在Xerox上面字体很小。变更后,Fuji在前面,和Xerox同样大,为Fuji Xerox。1970年再次变更,改为蓝色的。同时富士施乐海老名工厂开始投入生产,在此之前富士施乐收购了富士胶片的两家工厂,这也为海老名工厂的运营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富士施乐负责的业务范围是亚太地区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1977年,施乐推出了第一款激光打印机9700。
1979年,施乐发明了以太网, 这也是当时全球最高速度的局域网。
1980年,施乐凭借优秀的质量管理荣获“戴明奖实施奖“ 。
1984年,推出全球首个采用非晶硅的图像传感器。
1985年,开始销售OEM的激光打印机引擎XP-9。
1986年,富士施乐自主研发的首台台式激光打印机4105上市。
1987年,海老名的质量控制小组荣获“全日本质量控制小组选拔赛金奖”。
1987年,施乐推出全球首台多功能打印/复印机100。
1988年,富士施乐标准纸全面升级为更便于打印的中性纸。
1989年,富士施乐的注册资本增加了一倍,从原来的100亿日元增资到200亿日元,并且设立了综合教育研究所。
1990年,从兰克施乐获得亚太地区四个国家的经营权。
1991年,设立了富士施乐的亚太株式会社。
1991年,宣布公司是The Document Company
1991年,发布富士施乐首款Postscript激光打印机4109
1991年,与美国施乐公司合资,全面进入低端打印机市场
1991年,设立了以美国为基地的施乐国际合作伙伴公司XIP。
1992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设立富士施乐实验室 。
1993年,富士施乐及其关联公司全面停止使用氟利昂。
1994年,时隔十九年重返越南市场。
1995年,在深圳设立打印机生产工厂。
1995年, 推出A3小型激光打印机4150
1996年,以“零废弃”为目标,将再生回收的零件重新投入到生产线,这也是第一条资源循环型生产线。
1997年,日本国内的工厂全部获得ISO14001的认证。
1997年,推出打印/复印/扫描/传真的四合一多功能激光打印机。
1998年,深圳工厂建立了硒鼓生产线。
1998年,富士施乐荣获日本环境厅的防止地球变暖活动的“大臣表彰奖”。
1998年,推出业界首台桌面型A3彩色激光打印机Color Laser Wind 3310。其利用滴流式成像等新技术,大幅缩小了彩色激光打印机的引擎体积。
1999年,海老名工厂已经采用了100千瓦的太阳能发电。
1999年,推出业界首台A3黑白节能型打印机。其采用新研发的快速定影技术,可大幅缩短开机时间并降低能耗。
2000年,收购Sony Tektronix打印机业务,设立了Phaser Printing Japan。
2000年,推出每分钟22页的高速A3彩色激光打印机C2220,并荣获环保产品奖,富士施乐此后连续11年荣获该殊荣 。
2000年,收购日本恩希爱聚合墨粉业务,在日本富山县滑川市建立新的生产线。
2000年,成立富士施乐成像材料株式会社
2000年,富士施乐从美国施乐收购中国的经营权。
2000年,富士施乐在全国范围内构筑零废弃系统,实现资源循环率99.97%,
2001年,富士胶片和美国施乐调整出资比例为富士施乐占75%,美国施乐占25% 。
2001年,富士施乐收购了NEC激光打印机业务。
2001年,推出每分钟16页的A4高速彩色激光打印机DocuPrint C1616 。
2001年,也设立了富士施乐打印系统株式会社(现为富士施乐打印系统销售株式会社)和新泻富士施乐制造株式会社。
2001年,开发了可进一步缩小高速串联引擎的打印头鼓 。
2002年,再次变更企业形象标识,更加突出富士施乐。
2002年,海老名工厂的电磁兼容实验室获得了比利时国家认证,可适用于32个国家和41个机构。
2002年,赞助日韩世界杯足球赛 。
2003年,日本以外的14个生产基地都获得了ISO14001认证。
2004年,扩建上海工厂的规模,使其成为面向全球的数码复合机生产基地。
2004年,在泰国建成投产亚太地区整合资源循环系统。
2004年,推出更高速的串联方式的A3彩色激光打印机。
2004年,小型激光打印机开始采用EA炭粉了。
2005年,推出了业界首台小型A4彩色激光打印机DocuPrint C525A.
2006年,富士胶片控股株式会社成立,富士施乐成为其下属业务公司
2006年,推出全球最小A3彩色激光打印机DocuPrint C3005.
2007年,为加强办公打印机业务竞争力,整合成立富士施乐的打印系统株式会社。
2008年,富士施乐再次更改企业形象标识,并一直使用至今。
2008年,在中国苏州落成并投产整合资源循环系统。
2009年,推出采用全新LED技术的彩色打印机DocuPrint C2255 。



富士施乐的发展历程~

公司在华有三家生产企业:上海富士施乐复印机有限公司、华昭施乐文件通讯系统武汉有限公司以及富士施乐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富士施乐复印机有限公司上海富士施乐复印机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9月18日。合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为3,000万美元,合资各方为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80%)、上海申贝办公机械总公司(约15.9%)和上海久事公司(约4.1%)。上海富士施乐是我国光学-机械行业中的一家集机、鼓、粉研究生产于一体的合资企业。公司于1990年开始出口复印机和零部件,并开始了产品国产化的进程。1994年,上海富士施乐出口复印机3,865台,2万套零部件,全年出口额超过 1,000万美元。产品远销巴西、美国、英国和香港等地。1998年,上海富士施乐出口复印机25,000台,出口额近3,000万美元。1999年,其出口额再次达到3,000万美元。1990年,上海富士施乐成为唯一荣获上海市政府颁发的“质量管理奖”的企业。1992年3月获得ISO9001认证。1992年至1994年,上海富士施乐连续三年荣获“盈利和创汇先进外资企业”称号。其产品曾连续两年被内贸部授予“金桥奖”。上海富士施乐还曾被命名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1998年2月上海富士施乐又获得国际ISO14001认证。2001年,公司又荣获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电日报联合授予的“2000年中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十强” 称号,2002年上海富士施乐复印机有限公司又荣膺《中国机械工业年鉴》评选的“中国机械工业销售500强”称号。华昭施乐文件通讯系统武汉有限公司华昭施乐文件通讯系统武汉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12月30日,注册资本210万美元。公司以生产、经营文件通信产品、办公自动设备和其他相关产品为主。合资企业于1994年8月开始生产传真机。富士施乐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富士施乐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6月2日,注册资本3800万美元,总投资额5900万美元。其中富士施乐株式会社控股90%,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占股10%。公司主要制造激光打印机、复印机、多功能一体机(传真、扫描、打印、复印)和其他相关电子配件。公司产品全部出口。

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

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月3日,是富士施乐在华的独资控股公司,注册资本为3,900万美元。
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的总部设在北京,目前在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深圳、沈阳、武汉、杭州、天津、大连、青岛和南京等城市设有分公司及办事处。另外,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亦有一家在上海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注册的百分之百控股的子公司-富士施乐实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目前,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有员工1000名(不包括其所投资的生产企业)。

富士施乐在华投资:

目前,公司在华有两家生产企业:上海富士施乐有限公司和富士施乐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上海富士施乐有限公司

上海富士施乐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11月4日。合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为3,800万美元,合资各方为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70%)、上海申贝办公机械总公司(约15.9%)、富士胶片(中国)有限公司(10%)和上海久事公司(约4.1%)。

1990年,上海富士施乐成为唯一荣获上海市政府颁发的“质量管理奖”的企业。1992年3月获得ISO9001认证。1992年至1994年,上海富士施乐连续三年荣获“盈利和创汇先进外资企业”称号。其产品曾连续两年被内贸部授予“金桥奖”。上海富士施乐还曾被命名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1998年2月上海富士施乐又获得国际ISO14001认证。2001年,公司又荣获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电日报联合授予的“2000年中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十强” 称号,2002年上海富士施乐有限公司又荣膺《中国机械工业年鉴》评选的“中国机械工业销售500强”称号。2003年上海富士施乐两款产品——WC Pro 420/415数码打印/复印机和V2K系列复印机被列入科技部等五个国家部委的“2003年国家重点新产品”。 2004年,公司被评为“2003年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

联系地址:上海闵行南谷路46号 电话:021-64300480

富士施乐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富士施乐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6月2日,注册资本3800万美元,总投资额5900万美元。其中富士施乐株式会社控股90%,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占股10%。公司主要制造激光打印机、复印机、多功能一体机(传真、扫描、打印、复印)和其他相关电子部件。目前,公司产品全部出口。

1995年,富士施乐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公司荣获深圳海关“信得过企业”奖;1998年,公司荣获全国外商投资出口先进企业;1999年,公司荣获守法纳税大户、最大50家外资工业企业称号;2000年及2001年,公司荣获深圳市百强工业企业。

简述中国交响乐的起源与发展
答:中国交响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引进与模仿(20世纪初至1949年):在这一时期,中国音乐家开始接触并学习西方的交响乐形式。黄自、冼星海等作曲家在这一时期涌现,他们的作品多受到西方音乐风格的影响,同时尝试将中国元素融入其中。第二阶段,民族特色的探索(1949年至1966年):...

想了解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要很准确、很权威的资料!
答:这一时期始自清代末叶的鸦片战争,在历经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百多年来,音乐文化的发展交织着传统音乐和欧洲传入的西洋音乐,但音乐文化的发展是以民主,科学为主要潮流的。 传统音乐首先以革命民歌的发展为以热潮,如...

摇滚乐的发展历史以及特点,给后世带来的深远影响有多大?
答:以下是摇滚乐的主要流派和发展历程:早期摇滚乐:早期摇滚乐主要源自于美国南方的蓝调和乡村音乐,它的特点是强烈的节奏和电吉他独奏,代表作品有“摇滚合唱团”和“心灵音乐”等。摇滚乐的黄金时期:19世纪60年代是摇滚乐发展的黄金时期,它涌现出了多种流派和风格,如披头士乐队的“英伦摇滚”、吉米·亨德里克斯的“硬摇滚...

中国乐器发展史
答:乐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弹奏乐器(如琴、瑟、箜篌、琵琶、五弦琵琶、、、)得到空前的繁荣与发展。琵琶则是唐代最为重要的乐器,专以演奏宫廷燕乐为主。汉代开始琵琶类乐器使用了平均律,且急速发展,鼓吹乐也以一独立的重要音乐形式出现,古琴独奏技术也慢慢地向前发展。辽、宋、西夏与金时期继承隋唐乐器,广泛地应用弦乐器...

中国古代音乐有哪三次断层
答:具体表现为:时调小曲和词调广泛流行;曲艺音乐成为城镇市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朱载十二平均律的诞生;音乐美学大进一步发展。这些都为中国古代音乐注入了新的生机。中国的近代史是从1840年至1949年。这一临时虽然不满100年,但中国却经历了由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受帝国主义宰割的半殖民地半...

中国电影音乐 的现状,发展情况,历程概述??
答:这一时期不断探讨修正中的文艺政策直接影响了艺术的发展。在建国17年期间“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的氛围中,创作者的注意力事实上转向了对农村和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艺术上的深度挖掘,电影音乐民族化的艺术探索也呈现出极高的成就。 在乐器的选择上,首先配器渐渐放弃了建国初期的以管弦乐为主的做法,在各种题材...

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答:同时与其他艺术相结合,在我国产生了歌舞、民歌、琴歌、说唱、曲艺、戏曲等包含着丰富内容的音乐种类与体系;形成了以宫廷、宗教、文人、民间为主线的器乐音乐的发展与传承。每一件乐器如古埙、钟、磬、管、瑟,琴、筝等,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每一种器乐的形式与乐种,如房中乐、鼓吹、管弦合奏、...

谈中国近代钢琴音乐的发展史
答:20世纪是中国钢琴音乐发展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中国钢琴音乐由萌芽起步到繁荣的各个历程都是在这一时期得以完成。探究20世纪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轨迹以及各个不同时期的创作理论与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其风格的演进是由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组成的,这几个阶段对中国钢琴音乐风格的认识以及所体现的具体内涵是各有所...

广东民歌的发展历程
答:形成时期1921年以前是广东音乐的形成时期,它最初形成于清末民初(二十世纪始),发展迅速,不久即风行全国,在港、澳及东南亚各国华侨聚居的地方也很盛行。清末,在广州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流行着不少“过场”——“又名宝字,即丝弦乐队当无唱曲时,各弦合弄之谱也”、“小调谱”,广东音乐即在...

萨克斯的发展历程
答:1846年阿道夫本人在法国巴黎开办了一个乐器厂,专门生产萨克斯。他曾先后生产过十四种型号的萨克斯,包括高音、小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倍低音等形状各异的乐器。它既有铜管乐的嘹亮,又有木管乐的柔和,所以当时就有很多音乐界人士喜欢这种乐器。一些音乐团体,也尝试着启用这种乐器。1853年法国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