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名人,要全。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出了那么多名人

作者&投稿:俟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吴王阖闾在夺取政权之后,也有向外扩张、与他国争霸的野心。伍子胥利用吴王的这一野心,一步一步地把阖闾引向富国强兵、扩军备战,寻机向外扩张的道路。

孙武事吴之后,伍子胥与孙武一起,整顿吴国的军备,招兵买马,日夜操练,使吴国逐步强盛。为了削弱楚国的力量,吴王采纳伍子胥和孙武的意见,把吴军一分为三,轮番袭扰楚国。经过几年的袭扰,楚国国力渐衰。

2、孔子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祖籍宋国栗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晚年致力教育,修《诗》《书》《礼》《乐》,序《周易》,撰《春秋》,后人合称之为《六经》。

孔子的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3、扁鹊

扁鹊,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扁鹊用一生的时间,认真总结前人和民间经验,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在诊断、病理、治法上对祖国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扁鹊的医学经验,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对我国医学发展有较大影响。

4、孙膑

孙膑,其本名孙伯灵,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出生于阿、鄄之间,是孙武的后代。在具体的战术方面,孙膑对阵法进行了专门论述,进而分析了攻击各种战阵的对策。

孙膑还专门论述了攻城的问题,把处在不同地形的城分为难攻的雄城和易攻的牝城两类,论述了当时攻城的策略与技术。但孙膑的军事思想也有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他对战争的性质分辨不清,把士兵纯粹当作被驱使的工具,有些战略战术的表述过于简单片面,有时还夹杂着迷信观念。

5、孟子

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性是善的。但孟子只说性善,南宋朱熹补充为“人之初,性本善”,后世有学者提出“性向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伍子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扁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春秋的名人
·鲁庄公
·鲁闵公
·鲁桓公
·鲁隐公
·鲁隐公

·柳下惠
·颜回
·吴起
·师文
·郑子仪

·高渠弥
·郑昭公
·祭仲
·郑庄公
·郑庄公

·郑武公
·子产
·陈厉公
·陈灵公
·孔子

·季孙行父
·廉吏楷模季文子
·左丘明
·曹刿
·鲁班

·伍子胥
·孙武
·吴王夫差
·吴王姬僚
·吴王阖闾

·吴王寿梦
·齐国商人范蠡
·西施
·范蠡
·鹿郢
·勾践
·允常
·晋献公
·晋惠公
·晋怀公

·晋文公
·晋灵公
·晋成公
·晋景公
·赵衰

·晋襄公
·子产
·叔向
·赵鞅
·李悝

·李冰
·商鞅
·晏婴
·吴王僚
·专诸

·赵衰
·百里奚
·蹇叔
·鲍叔牙
·狐偃

·介之推
·管仲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周桓王
·齐桓公
·宋襄公
·周平王
·秦襄公
·郑庄公
·孙膑
·庞涓
·孔子
·鬼谷子

·昌平君
·吴起
·伯禽
·微子
·墨子

战国名人:
屈原 即屈平。

靳尚 战国时楚国大臣。

宋玉 战国时文学家。楚国人。

廉颇 战国时赵国将领。曾大破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有“负荆请罪”事。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大臣。有“完璧归赵”事。

触龙 战国时赵国大臣。一作触詟。

赵胜(?-前251) 战国时赵国宗室大臣。惠文王之弟,任赵相。“战国四君”之一。

平原君 即赵胜。

赵奢 战国时赵国将领。曾大破秦军,以功封马服君。

赵括(?-前260) 战国时赵国将领。赵奢之子,人称马服子。只知纸上谈兵。统兵败于秦军白起,四十万人被坑杀。

鲁仲连 战国时齐国人。一称鲁连。常为人排难解纷,不受酬报。

毛遂 战国时人,平原君门下食客。曾自荐随平原君赴楚,说服楚王同意赵楚合纵。

虞卿 战国时人。善于料事揣情。在赵为上卿,后辞赵至魏。

公孙龙(约前320-前240) 战国后期名辩思想家。字子秉,赵国人。“白马非马”即其观点。

尹文 战国时思想家。齐国人。

邹衍(约前305-前240) 战国时思想家、阴阳家代表人物。一作驺衍。齐国人。学究天人,雄于辩口。

魏无忌(?-前243) 战国时魏宗室大臣。昭王少子,安厘王异母弟,“战国四君”之一。

信陵君 即魏无忌。

侯嬴(?-前257) 战国时魏国人。以重诺守信名传后世。

朱亥(?-前257) 战国时魏国人。有勇力。曾刺杀魏将晋鄙,解邯郸之围。

黄歇(?-前238) 战国时楚国大臣。“战国四君”之一。

春申君 即楚国黄歇。

荀况(约前313-前238) 战国后期思想家。又称荀卿(汉时避宣帝讳,改称孙卿),赵国人。在天道观上提出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的观点;在认识论上,提出“行贵于知”的观点。

荀子 即荀况。

姬延(?-前256) 东周末代国王。慎靓王之子。前314-前256年在位。

周赧王 即姬延。

吕不韦(?-前235) 战国末秦国大臣。卫国濮阳人。所著《吕氏春秋》(一名《吕览》),为杂家代表作。

甘罗 战国时秦国大臣。甘茂之孙。十二岁时因功而任秦国上卿。

嫪毐(lǎo aǐ)(?-前238) 战国时秦国人。由吕不韦推荐为宦,受太后宠幸,受封为长信侯。

郑国 战国末水利家。韩国人。所筑郑国渠为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韩非(约前280-前233) 战国末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著有《韩子》(《韩非子》)五十五篇。

尉缭 战国末秦国大臣。魏国大梁人。入秦为国尉,因称尉缭。今存《尉僚子》二十四篇。

李牧(?-前228) 战国末赵国将领。长于用兵。

王翦 战国末秦国将领。频阳人。长于用兵,以功封武成侯。

燕太子丹(?-前226) 战国末燕王喜太子。曾派荆轲刺秦王不遂,被燕王喜斩首。

荆轲(?-前227) 战国末卫国人。先世为齐人。好读书击剑。卫人称之为“庆卿”。游历至燕后,被称为“荆卿”(或“荆叔”)。刺秦王未遂被杀。

高渐离 战国末燕国人。擅长击筑。曾于筑内暗放铅丸,扑击秦始皇未中被杀。

樊于期(?-前227) 战国末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政叛逃至燕。后自刎献头于荆轲,以刺秦王。

项燕(?-前233) 战国末楚国将领。下相人。勇而有谋。

田光(?-前227) 战国末燕国人。以“节侠”自许。荐荆轲于太子丹,并自刎以壮其志。

猗顿 战国时大工商业者。以经营河东盐池起家,而成巨富。

郭纵 战国时大工商业者。赵国邯郸人。以经营铁冶成业致富。

卓氏 战国末大工商业者。赵国人。以铁冶致富。

孔氏 战国末大工商业者。魏国人。以铁冶为业。

  1. 春秋的名人 
    鲁庄公,鲁闵公,鲁桓公,鲁隐公,鲁隐公,柳下惠,颜回,吴起,师文,高渠弥,郑昭公,祭仲,郑庄公,郑庄公,郑武公,子产,陈灵公,季孙行父,左丘明,曹刿,鲁班,伍子胥,孙武,吴王夫差,吴王姬僚,吴王阖闾,吴王寿梦,齐国商人范蠡,西施,范蠡,鹿郢,勾践,允常,晋献公,晋惠公,晋怀公,晋文公,晋灵公,晋成公,晋景公,赵衰,晋襄公,子产,叔向,赵鞅,李悝,李冰,商鞅,晏婴,吴王僚,专诸,赵衰,百里奚,蹇叔,鲍叔牙,狐偃,介之推,管仲,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周桓王,齐桓公,宋襄公,周平王,秦襄公,郑庄公,孙膑,庞涓,孔子,鬼谷子,昌平君,吴起,伯禽,微子,墨子
    2战国名人:屈原 即屈平
    靳尚 战国时楚国大臣。宋玉 战国时文学家。楚国人。廉颇 战国时赵国将领。曾大破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有“负荆请罪”事。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大臣。有“完璧归赵”事。 
    触龙 战国时赵国大臣。一作触詟。 
    赵胜(?-前251) 战国时赵国宗室大臣。惠文王之弟,任赵相。“战国四君”之一。 
    平原君 即赵胜。 
    赵奢 战国时赵国将领。曾大破秦军,以功封马服君。 
    赵括(?-前260) 战国时赵国将领。赵奢之子,人称马服子。只知纸上谈兵。统兵败于秦军白起,四十万人被坑杀。 
    鲁仲连 战国时齐国人。一称鲁连。常为人排难解纷,不受酬报。 
    毛遂 战国时人,平原君门下食客。曾自荐随平原君赴楚,说服楚王同意赵楚合纵。 
    虞卿 战国时人。善于料事揣情。在赵为上卿,后辞赵至魏。 
    公孙龙(约前320-前240) 战国后期名辩思想家。字子秉,赵国人。“白马非马”即其观点。 
    尹文 战国时思想家。齐国人。 
    邹衍(约前305-前240) 战国时思想家、阴阳家代表人物。一作驺衍。齐国人。学究天人,雄于辩口。 
    魏无忌(?-前243) 战国时魏宗室大臣。昭王少子,安厘王异母弟,“战国四君”之一。 
    信陵君 即魏无忌。 
    侯嬴(?-前257) 战国时魏国人。以重诺守信名传后世。 
    朱亥(?-前257) 战国时魏国人。有勇力。曾刺杀魏将晋鄙,解邯郸之围。 
    黄歇(?-前238) 战国时楚国大臣。“战国四君”之一。 
    春申君 即楚国黄歇。 
    荀况(约前313-前238) 战国后期思想家。又称荀卿(汉时避宣帝讳,改称孙卿),赵国人。在天道观上提出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的观点;在认识论上,提出“行贵于知”的观点。 
    荀子 即荀况。 
    姬延(?-前256) 东周末代国王。慎靓王之子。前314-前256年在位。 
    周赧王 即姬延。 
    吕不韦(?-前235) 战国末秦国大臣。卫国濮阳人。所著《吕氏春秋》(一名《吕览》),为杂家代表作。 
    甘罗 战国时秦国大臣。甘茂之孙。十二岁时因功而任秦国上卿。 
    嫪毐(lǎo aǐ)(?-前238) 战国时秦国人。由吕不韦推荐为宦,受太后宠幸,受封为长信侯。 
    郑国 战国末水利家。韩国人。所筑郑国渠为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韩非(约前280-前233) 战国末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著有《韩子》(《韩非子》)五十五篇。 
    尉缭 战国末秦国大臣。魏国大梁人。入秦为国尉,因称尉缭。今存《尉僚子》二十四篇。 
    李牧(?-前228) 战国末赵国将领。长于用兵。 
    王翦 战国末秦国将领。频阳人。长于用兵,以功封武成侯。 
    燕太子丹(?-前226) 战国末燕王喜太子。曾派荆轲刺秦王不遂,被燕王喜斩首。 
    荆轲(?-前227) 战国末卫国人。先世为齐人。好读书击剑。卫人称之为“庆卿”。游历至燕后,被称为“荆卿”(或“荆叔”)。刺秦王未遂被杀。 
    高渐离 战国末燕国人。擅长击筑。曾于筑内暗放铅丸,扑击秦始皇未中被杀。 
    樊于期(?-前227) 战国末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政叛逃至燕。后自刎献头于荆轲,以刺秦王。 
    项燕(?-前233) 战国末楚国将领。下相人。勇而有谋。 
    田光(?-前227) 战国末燕国人。以“节侠”自许。荐荆轲于太子丹,并自刎以壮其志。 
    猗顿 战国时大工商业者。以经营河东盐池起家,而成巨富。 
    郭纵 战国时大工商业者。赵国邯郸人。以经营铁冶成业致富。 
    卓氏 战国末大工商业者。赵国人。以铁冶致富。



春秋的名人
鲁庄公,鲁闵公,鲁桓公,鲁隐公,鲁隐公,柳下惠,颜回,吴起,师文,高渠弥,郑昭公,祭仲,郑庄公,郑庄公,郑武公,子产,陈灵公,季孙行父,左丘明,曹刿,鲁班,伍子胥,孙武,吴王夫差,吴王姬僚,吴王阖闾,吴王寿梦,齐国商人范蠡,西施,范蠡,鹿郢,勾践,允常,晋献公,晋惠公,晋怀公,晋文公,晋灵公,晋成公,晋景公,赵衰,晋襄公,子产,叔向,赵鞅,李悝,李冰,商鞅,晏婴,吴王僚,专诸,赵衰,百里奚,蹇叔,鲍叔牙,狐偃,介之推,管仲,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周桓王,齐桓公,宋襄公,周平王,秦襄公,郑庄公,孙膑,庞涓,孔子,鬼谷子,昌平君,吴起,伯禽,微子,墨子
战国名人:屈原 即屈平
靳尚 战国时楚国大臣。宋玉 战国时文学家。楚国人。廉颇 战国时赵国将领。曾大破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有“负荆请罪”事。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大臣。有“完璧归赵”事。
触龙 战国时赵国大臣。一作触詟。
赵胜(?-前251) 战国时赵国宗室大臣。惠文王之弟,任赵相。“战国四君”之一。
平原君 即赵胜。
赵奢 战国时赵国将领。曾大破秦军,以功封马服君。
赵括(?-前260) 战国时赵国将领。赵奢之子,人称马服子。只知纸上谈兵。统兵败于秦军白起,四十万人被坑杀。
鲁仲连 战国时齐国人。一称鲁连。常为人排难解纷,不受酬报。
毛遂 战国时人,平原君门下食客。曾自荐随平原君赴楚,说服楚王同意赵楚合纵。
虞卿 战国时人。善于料事揣情。在赵为上卿,后辞赵至魏。
公孙龙(约前320-前240) 战国后期名辩思想家。字子秉,赵国人。“白马非马”即其观点。
尹文 战国时思想家。齐国人。
邹衍(约前305-前240) 战国时思想家、阴阳家代表人物。一作驺衍。齐国人。学究天人,雄于辩口。
魏无忌(?-前243) 战国时魏宗室大臣。昭王少子,安厘王异母弟,“战国四君”之一。
信陵君 即魏无忌。
侯嬴(?-前257) 战国时魏国人。以重诺守信名传后世。
朱亥(?-前257) 战国时魏国人。有勇力。曾刺杀魏将晋鄙,解邯郸之围。
黄歇(?-前238) 战国时楚国大臣。“战国四君”之一。
春申君 即楚国黄歇。
荀况(约前313-前238) 战国后期思想家。又称荀卿(汉时避宣帝讳,改称孙卿),赵国人。在天道观上提出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的观点;在认识论上,提出“行贵于知”的观点。
荀子 即荀况。
姬延(?-前256) 东周末代国王。慎靓王之子。前314-前256年在位。
周赧王 即姬延。
吕不韦(?-前235) 战国末秦国大臣。卫国濮阳人。所著《吕氏春秋》(一名《吕览》),为杂家代表作。
甘罗 战国时秦国大臣。甘茂之孙。十二岁时因功而任秦国上卿。
嫪毐(lǎo aǐ)(?-前238) 战国时秦国人。由吕不韦推荐为宦,受太后宠幸,受封为长信侯。
郑国 战国末水利家。韩国人。所筑郑国渠为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韩非(约前280-前233) 战国末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著有《韩子》(《韩非子》)五十五篇。
尉缭 战国末秦国大臣。魏国大梁人。入秦为国尉,因称尉缭。今存《尉僚子》二十四篇。
李牧(?-前228) 战国末赵国将领。长于用兵。
王翦 战国末秦国将领。频阳人。长于用兵,以功封武成侯。
燕太子丹(?-前226) 战国末燕王喜太子。曾派荆轲刺秦王不遂,被燕王喜斩首。
荆轲(?-前227) 战国末卫国人。先世为齐人。好读书击剑。卫人称之为“庆卿”。游历至燕后,被称为“荆卿”(或“荆叔”)。刺秦王未遂被杀。
高渐离 战国末燕国人。擅长击筑。曾于筑内暗放铅丸,扑击秦始皇未中被杀。
樊于期(?-前227) 战国末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政叛逃至燕。后自刎献头于荆轲,以刺秦王。
项燕(?-前233) 战国末楚国将领。下相人。勇而有谋。
田光(?-前227) 战国末燕国人。以“节侠”自许。荐荆轲于太子丹,并自刎以壮其志。
猗顿 战国时大工商业者。以经营河东盐池起家,而成巨富。
郭纵 战国时大工商业者。赵国邯郸人。以经营铁冶成业致富。
卓氏 战国末大工商业者。赵国人。以铁冶致富。

鲁庄公,鲁闵公,鲁桓公,鲁隐公,柳下惠,颜回,吴起,师文,高渠弥,郑昭公,祭仲,郑庄公,郑庄公,郑武公,子产,陈灵公,季孙行父,左丘明,曹刿,鲁班,伍子胥,孙武,吴王夫差,吴王姬僚,吴王阖闾,吴王寿梦,齐国商人范蠡,西施,范蠡,鹿郢,勾践,允常,晋献公,晋惠公,晋怀公,晋文公,晋灵公,晋成公,晋景公,赵衰,晋襄公,子产,叔向,赵鞅,李悝,李冰,商鞅,晏婴,吴王僚,专诸,赵衰,百里奚,蹇叔,鲍叔牙,狐偃,介之推,管仲,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周桓王,齐桓公,宋襄公,周平王,秦襄公,郑庄公,孙膑,庞涓,孔子,鬼谷子,昌平君,吴起,伯禽,微子,墨子

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

春秋的名人:鲁庄公 ·鲁闵公 ·鲁桓公 ·鲁隐公 ·鲁隐公 ·柳下惠 ·颜回 ·吴起 ·师文 ·郑子仪 ·高渠弥 ·郑昭公 ·祭仲 ·郑庄公 ·郑庄公 ·郑武公 ·子产 ·陈厉公 ·陈灵公 ·孔子 ·季孙行父 ·廉吏楷模季文子 ·左丘明 ·曹刿 ·鲁班 ·伍子胥 ·孙武 ·吴王夫差 ·吴王姬僚 ·吴王阖闾 ·吴王寿梦 ·齐国商人范蠡 ·西施 ·范蠡 ·鹿郢 ·勾践 ·允常 ·晋献公 ·晋惠公 ·晋怀公 ·晋文公 ·晋灵公 ·晋成公 ·晋景公 ·赵衰 ·晋襄公 ·子产 ·叔向 ·赵鞅 ·李悝 ·李冰 ·商鞅 ·晏婴 ·吴王僚 ·专诸 ·赵衰 ·百里奚 ·蹇叔 ·鲍叔牙 ·狐偃 ·介之推 ·管仲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周桓王 ·齐桓公 ·宋襄公 ·周平王 ·秦襄公 ·郑庄公 ·孙膑 ·庞涓 ·孔子 ·鬼谷子 ·昌平君 ·吴起 ·伯禽 ·微子 ·墨子

战国名人: 屈原 即屈平。 靳尚 战国时楚国大臣。 宋玉 战国时文学家。楚国人。 廉颇 战国时赵国将领。曾大破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有“负荆请罪”事。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大臣。有“完璧归赵”事。 触龙 战国时赵国大臣。一作触詟。 赵胜(?-前251) 战国时赵国宗室大臣。惠文王之弟,任赵相。“战国四君”之一。 平原君 即赵胜。 赵奢 战国时赵国将领。曾大破秦军,以功封马服君。 赵括(?-前260) 战国时赵国将领。赵奢之子,人称马服子。只知纸上谈兵。统兵败于秦军白起,四十万人被坑杀。 鲁仲连 战国时齐国人。一称鲁连。常为人排难解纷,不受酬报。 毛遂 战国时人,平原君门下食客。曾自荐随平原君赴楚,说服楚王同意赵楚合纵。 虞卿 战国时人。善于料事揣情。在赵为上卿,后辞赵至魏。 公孙龙(约前320-前240) 战国后期名辩思想家。字子秉,赵国人。“白马非马”即其观点。 尹文 战国时思想家。齐国人。 邹衍(约前305-前240) 战国时思想家、阴阳家代表人物。一作驺衍。齐国人。学究天人,雄于辩口。 魏无忌(?-前243) 战国时魏宗室大臣。昭王少子,安厘王异母弟,“战国四君”之一。 信陵君 即魏无忌。 侯嬴(?-前257) 战国时魏国人。以重诺守信名传后世。 朱亥(?-前257) 战国时魏国人。有勇力。曾刺杀魏将晋鄙,解邯郸之围。 黄歇(?-前238) 战国时楚国大臣。“战国四君”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老子、孔子等许多著名思想家 老子:是春秋晚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他的学说和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代表作《道德经》。 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 孔子:政治思想:核心是“仁”。他解释“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阶级社会里,这种普遍的爱当然是不存在的,但在奴隶主不把奴隶当人看待的奴隶社会里,他提出这种主张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具有古典人道主义 编订文化典籍“五经”:《诗经》《尚书》《礼》《易》和《春秋》。 墨翟: “兼爱”“非攻”“尚贤”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重民”思想 荀子: 唯物主义思想,“制天命而用之” 庄子: 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主观唯心论;鄙视富贵利禄。 韩非子: 历史向前发展,今必胜古,主张按现实需要变革;治国“以法为 本”“法不阿贵”;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春秋时代,齐国有个人叫毛空,他爱听那些没有根据的传说,然后再把自己听到的津津有味地讲给别人。有一次,毛空听到一只鸭和一块肉的事,他觉得非常稀奇,便告诉给艾子。他说:“有一个人,养了一只特别能生蛋的鸭,那鸭一天能生一百多个蛋。”他见艾子笑了,又说:“那天,从天上掉下一块肉,那块肉长有三十丈,宽有十丈。”艾子笑着问道:“真的吗?有那样长的肉吗?”毛空急忙说:“噢,那就是长二十丈。”艾子仍不相信。他又改口:“一定是十丈长了。”艾子说:“你说的那只鸭是谁家养的?你说的那块肉掉在了什么地方?”毛空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最后只好说:“我是在路上听别人说的。” 成语“道听途说”就是从这个故事而来的。这一成语比喻在路上听到没有根据的言论或传闻,再去传给别人。 荆柯刺秦王 荆柯大名顶顶,别跟我说不知道他的故事。“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至今成了绝唱。荆柯的刺杀虽以失败告终,但它对历史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荆柯刺秦王加速了六国的灭亡,也鼓舞了人们反抗暴政的勇气。荆柯世代为人所颂扬,可谓妇幼皆知,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刺客非他莫属,他的故事也是文学、电视剧、电影的热门题材,深受大家喜爱

所谓春秋时期的名人是后世的史书或者其本身的著作留名被后世认可、争论的人物。他们或者以著述闻名于世,即百家争鸣;或者积极参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为官或经商。总结起来不外乎以学闻名和以功业闻名、富商巨贾三类。但是在春秋前就是我们所说的三代(夏、商、周)都是学在官府的,只有贵族才有财产、权力的继承权,爵位世袭。庶人基本没有可能有阶层流动的,但是西周后期,以土地制度(以井田制为标志)为核心的社会经济制度被逐渐打破,一般认为是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使“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的局面逐渐转变为公田不治,私田却治理的很好的情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政治上私家对公室的讨伐、夺权与之相伴。整个西周“礼乐制度”瓦解,所谓“礼崩乐坏”。这样的话,贵族走向没落,而庶族兴起。文化下移,阶层流动是一大批庶人走上政治舞台,使一批贵族走向民间,原本属于贵族特有的文化被带到民间,虽有私学的兴起,以孔子最为著名。
政治上,新兴的地主阶级为巩固夺取的权力并发展经济、政治斗争的需要竞相招纳人才,一些具有非凡才能的人被人用,他们或主持变法,或运筹帷幄,或率兵攻战,以 政治功劳或军功起家。诸侯混战的局面导致了社会环境的相对宽松,通过各种手段追求功名富贵成为风气,经商坐贾没有后世那样被压制,出现了一大批家累千金的巨富。
乱世出英雄。乱世往往与社会的变革相联系,而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尤为典型,从历史理论上来看,是中国由奴隶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时期,大动荡与大变革并行。总的来说,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型给一大批时代所需要的人提供了机会,而抓住机会的人成就了功业,留下姓名的成了“名人”。

春秋战国的名人
答:春秋的名人 ·鲁庄公 ·鲁闵公 ·鲁桓公 ·鲁隐公 ·鲁隐公 ·柳下惠 ·颜回 ·吴起 ·师文 ·郑子仪 ·高渠弥 ·郑昭公 ·祭仲 ·郑庄公 ·郑庄公 ·郑武公 ·子产 ·陈厉公 ·陈灵公 ·孔子 ·季孙行父 ·廉吏楷模季文子 ·左丘明 ·曹刿 ·鲁班 ·伍子胥 ·孙武 ·吴王夫差 ·吴...

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
答:1、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今河北沧州市任丘市)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2、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100个以上,最好有国家,越多越好
答:君王: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勾践、夫差、吴王僚、燕丹。秦孝公,秦始皇。周平王姬宜臼 思想家:老子、孔子、孟子、列子、孙武、孙膑、管仲、鬼谷子、庄子、墨子、政治家,军事家:吴起、李悝、秦开、乐毅、范蠡、伍子胥、文种、王翦、王贲、李信、李牧、廉颇、蔺相如、晏子、白起、...

春秋时期著名人物有哪些?
答: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伯牙抚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亲回国途中发生的故事。古时有伯牙摔琴以谢知音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音乐才子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够听出此曲的感情和意义,他在高山上抚琴,曲高和寡。终于有...

春秋战国时期名人名事
答:展开全部 春秋四大名人:老子、孔子、孙子、左丘明 老子,李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 苦县(今鹿邑县)人。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的创始人。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

春秋战国的时期有那些名人??紧急紧急,至少也要有十个!!
答:廉颇 战国时赵国将领。曾大破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有“负荆请罪”事。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大臣。有“完璧归赵”事。触龙 战国时赵国大臣。一作触詟。赵胜(?-前251) 战国时赵国宗室大臣。惠文王之弟,任赵相。“战国四君”之一。平原君 即赵胜。赵奢 战国时赵国将领。曾大破秦军,以功封马服...

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都出现了哪些名人?
答: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历史名人有“春秋五霸”中齐桓公、晋文公,名相管仲、蔺相如,名将白起、田忌等人。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身为齐国公子的公子小白在其兄长齐襄公即位之后因国内朝局日渐混乱而出逃至莒国。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杀害,而公孙无知则在自立为君...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人物的生平? 最好以时间顺序 越详细越好 谢谢
答:,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因当年为屈原逝世2230周年,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战国的著名名人有哪些?
答:展开全部 【墨子】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约前468—前376)。墨家学派创始人。名翟,宋国人,一说鲁国人。宋昭公时曾为宋国大夫。出身贫贱,生活俭朴。早年曾习儒术,后另立新说,成为儒学的主要反对派。率徒奔波于齐、鲁、宋、楚、卫、魏国之间,多次制止战争。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之说,主张发展生产,限制...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有哪些人?
答:孔子在世时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黩百家,表章六经”,确立巩固了孔子学说在中华文化中的主轴地位,后世统治者或儒生尊称其为圣人、文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