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历史上有哪些烹饪方式一直沿用至今,炒菜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炒菜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烹饪技术?

作者&投稿:泣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甚至有人说,看看出土的殷商时期的烹饪器具:鼎,那么大一个物件,总不能只用来煮汤吧,就不能放点油,炒炒菜?要我说,持有这种想法的朋友,怕是犯了主观臆断的毛病,鼎身整体那么笨重,确实不适合炒菜,况且中国人在用鼎做饭的时候,脑子里还真没有“炒”这个概念,实际上,“炒”在中国烹饪史上属于后起之秀。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古老的烹饪方法。


一、脍炙人口有来头

在远古时代,人们还没有发现“火”的用途,所以那时候获得的肉类,基本上是生食。虽说后来“火”被广泛应用,人类的食物也以熟食为主了,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依然可以看到远古时代的影子。比如说汉字“脍”的意思,指的就是切得很细的肉丝或鱼丝,唐朝时,“脍”通常指的就是生切的鱼片或鱼丝,估计现在热爱吃生鱼片的日本人,就是受了唐朝“脍”的影响。应该说,人类最早的烹饪技法应该就是生切,而“脍”就是由这种技法发展演变而来的。

有了“火”,人们就开始吃烤熟的食物了。可以说,“烤”的历史也是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的。而且这种形式到现在也深受人们的喜爱,否则今天大街上那些卖烧烤和撸串的店铺,就不会那么生意火爆了。


据说论烤制食物,现今外国人的方法比中国人粗犷得多。中东地区流传着一道名为烤骆驼的大菜,就是在一整只骆驼里塞一只羊,在羊的肚子里塞一只鸡,然后整体来烤制。其实,这种做法在中国唐代就风靡过,那时的人们会把一只肚子里塞满糯米和调料的鹅,放到一只整羊腹中,再把羊腹缝合,然后整体进行烤制,烤熟后,把鹅从羊腹中取出,一起享用。据说这道菜的名字叫:“浑羊段忽”。唐代不亏是一个个性开放、民族融合的时代,就连菜名都起得很西域。

古代时,人们把烧烤称为:“炙”,“脍”和“炙”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烹饪美食的方法,如果能够一次性大快朵颐生鱼片配烤肉,那真是求之不得的人生乐事,这应当就是成语“脍炙人口”的由来。


二、蒸煮之味淋漓尽致

在时间上能与烧烤并驾齐驱的烹饪方式应该是“煮”。中国人很早就开始用煮来烹饪食材了,前文中我们提到的“鼎”就是专门用来炖煮食物的,其中由“煮”衍生出很多更具风味的烹调方式。

比如说“炖”,最典型的应该是东北的乱炖和北方地区流行的熬菜。一家人吃团圆饭的时候,上一大锅炖菜,吃起来又热闹又过瘾,实在是人生难得的幸福时刻。

比如说“煲”,煲汤应该是闽粤地区的人们最喜爱的烹饪方式。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靓汤,不仅可以强身健体、祛湿益气,更是煲入了浓浓的乡情与亲情。


比如说“火锅”,其实先秦时期,中国人就已经有类似火锅的饮食模式了,只不过那时候不叫火锅,而叫做“火鼎”。到了汉代,还出现了类似今天“九宫格”的分格子的“火鼎”。今天的火锅样式应当起源于能征善战的蒙古大军,在草原上安营扎寨的时候,简单架上一口锅,把水烧开,直接把切好的羊肉片丢进去煮熟,简单又便捷。只是没想到这种军旅便餐,日后竟然会发展成为蜚声中外的“涮羊肉”。

古人可能觉得只是煮菜有点乏味,于是又发明了另一种烹饪方式:“蒸”。据说“蒸”在4600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已经有了,这还真的是有考古发现做依据的,考古学家在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中,就发现了最早的蒸器:“甑”,距今大约4600年,与黄帝生活的时代吻合。难怪湖北的蒸菜会名满天下,荤素主食无所不容,原来是有着这么漫长的历史渊源,有着这么深厚的文化积淀。


三、煎炸也会不甘寂寞

中国人吃炸食,要比蒸煮烤晚一些,毕竟油脂的取得在古代不是太容易,耗费大量的油脂去煎炸食物,是比较奢侈的事情。但即便如此,也依然无法阻挡国人们那一颗热爱美食的心,大约在三国时期,煎炸食物开始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

到南北朝时期,煎炸技艺已发展得相当成熟了,油不超过食物,并需要翻面烹制的为煎。把食物浸泡于油中,并高温加热至熟透的为炸。那时人们主要使用三种植物油:芝麻油、荏子(白苏)油。

《齐民要术》中记载:“荏油色绿可爱,其气香美,煮饼亚胡麻油,而胜麻子脂膏,麻子脂膏,并有腥气。”这里很明确地指出,煎炸食物胡麻油优于荏子油。


四、姗姗来迟的炒菜

时至南北朝,中华文明已经发展几千年后,“炒”这个日后中国烹饪界的实力担当,终于要粉墨登场了。虽然那个时期炒菜并不流行,但《齐民要术》中依然记载了一道现在家喻户晓的经典美食:炒鸡蛋。

不过炒菜开始大规模流行,却是宋代的事情。那时候的冶铁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铁锅的制作工艺也日趋完善。受热均匀,传导快,易于厨师操作的炒菜铁锅的普及,为炒菜的风靡奠定了基础。


另外据说唐代以前,由于人口数量不大,人们皆以肉食为美,吃素相对较少。而中国自宋朝开始,人口开始激增,肉类来源渐渐匮乏,为了解决老百姓吃菜的问题,蔬菜开始普及。而肉与菜最美味的结合方式,便是“炒”。

到了明清时期,原产于北美的花生油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并迅速普及。这种油脂的香气,用于炒菜简直是一种天衣无缝的组合。况且相对于蒸煮和烧烤来说,炒菜更加省时省力,节约燃料,于是炒菜迅速崛起,很快就发展出大批成熟的菜品,受到广大民众的强烈喜爱。

“炒”这个烹饪手段在历史上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一,问题分析:

其实,您的这个问题是两个问题:

1,我国什么时候开始有铁锅。

2,我国什么时候开始有炒菜。

而至于铁锅炒菜这个问题,我想,无非就是对这两者的出现时间做对比分析,来得出答案。

二、论证过程:

1,铁锅出现的时间:

铁质炊具,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比如现在已发掘出的“铁质锅釜”(春秋时代的铁质炊具)。但这东西比较厚,并不能提供炒菜所需的高油温,真正可以提供炒菜所需的铁质炊具出现于秦汉魏六朝时期的炊饮器皿鼎新阶段,这个时期,已经出现有可供煎炒的小釜(参考:互动百科之餐具--中国餐具发展史)

2,炒菜出现的时间:

而炒菜最有文字记载的时间,则出现于南北朝时间的《齐民要术》。这本书中,介绍了两种菜的制作方法,一是炒鸡蛋;二是炒鸭肉。(参考: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pgvjwrXHdDXzQInS6FwvRWGGdbHBqGtVKYqvxAjrur3-66m5t0qtOe-0zOoub92zmEp_GgMcKrRa5HaEWSy_q)

3,分析:不难看出,这两者出现的时期是十分接近的。也可以十分清晰的明白,它们为什么如此接近。因为铁器的发展,出现了适合炒菜的铁质小釜,这为炒菜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作为口感更好的炒菜技法,也就应运而生了。

三、结论:我国出现铁锅炒菜,其最早时间,至少可以推进到南北朝。

没有发明人,我这可以提供资料!
1,早在公元前两千年,人类开始有部落与等级制度形成时,就有发现,用火烤制肉类比烤蔬菜香,原因是肉类中有“油”状物体,后来人们把素菜放入肉类中烤!
2,公元前八百年左右,人类已经可以熟练掌握从肥肉中提炼油,并且用于烹饪!
3,公元前七百年以后,我国已经有秘方从植物中提炼食用油,用于医疗和烹饪。
4,只能说,首先人类发现的食用油是从肉类中提取的。
5,并且古代中国把油用于烹饪的时间远远早于欧美国家

中餐和西餐在制作方法上相同的有哪些
答:都使用煮、炒、煎、炸、炖、焖、烤等烹饪方法进行做菜。都比较讲究烹饪的火候与温度的掌控。都有中、西餐宴会菜式以及流派。都有冷菜、热菜之分。都有各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餐饮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小吃。都是人类有烹饪历史以来最著名的两大餐饮文化之一,最高境界都可以称之为世界烹饪艺术的典范...

中餐常见的烹饪方法有哪些
答:爆 利用热镬(锅)热油,攒入适量调好的汁酱或汤水,使镬中的小件食物快速致熟又赋入香气的烹调方法。炸 古写作“煠”,最常用的烹调方法之一;指将食物放入大量的热油中致熟至脆的烹调手法。烚 古写作“煠”,利用大量的沸水将肉质较韧的食物在炉火上炊软炊熟的加工方法。滚 利用大量的沸水的涌动将食物窳味带...

中国餐饮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八大菜系是怎么演变过来的呢?
答:中国的菜系源远流长,很多人以为自古以来就有几大菜系的说法,但其实四大菜系也只有两百年左右的历史。清代初期,根据当时影响力最大的地方菜形成了“四大菜系”,分别是鲁菜,粤菜,川菜,苏菜(淮扬菜),根据历史,地理,气候,物产及饮食习惯的不同而形成的一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巧和风味!清朝初年,...

西餐的烹调方法有哪些
答:使原料在较短时间成熟的一种烹调方法。在炒至过程中一般不加汤 汁,所以超值的菜肴具有脆嫩鲜香的特点。如俄式牛肉丝、炒猪肉丝、蘑菇沙司等。四、煮(BOIL )煮是指将原料放入能充分浸没原料得清水或清汤中旺火烧沸,改用中 小火煮熟原料的一种方法。煮制菜肴具有清淡爽口的特点,同事也保 留了原料...

中国饮食历史上分为哪几个饮食文化层?
答:5、黄帝,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熟。6、周秦时期,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7、汉代,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引进西域食材,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8、唐宋,饮食文化的高峰“素蒸声音部...

最古老的中华传统美食有哪些?
答:九、宁夏手抓羊肉,手抓羊肉是我国西北蒙、藏、回、维等民族喜爱的传统食物,手抓羊肉,相传有近千年的历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吃法有三种,即热吃~切片后上笼蒸热蘸三合油;冷吃~切片后直接蘸精盐;煎吃~用平底锅煎热,边煎边吃;特点是肉味鲜美,不腻不膻、色香俱全。十、西安羊肉...

西式烹饪常见的烹饪方法 西餐的烹调方法有哪些
答:1、煎(FRIED)煎是西餐中使用较为广泛的烹调方法之一,它是指原料加工成型后加调料使之入味,在平底锅或扒板上加入油少量,油温较高,加热成熟的一种烹调方法。煎可以分为清煎、软煎等。如葡式煎鱼、煎小牛肉、意式煎酿猪排等。2、炸(DEEP---FRIED)炸是指将原料加工成型后调味,在对原料进行挂...

烹饪器具的发展历史与经历阶段
答:中国烹饪器具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是构成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烹饪器具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那么对于器具你知道有哪些阶段的经历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烹饪器具的发展史,希望能帮到你。 烹饪器具的发展史 一、陶器时期 (一)陶器的出现和发展 1.陶器的出现 用火制熟食物与陶器的出现密不可分.新石器时...

中国中餐烹饪有多少种烹饪技法?
答:中国中餐烹饪技法很多,主要有:1. 煎、炸、爆:如煎饼、炸豆角、爆炒肉片等。通过油温将食材烹煎至表面金黄酥脆或炸至深色。2. 红烧、炖:如红烧肉、炖老鸭等。通过酱油、糖、料酒等调料,在同火慢慢烹煮,使食材色香味俱全。3. 烤:如烤鸭、烤串等。通过明火直接烤制食材,表面呈现金黄酥脆 state。4...

为啥就中国饮食里面有那么多炒菜?
答:直到清代,炒菜越做越精致,逐渐成为烹饪技艺的主流,而且炒的方法越分越细:生炒、熟炒、大炒、小炒、干炒、老炒、托炒、熘炒、爆炒等。另一个条件是“油”。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油是仅次于燃料柴火和基本食物米。炒菜尤其是那些脂肪含量低的菜必须得有油脂作为传热中介,但在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