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如何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作者&投稿:宗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民族精神的民族性并不排斥时代性。相反,任何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民族,其民族精神都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或者说是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一个与时俱进的民族,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首先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任何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不可能脱离传统。传统是在历史中形成,在人们的生活中世世代代起作用的那些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它古老可又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代的人们所认同。传统不等于文化典籍,继承优秀传统绝不仅仅是对文化典籍的注释。写在书上的并不就是实有的;文化典籍中的精华并不就等于传统。继承优秀传统,就是把民族传统中的优秀的并与当代实践所契合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弘扬,使其不是停留在书本上,而是成为现实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组成部分。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命题本身就表明,我们不是“返本”,不是简单地“恢复”传统,更不是奉行文化保守主义。我们的确有悠久而丰富的传统文化,但这并不等于我们一定能强国富民。负载着同样的传统文化,我们造就过雄汉盛唐,创造过令世界叹为观止的伟大发明,可是我们也有过国弱民穷,出现过“历史的倒转”的现象。我们应当明白,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而不是传统文化把一个曾经是贫穷落后的中国推向世界。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利用这些传统。传统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其中保守的方面是社会进步的重负,所以社会进步必然表现为对传统中保守方面的突破与革新;而传统中优秀的东西凝聚了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的创造和智慧,成为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延续的精神力量,所以一个民族的发展或复兴,必然包含着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是全盘继承传统文化,不是“尊孔读经”,而是立足当代实践,继承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只有立足于时代和民族的需要,并同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合在一起的继承,才是对优秀传统的真正继承。
传统是在继承和变迁中演进的。早期的传统的影响力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减弱,而新的东西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又不断地变成“旧的”,凝聚为“传统”。历史不断地把每一代人的创造变为传统,整个历史发展是一个不断突破传统又不断形成传统的过程。传统不是一尊雕像,而是一道洪流,离开源头越远,膨胀得越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继承优秀传统。这个继承当然包括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包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等等,都已经转化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丰富了我们的民族精神。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则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生动体现和发扬光大,体现着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从而引导民族与时代同行。这是判断一种民族精神的价值以及它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一个民族不能轻视自己的传统,但也不能囿于传统、沉湎于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建设,一种创新。文化、精神的“继承”不是从钱罐中取钱,“发展”也不是往钱罐里塞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面向时代的一种创造,是在创造中继承,在推陈中出新,使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融为一体。所谓时代精神,是时代的主题、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在观念上的反映。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就是要把握时代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一方面为优秀传统注入新的内容,古为今用,另一方面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进行文化创新,培育新的民族精神,推陈出新。这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历史已经证明,背对时代和时代精神的民族精神无一不走向衰落,最多成为思想博物馆的标本陈列于世,而不是兴盛于世。
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正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我们把握到了一种面向21世纪的民族精神,领悟到了一个古老的民族将复兴于21世纪的秘密。

你的这个问题太大,不好用简单的语言来解答,但要纵观历史全局中国人必须按照古人的治国经验。以人为本,要讲究仁义礼智信,以德为先,首先要先还原人的本性。才能考虑民族精神的问题。

读读陈东升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灵魂还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中华民族精神中“以和为贵”就是和谐的体现,你可以从这方面去说。

为什么要在文化建设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当前,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这是因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 ]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3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如何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答:4.以互联网为平台,拓展民族精神培育的新渠道。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互联网成为大学生掌握知识,了解信息的一种主要渠道,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挑战,一方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建立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网页和开发民族精神教育软件,发挥校园网的育人功能,创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信息...

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答: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和坚持科学精神相统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上四个坚持,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也是其基本特点和规律。在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方面,始终坚持批判和吸收相结合...

...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为什么还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0...
答: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定位。它既是文化建设的范畴,涵盖整个意识形态领域,更具有把民族精神的弘扬培育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并举,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深刻含义。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以“三个代表...

初中政治的提纲 越详细越好
答:一、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重要的任务。2、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和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②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③必须充分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④要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标??
答:一、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意义 1.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亿万中小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

辨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前进的方向,用民族精神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创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是我们党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最...

联系实际谈谈在当代中国如何进行发展先进文化
答: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尤其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我们不仅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更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即以创新的形式吸引人。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方式贯彻...

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答:国家怎么做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作为“主心骨”的作用,保证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

初三政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1)谈谈你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建设关系的认识.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3)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结合你所在学校的建议:学校因采取哪些措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5... 1)谈谈你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建设关系的认识. 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