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中作者初见植物状态的句子是哪句子? 《小石潭记》中表明作者感情的句子有哪些

作者&投稿:敏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作者初见植物状态的句子应当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意思是: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此句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石潭岸边植物(“青树”“翠蔓”)的状态。前面虽然有“隔篁竹,闻水声”(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但是对“篁竹”的状态并没有描写。

应该是: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 作者初见小石潭的感受是怎样的?你从原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作者初见小石潭的心情是快乐的,这从作者“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以及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
《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全诗(节选)如下: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佩 通:佩)
译文如下: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露了出来)。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扩展资料: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
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文章即在此背景下写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石潭记

作者被贬后心情的句子:凄神寒骨,俏怆幽邃,不可久居
作者愉快感情的句子: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还有的是: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求初中经典文言文!你们教科书里面也行!追加分!
答: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 文中提到了巫峡,另两峡是什么? 瞿塘峡、西陵峡。  记承天寺夜游   问题探究 1.“月色入户”表现了怎样的情味? 运用拟人,似乎月亮也懂得作者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他为伴。 2.“欣然起行”表...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答:在这两句词中,竟然描写出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色,容量如此之大,在古典词里也是不多见的。这里呈现的景象,跟词人熙宁十年(1077)任徐州知州时所描写的景象迥然不同。那时作者写下的词句是:“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

初中语文选择题练习
答:D. 作者运用比喻修辞,不仅在于形象鲜明,特征突出,更在于喻意深刻,韵味无穷。阅读《小石潭记》片段,回答9-11题。选文为全文。9.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尤清冽 (清冽:清凉)B.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C.蒙络摇缀 (络:连结)D.悄怆幽邃 (悄怆:忧伤的样子)10. 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下册的所有文言文 通假字 和 词类活用
答:小石潭记一 重点字词A 字音:清冽〔liè〕卷〔quán〕石坻〔chí〕嵁〔kān〕 俶〔chù〕尔翕〔xī〕乎 悄怆幽邃〔qiǎo chuàng yōu suì〕(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气息;悄怆,忧伤的样子。)二 通假字 下见小潭(“见”通“现”,文中句意为:向下走,出现一个小潭。)三 一词多义: ①可:大约,潭中鱼可...

求初中语文各种版的重点文言文!!什么版也可以!要题目就行了
答: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 文中提到了巫峡,另两峡是什么? 瞿塘峡、西陵峡。  记承天寺夜游  基础知识  文学常识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2011泰州中考试卷及答案
答: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9.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⑴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译文: 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判论战》)译文: 11.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答:说说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3分) 10.在作者的心目中,幽径的这棵古藤是真、善、美的代表,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3分) 11.“幽径悲剧”仅仅是指幽径中的一棵古藤萝被砍断吗?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12.作为一种植物,古藤萝本是不会哭泣的,然而第⑤段中却说“听到古藤的哭泣声”,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标准的初中语文试卷共有多少道选择题
答:D. 作者运用比喻修辞,不仅在于形象鲜明,特征突出,更在于喻意深刻,韵味无穷。阅读《小石潭记》片段,回答9-11题。选文为全文。9.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尤清冽 (清冽:清凉)B.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C.蒙络摇缀 (络:连结)D.悄怆幽邃 (悄怆:忧伤的样子)10. 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教版初二语文课件
答:10.《己亥杂诗》中,被后人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诗句是 ,。11.《小石潭记》中,能够反映作者心境感伤的句子是 。12.《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 ;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表现作者政治...

丰台区2012-2013学年度初二英语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答:(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1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阡陌交通 交通: (2)悄怆幽邃 邃: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 13. [甲]文和[乙]文都对环境进行描绘,请根据两文内容,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