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结婚风俗,“姑不接,姨不送”有什么讲究? 农村老人常说的“姑不接,姨不送”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欧阳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农村结婚风俗,有非常多的讲究,其中有“姑不接,姨不送”的说法,那么这有什么讲究呢?其实这就是一种中国人的文化,给大家具体的说明一下:

一、姑不接,其实是对于嫁出去女性的一种传统认知:

姑姑在中国的亲属里面属于比较亲近的一支,可是为什么姑姑不能接亲呢?这是因为这个人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嫁出去的姑娘拨出去的水。这是一种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现代人也许不是很理解,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古代的时候家族有很多的规定,一定女子出嫁之后,回家必须要经过公公婆婆的允许,也就是说作为妻子,不能够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能够依赖以往的家庭,所以家族对于嫁出去的女孩,也不会过于看重。

二、姨不送,实际上也是一种家族的理念:

姨姨虽然是非常亲近的人,可是由于姨姨是嫁出去的女孩,而且姨姨送的话,有一个很不好的寓意:那就是媳妇接不回!其实这是很迷信的说法,可是古时候的人,都比较的迷信,绝对出嫁的女子,而且要送人的话,明显很不吉利,似乎回不了家的感觉。因此姨姨就不能够送亲了,这个习俗也一直延续到今天。

综合上面的结束大家能够看到,姑姑和姨姨其实都是出嫁的女人,所以不能够做结婚上的一些事情,另外姑姑和姨姨是至亲,所以可以在家里面帮助操持家务,帮助完成一些结婚需要准备的东西,因此基本上姑姑、姨姨也不会闲着。



姑不接:
姑姑是说的男方这边的姑姑,南方家人在接新娘的时候,都是本族或者本村里的人有男有女但是女的都本村的长辈是嫁过来本村的,他们都有说服力,并且也能代表男方做出一些决定,有些管事的甚至比男方的父母权利还大,在结婚当天管事的会负责一切,而姑姑虽然是长辈也可以帮忙,但是去接亲是不允许的,当姑的都是外嫁出去的人,与本村关系越来月疏远,这是本村的事情当然不会让外人来插手,并且寓意也不好,姑的谐音是“孤”在农村结婚风俗中很多避讳的东西,而这也是其中一方面,大喜的日子总不能寓意自己的侄子会是孤家寡人吧,所以一般都是由本族里的婶子、嫂子或者大娘去接。
姨不送:
这个当姨的不管是女方这边还是男方这边更是一个外人,只有来喝喜酒的权利,帮忙的话都会被人嘲笑的,在农村送亲一般是女方家庭里的长辈和兄弟还有本族里的婶子、嫂子、大娘才可以,虽然外甥女结婚当姨可以来,但是不能跟着送亲的队伍,还有女方的妹妹或者姐姐都是不能随同的,这里面可是有说道的,他们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外姓人,尤其这当姨的,本身在寓意上就不好,和谐音“疑”有怀疑的意思,农村婚姻可是小孩子过家家很多事事情不能马虎,所以很多人比较重视,人们都会把最好祝福的话和寓意给他们,这结婚的时候可能出现任何不好的寓意的人或者事物出现。

在农村,自古以来就有各种各样的习俗。尤其是老一辈的农民,对一些事情往往有很多的讲究,而有一些是不为年轻人所知,往往就容易犯错误。就比如说,在农村,正月二月很多地方的农民是不理发的,有农民解释如果理发会对舅舅不利,至于其中的缘由还有待探究。
除此以外,农村的红事白事的讲究也很多,有些是习俗,有些可能听起来不怎么有理,但入乡随俗,为了尊重各个地方的风情,旁人也只得跟着做了。而在农村的婚礼上,不少地方都有“姑不接,姨不送”的说法,讲的是什么道理?做错了会怎样?农民别犯忌了!
相信农民朋友都知道,农村的婚礼都有接送新娘的习俗。在不少农村,婚礼当天,男方和女方家庭都会大摆筵席,请上亲朋戚友前来贺喜。而在女方的亲戚就完餐后,男方在当天会去女方娘家迎接新娘。这里面说的“姨不送”就是说女方的姨不能参与到送新娘的队伍里。而“姑不接”说的就是男方的姑姑不能迎接新娘,为啥会有这样的风俗呢?
首先来说下“姑不接”,在农村婚礼上,一般迎接新娘的都是跟新郎最亲的人,以表对新娘的尊重之情。那么,按理说,姑姑和新郎虽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是相对比其他亲戚,也算是非常亲的亲人了,为什么不能迎接新娘呢?其实这里面也是分情况的。
如果姑姑外嫁了,就相当于是“别人家”的人了,跟新郎的关系也“疏远了”,所以不能算是自家人,如果再去迎接新娘就有点说不过去。当然,在农村,也存在姑姑辈分比新浪大,但年龄比新郎小而且未嫁的,是可以迎接新娘的。
其次是“姨不送”,其实这里面说的也是同样一个道理。女方送新娘出家门,这要求是最亲的亲人,但是一般情况下,新娘的姨都是已经外嫁了的,不能算是“自家人”,所以不能送新娘出家门。
当然,这个接送新娘还有其他讲究。就是作为男女双方的长辈,例如男女双方的父母,一般情况下也是不会接送新娘的。因为作为年轻人的前辈,如果此时去接送新娘,有会有失长辈的身份。
但随着社会发展,有不少风俗已经渐渐被农民所遗忘了,农民在婚礼习俗上,也不会讲究这么多了。那么,你们那里还会有“姑不接,姨不送”的风俗吗?

姑不接:按理来说,姑姑是血缘关系很近的人,为什么这么亲近的人不能接呢?这是因为,过去人们认为,姑姑虽然是很亲近的人,但是那毕竟是嫁出去了的人,以前嫁出去后就属于“外姓人”了,所以接亲这种大事,还是得自己家里人来完成的,所以姑姑不能去接。
姨不送:送嫁就是随着男方的迎亲队伍去送新娘,姨不能送的说法和姑姑不能接是一个道理,也是由于嫁出去就属于“外姓人”的原因。
其实,这句话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大家都知道,姑姑和侄子本身不仅是很亲近的人,而且他们还是一个姓的一家人。姑姑和新郎的父母是同辈的,姑姑也被称为姑妈,这就表明了姑姑地位上和父母是一样的。公公婆婆的不接亲的,所以同等地位的姑姑自然也不能去结亲了,不然就掉价了。那么姨不送也就很好理解了,和姑姑是一个道理,姨是新娘的姨,和新娘的妈妈是姐妹,也称为姨妈,和妈妈是一样的身份地位,女儿结婚父母也是绝不会去送的,不然也是很掉价,显得娘家人没有身份。
这两种解释小编更倾向于第二种,其实这些都是以前的老理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民风习俗虽然依然有所保留,但还是在不断变化,现在很多人已经没那么讲究,姑姑会去接,姨妈也会送。而且还经常会有双方父母都接送的,现在很多婚礼都会举行仪式,而且有一些还是嫁到外地的,这时候摆酒就会分两次了,在男方那边办了酒席,还会在女方那边办一次,这时候通常双方父母都会在两边的酒席上。

因为在很多老辈人看来,“姑”谐音通“孤、辜”,表示婚后的生活孤单、受到辜负,而“姨”谐音通“疑”,代表结婚之后生活受到怀疑,这对新年来说都不是什么好的寓意。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无论是姑妈、还是姨妈都是已经嫁出去的人,在自己本家(出生的家庭)的地位都不是特别的高,也不能代表娘家和婆家的人了,如果是这些人来接亲、送亲的话,则是对新娘的一种轻视。

新郎的姑妈不能参与接亲,正所谓“姑不接,姨不送”,这有什么讲究吗?~

在农村结婚,都有接新娘和送新娘的习俗,一般都是亲朋好友组成的队伍来接送新娘,而俗语所说的“姑不接,姨不送”说的正是这个习俗,意思说的就是结婚的时候,男方去接新娘,但是男方的姑姑不能参与到接新娘的队伍当中,而女方家嫁女儿的时候,女方的姨不能参与到送新娘的队伍之中,先来说说前面这半句“姑不接”,一般农村结婚的时候,男方接新娘的人都是最亲的人,而按理说姑姑和新郎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可以说是非常亲近的人了,但是如果姑姑已经结婚了的话,在农村,嫁出去的女人就是男方家的人了。


即便是再亲的血缘关系也不能再算是自己家人了,所以按照接亲的人是自己家最亲的人来看,姑姑就不太合适了,所以才会有“姑不接”的习俗。
而同样“姨不送”也是一个道理,在农村结婚的时候,女方家同样要派出送亲的队伍,而女方家送亲的人也都是和女方最亲近的人,而姨和姑是一个道理,都是嫁出去的女人,不能算是女方家的家人了,所以女方送亲的人一般姨也不回去的。
不过这个习俗在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寓意,有些农村地区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姑姑作为新郎这边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可以说是至亲了。
而且姑姑也和新郎的父母是一辈人,都是长辈,对于晚辈来说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而接亲的时候新郎的父母是不去的,这个时候作为与新郎父母同辈的姑姑如果去的话,那就会显得有失长辈的身份了,所以姑姑不去接亲。

而对于新娘家来说,新娘的姨同样也是新娘妈妈的姐妹,地位可以说和新娘的妈妈相差无几,而送亲的时候新娘的父母也是不去送的,如果姨妈去送的话,同样会显得新娘家这边没有身份,为了不自己贬低自己,新娘的姨妈也不会去送亲的。


虽说如今农村发展的越来越好了,但是很多农村地区依然保留着这个“姑不接,姨不送”的结婚习俗,虽说不同的地区对这一习俗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这些习俗也都是农村文化的缩影,无论是什么道理,都是图个结婚的时候能够大吉大利,你们那结婚有什么特殊的习俗吗

其实这句俗语非常好理解,姑姑和姨妈都是嫁出去的人了,男方的姑姑虽然说关系非常的亲切,但是毕竟已经出嫁了,就不能够代表娘家去迎接新人,所以说新郎在迎接新娘的时候就不能够让姑姑去接,因为姑姑代表的是别人的家庭,一定要有自己家里面的亲人去接亲,二姨妈对于女方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人,但是也是出嫁的人,既然出嫁就代表别人家的人了,所以说在家里的时候也不能够让人去送,也是需要用本家的亲人去送亲,其实这句话主要也是从古至今遗传下来的,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我觉得这句谚语主要也是为了说嫁出去的女儿也就是泼出去的水了,已经是别人家的人了,对于新娘来说也要牢记,既然已经嫁给了别人,那么就要把男方家庭的利益放在第1位,我要再把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娘家,这句谚语从古至今遗传下来,其实更多的还是对女方的一个不公平,虽然说女方已经嫁出去了,但是对于自己家里的亲人还是非常亲近的,并不能因为女方嫁出去了就剥夺女方的一些权利,在古代的时候因为重男轻女,所以会把男方的利益放在第1位。

在结婚的时候会有很多的习俗需要注意,像这句谚语里所说的,姑不接姨不送就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在的时候都需要考虑接送人选的问题,就怕挑选不好的话会让自己的婚姻出现问题,除了这个问题之外,还有很多结婚时需要避讳的东西,都是从古至今遗传下来的。

这句谚语不管是哪个地方的人应该都非常熟悉,因为在结婚的时候都会避讳这个问题,可能从古至今遗传下来的习俗习惯并不是非常容易更改的。

农村常说,“送亲要小,接亲要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答:在农村结婚都是要送亲接亲的,很多都还保留着传统的习俗,还是比较有讲究的,比如就有姑不接姨不送的说法,新郎方姑姑不接亲,新娘方姨不送亲。那么“送亲要小,接亲要老”这句话又是怎么理解呢,今年就来说说这句话。送亲要小是指出嫁的女方,女方送亲要小,这小有两层意,一是辈分小,一是年龄...

传言姑不送姨不娶有什么典故
答:“姑不娶、姨不送”是由“辜不娶、疑不送”讹传过来的,因为以前的人文化水平有限,就口传成了今天的“姑不娶、姨不送”。1、典故一:“辜不娶、疑不送”是以前婚书中双方约定的婚姻条款。“辜不娶”意思是,虽然签订了婚约,如果发现女方有违背道德伦理的行为(有辜。辜:犯罪),男方就有...

姑娘结婚老老家人真不用吗?常言道:姑不取,姨不送,老老家,舅舅家,全不...
答:是的。女方办喜事,南方办喜事都大同小异,主要是爸爸这边亲人去的多,叔叔、姑姑、堂哥、堂姐。 而姥姥家、舅舅家的一般都不用办什么事,因为家里都是男人做主。而妈妈是嫁过来的人,所以一切以男方家人为主。

现在结婚还讲究姑不接姨不送还有讲究吗?
答:这个应该是个别地方的风俗 许多地方,姑妈可以接亲,姨妈家可以送亲

女儿结婚万一姑姑要送亲,有什么办法解决
答:这是农村的一种接亲、送亲的习俗,在农村,结婚的时候,姑姑是不能接亲、姨妈是不能送亲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姑”谐音通“孤”、“辜”,而“姨”谐音通“疑”,而孤单、辜负、怀疑都对夫妻二人的生活有着比较负面的影响,所以人们才有“姑不接,姨不送”这种说法!

女方结婚谁不能送亲 女方结婚不能送亲的3种说法
答:1、姑姑、嫂子:对于女方结婚时候送亲人的讲究,首先就是新娘的姑姑跟嫂子是不能参与送亲的,因为其中姑姑与嫂子的谐音与“孤”“扫”同音,对于结婚大喜事,特别是出嫁的新娘,这两个字都非常的不吉利。2、舅妈:因为有句顺口溜叫:爹妈不送,姑不娶,姨不送,舅妈送一场病。这是因为这些女性长辈...

姑姑能不能去接亲?
答:2、离异丧偶 很多地方讲究接、送亲的人应以未婚为主,如果是已婚长辈参与接亲,最好别是离婚、再婚或丧偶人士。3、姑姑 “姑不接,姨不送”也是不少地方都有的习俗,因“姑”谐音“孤”、“辜”,“姨”谐音“疑”,都是婚姻中不太吉利的词,所以男方的姑和女方的姨最好都不要参与接、送亲。具...

女方结婚谁不能送亲 爹妈不送姨不送
答:3.寡妇、孕妇 这两类人也是不能送的,为了让出嫁的女儿能够讨个好彩头,寡妇本身就是婚姻不幸福的人,而孕妇更是不适合,所以为了让女儿出嫁后幸福,也是会都选择让幸福的人送亲。结婚时女方的习俗 1、提前准备些吃的东西、糖果,主要是用来招待下男方家的,一般男方家用红手帕装点走就可以了。2、...

女方结婚谁不能送亲
答:我国传统的送亲讲究中有一句顺口溜是这样说的,“爹妈不送,姑不娶、姨不送,舅妈送一场病”。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传统习俗对于新娘出嫁的送亲人选要求,即父母,姑姨,舅妈等亲属皆不能送亲,具体原因是因为怕这些亲属在送亲时由于感情上的表达会失声痛哭,从而给新人们的婚礼带来不好的兆头,因此习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