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字体的特征 小篆?隶书? 楷书? 大篆? 金文? 总分不清,希望高人指点…… 月字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各种...

作者&投稿:孙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小篆的笔划较细 ,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称;在字形上呈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 图:https://gss0.baidu.com/70cFfyinKgQFm2e88IuM_a/baike/pic/item/5327ce167fa1f80b972b43bd.jpg

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在结构上,有小篆的纵势长方,初变为正方,再变为横势扁方汉隶具有雄阔严整 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 图:https://gss0.baidu.com/70cFfyinKgQFm2e88IuM_a/baike/pic/item/f7426d8de4599c0db31bbaeb.jpg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图: https://gss0.baidu.com/70cFfyinKgQFm2e88IuM_a/baike/pic/item/f29faa8fbfdbdffdf01f3687.jpg

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图:https://gss0.baidu.com/70cFfyinKgQFm2e88IuM_a/baike/pic/item/808a27dbc8c71a75d0164eea.jpg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图:https://gss0.baidu.com/70cFfyinKgQFm2e88IuM_a/baike/pic/item/6f470395cdb4471b7af48040.jpg

宋体字的字体方正稳重,秀丽清晰,阅读醒目,楷体字的字体典雅,笔画圆润,字体娟秀。行楷字字体清秀,笔画灵活,有一定的随意性且上下笔画相连。 隶体字的字体古朴、字形扁平,笔画一波三折,蚕头雁尾,有舞蹈的柔软和连续不断之美。 魏体字的字体苍劲有力,笔画粗实。 大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与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老大,多看字帖啊,百度搜索各个字体的图片.先简单介绍下.按排序来.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特点与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

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等。

你要是连楷书 隶书都分不出来那干脆就别学书法了
学什么都不能懒惰 你练这些书体的概念都没去看
看一遍就全都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