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程如何设计与实施?

作者&投稿:鄂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随着国家对国民心理健康关注度的提升,广大中小学、高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心理健康课凭借互动性、直接性、高效性的特点成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开展形式之一。正因如此,对心理健康课的研究也成为了心理老师们的必修课。针对如何为学生们呈现一堂生动有趣又意义丰富的心理课堂的问题,这里提出了3条较为实用的建议,希望对老师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一些帮助。

一、上好心理健康课,课程设计需斟酌

对学生而言,心理课堂应该是一个能够自由放松地进行内心探索的场景,而这就要求心理老师们在心理健康课的主题选择以及流程设计上进行仔细的斟酌。应当要做到主题明确且有意义,而且要贴合学生们当前年龄段的心理发展需求。在主题选择上要避免一节活动课出现两个或多个主题;避免选择学生不易于公开表露或牵涉学生隐私的主题;避免由于选题过大、目标过空导致对主题挖掘不深、不透。

聊聊心理健康课——给心理老师们的3条建议
京师博仁团体辅导工具箱(课程版)教案手册及教辅资料光盘

以京师博仁团体辅导工具箱课程版中的心理健康课教案为例,课程内容是以2012年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理论支撑,围绕《纲要》提出的每个年龄阶段的教育内容,对每个内容进行了细化和分解之后进行编写的。课程环节设置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断深化对心理健康的理解,阶段性提升心理健康素质。这样的心理健康课能够提升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与课堂接受度,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受欢迎,也更有成效。

聊聊心理健康课——给心理老师们的3条建议
京师博仁团体辅导工具箱(课程版)内部分教案内容

二、上好心理健康课,课程原则要把握

心理健康课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主线确立活动目标,以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年龄特点组织活动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为核心,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为归宿,以学生学会自助和助人为目的。心理老师在主持心理课堂时应当把握以下三条原则:

1.活动性原则

区别于传统的学科教学,心理健康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心理活动课的主要目的不是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而在于课堂进行的过程与方法,让心理老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传达给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让学生能够在这里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为自己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2.平等性原则

心理健康课上,老师不能越俎代庖替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而是要遵循助人自助的原则,引导、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比起教师,学生之间拥有更多的共同点,他们之间的心理是相通的,更容易沟通、接纳和产生共鸣,产生更大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助助人,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

3.参与性原则

评价心理健康课教学效果的其中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便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是心理活动课的核心,而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必须要通过参与活动获得。在心理课堂中,学生参与程度越高,他的感受和体验便越丰富,活动效果也就越好。

聊聊心理健康课——给心理老师们的3条建议
学生们在心理健康课上冥想感受内心

三、上好心理健康课,课程形式要丰富

心理健康课作为校园中新兴的课堂形式,能够让学生们从繁重的课业中暂时解脱出来,放松压力,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另外,心理健康课也具有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课堂可以通过丰富的形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心理健康课的开展形式可以参考以下5种:

1.游戏

游戏形式常常是最受欢迎的心理健康课开展形式,通过有趣的团辅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领悟。这种形式生动活泼,学生参与积极,容易取得效果,特别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增强共情能力与感受性,同时有利于促进与他人的相互理解与沟通。

3.问卷调查

利用专业的心理测评量表,能够采集学生的心理状态数据,可以加强心理活动课的针对性、实效性,了解学生的真是状态、想法或者反馈意见。

4.问题讨论

问题讨论是心理活动课中最基本的形式,通过分组讨论,达到相互接纳、相互包容、情感互动、自助助人的目的。

5.辩论会

在辩论中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学生的爱好、倾向也得以表露。辩论会这种形式可以使外在的认知说教转化为自我的认识,更适用于高年级学生。

心理健康课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开展载体,更是心理老师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重要途径。上好心理健康课,不仅是在完成心理老师的本职工作,更是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重要一步。

感谢广大心理教师群体的辛勤付出,呵护孩子的健康,我们和您一起行动。

~

如何上好一节规范的心理健康课
答:(1)传授知识:开设心理教育课程,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不仅是要扩展学生的知识,而且还要改善学生的情绪状态、转变其态度、养成必要的社会技能等,所有这些单靠知识传授是难以奏效的。(2)学科渗透:出于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进行的,因此,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变换多种教学方法,运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怎么写?
答:五、具体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工作取向是:工作目标上的发展性辅导为主,治疗性为辅;方式以团体辅导为主,个别辅导为辅,心理结构上知行结合,行动为主。第一、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这是为开展心理辅导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活动课程,要列入教学计划中,其特点在于:...

健康管理|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答:健康教育亦或健康管理的资料收集——需求评估——干预实施——效果评价这条主线,其实质就是健康教育计划或健康管理计划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全过程。美国著名健康教育学家,劳伦斯·格林提出的PRECEDE-PROCEED模式 ,是健康教育领域应用最广最具权威性的模式。计划设计步骤 需求评估:1.社会诊断。包括三个方面...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课
答: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师具备相应能力。如和学生心理相容的亲和力;有和学生相近的语言;有较机敏的洞察力和深刻的问题剖析能力;有对课堂整体的驾驭能力;有学校心理辅导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如关注、倾听等沟通技术。利用恰当的时机增强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2、两个符合心理活动课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符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设计?
答: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我们爱学习》教学设计 【课程设计】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它表现为人力求认识和获得某种事物,并且力求参与相应的活动。兴趣通过情绪反应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积极性,即凡是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和工作,人就会觉得心情舒畅和愉快,效率也较高;相反,如果是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课?
答: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心理健康课的内容只有贴近学生实际谈论和学生有密切关系的、学生最需了解的话题,才能使学生对心理健康课感兴趣,从而使健康课起到良好的效果。1、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以选择恰当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当代的...

结合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或者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活动设计),论述...
答:目标要具体、明确。目标越具体越细,实施起来就越便利,越容易实现。有些活动设计,目标定得高、大、空,教师在活动的时候就不好把握,增大操作难度,甚至容易使活动失控,不利于目标的实现。(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活动方法)与人们穿鞋子选择合适的一样,心理活动课也是必须以活动的目标及内容来选择...

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课教案
答: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课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课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课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黑夜,乐意尝...

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方案800字
答:3、应对压力的方法与技巧:讲解应对压力的常用方法和技巧,如放松训练、积极思考、时间管理等等,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应对压力的策略。4、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通过团队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四、课程实施:1、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

如何上好学生所喜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答: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我校虽说才刚刚起步,但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社会、学校、家长的重视,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广大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即怎么样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怎么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是我们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转变学生观念。学生首先要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