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白痴皇帝除了晋惠帝和刘禅还有谁?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是哪几位?

作者&投稿:养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史上著名的昏君和暴君

荒诞怪癖的皇帝――昏君

皇帝本来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掌管与处理军政大事。然而,中国历史上却有不少昏君,视国家军政大事为儿戏,却以极大的热情与主要的精力去从事自己的爱好活动,甚至形成各种荒唐的怪癖:

球迷皇帝。最典型的要数唐僖宗与宋徽宗了。唐僖宗极爱打马球,球艺也不错。他洋洋得意地自我吹嘘说:“我要是应考球进士,一定能考得头名状元。”一次四川节度使出缺,觊觎这一官位的大臣有陈敬暄、师立、牛勉、罗元果等人。唐僖宗在最终考虑确定这一极其重要的官职人选时,竟然命以上的四人各自表演确定这一极其重要的官职人选时,竟然命以上四人各自表演球技术,最后,以打得最精彩的陈敬暄出任四川节度使。至于宋徽宗爱蹴鞠(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竟任命一个精于蹴鞠球艺的市井无赖的高俅担任尉――当时高一级武官,则更是尽人皆知了。球迷皇帝视国事如玩球,以球艺任官,任用非人,其结果必然是乱政亡国。

商贾皇帝。汉灵帝刘宏与南朝宋少帝刘义府,均在皇宫中设“列肆”――模仿街市商店,两位皇帝均穿上商贾衣服,亲自沽卖。南朝齐废帝萧宝卷,更是此中能手,他不仅在皇宫后苑设立交易市场,自己与妃嫔宫女共同仿中市场商店做生意作乐,还特地设立一套“市场管理机构”,以宠妃潘氏任总管,皇帝自己充任潘氏属下的管理人员。对违反“市场纪律”的,包括皇帝在内,均加以鞭挞,简直把皇宫内闹得乌烟瘴气。

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是个有名的昏君,他的癖好是做木匠,盖房子,亲自操作斧头凿锯,一点不含糊。他的寝宫里常常堆满了各种木料。他打造家具时往往日以继夜。当他干得起径时,根本不愿花时间去会见百官臣僚,更不愿处理军政大事,一切都让太监魏忠贤去主持操办,形成了晚明多年极其黑暗的阉党专制。

乞丐皇帝。南北朝时北齐后主高纬有个更荒唐的“怪癖”――喜欢当乞丐。他在后宫华林苑,设立了贫穷村舍,他自己亲自穿上破衣烂衬当乞丐,沿街乞讨,这倒不是他想体验贫苦人民的生活,而是想出新鲜法子来玩,寻求刺激,以打发无聊而空虚的生活。结果,不仅荒废了政事,而且败坏了政风。

戏迷皇帝。第一个戏迷皇帝当推秦二胡亥。他登位后沉湎于歌舞声色。他命人在“傩”的基础上将曲谱配管弦,填上词,发展成有情节的戏曲,成为后来陕西 “秦腔”的前身。他令设立专门的戏曲音乐机构“乐府”,专为宫廷服务。他成日听歌看戏,竟不知宫外已天下大乱。唐明皇不仅是少有的戏迷,还特地将梨园辟为戏曲人才的场所,从此, “梨园”便成为戏曲界的代称。他与杨贵妃寻欢作乐,将国事交给杨贵妃之兄杨国忠,终于酿成“安史之乱”。清末执政慈禧太后更是古今第一大戏迷,尤爱京剧。她面对着外敌入侵,外侮日亟,山河破碎,百姓痛苦,却无动于衷,几乎天天看京戏,并在皇宫与颐和园别墅中都建造起富丽堂皇的戏台。她嫌观戏不过瘾,有时还亲自着戏衣,偕同太监李莲英粉墨登场。在她的影响下,整个清王朝的达官贵人们都沉醉于就京剧之中。那些为慈禧演戏的就演员,成了“内廷供奉”,身价百倍,红极一时。名演员谭鑫培(艺名小叫天)成了文武百官最崇奉的偶像。以至北京城里形成了这样一种景况:“国家大事谁管得,满城争说叫天儿!”

沉湎女色的风流皇帝就更多了。秦始皇是第一个爱女色的风流皇帝,他平定六国后,将六国统治者的后妃、宫女、王女等集中到咸阳,并专门建造了规模宏伟的阿房宫,供其淫乐。据说每天秦宫后妃宫女洗脸的脂粉水倒在渭水里,便使水面上浮起一层油腻。汉朝的皇帝因为妻妾太多,便在封正妻为皇后以外,再把众多的小老婆分成等级,称为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汉武帝后宫史载有“女子数千。”东汉成帝宠信赵飞燕是著名的宫廷秽史。晋武帝后宫妇女多达万人以上,可谓破纪录,他常常坐着羊车到后宫游幸,任羊车把他拖到哪里,他便在那里宴饮寝宿。南朝陈后主宠信美女张丽华与孔贵人,直至亡国,在南京留下胭脂井的风流遗迹。宋徽宗甚至微服出宫,到妓院私狎名妓李师师。明武宗朱厚照,不仅后宫妃嫔成群,而且好微服游幸各地,猎取女色。他在大同恋上妓女刘美人,又在宣化府看中客店老板的女儿李凤姐,京剧《游龙戏风》就是描述此事。

白痴皇帝

如果继承皇位的不是个娃娃,而是个呆傻的白痴,那就成了白痴皇帝。白痴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娃娃皇帝那么多,但为害却更大。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白痴皇帝是西晋惠帝司马衷。他本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嫡次子,由于其兄司马轨早死,他就成了嫡长子,被立为东宫太子。当时,负责教养太子的东宫官员都知道太子是个白痴,但为了维护嫡长子的继承制以及自己未来的帝师地位,便合伙长期对晋武帝陷瞒真相。到晋武帝死,司马衷即位做了皇帝,是为晋惠帝,其白痴真相便再也隐瞒不住了。有一次他出外听到青蛙叫声,便傻乎乎地问侍从:“为官乎?为私乎?”意思是这些青蛙是公家所有是私人所有的?侍从听了哭笑不得,无法回答,只得敷衍道:“在官田为官,在私田为私”。有一次,全国闹饥荒,老百姓没饭吃,饿死无数。这个白痴皇帝听了大臣汇报后,感到很奇怪,竟问待臣说:“老百姓既无饭吃,何不食肉糜?”这荒唐的话语成为千古笑话。王公大臣们知道惠帝是个白痴后,便都心怀不轨起来:争权夺利者有之,结党营私者有之,觊觎皇位者有之。最后终于爆发了骨肉残杀的“八王之乱”,导致“五胡”入侵,天下扰攘,生灵涂炭。惠帝本人在糊糊涂涂做了17年皇帝后,也受尽磨难,被人下毒而死。不久,西晋灭亡。
另一个白痴皇帝是东晋帝司马德宗。他是晋孝武帝的嫡长子,从小又痴又哑,“虽寒暑之变,无以辨也”。痴呆得分不清春夏秋冬。孝武帝生前就知道这个儿子是白痴,但为了维护皇位世袭与嫡长继承制,仍不得不立他为太子。这样,司马德宗于公元397年做了皇帝,是为晋安帝,自然是一位白痴皇帝,根本不能理政,必然导致大权帝落,王公大臣各显神通,把朝政搞得一塌糊涂。最后,这位白痴皇帝被权臣刘裕派人缢死。不久,东晋也就灭亡了。

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白痴皇帝是唐朝的顺宗李诵。他是唐德宗的嫡长子,本聪慧异常,学问过人,但在行宗病逝前四个月,突然中风,变得又痴又哑。唐德宗是一位精明皇帝,但他在发现太子痴哑以后,也无法不让李诵继位。李诵继位,即为唐顺帝,在位仅一年。在这一年中,朝政为王叔文、王?掌握,得到朝臣柳宗元、刘禹锡、韩泰等人支持,进行了著名的“永贞革新”(永贞为顺宗年号)。但因这次革新损害了宦官与藩镇的利益,遭到他们的联合反对。唐顺宗被迫退位当太上皇,皇位由顺宗之子李纯继承,是为唐宪宗。二王与柳、刘诸人自然均遭贬逐。无辜的顺宗也因受到惊吓于次年死去。唐朝政局经历了一次激烈的动荡,宦官专权与藩镇跋扈的局面加剧。

白痴做皇帝,无不使政局动荡,国家多难。这是专制政治的恶果,也是封建社会的悲剧。

喜欢杀人的皇帝――暴君

在历史上,过多杀戮臣民的皇帝,被后世史家称之为“暴君”。暴君们嗜杀成性,他们不仅屠杀敌国的君臣军民,而且屠杀自己的臣民,甚至还屠杀自己的骨肉。

中国历史占第一个喜欢杀人的暴君首推秦始皇了。他在平定六国、建立帝业的过程中,常常以得胜之师残酷屠杀六国的军民。天下统一、做了始皇帝后,又以全国人民为假想敌,制订了严密残酷的法令,时时防范与严厉镇压人民的一切“不轨”行动。甚至百姓们仅仅是被怀疑在内心里有不满思想,所谓“腹诽”便要“弃市” ――拉到大街上去杀头。他对知识分子的血腥屠杀――“焚书坑儒”,更将他永远地钉在了“暴君”的耻辱柱上,留下了千古骂名。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据《明史·文苑传》记载,其杀害知识分子之多为历代罕见。当时著名的诗人高启被朱腰斩;与高启并称“四杰”的杨基被迫害死于徙流的工场,张羽在岭南投水自杀,黎贲下狱瘐死;与高启并称“十才子”的谢隶被杀;此外还有著名的文人苏伯衡、傅恕、王彝、张孟兼、杜寅被杀,王蒙、王洪瘐死,戴良自杀,等等。历史学家徐一夔在给朱元璋的贺表中,因有“光天之下”与“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之句,朱元璋便疑心徐有意讥讽自己出身微贱、作过和尚,“则”字近“贼”等,要杀徐。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在位的约140年间,以望文生义、捕风捉影、任意罗织罪状等手段,连续制造了多起迫害与屠杀知识分子及其家属、族人的文字狱大按-2,如庄延?《明史》按-2、戴名世《南山集》按-2,汪景祺《西征随笔》按-2、查嗣庭“维民所止”按-2、吕留良按-2、胡中藻《坚磨生诗抄》按-2等等,每一按-2都是杀人如麻,株及妻子儿女,而且连已死的人都要开棺戮尸,对死人也要屠杀一次。真是“杀人如草不闻声”啊!

许多暴君不仅屠杀老百姓与知识分子,还对自己部属的文臣武将大挥屠刀。中国历史上杀戮功臣最有名的皇帝当推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刘邦原来兵单势弱,靠着部下韩信、萧何、张良、樊哙等文臣武将的韬略功勋与彭越、英布等降将的协助,才打败势力强大的项羽得了天下。可他做了皇帝后,感到这些“功高震主”的部属对他的兵是个威胁,立即在其妻吕后的协助下,制造种种借口,血腥屠杀这些元老重臣。他首先向功盖世、谋略超群的韩信开刀,以查无实据的“谋反” 罪名突将韩逮捕,后贬为滩阴侯,不久让吕后出面将韩斩首,并夷三族;接着,刘邦又用相同的手段,把梁王彭越杀害剁成肉酱,夷三族;然后又将淮南王英布等异相继诛灭,甚至杀死了有恩于他的丁公;最后连与他最亲近的开国元勋樊哙与萧何也几乎惨遭毒手。

明太祖朱元璋,在登上皇帝的宝座后,首先制订《大明律》,规定凡敢于“谋反”者,不分主从,一律凌迟处死,并株连亲属,凡年满16岁的都要处斩。“胡惟庸按-2”是他杀戮功臣的开端,前后株连杀戮了约3万人。后来他又以“谋反”罪处死大将军蓝玉,坐“落按-2”死者有13族,达1.5万多人。其他如身冒百死、战功赫赫的大将傅友德,曾被朱元璋誉为“忠贤集于一身”的太子之师宋濂、朱的儿女亲家、位列百官之长的李善长等元老重臣,也都纷纷遭杀身或抄家之祸。后世史家评朱元璋是:“借诸功臣以取天下,有天下既定,即尽举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赵翼:《二十二史札史札记》)

武则天当权前后,皇室骨肉间互相杀戮成为常事,在她成为高宗皇后前,为了在高宗面前诬陷政敌,竟亲手掐死自己的亲生女儿;她当政后,又连续害死了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唐玄宗李隆基一天间杀死自己的三个亲生儿子。南北朝时石虎为了篡位,把做皇帝的哥哥三弘杀了,连嫂嫂、侄儿全杀光。做了皇帝后,杀人如麻,后来因家庭小事,又残忍地杀死自己的亲子石宣,同时还把石宣的妻子和9岁的儿子一起杀死。
北齐文宣帝高洋立子高殷为皇太子,因高殷愚弱,诸叔强悍,高洋为除后患,竟以莫须有罪名活活烧死他的亲弟高浚、高涣。及 高洋暴病垂危,预料到他儿子皇位终将为诸弟所夺,便哀求长弟高演,说:“夺但夺,慎勿杀也。”但后来高殷即皇帝位后不久,仍被高演废杀。高演在策划阴谋时,曾联络其弟高湛,并许诺:“事成以尔为皇太弟。”及即位,高演却立其子高百年为皇太子。直到高演临死,深知高百年非高湛对手,只得传位于高湛,并恳求高湛善待其子。但高湛做了皇帝后,却仍将高百年杀死。

中国古代最离奇的皇帝

同性恋是一个时尚的词语,但它不合中国国情,因为它在中国的存在非常古老,汉哀帝刘欣就是其中的一个。

董贤英俊潇洒,又是御史董恭之子,因而被选为太子舍人。哀帝在与他的交往中产生了爱恋,封他为董门郎,并封其父亲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不久,董贤又被封为驸马都尉侍中,《汉书·董贤传》载,这时董贤“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巨万,贵震朝廷。”两人形影不离,同床共枕。有一次哀帝醒来,衣袖被董贤压住,他怕拉动袖子惊醒“爱人”,于是用刀子将其割断,可见其爱恋之深。哀帝还为董贤建造了一栋与皇宫类似的宫殿,并将御用品中最好的送给董贤,自己则用次品。他为了与恋人生生世世在一起,还为董贤在自己的陵墓旁边修了一座冢茔。《汉书·董贤传》载,哀帝还曾开玩笑地对董贤说:“吾欲法尧禅舜,何如?” 吓得大臣们目瞪口呆。这种要“爱情”不要江山的恋情在历史上实为罕见。如此忠贞于爱情,国事当然糟得很,哀帝死后不到10年,王莽就篡位建立了新朝。

市侩皇帝

齐废帝东昏侯萧宝卷是赫赫有名的昏君,捕老鼠、睡懒觉、驱百姓、出游玩乐……各种怪行为都有,但他最有名的怪癖要算开店铺。

《南齐书卷七·东昏侯》载,东昏侯“又于苑中立市,太官每日进酒肉杂肴,使宫人屠酤,潘妃为市令,帝为市魁,执罚,争者就潘妃决判。”陪他玩耍的人就有好几千,半个京城的百姓都吓得东奔西躲。《南史·齐本纪下》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又开渠立埭,躬自引船,埭上设店,坐而屠肉。”东昏侯与潘妃的怪癖行为在当时流传很广,有着这样一首民歌:“阅武堂,种杨柳,至尊屠肉,潘妃酤酒。”

东昏侯作为堂堂的一国之君,却做着如此的市侩勾当,可见他的昏庸。他即位后仅两年,萧衍就起兵围困建康(今南京),一代市侩皇帝被部将杀死,年仅19岁。

菩萨皇帝

历史上有过“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宗、北周武帝、唐代武宗、五代周世宗)灭佛,但也有过梁武帝、武则天、唐中宗那样忠实的佛教信徒。其中以“皇帝菩萨”(大臣们在奏章中这样称呼)梁武帝萧衍最为突出。

武帝大力倡导佛教,耗费巨资修建庙宇,当时全国有大小寺庙2846所,其中以大爱敬寺、智度寺、解脱寺、同泰寺规模最大。唐朝诗人杜牧曾感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他还写了大量的佛教著作,“虽万机多务,犹卷不掇手,燃烛侧立,常至戊夜。”且部头极大,其中《制旨大涅经讲疏》有10l 卷。同时,武帝还创立了儒佛道三教同源的理论,认为儒教、道教皆来源于佛教。还提出佛教徒不可以吃肉的戒律,以前佛教中无此规定,他根据《涅经》等上乘佛教的内容写了《断酒肉文》,从此,以身作则,过着苦行僧的日子:每日只吃一顿饭,不沾酒肉,住小殿暗室,一顶帽子戴了三年,一床被子盖了两年。武帝还曾三次舍身寺庙:大通元年(527年),他突然跑到同泰寺当奴隶,与众僧一起生活,后来被大臣“赎回”;两年后,又跑到佛庙里去了;太清元年(547年), 84岁的他第三次舍身寺院,且坚持呆了一个多月。三次“赎回”武帝花钱四亿。

佛祖没有保佑这位忠实的信徒,太清三年(549年),侯景发动政变,攻克建康,菩萨皇帝被俘,后来被活活饿死。

象棋皇帝

“闷来时,取过象棋来下,要学作做士与象,得力当家。小卒儿向前行,休说回头话。须学车行直,莫似马行斜。若有他人阻隔了我恩情也,我就炮儿般一会子打。”(《桂枝儿·咏部八卷》)唐肃宗李亨热衷于象棋,却不学士象,不学卒车,偏偏学马行斜。

上朝积祸加天宝之乱(也称安史之乱)。肃宗与爱妃张良娣拥兵西逃。逃命途中,他还念念不忘象棋,置堆积如山的军情战报而不理,与张氏整天下棋作乐。丞相李泌进言劝说:若不悬崖勒马,有重蹈“马嵬坡事件”(士兵哗变,杀杨国忠等人)的危险。肃宗仍毫无收敛,为了掩人耳目,命令太监将“金铜成形”的棋子换成 “干树鸡”雕成的木质棋子,这样,旁人就听不到他们下棋掷子时发出的声音了。人们称这种棋子为“宝应象棋”。文学作品中,东晋谢安、三国孔明、元末刘伯温都能“帷幄之中下棋,千里之外决胜”,肃宗好像也不示弱。

史上死得最窝囊的,是东晋孝武帝司马矅。

这位老哥跟大多数皇帝一样,沉迷于声色,成天搂着嫔妃喝酒。一次喝醉了,跟宠妃张贵人吵架,注意,是吵架,不是皇帝训斥妃子,而是皇帝和妃子你一句我一句对骂的吵架。最后司马同学给惹急了,甩出一句赌气的话:“俺不理你了!俺那么多妃子,俺找别人去!”说完,倒头呼呼大睡了。
还在那儿清醒着的张贵人开始琢磨了,老家伙要不理我了?找别人去,那哪儿能行?!现在我这么年轻美貌,你就不理我了,那将来等我老了,还有好日子过啊?!越想越气,越想越不妙,最后,张女士一咬牙,一狠心,招来几个宫女,搬了几床大被子,三下五除二,把还在香甜睡梦中的司马同学给活活捂死了。

可怜纯真的司马同学,为了小两口拌嘴的这么一句气话,丢了几辈子才修来的一条皇帝命。

据说,史上死得最离奇的,是春秋时晋国的国君晋景公姬。

这老哥是真正掌握生杀大权的一代国君,上了年纪,多少有点老年病。晋国的一位算命先生,大概是活腻味了,跟国君说,您老咧,活不过今年吃新麦子的时候了,姬老先生一听当然不痛快了,到了当年新麦子下来的时候,把算命的招来,捧着饭碗说:你看,你说朕活不到吃新麦子,朕这就吃给你看!不过,你得先给朕死,谁叫你算得不准!说罢叫人把算命的推出去砍了。

姬老头子端起饭碗,刚要吃,突然觉得肚子不舒服,跟左右说,不成,朕得先去上趟茅房,说着放下碗出去了。左右侍从左等右等,饭都凉了,还不见国君回来,咋回事呢?私下分头去找,宫里哪儿都找不到,最后,在茅房发现了姬老先生,原来掉进了粪坑里,已然薨了……

后来有人赞扬说,姬老先生是第一个殉难于厕所的帝王……

一向以文笔简洁有力著称的《左传》,仅用了一句话描写这一事件:“将食,涨,如厕,陷而卒”。

不记得谁问过我了,什么叫傻缺?我说,好像就是傻冒加缺心眼儿吧。我觉着,以下两位可以竞争死得最傻缺的皇帝……

一位是秦国的君王泰武王赢荡。其实这位国君多好的前途啊,17岁即位,年轻有为,秦国也国势鼎盛,诸侯皆惧。哪儿哪儿都好,就是有点傻缺,喜欢跟人家比力气,见什么都不服不吝,尤其看不得大玩意。23岁那年外出,看见人家洛阳的大鼎,较上劲了,听说姓孟的大力士能举起来,非说自己也能举起来,结果还真举起来了,可是没抗住,掉下来砸断了大腿,搁着当时医疗条件也差点,没过两天就死在洛阳了。

另一位最傻缺奖的候选人,不是帝王,但是怎么说也是金枝玉叶呀,汉武帝的儿子,名头够响的吧,广陵王刘胥。这位刘同学也是好胚子,天生的身强体壮,勇力过人。可是您再能耐,也不能喜欢这么变态的活动吧。刘同学不爱金银美女,就喜欢跟狗熊打架。据说他在自己的封地里有一个很大的熊苑,里面豢养着棕熊,灰熊,黑熊,马来熊,白熊……总之,刘同学成天啥也不干,就琢磨着怎么跟熊掐架,还为此请了老师。隔三差五的,进熊苑去揪出一只熊来一顿胖揍,英雄啊!不过呢,英雄也有失手的时候,终于有一天,刘同学遇着厉害熊了,打着打着,被狗熊给挠死了……

你说堂堂汉武帝,多英明天纵啊,怎么生这么个宝贝儿子……

大家认为,赢同学和刘同学,谁更配得上最傻缺奖呢,俺比较心仪刘同学哦……

嗯,故事讲到这里,我们也该总结总结了,学习历史嘛,就是要以史为鉴,我们学到了什么呢?我以为,有以下几点是我们今后一定要借鉴的:

1.小两口吵架,不要说气话;

2.算命的说点什么,还是要当真的;

3.举重是危险运动,没受过专业训练,千万别尝试;

4.人是掐不过野兽的,尤其是狗熊,不到生死关头,千万别逞能;

5.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上厕所,尤其是去便便,可千万不能着急啊……

娃娃皇帝

开国皇帝取得了政权,登上了皇位。他是将政权、将天下江山视作他一人的私产的。私产决决不可转让给别人,这就是皇权的不可转让原则。他要占据这个职位到永久。因而皇位们都企求长生不老。但是当死亡仍不可避免地到来时,他们就只得将位传给自己最亲近、最相信的人――儿子。这就是皇位世袭制。即使皇子尚在幼年,甚至还在襁褓之中,也仍然由其继位。这样,中国历上就出现了许多娃娃皇帝。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共有29个娃娃皇帝。最早的是西汉昭帝,公元前86年登上皇位;最晚的是清代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公元1909年做了皇帝。这其中年龄最小的首推东汉殇帝刘隆,他刚出生100天,就被拥立为皇帝。其他在10岁以下做皇帝的有:东汉的冲帝和东晋的穆帝2岁;北魏的孝文帝和清朝的宣统帝3 岁;清朝的光绪帝4岁;东晋的成帝、北魏的孝明帝、南宋的恭帝5岁;清朝的顺帝与同治帝6岁;后周的恭帝和元朝的宁宗7岁;西汉的昭帝、东汉的质帝、三国的吴废帝、清代的康熙帝等7人为8岁;西汉的平帝、东魏的孝静帝等4人为9岁;东汉的和帝与三国时的魏废帝等5人为10岁。至于在16岁以下称帝的则不胜枚举了。

娃娃做皇帝,当然不能管理国家大事,总是由太后、外戚或权臣摄政。这些摄政者往往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揽权营私,玩弄娃娃皇帝于股掌之上,甚至任意废立诛杀,或取而代之。娃娃皇帝若能活到成年,为收回权力,又往往与摄政者展开死斗争,演成惨剧。这种政治闹剧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使皇宫充满了刀光剑影与血腥气。王莽鸩杀汉平帝与末帝、梁冀毒死汉质帝、康熙帝囚禁鳌拜等权臣以及慈禧太后残暴地处置光绪帝等,就是著名的事例。在统治者忙于争夺权力与血腥屠杀时,国家正常的政治经济活动往往中断,人民生活在痛苦与恐怖之中。

10晋惠帝司马衷 昏君指数6
晋惠帝司马衷是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白痴皇帝,更加不能让人容忍得是再他当皇帝的时候发生了八王之乱,直接导致了晋王朝的灭亡。晋惠帝司马衷本是愚痴之人,并不能治理国家,以至于朝中大权尽落于皇后贾氏之手。司马氏诸王不满于朝中贾氏专权,纷纷想杀贾氏而独掌大权,于是便发生了晋朝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历时五年的“八王之乱”方为结束。此次发生在晋朝后期的“八王之乱”使晋朝原本就衰弱的统治进一步恶化,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至西晋末年,不仅国内人民纷纷起义反抗暴政,而且域外的匈奴、鲜卑诸族也对西晋的统治虎视眈眈。而晋惠帝司马衷的白痴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天下闹旱灾,大臣告诉晋惠帝司马衷闹旱灾了百姓由于旱灾没有粮食吃饿死了很多人,晋惠帝司马衷居然说,百姓没有米吃,为什么不吃肉羹?,可见晋惠帝司马衷的白痴程度!!

9 宋徽宗赵佶 昏君指数6.5
宋徽宗诗书词画均为一代宗师,但是对治国却一窍不通,在宋徽宗统治时代,轻佻治国,大兴土木,以满足他的享受,倦于政事,加上官僚集团趁机大发横财。任用蔡京,童贯等人主政,导致朝政大乱。又对国际形势判断错误,导致金兵南下。到了最后关头居然相信神棍郭京的鬼话,让他率领所谓的“六丁六甲”守卫开封,结果一败涂地,自己被俘虏不说,连带大宋的半壁江山一起断送。

8姬宫涅 (周幽王)昏君指数7
周幽王什么国家大事都不管,光知道吃喝玩乐,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在位时,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地震、旱灾屡次发生。幽王变本加厉地加重剥削,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又听信宠妃褒姒的谗言,废掉王后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之子),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更为荒唐的是为搏美人褒姒一笑居然烽火戏诸侯,最后导致了周王朝的灭亡。

7商纣王 昏君指数7.5
商纣王力大如牛,可以拖著九条牛倒过来走;他聪慧过人;但他荒淫无度,淫虐无比,奢侈无度,醉生梦死,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建鹿台耗费人力财力,宠信奸妃妲己,而且他在位期间剥削百姓,税金级重,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他为人凶残成性,创立炮烙、虿盆等多种酷刑;残害百姓,验骨髓,杀害孕妇等,他杀害忠臣义士,如其叔父比干;他囚禁异己,如西伯侯姬昌。是商纣王导致了商王朝的灭亡。

6夏桀 昏君指数7.5
夏桀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昏君,夏桀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他继承王位后,觉得宫室过于简陋,就下令在洛阳 建造一座倾宫。这座倾宫异常豪华,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为了满足自己的享乐和荒淫,夏桀加重了对百姓的剥削,民不聊生,由于夏桀的荒淫无度,暴虐无道最终导致了夏王朝的灭亡!!

5明武宗 朱厚照 昏君指数8
明武宗 朱厚照即位之初宠信宦官刘瑾等人,使刘瑾掌 司礼监,丘聚、谷大用提督东、西厂,张永督十二团营兼神 机营 ,各居要职, 擅权跋扈。排斥正直大臣刘健、谢迁等。 明武宗 朱厚照淫乐嬉游 ,建豹房,纵情声色。 明武宗 朱厚照精力十分旺盛,天天在豹房玩乐,最后居然死在了豹房, 明武宗 朱厚照大兴土木,因扩建皇庄,掠夺人民土地,激起反抗。多次出 行,沿路骚扰,人民逃匿山谷。正德十四年,因群臣谏阻南 巡,廷杖大臣100余人,死11人。在位期间,社会矛盾激化, 爆发了刘六、刘七农民起义,统治集团内部,安化王朱、宁 王朱宸濠起兵反叛,加速了明王朝的衰落。

4明神宗朱翊钧 昏君指数8.5
明神宗在位初,任用张居正等大臣辅政,采用张居正的改革,令经济有所发展,但张死后,明神宗朱翊钧逐步废止其改革措施。他晏处深 宫,不常视朝,声色犬马,荒废政事;又大肆兼并土地,溺 志于财货 。万历二十四年起 ,派遣大批宦官充任矿监税使, 到全国各地开矿征商,疯狂掠夺,不断激起农民起义和城市 市民阶层的反抗。万历中期以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危机 日益加深,党争与宫闱之争相互纠结。后期,神宗荒怠益甚, 朝中齐楚浙党鼎立,职守尽弛,上下解体。最荒唐的是神宗竟三十年不上朝,荒废朝政,并广搜民脂民膏,派宦官到处搜索珠宝,以勘矿,开矿为名,广搜民财,导致民愤纷起,怨声载道,史书道:「明之亡,亡于神宗」。

3隋炀帝杨广 昏君指数9
隋炀帝杨广骄奢淫逸,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荒淫无度,吃喝玩乐,不理政事,即位后几乎每年征发重役 。 他为营建东都洛阳 、 开发运河、修筑长城,10余年间调发扰动不下1000万人次,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隋炀帝年年远出巡游,每次出游都大肆营造离宫,扰掠地方,浪掷人力物力财力,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炀帝亲征吐谷浑后,又下诏征天下兵进攻高句丽(位于今朝鲜半岛)。大业八年至十年 ,曾3次向高句丽出兵 ,由于当时农民起义已遍及全国,隋王朝岌岌可危,最后只好议和收兵。大业七年,王薄率领民众在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南)起义,隋末农民战争终于爆发。隋炀帝杨广而且为了得到皇位居然还弑父杀兄,大不逆也,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宠信余文化及等奸臣,而且隋炀帝杨广还很荒淫,经常征选民女入宫,其后宫佳丽不计其数,隋炀帝杨广得到皇位好象就是为了享受的,隋炀帝杨广导致了隋王朝的灭亡

2石敬搪 昏君指数9.5
别的不说,但是石敬搪 为了做皇帝居然认契丹人做父,并且把幽云十六洲给了契丹人,导致后唐领土被分裂,而且也导致了后来北宋王朝和辽王朝长达几百年的对峙局面,并且北宋和辽之间战火不断,光凭这点石敬搪就是一个超级大昏君,真是无耻之级!!!

1袁世凯 昏君指数10

中国最后一个皇帝,也是将中国卖给外国人。
这是中国历史是十大昏君.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白痴皇帝是西晋惠帝司马衷。另一个白痴皇帝是东晋帝司马德宗。他是晋孝武帝的嫡长子,从小又痴又哑,“虽寒暑之变,无以辨也”。痴呆得分不清春夏秋冬。孝武帝生前就知道这个儿子是白痴,但为了维护皇位世袭与嫡长继承制,仍不得不立他为太子。这样,司马德宗于公元397年做了皇帝,是为晋安帝,自然是一位白痴皇帝,根本不能理政,必然导致大权帝落,王公大臣各显神通,把朝政搞得一塌糊涂。最后,这位白痴皇帝被权臣刘裕派人缢死。不久,东晋也就灭亡了。

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白痴皇帝是唐朝的顺宗李诵。他是唐德宗的嫡长子,本聪慧异常,学问过人,但在行宗病逝前四个月,突然中风,变得又痴又哑。

除了晋惠帝和刘禅外,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些被称为白痴皇帝的人,例如唐玄宗后期的宣宗李纯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世宗郭威等。不过,这些皇帝被称为白痴并不完全准确,因为有些是因为疾病、年幼或者政治受限等原因表现不佳。

秦二世

历史话题:刘禅、司马衷、胡亥、李诵,谁是白痴皇帝?~

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的皂位继承机制是十分荒谬而可笑的,
一向采取立嫡传不立庶出、立长子不立幼子、立于不立女的。
只要是正宫皇后生的第一个儿子,不管是无知顽童、羸弱病
人、还是先天愚痴,都会被立为太子,会承继皇权。这在今天
听来十分可笑,而在中国的历史上,的确出现过一位先天愚痴
的皇帝,他就是晋惠帝司马衷。
    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个儿子。由于其兄早年天
折,他便成了晋武帝实际上的长子。司马衷天生愚钝,呆傻而
不明世理,但这仍未挡住他9岁时被立为太子。有几件事可以
说情司马衷的白痴情景,有一天,司马衷在皇宫的御花园游
玩,见池塘中青蛙正呱呱呜叫,他扯住一位侍从的衣襟问:
“青蛙是在为官家叫,还是为私家叫,”侍从早已熟知如何糊弄
这位傻太子,便应道:“青蛙在官家地里时便为官家叫,在百
姓的自家地里时,便是为私家叫。”司马衷听后.认为侍从言
之有理,还赏了银子给侍从:,还有一次,晋武帝正在朝堂之上
与大臣商议如何救助饥荒的灾民,司马衷走了进来,听了一会
儿,“嗤儿”地笑了:“父皇,怎么会有人饿死呢?发大水淹了
庄稼,没有馒头吃,就吃肉好了,这些人怎么会饿死呢?真是
一帮傻百姓。”司马衷的这番话令朝堂上一片哑然,司马炎也
只能挥挥手,叫人把他这个傻太子带走。
    太于司马衷的情景,不仅让晋武帝司马炎有些不悦,也令
一班忠心大臣担心国家的未来。有一回尚书令卫灌侍奉皇上喝
酒,酒过三巡后,卫灌假借醉酒,倒在皇帝脚边,说有话要
奏。司马炎问他何事,卫灌张了张嘴,不敢说,皇上几经催
同,卫灌才指了指皇上的座位说:“这个座位真是可惜。”司马
炎当然明白他的话中之意,以一句”你醉了!”拦住了话头。
    晋武帝司马炎当然知道,如果有朝一日,把江山交给司马
衷会是什么结果,但他的杨皇后却为了自己生的儿子司马衷能
承继皇位,多次以“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古训回答他,司马炎
也不想在后人面前落个离经叛道的名声。于是,他给儿子找了
好几位声名显赫、满腹经纶的学士为太子太傅,他只想着名师
出高徒,却不想朽木怎可雕镂呢’当司马衷年纪渐长后,司马
炎为儿子选了太于妃,可他又怕司马衷不懂图幄之趣,便让自
己的才人去侍奉儿子。不久,才人有孕,为司马炎生下了孙于
司马遹。但司马衷整日除了玩泥巴,仍是不堪教悔,几年下
来,学识没有一点长进,就连自己的儿子也不认识。有一回司
马衷在跟父皇吃饭时,三岁的司马遹走了进来,司马衷问:
‘这是哪里来的小孩子?”司马炎只能苦笑道:“记住!这是你
儿子!”
    司马衷虽然呆傻,可他的儿子却异常聪慧,有一次宫中失
火,司马炎登楼观看,突觉有一只小手在拉他的衣襟,低头一
看,是自己的孙子刊马遹。司马炎很惊讶地问:“你为什么拉
我衣服?”年仅五岁的司马遹机警地回道:  “夜间发生突然事
故.皇爷爷贵体.应该有所防范才足,进屋吧。别让火光照见
人君、”司马炎先惊后喜,惊的是司马遹小小年纪,竟有如此
见识,喜的是儿子虽然呆钝,但孙子聪明伶俐,江山社稷后人
不乏。也许,正是儿子的聪慧,才让父亲下了决心把皇位传给
自己,但是司马衷是意会不到这些的。

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 晋惠帝,名司马衷(公元250年——306年),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之子。可马炎死后继立为皇帝,在位17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他在位期间,发生了长达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致使西晋王朝逐渐走向衰落。 司马衷生性愚钝,不懂世事,除了贪图享乐之外,别无所知。从师数年,竟识不得几个字。司马炎代魏建晋后,册立夫人杨艳为皇后,本该同时立长子司马衷为太子,无奈见司马衷愚笨如猪,太不成器,只得暂且把立太子一事搁下。这下可急坏了司马衷的生母杨皇后,日夜缠住武帝司马炎,非让他立司马衷为太子不可,最后司马炎只好立这个白痴为太子。 司马衷被立为太子后,曾有不少大臣劝武帝废去他。司马炎也担心他不能继大统,但私下与皇后杨艳商议,想废黜司马衷。杨艳说:“立太子是以长序,而不是以才德,怎么好改变呢?”当时,武帝格外宠爱镇东大将军胡奋的女儿胡芳,并册立她为贵嫔,杨艳担心司马炎会在自己死后立这位贵嫔为皇后,势必威胁司马衷的太子地位,因此临死前,流着眼泪对司马炎说:“妾叔杨骏有一女名芷,德容兼备,望陛下选入宫中,代妾服侍陛下,望陛下恩准”。司马炎不得已答应了。当时,朝廷上下都知道司马衷糊涂愚蠢,不能负起皇位继承人的重任。尚书令卫瓘每次想向司马炎提及此事,都没敢开口。有一次,他陪司马炎宴饮,卫瓘假装喝醉了酒,跑在司马炎床前说:“臣有事向您启奏”。司马炎问他是什么事,卫欲言又止。最后用手抚摸着床说:“这个座位太可惜了”。司马炎明白卫瓘的意思,但他听不进劝谏,就故意装糊涂说:“你真的喝醉了”。从此以后,卫瓘便再也不提这件事了。只有侍中和峤比较坦率地劝司马炎更立太子,他说:“皇太子有淳古之风,而季世多伪,恐不能料理陛下家事”。司马炎沉默不语。 过了几天,武帝把卫瓘几位大臣召来,说要考考太子。考的办法是派内侍送去一封密封的疑案,要太子批复,决断处理。案卷送进宫里,太子看不明白,太子妃贾南风赶忙请人代替司马衷回答。答案中引经据典,引用很多古义。内侍看后摇头道:“万岁早知太子不读典籍,这样交上去,一看便知是假,倒不如写点实在的话。贾南风一想也是,就让内侍写了几句白话直接回答问题,再让太子抄写好了,才派人呈送武帝。武帝看罢果然很高兴。拿给卫瓘看,卫瓘看上面的字迹都是太子所写,虽然没有什么文采,倒也通顺,虽然知道不是太子所答,但见武帝问他有何意见,只好红着脸局促不安地说:“太子果然进益了”。从此再也无人向武帝提及太子之事。 司马衷能够保持皇太子的地位,同他的儿子司马遹很有关系。司马炎认为儿子虽傻,但孙子很好。皇孙司马遹是才人谢玫所生,他从小聪明伶俐,颇得司马炎的欢心。有一天夜里,宫中失火,火光冲天,映照皇宫内外。司马炎登上楼台,观望火势。司马遹当时只有5岁,当他看到司马炎站在光亮的地方,就拉着他的衣袖,往黑暗的地方走,并且说:“夜里宫内突然出事,应当防备意外的变故,不可以站在光亮的地方,让别人看到你”。司马炎大为叹赏,以此认为司马遹很不一般,象自己的祖父司可懿,所以才打消废黜司马衷的念头。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死,司马衷即皇位,史称惠帝。惠帝毫无处理 军国政事的能力,便由杨太后父杨骏独揽朝政。司马衷痴呆如初,除了寻欢作乐之外,其他事一概不懂也不问。一次他在华林园游玩,听到一片蛙声,觉得有趣,就问内侍道:“这呱呱乱叫的声音,到底是为官事还是为私事?”侍者巧妙地回答:“在官田里叫的为官。在私田里叫的为私”。还有一次,各地闹饥荒,老百姓没有饭吃。司马衷对此大惑不解,说:“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弄得人们啼笑皆非,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愚昧到极点的白痴却掌握晋帝国的巨轮之舵,由此可以想象它的前途将会如何了。 司马衷在位17年,只不过是个象征性的皇帝,谁控制他,谁便可以下诏书,成为事实上的皇帝。司马衷皇后贾南风非常精明能干。他不满意大权操纵在杨骏手中,便联络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杀杨骏,废杨太后。接着先后杀死司马亮和司马玮,成为事实上的皇帝。贾南风自己没有生育,她担心大权旁落,又设计毒死太子。赵王司马伦以此为借口,捕杀贾皇后,废除司马衷,逼司马衷交出皇帝的玉玺,自称皇帝。把司马衷软禁于金墉城。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等不服,起兵攻打洛阳,展开了皇族间残酷的混战,大战六十天,死伤十万余人,司马伦兵败被杀,司马衷复了位。从此,一场皇族间争权夺位的混战 ,长达16年之久,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司马衷在这场战乱中,完全是一个傀儡,被诸王辗转抢夺、扶持,忽而被废,忽而被立,受尽凌辱。战乱结束,东海王司马越操纵朝廷大权。他想尽快除掉惠帝,立司马炎幼子司马炽为帝。 公元306年,司马越派人给司马衷送去有毒的饼,司马衷吃了几枚,觉得腹中绞痛,扑倒床上,等宫人叫来御医,他已一命呜呼了。 晋惠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他之所以不因为痴呆而保持住了皇位,一是因他的母后杨皇后力争,二是因其子司马遹聪慧,为晋武帝所宠爱。他继位后,因其皇后贾南风欲意干政,导致“八王之乱”,他在位的所有时期,即17年间,从没有间断过战乱。而他自己的一生,除享乐外,别无所知,实在是一个既无作为,又没有做任何事的古代帝王。

历史上哪位皇帝最昏庸暴君?
答:中国历史上最昏庸最残暴的皇帝列举如下: 秦:二世嬴胡亥 西汉:成帝刘骜、哀帝刘欣 东汉:桓帝刘志、灵帝刘宏 三国:蜀汉后主刘禅、东吴末帝孙皓 西晋:惠帝司马衷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 十六国:前赵昭武帝刘聪、前赵隐帝刘粲、前赵末帝刘曜、成汉末主李势、后赵武帝石虎、冉魏悼武天王冉闵、前秦厉王...

历史上有哪些“白痴皇帝”?
答:东晋的司马德宗,身为皇帝,连夏季和冬季都傻傻分不清楚,更别提让他体恤民情了。就这样的白痴皇帝还在位了22年,也是够稀奇的。

中国历史最傻的皇帝是不是晋惠帝
答:中国历史上最傻的皇帝不是晋惠帝司马衷,而是晋安帝司马德宗。晋惠帝司马衷口齿清楚,感情丰富,智力虽不出众但还能算个中下水平。而晋安帝司马德宗完全是个白痴。《晋书·安帝纪》称“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凡所动止,皆非己出”;《资治通鉴》称“安帝幼而不慧,...

求各个朝代最软弱的皇帝
答: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 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 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 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 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 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 21.十六国汉光文帝...

历史上有哪些白痴皇帝
答:比较著名的 中国有西晋惠帝司马衷,东晋帝司马德宗。西方有个卡洛斯二世。“老百姓既无饭吃,何不食肉糜?”就是西晋惠帝司马衷说得,在他在位期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直接导致西晋灭亡。“虽寒暑之变,无以辨也”。说得就是东晋帝司马德宗,痴呆得分不清春夏秋冬,根本不能理政,大权旁落直接...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废皇帝呢
答:昭帝刘弗陵无嗣,他死后,辅佐大臣霍光等公卿大臣被武帝识破而以太后的名义派车迎接他入京登基,但他狂妄放纵,所作所为毫无节制,史书记载说刘贺做皇帝27天,就做了一千多件荒唐事情。如先皇帝忌日大肆喝酒淫乐于是,霍光联合杜延年、杨敞等人,十分慎重地写了一封奏章,列举了刘贺的种种劣迹,上奏当时...

中国历代皇帝那些是文盲、没上过学啊?这个问题可以分开回答,毕竟没上...
答:纯文盲 晋惠帝 司马衷 白痴一个,多多少少能写点字,但基本文盲 后赵明帝 石勒 大字不识,但喜欢让人念史记,但悟性极高 明熹宗 朱由校 因为其父不得宠,难有即位的指望,年纪又轻就死了,所以一直忽视了朱由校的教育问题,造就了明代最具特色的皇帝——木匠皇帝,即位后朝政推给魏忠贤,...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特别窝囊的帝王?
答:胡皇后与和士开眉来眼去,乘机调情,高湛只顾饮酒作乐,视而不见。后来北齐亡国,胡氏甚至沦落猖门。高湛这绿帽算是戴到家了。高湛入榜的原因不在于他生前甘心接受老婆给戴的绿帽子,而是因为胡氏终入娼门而成的历史奇谈。二、晋惠帝司马衷 惠帝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除了贪图享乐外,一无所知。...

历史上,有哪些傻皇帝﹖
答:说起傻皇帝,历史有很多;有的是先天性的,但是有的却是从心里傻。李显原名李哲,庙号唐中宗。他是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同时也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七子。从李显的家庭来看,他确确实实是一位很“牛气”的皇帝,父母和儿子都是唐朝皇帝。李显两次登基当皇帝,第一次是在永淳二年(683年)12月,唐高宗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