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除了会散文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技能?

作者&投稿:陶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说到陆小曼,我们想到的是“她和徐志摩的故事;她的奢靡生活;她的风流往事...”

抛开所有风流韵事,我们会发现一位造诣很高的画家。

胡适曾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今天我们就聊聊陆小曼,究竟是什么让她完成从名媛到画家的身份转变。



陆家小曼,第一名媛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形容年少时的陆小曼再合适不过。

这个生于1903年的女孩子,可谓是真正的白富美。

父亲陆定,留学日本,往来皆是军政要员。母亲吴曼华,一代才女,写得一手极好的蝇头小楷。

陆家夫妇共生九个孩子,却只有老五的小曼存活下来。

作为独生子女的小曼,自然受尽宠爱。

良好的家庭条件带给孩子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滋养。

好的家境给予小曼肆意的底气,而自身的才华却让她有任性的资本。



陆小曼自身才华配得上“名媛”二字。

十五六岁的小曼便已精通英法两国语言,能于钢琴,油画更为一绝。

她是北京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样也是外交场上骄傲的天鹅。

外交部长顾维钧需要一名聪明伶俐的女子外交使者时,陆小曼当之无愧成为其首选。

性格开朗,懂得外国文化,风趣幽默让她在三年的工作生涯中得到上司的赏识。

外交部长曾当着陆定的面,对一个朋友说“陆建三的面孔,一点也不聪明,可是他女儿陆小曼小姐却那样漂亮、聪明。”

在那个受人掣肘的年代,陆小曼用大胆与智慧为国家赢得足够的颜面。

有一次法国的霞飞将军在检阅我国仪仗队时,看到仪仗队的动作不够整齐,因此他奚落道:

“你们中国的练兵方法大概与世界各国都不相同吧!”

小曼机智地回答:

“没什么不同,全因为你是当今世界上有名的英雄,大家见到你不由得很激动,所以动作才无法整齐。”



她的回答既挽回了中国人的面子,也让将军愉快之余对中国人有了好感。

陆小曼的胆识和教养,让她成为外交界最耀眼的明珠,这样有才华的女孩子,怎能不让别人喜爱呢?

年少的陆小曼,是真正的名媛淑女,名门闺秀的典范。



陆家小曼,打破传统

1922年,19岁的陆小曼在父母的安排下遇到27岁的王庚。

陆小曼和王庚的结合是别人眼中的金玉良缘,而并非对方眼中最适合共度余生的那个人。

陆小曼爱热闹,不愿困于家庭;而王庚却早出晚归,只有工作。

性格和思想截然不同的两个人越走越远。



这次婚姻经历让她明白:

“两性的结合不是可以随便听凭别人安排的,在性情与思想上不能相谋而勉强结合是人世间最痛苦的一件事。”

爱情总是在没有预料的时候悄然到来,让人猝不及防。

当沉闷的婚姻令小曼意志消沉,对生活失去乐趣时,才华横溢的徐志摩走入陆小曼的人生,陆小曼的心开始跳动起来。

爱一个人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遇到的时间和彼此的身份。

在封建礼教的年代,有夫之妇的小曼注定要接受世俗质疑,但她没有放弃,勇敢的前行,走向自己理想的爱情。

两颗自由的心冲破束缚为爱情努力着,但不被祝福的婚姻注定是悲剧的。

陆小曼抽大烟、跳舞、打牌、生活作息颠倒,徐志摩却认为小曼应该每天写诗,作画,做一个贤妻。

最让人头疼的是失去双方父母的经济支持,徐志摩只能通过不停的工作来支撑陆小曼的奢靡生活,兼职于多个高校,来回奔波。

面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和长时间的分别让他们对误会和心结越来越深。

1931年11月18日,徐志摩永远的离开了。

在这之前,徐志摩经历的是陆小曼用烟枪砸向自己,两人的第一次吵架。



徐志摩带着对陆小曼的怨恨永远的离开人世;陆小曼亦带着悔恨用一生去怀念徐志摩。

徐志摩的离世对于陆小曼而言,意味着她的最爱,那个她仰望着,爱慕着,用一生时光去爱的男人再也不会出现了,而她也再无依靠了。



陆家小曼,全新蜕变

“挑起生活的担子是勇敢,但坦然面对过去的自己才是真正的勇敢。”

陆小曼做到了。

林语堂曾说“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地深度。”

痛失爱人的经历,让生性烂漫的陆小曼脱胎换骨。

王映霞回忆说:

“他飞升以来,小曼素服终身,我从未见到她穿过一袭有红色的旗袍,而且闭门不出,谢绝一切比较阔气的宾客,也没有到舞厅去跳过一次舞……”



专心画画,编志摩文集是她后半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

她拜师贺天翔,陈半丁学画,汪星伯学诗。

1941年开了个人画展,展出100多幅画;

1957年,她参加了美术家协会,光荣地成为美术界的一员;

1959年,她被全国美协评为“三八”红旗手,真正成了女性中的一类榜样。

人到晚年,她终于活成徐志摩期待的模样。

小曼为志摩编辑全集,两年时间她独力完成了八卷本的汇编工作,并用一生在保护。

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依附于翁瑞午而活,但两人不明不白的同居,引来众人非议。

而当翁瑞午提出离婚娶她为妻时,她毅然决然的拒绝,因为他老婆是旧式女子,一旦离婚,便无求生的出路。



经历过太多事情后的陆小曼成为一个成熟的大人。

她收起所有的脆弱与泪水,超乎常人的坚强,咬牙走完往后的人生。

爱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优秀起来。

生活不是怀揣浪漫主义情怀就会变得更好,而是在朝着一切向往的事物去靠拢的过程中,我们要做许多许多的努力。

那个曾经惊艳众人的陆小曼回来了,时光匆匆,她变成自己热爱的模样。

正如《随着日子往前走》中说到的那样: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正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陆小曼,一个浪漫孤寂,命运坎坷的另类才女,美丽过,风光过。

最后选择素颜恬淡,素衣半生。

她学会为自己疗伤,做到真正的内心强大。



陆小曼除了是作家,还是近代女画家。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还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五幕话剧《卞昆冈》。除此还谙昆曲,也能演皮黄。

第1个技能是画画,栩栩如生,第2个技能是会讲多国语言,第3个技能是口才好,交际能力强。

陆小曼是个多才多艺的“名媛”,十五六岁的时候就精通英法两国语言,她写的还有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并且她还会钢琴,擅长昆剧,画画特别拿手,简介中有“近代女画家”之称。

其他最好的技能应该就是会穿衣打扮,而且对生活质量方面非常的有讲究,这些方面也算是技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

~

什么叫散文?
答:(一)散文概述:文学体裁之一,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

别离的笙箫散文
答:望天空,有鸟儿的翔宇划过眼底。也许,它们正收集江北的风光,留作江南的回忆。只悄悄,书写成别离的笙箫。 别离的笙箫散文3 并无意盗用志摩先生决别之忧怆情绪 只能说,一路的跌跌撞撞走到了尽头,尽头的明媚叫悄悄,志摩先生对着康桥微笑,然后说: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是呵,有一种别离无声无息,唯有渐行渐远的切肤...

现代散文是指除什么什么什么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
答:散文是除了诗歌、剧本、小说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

近代杰出的女性有哪些?
答:民国绘画界才女:潘玉良、陆小曼、方君璧、颜裴仙、孙多慈民国时期演艺界才女:黎莉莉、阮玲玉、胡蝶、周璇等二、简介(节选):1、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

民国时期北大有哪些才女
答:除了陆小曼名正言顺和大度坦然之外,林徽因和凌叔华还幻想着徐志摩的恋爱史中有她们的重要地位,都想把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占为己有,所以名利和虚荣真是害人啊,哪怕是旷世才女也不例外。 民国北大才女之谢婉莹: 谢婉莹(1900年─1999年),福建福州长乐县人,儿童文学作家、诗人、翻译家。 《小菊灯》,这篇收录在...

能饮一杯无散文随笔
答:曾想去偷窥一下徐志摩的爱情,哪知他的身边已经久无陆小曼的身影,只剩下了泪眼婆娑、对酒当歌后的《再别康桥》;我还特别想亲吻《团泊洼的秋天》,那是红色诗人郭小川酒后的笔下美景,他的诗是蘸着纯酒写成的。而他的另一首诗《祝酒歌》,直叫人心旌摇荡:“三伏天下雨哟,雷对雷;朱仙镇交战哟,...

记述文\应用文\说明文\散文 分别是什么意思? (急~~)
答: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五)散文的鉴赏技法: 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散文鉴赏...

徐志摩的简介…他的散文的风格,思想感情等都是什么?
答: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诗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轮盘》;小说《春痕》;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

徐志摩简介
答: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以优美的文学作品和人格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徐志摩1922年归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热潮尚在,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追求“为人生的文学”的文学研究会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