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理的新闻 十个有趣的地理知识或地理新闻有哪些?

作者&投稿:闾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到205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还将比2000年上升13至22厘米……日前,国家海洋局发布了近期海洋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 

研究表明,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其中,天津沿岸上升最快,为20厘米,上海次之,为12厘米,辽宁、山东、浙江都超过了10厘米,福建、广东较低,为5到6厘米。总体趋势为“北高南低”,天津沿岸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上升较快,福建和广东沿岸上升较缓。根据预测,未来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剧,与2000年相比,205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上升13到22厘米。 

此外,我国近海海冰也呈逐渐消融的趋势: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渤海海冰等级平均为3级,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气候变化,渤海海冰冰情偏轻,冰级变为年均2级,并且结冰面积减少了20%。1990年以后,渤海冰期从120天缩短为80天,大约减少了三分之一。初步分析,渤海海冰减少与中国近海海温升高的趋势是一致的。 

研究显示,根据我国沿海16个海洋台站的海温资料分析表明,在最近43年(1963至2006年),我国沿海年平均海温大约上升了0.7°C。冬季增暖更显著,升幅达1.0°C。沿海增暖明显高于全球的平均增暖。 

3. 新华网快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质学家28日在洛杉矶举行新闻发布会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地震的震级达到里氏8.7级,是近一个世纪来最强的地震之一。目前地震引起海啸的可能性已经排除,但还有余震。

二、 长寿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来自中国科学院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人的健康长寿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我国长寿区多分布于南方。当地的气候、土壤、水、空气、植被等是影响人健康长寿的主要因素。报告显示,人的健康长寿不仅受生活环境(包括气候、岩石、土壤、水、空气、植被)等的影响,也与文化、生活习惯、膳食营养(包括多种生命元素、维生素)等相关,但与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关系更加直接,与土壤、植被、饮食、饮水等环境因素的关系更加密切。 

  综合分析发现,我国长寿区域的分布呈现六大显著特征: 

  一是长寿区多分布于南方。我国长寿区主要分布在广西、四川、海南、云南、广东和新疆等地。 

  二是长寿区多沿江河流域分布。百岁老人比例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珠江、长江、澜沧江流域。 

  三是长寿区多为少数民族地区。广西、云南、新疆的长寿区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区,主要为瑶族、傣族、维吾尔族。 

  四是长寿区多呈聚集性。我国长寿区主要分布于5个条带,即广西巴马——都安——东兰等县的长寿带,四川都江堰——彭山长寿带,云南潞西——勐海——景洪长寿带,广东三水——佛山长寿带,新疆阿克苏——阿克陶——吐鲁番长寿带。 

  五是长寿区多为中、低山丘陵及冲积平原地区。 

  六是长寿区多为地方病较少流行或没有流行的地区。中国大骨节病、克山病主要分布在从东北到西南的低硒带上,土壤、饮水、植物、粮食、蔬菜及人发中普遍低硒。硒是目前公认的对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 

三、长江源区冰川急剧退缩 消融速度令人堪忧

http://www.dili360.com 2009-02-04 13:28 新华网 

  近日,由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实施的“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通过初审评定。项目调查发现,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青海省长江源区冰川减少了196平方公里,冰川大规模消融退缩的速度,已到了令人堪忧的地步。

  项目负责人、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勘察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辛元红说,从2005年6月起至2008年10月,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组对长江源区冰川、湖泊、沼泽湿地等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目前,长江源区冰川总面积为1051平方公里,比《长江源志》记载的1247平方公里减少了196平方公里,冰川年消融量达9.89亿立方米。

  长江源区冰川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昆仑山、南部的唐古拉山及西部的祖尔肯乌拉山。在冰川持续大规模消融中,昆仑山玉珠峰冰川与1971年相比,冰舌退缩了1500米,平均每年退缩达42.86米。唐古拉山口东侧冰川侧向最大退缩量为125米,正面退缩265米,与1970年相比,正面每年退缩量为7.57米,退缩速度惊人。

  辛元红解释说,最近几十年,随着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来自西南部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因喜马拉雅山、唐古拉山重重阻隔而不能长驱直入到达源区,致使高原内部气候日趋干燥。加之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特别是近年来温室效应的影响,长江源区冰川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冰川大规模消融退缩。

  辛元红说,冰川大规模持续消融,虽然在一定时间内使靠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湖泊水位有了大幅度上涨,但从长远角度考虑,一旦号称“固体水库”的冰川面积持续减少,其消融量也会随之减少,长江下游来水量也将相应减少,湖泊将大面积萎缩,直至干涸,导致长江源区荒漠化加剧。(钱荣 陈国洲)

四、中国南极昆仑站开站

中山站时间2日9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冰盖队队长李院生被任命为首任站长。新华社发

里面有许多(中国国家地理网)

  http://www.dili360.com/



关于地理的新闻事件过程解读?~

关于地理的新闻事件的过程的解读,你可以根据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等等,然后进行各综合多方面的解读就可以。

1、海洋的盐足以让陆地高出150米。
2、闪电温度数倍于太阳表面温度。 一束落到地面的闪电携带有1亿至10亿伏的电力;温度能达到5万华氏度;是太阳表面温度的3至4倍。
3、地球上每一秒就会发生100次雷击。每次打雷时;都会产生臭氧。这给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层源源不断注入原料——你知道吗;臭氧层的大洞使我们不得不使用防晒油来抗拒毒辣的光线。
4、土星的密度低于水;如果你将这颗行星放入海洋;它甚至能浮在上面( 5、既然黑铁木不能在水上漂浮;不妨试一试火山浮石。火山浮石的密度低于水;所以能在水上漂浮。
5、如果大小相当于一角硬币的中子星碎片落到地面;它的重量会骤然升至1亿吨( 7、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青蛙雨”出现在2005年的塞尔维亚;伦敦在1998年也曾遭遇相同的“青蛙雨”?2006年;印度下了场“鱼雨”;而威尔士在2004年同样经历了“雨中有鱼”的奇妙一景。
6、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人口的10%;现在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从古到今一共有大约600亿人;十分之一;也就是60亿还活着。
7、地球和太阳的距离遥远 当一个刚落地的婴儿乘坐新干线去太阳时 他已经80几岁了 ;但太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只要8分钟。
8、 红海 ,位于非洲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因沿岸水中生长着许多红色藻类;海水因此发红。
9、 黄海 ,位于中国渤海与东海之间;因黄河带入大量黄色泥沙而呈黄色。
10、 绿海 位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因曾有过大量绿色藻类;而得名绿海。

2020年有哪些有趣的地理新闻?
答:我无法评价新闻的有趣程度,但是以下是2020年的一些地理新闻:1. 澳大利亚山火爆发:2020年初,澳大利亚爆发了大规模山火,面积超过10,000,000公顷。这场灾难对澳大利亚的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和居民造成了巨大影响。2. 美国西海岸林火:同样在2020年,美国西海岸也遭受了大规模的林火,导致数百万人受影响。...

摘录5条地理新闻,并利用地理知识作简要分析,阐明自己的观点,形成两篇地...
答:1.受强冷空气影响,渤海、黄海北部海冰冰情进一步加重,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保障海上航运安全。今天,海军冰情调查队搭乘“海冰721号”破冰船从秦皇岛港启航,赴渤海、黄海北部海域,展开冰情调查和海上突发性抢险救援行动。2.云南采取多种措施抗旱保生产:由于去年9月下旬以来没有有效降水,目前云南省将近80%...

关于地理新闻20条
答:2. 蒙古国遭受雪灾 我国提供救援物资今日启运:中国援助蒙古国的紧急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今天从石家庄机场启运,这批物资包括便携式发电机、食品和御寒棉被等,由3架空军运输机6个架次送往蒙古国,另有500吨大米将于近日通过铁路运输方式交付蒙方。入冬以来,蒙古国遭遇30年罕见大雪和低温天气袭击。2月2日:1. 上海世博会...

摘抄十条有关地理差异及省级区域的地理新闻
答:5 前段时间深圳有,波及东莞大岭山附近...小震感 6 缅甸附近的我国边界,,例如西双版纳云南...多次余震 7 新西兰地震 8、政治地理 朝韩炮轰事件 利比亚和科特迪瓦政局动荡 9、经济地理 金砖国家(现在是五个国家了,加入了南非)在海南三亚举行会议 10 夏威夷3月8日凌晨火山爆发 ...

关于地理的十条新闻.谢谢!
答:1、位于南极洲北部的南设得兰群岛附近海域15日连续两次发生震级在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2、研究者在加拿大北极地区岩石中发现的煤灰层,表明火山喷发点燃了煤层,从而产生了浮灰团造成二叠纪生物大绝灭。3、自2012开年以来,东北地区气温持续偏低,辽东湾和黄海北部海冰面积进一步扩大,已达10852平方公里。4、...

老师叫写地理评论,就是择录5篇地理新闻,阐明自己的观点,形成5篇评论...
答:第一块南极陨石于1912年由一位澳大利亚考察队员发现。那么,考察队员们是如何采集陨石的呢?首先,他们将要用到他们携带的陨石采集工具包。这个包里应当包括如下一些工具:放陨石的无菌袋,标有数字的标牌,密封用的胶带,记录陨石信息的笔记本,以及剪切东西的剪刀。队员们必须非常小心不去触碰到陨石,甚至不应当让呼出的气体...

用地理的视角评价下这则新闻。大约200多字,回答好给好评
答:流星体本来是运行于星际空间的大大小小的尘埃和固体快。当它们临近地球是,收到地球引力作用,有些君如地球大气层,与大气摩擦 生热和燃烧发光,形成流星现象。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就称为流星群。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人们会看到天空的某一区域出现长达几小时甚至几天的流星现象,像下雨一...

想找5篇100字左右的地理新闻
答:2011年8月15日俄罗斯宣布将要在距离地球217英里的轨道上打造一家旅馆,内设4个太空舱,可供7位旅客居住。去太空,当然价格肯定不便宜,5天的住宿费为10万英镑,太空旅程费为50万英镑,预计于2016年开放。床铺并不豪华,可立睡也可以卧睡,还可以淋浴,有野蘑菇炖牛肉、白色豆泥、马铃薯汤等,当然这...

阅读时事新闻有关地理方面的新闻报道,并在每则新闻后写读后感。(不少于...
答:4、“全球地理信息支持未来地球”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5、“一带一路”经济地理革命与共赢时代 6、“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智慧城建提速 7、天坛砚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新疆于田县7.3级地震 9、 科学家发现内地核结构复杂拥有“内内核 10、全球变暖使美国龙卷风增多 ...

近两年与地理相关的新闻100字左右
答:【时事地理】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 【时事地理】神舟十一号奔向天宫我国载人航天再启新程 【时事地理】“快递小哥”天舟一号升空,系我国首个货运飞船强对流天气等灾难 强对流天气指的是发生突然、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强,常伴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强烈对流性灾害天气,是具有重大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