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历史的题 杭州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力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哪些?选择题(多选) 1.经济基...

作者&投稿:查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杭州都市经济圈,杭州市加上海宁、桐乡、德清、安吉、绍兴、诸暨6个接壤县(市)的圈域总面积达24333平方公里,占全省23.9%;2005年末户籍总人口为1055万人,占全省20%以上,人口密度为434人/平方公里。

  (一)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高
  2005年,杭州都市经济圈生产总值达到 4276.84亿元,占全省32%;人均生产总值为40790元,已超过5000美元;三产比例为5.6:53.9:40.4,呈“二、三、一”的产业结构。综合来看,杭州都市经济圈已达到中等发达地区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发展阶段。圈内已形成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机械建材、生物医药和化工、食品饮料、包装塑料、家具等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杭州周边的6县(市)中除安吉外,其他5县(市)均是全国百强县;2006年全国百强县排名榜中,绍兴县列第8位、诸暨市列第14位、海宁市列第21位、桐乡市列第24位、德清市列第83位。周边六县市较强的经济实力,是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的有利条件,也是与南京、武汉、哈尔滨等国内其他都市经济圈城市相比最突出的优势。

  (二)产业分工格局正在形成
  在产业发展上,杭州与周边6县(市)已初步呈现有所分工、特色鲜明、一定程度功能互补的格局。作为都市经济圈核心的杭州中心城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发展方向,金融、商贸、物流、研发、设计创意、软件、会展、休闲旅游、咨询、中介等服务业,不但服务于杭州市的产业发展和居民游客需要,而且服务全省尤其是杭州周边地区。萧山、余杭、下沙是杭州新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杭州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要空间,也是示范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我省环杭州湾产业带的核心区。其中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水平较高,通过产业分工协作,直接带动了周边地区的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发展,如汽车零部件业、电子通信业、生物医药等。周边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壮大,也带动了对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的需求,对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周边县(市)还有一些企业的总部搬到杭州,促进了杭州“总部经济”的发展,如诸暨中义集团、盾安集团等民营企业总部的迁入。

  (三)城际交通设施骨架较为完备
  杭州都市经济圈已形成以杭州市区为核心枢纽,杭宁、杭沪、杭甬、杭金衢高速公路以及104、320国道为主要交通走廊的圈域交通骨架;加上宣杭、沪杭、浙赣、萧甬等铁路和京杭运河、杭湖申线、杭甬运河、钱塘江等水路,交织成稠密的都市经济圈交通网络。随着杭州地铁总体规划的批复和一期工程动工,都市经济圈远景将形成更快捷的城际轨道交通网。萧山国际机场是圈内城市共享的、联结国内外主要城市的最快捷通道。公路、轨道、水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对接和共享,为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合作共建创造了良好基础条件。

  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为我市加快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奠定了基础条件。

  到去年底,我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00.3亿元,经济总量上升到全国副省级城市第六位,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8.4亿元,人均GDP达到27500元,约合3300美元,首次突破了3000美元这一大门槛,这标志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整体推进,国际化市场化全面提升的新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征。

  二是迅猛崛起的三大产业群,为加快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创造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目前,我市以临港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行业为主体的三大产业群发展迅速,并基本形成了石化、能源、造纸、钢铁、汽车、服装、家电和电子信息等八大产业基地,为我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以港口为中心的交通集疏运网络的形成和完善,为我市加快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提供了支撑条件。近年来,我市加大了港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正在形成。2002年,我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53亿吨,列全国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5.8万标箱,列全国第六位。

  四是发达国家正面临着广泛的产业转移,为我市加快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提供了良好的国际背景。
  长三角地区鉴于其产业基础、体制优势、技术装备、人文条件和文化底蕴,未来几年将率先成为全球的加工基地。产业结构在布局上的这一重大变化,将使我市这样一个以临港大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城市获得了加快发展的可能。

  五是工业园区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加快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提供了整合的基础和依托。近年来,我市在加快园区建设,推进城市化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具有比较扎实的工作基础。市里已布局了“10+3”为主体的工业园区,并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目前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这为下一步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发展提供了整合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工业园区化的推进,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按照构筑大都市的框架,形成了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四级城市化框架体系,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为规划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提供了强大的城市依托。

杭州在发展经济是有哪些有利条件??(可以从自然环境、区域条件、资源状况、人文环境等分析)~

自然环境: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区,临江沿海,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区域条件:周边块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大量流动,促进了大城市发展
资源状况:旅游资源丰富
人文状况:非物质文化遗产繁多

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