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540部首带解释 为什么要学说文解字540个部首

作者&投稿:红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一”应该是我们所学过的最早的、最简单的一个字了。但是这么简单的字该如何解释?我们的祖先将它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说天地未开、混沌未分之前,“道”就存在了。然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一”中分出了天地,分出了阴阳,分出了所有性质相联系又相对立的东西,然后衍生成了万事万物。
古文字写作数字“一”,源自人们攥拳后伸出食指的样子(如下图)。表示数字‘一’,为数字之始。来源:《甲金篆隶大字典》
当“一”做为部首时候在不同的字里面是有不同意思的,比如:在‘丘’、‘屯’、‘旦’中,‘一’表示地面或地平线(如下图)
{丘(qiū)从北从一。土高曰丘。象形。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崐崘东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为丘。}
{屯会意。从屮贯一。“屮(chè)”指草。“一”指地面。象草木初生的卷曲包裹之形。}
{旦字从日,从一。“一”表示“(东方)地平线”。“日”与“一”联合起来表示“日出东方地平线”。本义:太阳完整现身于东方地平线上。太阳轮廓下缘与东方地平线相切。
说明:“旦”与“昏”相对。“昏”字也可以写作从一,从日,即从“日在一下”之形,是“旦”字的颠倒字形,见《汉语大字典》袖珍本第664页。所以,“昏”的确切含义是“太阳在西方地平线以下,太阳轮廓上缘与西方地平线相切”。}
当“一”做为部首,还可以表示位置

说文解字540部首带解释我觉得现在真可以直接到网上搜一下网上就有很多的介绍

说文解字540部首按什麼划分的~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540部首,是按“据形系联、以类相从”的原则划分的。
许慎在《说文解字自叙》中提到了《说文》的建首分类思想:“其建首也,立一为专(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牵条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究万原,毕终於亥,知化穷冥。”
其中的所谓“据形系联,以类相从”,就是把有共同形符的字归为一部,以该形符字作首字,用来统率这一部的字。不同的部首按照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来排列,每个部首下面的字按照意义类别来编排。也就是说,部首与字义存在对应关系。查看《说文》正文,对每一部首都有解释,该部首下所有字的字义都与该部首意义有关。如:“山”和“隹”都是说文部首,但就“崔”字而言,“山”表意、“隹”表音,根据意义关联原则,“崔”只能归于“山”部。

反切是古代的一种注释字音的方法,就是用两个字的读音来注解某个字的读音,一般是取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音调同第二个字。例如:逍,兴涛反。这个多读些古文这方面的书,慢慢就能摸到一点规律。反切还涉及很多古音韵,有些在现代已经不用了,所以单凭反切有时并不能确切地读出被切字的音。其中也有不少不太明白的,我一般是取大意,如果不是研究音韵学,个人觉得可以不必太深入。毕竟这个要相当的功力。当作个爱好来研究一下是很好的。

540部首说文解字
答:540部首说文解字:追(zhui-2):早期字形下为‘止-脚步’,上为屁股的形象摹画,以此会意表示:跟在前面跑的人的屁股后面追赶。后又添加意为‘道路、行走’的‘彳’。如《说文》:追,逐也。引申指:追随、跟从。又指:追求、追究。那么这也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在说文解字中,其实有很多的比较...

常天书院干货分享|《说文解字》540部首:疋
答:疋(shu-1)《说文》:疋,所菹切。足也。上象腓肠,下从止。弟子职曰:问疋何止。古文以为诗大疋(通:雅)字。亦以为足字。或曰胥字。一曰疋,记也。凡疋之属皆从疋。‘疋’的古文字 与‘足(zu-2)’字源相同,都像人的膝盖以下包括脚部的形象摹画,独体象形。《说文》中的‘腓肠’...

字字乾坤干货分享 |《说文解字》540部首:示(礻)
答:示是上天,是宇宙告诉人类的吉凶祸福、人事征兆。甲骨文示象古人祭祀用的祭台,小篆字形上面两横为上,指高高在上的神、主宰;下面垂着三竖,就是日月星三光。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用大自然的显现,使人明了祸福征兆,而从趋吉避凶。祖先知道观察日月星辰在宇宙间运行的规律,就能知晓季节时令的变化,...

常天书院干货分享|《说文解字》540部首:釆
答:釆(bian-4)《说文》:釆,蒲苋切。辨别也。象兽指爪分别也。凡釆之属皆从釆。读若辨。古文‘釆’古文字‘釆’早期字形不是‘米’字,其为动物足迹的象形摹画-其中‘十’为‘兽类脚掌’,四周的‘点状’像其‘爪迹’。其本义为:动物足迹。动物足迹 远古人类食物的来源方式主要为‘采摘’和...

说文解字540部首
答:以下是《说文解字》中的540个部首:第一类:001一、002丄、003示、004三、005王、006玉、007珏、008气、009士、010丨、011屮、012艸、013蓐、014茻。第二类:015小、016八、017釆、018半、019牛、020犛、021告、022口、023咥、024吅、025哭、026走、027止、028癶、029步、030此、031正。...

说文解字部首540
答:说文解字的540个部首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最初的50个部首是按照它们在篆书中的形状来排列的,后面的部首则是按照它们的意义来排列的。这种排列方式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查找和理解每个部首的含义。说文解字的贡献:1、建立部首: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建立了540个部首,这些部首按照字形相似或者意义相关进行...

常天书院干货分享|《说文解字》540部首:足
答:足(zu-2)《说文》:足,即玉切。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凡足之属皆从足。‘足’的古文字 上像人的膝盖骨,下为‘止-脚’,即:‘足’为人膝盖以下直到脚部的形象摹画,独体象形。其本义为:腿脚。后专指:脚部。秦汉以前,‘足’和‘止’都表示‘脚部’,后在书面用语中,则多用‘...

字字乾坤干货分享 |《说文解字》540部首:玉
答:1、首先是仁,仁慈的仁。 “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是说玉的表面质感细腻柔润,佩戴玉石,就像有个具有仁爱之心、温和包容的君子时刻陪在你的左右,影响感染着你,让你的性情最终得以蜕变。2、其次是义,道义的义。“鳃理自外, 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即从外表看就能看到玉里面的纹理,看到是否...

常天书院干货分享|《说文解字》540部首:王
答:古文字写作:为‘斧钺’砍下时刃部在下的特写,以此突出生杀予夺的威权。并由此引申指掌握‘生杀大权’的:君王、帝王,如《诗·小雅·北土》: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由‘王-斧钺’的本义衍生出 ‘皇(huang-2)’字,像斧钺映射出耀眼夺目的光芒,喻示:古时掌握了‘斧钺’才能称‘王’、成‘...

常天书院干货分享|《说文解字》540部首:舌
答:常天书院干货分享|《说文解字》540部首:舌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历史上日本哪些首相被刺杀身亡?达人方舟教育 2022-07-16 · TA获得超过126...《说文》中也解释了‘舌’的两大功能:言语发声和辨别味道。因此,由‘舌’组成的汉字大多与这两种功能相关。 甜(tian-2):添加意为‘口内有可口食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