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问题急求解1molA分别与足量金属Na,Na2CO3,NaHCO3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之比为?

作者&投稿:校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体积比就是物质的量之比。
  与钠反应的有羧基,羟基反应生成氢气,1mol羟基生成0.5mol氢气,1mol羧基产生0.5mol氢气,所以总共是1mol氢气。
  与碳酸钠反应的就是羧基,生成二氧化碳,1mol羧基生成二氧化碳0.5mol,所以气体是0.5mol
  与碳酸氢钠反应是羧基,产生二氧化碳,1mol羧基1mol二氧化碳。
  所以气体体积比是 1:0.5 :1=2:1:2

这题主要是考A物质的性质,在溶液中,A物质的羧基解离出氢离子,为酸性物质;羟基化学性质不活泼,溶液中不解离,但可与钠反应。生成气体之比:2:1:2

所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Na:Na2CO3:NaHCO3=2:1:2

【急求】【化学】如何鉴别Na2CO3、NaHCO3~

一:向两种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NaHCO3不与CaCl2反应,而Na2CO3 则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溶液。
二:向两种溶液中滴加稀HCl 。 Na2CO3溶液中滴加稀HCl ,只有少量气体生成,甚至无气体放出。 NaHCO3中滴加稀HCl则立即有气体(大量)放出。
三:加AgNO3,没有沉淀的是NaHCO3,有沉淀的是Na2CO3
四:加入Bacl2,有沉淀是Na2CO3.没有沉淀的是NaHCO3
五:两个放入水中,NaHCO3的溶解性不太好,Na2CO3比较好
六:用pH试纸,碳酸钠的碱性要大于碳酸氢钠,PH值大的是Na2CO3,小的是NaHCO3
七:配成等浓度(质量)的溶液,在同等条件下恒温减压蒸发,先析出晶体者为NaHCO3
八: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热为主,能感觉试管发热。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吸热为主,可以感觉到试管有点凉
九:碳酸根会和正2价的镁离子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根沉淀。
十:用苯酚鉴别,,苯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一、比较Na2CO3和NaHCO3在水中的溶解性
操作步骤
①分别称取约2gNa2CO3和NaHCO3固体,观察外观
②分别滴入10滴水,振荡试管观察现象,用手接触试管
③继续加等体积的水
实验记录(现象描述)
小结
①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均为粉末状固体,碳酸钠的固体颗粒较大
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都能溶于水,碳酸钠溶于水会放出热量,触试管底部,感觉到热。而碳酸氢钠则不明显
③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小很多。
二、Na2CO3与NaHCO3和盐酸反应
反应原理 Na2CO3+2HCl=H2O+NaCl+CO2↑ NaHCO3+HCl=NaCl+H2O +CO2 ↑
①0.05molNa2CO3和0.05 mol NaHCO3固体,应取得Na2CO3 5.3g,NaHCO3 4.2g ;
②在两个烧瓶中加入约50ml 2mol/L盐酸;
③在气球中加入上述Na2CO3 、NaHCO3固体
④安装好装置
实验记录
小结
①碳酸钠与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
②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比碳酸钠的反应激烈。
四、Na2CO3和NaHCO3溶液鉴别方法
实验原理:BaCl2 + Na2CO3 == BaCO3↓+2NaCl Na2CO3 + 2HCl ==H2O +NaCl + CO2 ↑
NaHCO3 + HCl ==NaCl +H2O +CO2 ↑ OH- + HCO3- =H2O+CO32-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操作过程, 实验现象,结论
① 将NaHCO3 、Na2CO3混合物置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观察试管中的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CO32-
与Ba2+ 形成BaCO3 白色沉淀。
② 取上层清液,在清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氯化钡不足量。若无白色沉淀,则氯化钡以使所有CO32-沉淀。
③ 在步骤②的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因为在步骤①②中氯化钡溶液过量,所以有少量白色沉淀。
④ 再滴入氯化钡溶液。 继续生成白色沉淀。
五、Na2CO3和NaHCO3固体鉴别方法
实验原理:NaHCO3=Na2CO3 +CO2↑+ H2O
产物如何检验?如何判断碳酸氢钠是否完全分解?
A固体分解
实验步骤 操作过程
① 取干冷的大试管,用药匙将适量NaHCO3 粉末铺满试管底部,用高锰酸钾产生氧气的发生装置进行安装,另备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
② 点燃酒精灯,在试管底部来回移动,稍后,集中对底部加热。然后将导管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③ 加热直至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不再产生沉淀。
B产物检验
实验步骤 操作过程 结论
① 将加热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生成物有CO2
② 大试管的导管处接一个内装有无水硫酸铜的U形管,硫酸铜变蓝 生成物有H2O
③ 取出大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制成溶液,加氯化钡溶液,有沉淀生成。
④ 再滴入H+,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剩余为碳酸钠。
C如何判断反应完全
实验步骤 操作过程 结论
① 在对NaHCO3 粉末加热的过程中,三次停止加热,待大试管降回室温后,进行称量,记下重量。
② 比较记录。 若三次记录相同,则反应完全
③ 在加热一段时间后中,停止加热,多次称量石灰水及试管的质量,记录数据。
④ 比较记录。 若三次记录相同,则反应完全
小结
①判断反应完全与否,可通过测质量,测生成物,进行判断。
②此实验可在导管后套上一个气球,气球体积不变,可判断进行完全

已知:A与芳香族化合物B在一定条件下反生成C,进一步反应生成抗氧化剂阿...
答:由反应信息RCHO+CH2(COOH)2 一定条件RCH=C(COOH)2+H2O可知,形成C的物质分别为CH2(COOH)2、,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4,1molA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生成2mol气体,B含有醛基,所以A为CH2(COOH)2,B为,C的分子式为C11H10O6,阿魏酸的分子式为C10H10O4,分子组成减少1个CO2,由反应信息...

相同物质的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所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
答:设金属都为1mol,Mg与足量酸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Al与足量酸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y,则Mg+2HCl═MgCl 2 +H 2 ↑ 1 1 1mol x 1 1 = 1mol x ,解得x=1mol,2Al+6HCl═2AlCl 3 +3H 2 ↑ 2 3 1mol y 2 3 = 1mol...

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图,若取等质量的A分别与足量的Na,Na(OH),新制...
答:有机物A中含有 酚羟基、醇羟基、羧基、醛基。能与Na反应的是:酚羟基、醇羟基、羧基,消耗3 mol Na。能与NaOH反应的是:酚羟基、羧基、酚羟基,消耗2 mol NaOH。能与Cu(OH)2反应的是:醛基、羧基、酚羟基。1 mol 醛基能消耗2 mol Cu(OH)2(氧化反应),1 mol 羧基能消耗0.5 mol Cu(...

已知: A与芳香族化合物B在一定条件下反生成C,进一步反应生成抗氧化剂阿...
答:由反应信息RCHO+CH 2 (COOH) 2 一定条件 RCH=C(COOH) 2 +H 2 O可知,形成C的物质分别为CH 2 (COOH) 2 、 ,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4,1molA与足量NaHCO 3 溶液反应生成2mol气体,B含有醛基,所以A为CH 2 (COOH) 2 ,B为 ,C的分子式为C 11 H 10 O 6 ,阿魏酸...

高一化学:急急急!!!
答:C3H4(丙炔)因为烃A最多可以与两倍于其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 所以它的不饱和度为2 可以是二烯烃,或炔烃 当烃A与足量HCl加成后产物为B 1molA—2molHCL 所以生成的饱和卤代烃中已有2个H被取代 此时通式为CxHyBr2 其中2x=y 此时可再被取代的H原子个数为2x 2x=6 x=3 3个碳原子无法是二烯烃(...

...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
答:___钠__与盐酸反应最强烈,__铝___与盐酸反应的速率最慢,由于每摩尔钠原子能失去1摩尔电子、每摩尔镁原子失去2摩尔电子、每摩尔铝原子失去3摩尔电子,所以氢离子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摩尔、2摩尔、3摩尔,而每生成1H2需要得到2mol电子,因此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5molH2、1molH2、1....

...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图,若取等质量的A分别与足量的Na,Na(OH...
答:可以和钠反应的有:醇羟基、酚羟基、羧基---消耗3mol钠 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有:酚羟基、羧基---消耗2mol氢氧化钠 1mol醛基消耗2mol新制的Cu(OH)2 所以B

高中化学
答:经验可知此处发生的是酯化反应,A中必须含有羟基—OH,所以可以推得A的结构简式为:HO-CH-CH2-COOH.答案:A错了,其中不含有醛基,B也错了;A中能与na反应的有羟基和羧基,即0.1molA能与0.2molNa发生反应,生成0.1mol的H2,换算成标况体积刚好是2.24L,所以选C ...

...A.含中1mol HNO3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分别与足量铜反应,稀硝酸溶液的...
答:也不与CuSO4溶液反应.故B正确;C.向新制的AgCl乳白色悬浊液中滴加0.1mol/L的K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说明发生沉淀的转化,向溶度积更小的方向移动,证明:Ksp(AgCl)>Ksp(AgI),故C错误;D.明矾中含有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无消毒杀菌作用,故...

根据学到的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对有机物A的组成、结构、性质进行观察...
答:则含有酚羟基,由A的分子式可知还含有1个甲基,且在常温下A可与浓溴水反应,1molA最多可与2molBr2作用,取代反应发生在酚羟基的邻、对位位置,则羟基与甲基处于邻位或对位,故A的结构简式为:或,与足量浓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A的结构简式为:或,与足量浓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