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姓氏是殷商的后裔 殷商皇室的姓氏是?

作者&投稿:蓬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殷 氏:商族始祖的姓氏居于古殷水,盘庚王帝之后有殷氏,还有商朝亡后子孙分散,以殷为氏。还有北殷氏(邶殷国)。

2商 氏:商汤之孙,以国为姓。

3汤 氏:商汤之后。

4乙 氏:商汤字天乙,子孙以王父为氏

5来 氏:汤之子孙,食采于郲,因以为来氏 6邓 氏:武丁封叔父曼季为邓侯,其子孙以为氏。沃 氏:商沃丁之后。

7相 氏:出自子姓,商王河亶甲都于相,宗族留居于相里,因氏

8武 氏:以祖字或以谥号为氏:一,出自商王帝武丁之后,以祖名为氏。据《武班碑》所载,为商王武丁之后,以其祖名字为氏。如汉代武班即是。二,出自春秋时宋武公之后,以谥号为氏。据《风俗通义》所载,春秋时宋戴公之子司空,死后谥号为“武”,史称宋武公,其子孙以其祖之谥号为氏,亦称武氏。 是为河南武姓。

9权 氏:商武丁有个儿子封在权国后以权为氏。

10祖 氏:祖甲之后。

11仲 氏:出自子姓,以祖字为姓。春秋时宋国君主宋庄公之后。宋庄公的儿子字子仲,子仲的子孙字“仲”为姓,成为仲氏的一

12郝 氏:帝乙封子期于郝,期后以郝为氏。

13箕 氏:箕子之后。

14梅 氏:出自子姓,帝辛时有梅伯。支。

15鲜于氏:出自子姓,商王帝辛的叔父被封在箕(在山西太谷县东),称为箕子。后有去朝鲜半岛立国史称箕子朝鲜其后有姓鲜于的。

16林 氏:比干子坚,之后。

17王 氏:商帝王族后,比干之后,居汲县,世称汲城王。

18施 氏:出自子姓,施氏为商七族之一。

19陶 氏:出自子姓,陶氏为商七族之。

20邦 氏:出自商时期的上大夫邦伯,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21邽 氏:出自子姓,邽氏为商七族之一。

22饥 氏:出自子姓,饥(饥)氏为商七族之一。

23樊 氏:出自子姓,樊氏为商七族之一。

24奇 氏:(锜氏)出自子姓,锜氏为商七族之一,即公族后人去金为奇氏。

25索 氏:出自子姓,商七公族之一,是商汤的后代。据《元和姓纂》载,商朝的王公贵族有七支,形成公族。

26繁 氏:出自子姓,繁氏为商七族之一。

27钟 葵氏:出自子姓。商公族,一说钟葵氏也为商七族之一。

28宋 氏:微子封于宋,其后以为氏。

29花 氏:微子之后。

30乐 氏:乐氏之先,与宋同姓,戴公生乐父衎,是称乐氏

31微 氏:微氏系微子之后。

32黑 氏:微子之后。

33牛 氏:微子之后名牛父,子孙以王父为氏。

34戎 氏:戎氏系微子之后。

35衍 氏:源于子姓。宋国微仲衍之后人。

36邹 氏:宋正考父之后。

37华 氏:宋戴公孙督,字华文,自立为华氏。

38督 氏:宋国华督之后。

39萧 氏:微子十二世孙大心封于萧,因为萧氏。

40孔 氏:孔父嘉遭华督之难,其子奔鲁,以子加乙为氏,孔子为其六代孙

41皇甫氏:宋戴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后,以王父字为氏,汉代改为皇甫。

42穆 氏:系出子姓,宋穆公子孙,以谥为氏。

43钟 氏:宋国君偃的三弟公子烈和同宗同源的宋桓公三子遨是宋国开国始祖微子启之弟微仲衍的十三世孙。遨之后州梨,封于钟离,数传至接,居颍川长社,以钟为氏。

44空 氏:源于空桐氏,出自商朝始祖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空同,也称空桐、崆峒,是河南汝州西部崆峒山的简称。

45庄 氏:(庄)源于子姓。宋戴公名武庄,其后人以祖名为氏。

46边 氏:源于子姓。宋平公之子子边之后裔以字为氏。

47桓 氏:出自子姓,宋桓公之后。

48向 氏:宋桓公之后,食采于向,遂为向氏。

49鱼 氏 :宋桓公之目夷,字子鱼,子孙以王父为氏。

50墨 氏:宋成公子墨台,子孙以王父为氏。

51褚 氏:宋共公子段食采于褚,子孙因以为氏。

52匡 氏:系出子姓,宋大夫封于匡,后以邑为氏。

53朱 氏:1) 是古帝颛顼高阳氏之后。古帝颛顼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名安,2 )宋国的开国君主宋微子启(商王帝辛的庶兄)有裔孙朱晖,原以国名为氏,称宋氏。春秋时,诸侯灭宋,其后裔逃至砀(今安徽省砀山县),改宋氏为朱氏。

54谈 氏:商朝后裔宋国传至谈君,子孙因为氏。

55干 氏:宋国有一大夫干犨,他的后代子孙以他的名字中"干"字为姓,亦称干氏,成为干姓的一支。

56池 氏:池氏得姓来源有三种:一是池姓出自嬴秦司马公子池,其裔孙以祖父池字为姓,其后有池子华,官授秦丞相,食禄汝南,封西平郡(今河南开封市辖范围)公。望出西平、西河二郡,配行属火,池氏属徵音,堂号有安乐堂、西平堂等;二是出自殷姓讳民,因扶助周穆王有功,王封民食采于渑池(今河南三门峡市辖范围),遂以地为姓,其后转居西河,繁衍昌盛;三是改为池姓,一如蒙、满、朝鲜等少数民族中有池姓氏族。

57那 氏:商武丁之后有那氏。

58衣 氏:出自殷氏“齐人言殷,声如衣,今姓有衣者,殷之胄,见礼记注疏。”换言之,现在的衣姓,是由于读音相近而从殷姓分出来的,姓衣姓殷的人,本来是一家人。

59苑 氏: 商帝武丁封其子文为苑侯其后以苑为氏。

60目夷氏:宋公子目夷之后。目夷字子鱼,是春秋时人,殷微子的17世孙,宋襄公的庶兄,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襄公即位,目夷为相。宋、楚大战于泓水时的“子鱼论战”,可窥见其超人的战略思想。死后葬于微山。

或许还有其他的,但至今已不可考。
求采纳(づ ̄ 3 ̄)づ~

有哪些姓氏是殷商的后裔~

起源一源于子姓,出自殷商王族后裔箕子支子仲。属于以国名、封邑名合并为氏。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后,封箕子于朝鲜而得姓。箕子,是商王朝末代君主纣王的叔叔,名叫子胥余,官至父师,即太傅,封地在箕(今山西太谷),史称“箕子”。据《风俗通义》、《古今姓氏书辩证》等文献记载,出自殷商子孙后裔,得姓始祖是商朝纣王的叔父名叫胥余。商朝末年,纣王的叔父胥余曾授封于箕(今山西省太谷县东北),称为箕子(箕为地名,子为子爵)。后箕子对纣王的荒淫无道经常提出劝谏,纣王不但不听,反而把他监视起来。周武王在伐灭商纣后,建立周朝,箕子的支庶子孙授封鲜地,遂以地名中的鲜字为姓,乃成“鲜氏”。在历史文献《鲜于璜碑》上也记载,鲜虞为箕子之苗裔:“有石山,鲜于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滹沱。肥水应即肥国所居地,鲜于即鲜虞(今河北真定),鲜虞族因鲜虞水而得名”,其后代即称鲜虞氏。在箕子带领族人去朝鲜半岛之时,箕山、箕殷留中未去,后箕殷生子名申,申食采于鲜舆(古渔阳,今北京顺义北务镇一带地区),以地名为自己的姓氏,称鲜舆申,亦称鲜虞申、鲜于申。在鲜舆申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居邑名称沿袭相称为姓氏者,称鲜虞氏、鲜舆氏,后在秦朝时期避秦始皇之讳“虞”字,改以谐音字为鲜于氏,世代相传至今,亦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鲜氏鲜于氏族人后多有省文简改为单姓鲜氏、于氏、虞氏、舆氏者,亦有因功被李唐朝廷赐改姓氏为李氏者,皆尊奉箕子、箕殷、鲜于申为得姓始祖。

姓子,商是国号,也是商朝皇族的氏。商被周灭亡以后,周采取分封制,其中商朝的后裔被封在宋国为君,赐爵公爵,在列国中爵位最高。

丁姓氏的由来
答:2、出自丁侯的后裔。据《姓氏考略》所载,丁侯为殷商诸侯,周武王讨伐殷纣时丁侯因不从而被周所灭,其祖孙散居各地,部族仍以丁为氏。 3、出自子姓。周朝封商朝遗民微子启于宋国(今河南省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省间地),国人宋丁公的子孙以其字号“丁公”为氏,称为丁姓。 4、出自他姓所改或其他少数民族改姓、...

王氏由来
答:王姓的来源有多个,但构成现代王姓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子姓、姬姓、妫姓和外族改姓 最古老的王姓出自子姓。传说在商朝末年,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末“三仁”。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上谏,反遭到纣王杀害,其子孙因为是王子的后裔,所以就以“王”为姓,被称为“子姓王氏”。...

孔子死前说自己是殷商人后裔,孔子真的是殷商后代吗?
答:孔子是殷商后代。据记载,孔子生病并且自知命不久矣,子贡前来探望。孔子见了子贡,一面责怪子贡怎么来得这样晚,一面哭着告诉子贡自己是殷商人的后代,吩咐子贡要按照殷商的规矩来处理他的身后事。据《史记》记载,孔子之所以认为自己是殷商后代,是因为孔子梦见自己死后的棺材是按照殷商的礼仪摆在两柱...

殷姓是商代的皇族吗
答:问题二:殷家是不是皇族后裔 上古商朝开国君王商汤,传到第十代君主盘庚时,将国都迁于殷(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后称殷商。武王伐纣以后,盘庚的子孙分散,有些就以国都的地名为姓,世代相传姓殷。问题三:殷姓是不是殷商的后裔 是的。源于子姓,出自帝喾嫡子殷(契古写作亩xie)之后裔。据《风俗...

“王”姓的由来?
答:然而这短短数年的济北王的待遇却开了妫姓之王的先河,从此,田建的子孙后代便世世代代以王作为自己的姓氏了。 三、是出自子姓 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子姓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氏。殷商帝王家族以子为姓是从契开始的。传说契的母亲叫简狄,是有城氏的女儿。有一次,简狄与她族中的姐妹一起在大河中洗浴,忽然看见天边...

殷氏的起源
答:契。商下传至纣时被周所灭。后周武王封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今河南省商丘),以奉汤王之祀。除此以外的殷商后裔大多没有封赏,便以原国名为氏,称殷姓,他 们尊殷契为其得姓始祖。各支始祖 殷晖:宋末靖康之乱时,殷晖护驾战死扬州,封崇武侯,赐镇江润东丁岗四百顷以为子孙食邑,其子殷文式...

龚的龚姓渊源
答:很多早期历史材料中载有“龚后”、“妇庞”、“后龚”诸名称,且均系指代殷商王族之配偶。姓氏显示其系出生於龚氏之女性。综上观之,际元字共叔与其子龚坚一脉,姓氏可能起源于商王族。笔者认为:龚姓起源之殷商王族后裔避祸说,箕子后裔因功封地为姓说等亦可互证。《史记》《汉书》等史籍载:箕子受封朝鲜,教以...

殷姓是商代的皇族吗?
答:源于子或依姓风姓,出自帝喾嫡子殷偰(契古写作偰读偰xie)之后裔。据《风俗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记载,商朝君主盘庚将国都从奄(今山东曲阜)迁于殷(今河南安阳),故称“殷”或“殷商”。殷商灭亡后,殷商遗民以国名为姓,称殷(依)氏。该支殷氏已有三千多年时间,是非常古老...

殷姓的祖先是谁
答:其间曾五次迁都,十传至盘庚时,又由奄迁到殷(在今河南安阳一带),故名殷商,契被后人称为殷契。商朝传至商纣王时被周所灭。后周武王封商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今河南省商丘),以奉汤王之祀。除此以外的殷商后裔大多没有封赏,便以原国名为氏,称殷姓,他们尊殷契为其得姓始祖。

王姓的来源?
答:公元前386年,姜姓齐国君权被田氏所夺,田氏是传说中帝王舜的宗族后裔,妫姓。齐国于公元前221年被秦国所灭,由于田氏各支先祖先宗为帝王诸侯,人们称为王家。这是出自妫姓的王氏。还有出自子姓的王氏。子姓为商朝国姓,末代帝王纣,暴虐淫乱,他的叔父比干多次进行劝谏,纣恼羞成怒,将他杀死,剖腹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