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越来越多?多半都是“拖”出来的,有这4种情况要注意了

作者&投稿:抄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据统计,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25%-75%的脑梗死在2--5年内复发。

脑梗,在医学上又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临床上,脑中风又可以分为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和出血性脑卒中(脑溢血)两种。

并且,脑梗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都非常高,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 健康 的一大公害。

脑梗多半都是"拖"出来的!

在发生脑卒中之前,许多人会有一些“小中风”症状,小中风又被医生称为“暂时性缺血中风”。

其常常发生于中风前的几天之内,因为小中风的症状较轻,病发短暂且症状常见,所以常被大家忽略。若置之不理,三个月内中风几率可达30%至50%。

因此,及时发现中风的前兆信号,对于预防中风来说至关重要。

有这4种情况要注意了!

第一处:手指

很多人都会有手指发麻的情况,尤其是老年人更为常见,但是,若是突然手指发麻,还伴有合不拢的情况,就要小心了,这很可能是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征兆。

首先是一只手或一只脚失去感觉,然后是一只胳膊,一条腿,半边脸或半边身体变得麻木,但也有的只是几根手指隐隐刺痛,手不听使唤,手指攥拳无力等。

第二处:舌根

患者若是出现脑动脉供血不足时,就会感觉舌根发硬,说话不利索,含糊不清,出现语言障碍,这多是影响了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所致。

且还会表现为喝水容易呛水、吃饭容易呛着、易咬到舌头等等,这时,一定要谨慎,及早去医院检查。

第三处:面部

由于脑梗是发生在脑血管处的病变,所以,当病变累及到了神经时,就会导致人体出现面瘫等症状,这时就会表现出睡觉单侧流口水,吹不成口哨等表现。

甚至还会有短暂性黑蒙,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数分钟即可恢复,有的人还会伴有恶心、呕吐、头晕、意识障碍等等。

第四处:下肢

双腿或单腿软弱无力,即使在平地也会摔跤。因为不论在大脑的哪个半球出现病变,都会导致病变对侧偏瘫,其程度可有轻有重。

这时,肢体感觉就会出现异常,如腿脚不灵活、无力,这时要警惕,很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信号。

“吃”出来的脑梗

1 高油食物

经常性的食用大鱼大肉或外卖等高油食物,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含量升高。此时血液中脂质沉淀增多,血栓的形成几率也大大升高,加速了脑梗的到来。

2 高糖食物

甜点、蛋糕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会加速血管的病变,增加血液粘度,影响血液对脑部的正常供应。

3 高盐食物

盐分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但是过犹不及,过多的摄入盐分对身体的伤害可不止一星半点了。

食盐中的氯化钠在血液中堆积,会造成钠离子滞留,引发血管平滑肌细胞肿胀,血压升高。动脉斑块受冲刷容易剥落,随着血液流动。一旦堵塞脑血管,脑梗就离得不远了。

“喝”出来的脑梗

1 喝酒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刺激血管壁内皮组织损伤,造成血管壁表面不平整。血液中脂质在凹凸不平的血管壁更容易沉淀聚集,形成血栓。而且喝酒时,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也是引发脑梗的一大因素。

2 喝饮料

市面上的饮料大多含糖量较多,长期摄入会使血糖升高,增加血液粘稠度,诱发高血脂。

而血脂粘稠又会影响血液对大脑的正常供应,加剧大脑的缺血。并且饮料喝的多还会引发肥胖,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爆发的元凶之一。

“作”出来的脑梗

1 吸烟

吸烟时产生的尼古丁、焦油等致癌物质,不仅会引起血管异常收缩,使凝血机制出现障碍。

产生的一氧化碳还会和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降低血液含氧量,减少脑部血液、氧气供应,诱发脑梗。

2 熬夜

长时间熬夜,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分泌的肾上腺素等激素,会造成血管痉挛,血压不稳定。

还会增加心脏负担,降低身体免疫力,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3 久坐

久坐不动,或运动量过少,身体代谢缓慢,血液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会加剧血液粘稠,血流速度较慢。

此时血液中脂质易沉淀,不仅易诱发脑梗,还会引发肥胖。

预防脑梗,坚持3件事

预防脑梗,除改变上述不良习惯外,还要坚持3件事。

1 抗氧化

抗氧化剂,是人体必须元素,需要从食物中摄取。英国分子生物学家Harman指出:氧化应激决定寿命。因此,抗氧化剂是血管 健康 必须的营养物质,能有养护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发现,抗氧化剂进入体内,可抵御自由基对血管的“老化作用”,使血管“年轻态”。

有效的抑制血管内斑块形成,维持血管生理功能,减少甘油三酯、胆固醇、自由基对血管是损伤,降低心梗等心脏病发生率。

2 控制血压、血脂

控制血压

血压长期偏高,会造成血管弹性的损伤,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并且血压波动较大的人,脉压差大,若受到外界刺激,很容易诱发脑梗。

血压正常值为:90mmHg

控制血脂

血脂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增多,会造成血脂粘稠,影响血液流通速度,以至于大脑缺血缺氧严重。

血脂正常值:总胆固醇:2.8 5.17mmol/L、甘油三酯:0.56 1.7mmol/L、胆固醇脂:2.8 5.17mmol/L。

3 常做两个“清栓”动作

①按摩颈部少中风

将双手摩擦发热后,按摩颈部左右两侧,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

这样可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胆固醇沉积,促使已硬化的颈部血管恢复弹性,改善大脑供血,预防中风发生。

② 空抓手防脑溢血

左右手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各做400~800次。

缺少锻炼的右脑血管壁异常脆弱,经常锻炼左手,可以锻炼右脑,减少病变发生。

编辑 / 黄骞文

资料/ 高质量生活家



~

我国每年因脑梗去世患者高达200万!什么是脑梗?脑梗是怎么引发的呢?
答:并且,脑梗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都非常高,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大公害。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脑梗发出的信号,极有可能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吃”出来的脑梗 1 高油食物 经常性的食用大鱼大肉或外卖等高油食物,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含量升高。此时血液中脂质沉淀增多,血栓的形成几率也...

小孩爱说的烂梗越来越多了吗
答:1、孩子爱说的烂梗 其实现在的小孩子可能会频频爆出一些烂梗,像鸡你太美、老师报giao、你这个老六等等。随着孩子们接触网络之后,网络上的烂梗越来越多。众多的网友觉得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学校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平台也需要负责把青少年的网络环境搞搞好。2、不排除有些网络烂梗,让很多人听到之后一...

为何农村因脑梗死的人越来越多?
答:我想不管农村还是城里的,之所以得脑梗大半多是之前有三高的缘故。 我姑妈三高+糖尿病多年,老年人这些年生活条件变好,烧菜放油和盐比较多,可新陈代谢缓慢,久而久之三高就形成了,我姑妈还是必须喜欢锻炼的人,每天都要出去散步,可依然有糖尿病。 后来连米饭都不大敢吃,就吃一些粗粮,老年人一到冬天血压就高,出去...

为什么如今中国脑梗患者越来越多,美国却在减少呢?
答:这其中就不得不提到叶酸在降低脑卒中风险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要知道缺乏叶酸等营养素,很容易导致同型半胱氨酸转化受阻,很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导致疾病发生,尤其是提高脑梗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而美国就是在普及国民获得叶酸这种营养素上做得很成功才导致了发病率下降。二、老年补充叶酸的其他好处事实...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得脑梗死疾病?
答:脑梗死的发病情况表现出了农村居民高于城市居民现象。究其原因可能与生活方式和对健康知识的差异所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人们生活也变得五花八门,在追求美好物质享受的同时往往会有人忽视了生活习惯和饮食对健康的影响,尤其是生活方式对脑梗死发病的影响。如高血压病、吸烟、肥胖、饮食不当、缺乏体育锻炼、...

27岁就心梗,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问题?年轻人该如何养生?
答:第一饮食要清淡有规律;第二不要熬夜,这样才能够保持身体的健康。一、27岁就心梗,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熬夜导致的。如今的年轻人基本上都会玩手机到深夜2点左右,这就是严重的熬夜了,有些可能是因为加班的原因,可是无论是哪种原因熬夜都是导致身体尤其是心脏出问题的一个重要的...

在医院看到很多脑梗的病人,其中正值壮年的男人较多,这是为什么?
答:现在,脑梗,脑溢血,高压高,糖尿病,心机梗,冠心病………等等等等疾病,多数是吃出来的疾病。 缺乏劳动,营养过剩,过度饮食,熬夜,吸烟 喝酒,统统过度。 疾病不来找你才怪呢! 未来,这种疾病,越来越年轻化,人还没有老,疾病缺先来报道! 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能够吃苦,有几个好运动,早睡早起的? 这些不良习惯铸就...

很多梗是什么意思?
答:由于其独有的网络性质,因此想要融入团体文化,了解网络风尚成为当下许多年轻人的必修课程。当我们面对越来越“套路”的梗时,很多人就会产生审美疲劳和身心疲惫的感觉,这也让很多人开始质疑“很多梗”时效性和意义。但实际上,梗是不断变迁、更新迭代的,新梗层出不穷,新的表达方式和情感传递也不断...

农村人经常耕地干活,为什么患脑梗的还那么多?
答:如今的中国农村,对于健康的认知还不是很高,很多人还是沉浸在生活改善的好日子里,比如说天天吃好吃的,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随便吃,喝酒应酬,体力活动也随之减少,于是肥胖的人越来越多,这一切都是农村越来越多发生脑梗塞的重要原因,甚至是很多农村人发生脑梗塞的根源所在。2、高血压 中国有2·45亿...

很多人都说脑梗是吃出来的,那究竟是怎么吃出来的呢?
答:很多人都说脑梗是吃出来的,那究竟是怎么吃出来的呢?首先分析脑梗为什么发生,脑梗发生的重要原因是脑动脉硬化,在颈动脉和脑动脉发生动脉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动脉斑块脱落,从而引起脑梗死发生。当发生脑梗之后,避免食用动脉硬化加重的食物,清淡饮食少吃盐,多吃蔬菜,少吃油类、脂肪率高的食物,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