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秋思的作者是什么代诗人,作者谁? 秋思的作者是谁?

作者&投稿:晁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张籍《秋思》赏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

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作品,在唐诗中也不乏佳作。象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写作者戎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颇能道出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甘苦。诗以秋风起兴,这是自《诗经》以来常用的手法。秋风一起,北雁南飞,他乡羁旅,易触归思。例如刘禹锡的《秋风引》就曾说:“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的历史,原来他本籍吴中(今江苏苏州),这又使人想起晋人张翰的故事。据《晋书·张翰传》说:“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张籍与张翰异代同里,且俱宦游北方。张翰因预测到齐王司马冏即将作乱,知机引退,张籍未必有什么政治上的原因,但在见秋风而思故乡这一点上,却极其相似。他虽不能象张翰那样马上“命驾而归”,但却把一腔思乡之情倾泻在纸上。这种感物缘情的创作冲动,虽然用的是传统的手法“起兴”,但其中包括如许丰富的内涵,不能不是此诗的一个特色。

第二句“欲作家书意万重”,其中的“欲”字紧承“见秋风”。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象一泓清水。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然而句末“意万重”三字,忽又来一个逆折,犹如书法上的无垂不缩。因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开掘。这种手法,看似寻常,实极高超。我们细玩诗意: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作家书,可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意万重”,乃是以虚带实。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万重心”、“万重意”,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都能体会得到。因为是“意万重”,这家书怎么写呢?写了没有?作者没有明言,让读者去想象,这就叫做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三、四两句,又作转折。尽管“意万重”,无从下笔,但就文意看,家书还是写了,问题在于匆匆着笔,意犹未尽。“匆匆”二字,生动如画,既写了自己一方,也反映出捎信者一方。联系下文来看,那个捎信人是在行期在即时遇到的:也许就要上马、上船,即便不象岑参与入京使“马上相逢”那样急迫,总还是行色匆匆不能久停的。由于捎信人是这样行色匆匆,写信人不得不匆匆落笔。由于匆匆落笔,万重心意一下子很难表达清楚。在这种符合逻辑的描绘之中,诗人的急遽之情,匆忙之色,栩栩然如在目前。“说不尽”三字,也与上文“意万重”紧相呼应,由于“意万重”,所以才“说不尽”。而“意万重”也与“见秋风”引起的乡思相关联。黄叔灿《唐诗笺注》说:“首句羁人摇落之意已概见,正家书所说不尽者。‘行人临发又开封’,妙更形容得出。试思如此下半首如何领起,便知首句之难落笔矣。”说明下半首的起头与全诗的起句,环环紧扣,首尾相应。

结句更是造语入妙,写情入微,可称一篇之警策。近人俞陛云评论说:“已作家书,而长言不尽,临发开封,极言其怀乡之切。”又说:“此类之诗,皆至性语也。”(《诗境浅说续编》)所谓“至性语”,就是说写出了最真挚的人类共有的感情,而且达于极致。在结构上,上句说“匆匆说不尽”,下句说“临发又开封”,渲染足了“匆匆”的气氛。

由于此诗艺术上取得如此杰出的成就,因此前人给予极高的评价。林昌彝《射鹰楼诗话》说:“文昌(张籍字)‘洛阳城里见秋风’一绝,七绝之绝境,盛唐人到此者亦罕,不独乐府古淡足与盛唐争衡也。”一般论者以为诗到中唐,不足与盛唐争衡。但就此诗来看,截取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段,挖掘到人物感情的深处,以淡语写至情,发纤浓于简古,诗风质朴,意境浑成,称之曰“七绝之绝境”,决不为过;与盛唐名家(如前举之岑参)同类之作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张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吴郡(治今江苏苏州),迁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进士,历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秘书郎、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仕终国子司业,故世称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贫困,眼疾严重,孟郊戏称“穷瞎张太祝”。与韩愈、白居易、孟郊、王建交厚。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得白居易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张籍诗歌创作大致有3个时期。40岁前为早期。40-50岁为中期,其优秀乐府歌行作品多作于此期。50岁后为晚期。这时生活逐渐安定,除仍写乐府歌行外,多作近体诗。他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诗中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种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塞下曲》、《征妇怨》,另一类描绘农村风俗和生活画面,如《采莲曲》、《江南曲》。张籍乐府诗艺术成就很高,善于概括事物对立面,在数篇或一篇之中形成强烈对比,又善用素描手法,细致真实地刻画各种人物的形象。其体裁多为“即事名篇”的新乐府,有时沿用旧题也能创出新意。语言通俗浅近而又峭炼含蓄,常以口语入诗。他还着意提炼结语,达到意在言外的批判和讽刺效果。张籍的五律,不事藻饰,不假雕琢,于平易流畅之中见委婉深挚之致,对晚唐五律影响较大。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张籍诗集》。

秋思的作者是什么代诗人,作者谁~

不知道你说的是哪首
【年代】:元
  【作者】:马致远
  【作品】: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年代】:南北朝
  【作者】:萧悫
  【作品】:秋思
  清波收潦日,
  华林鸣籁初.
  芙蓉露下落,
  杨柳月中疏.
  燕帏缃绮被,
  赵带流黄裾.
  相思阻音息,
  结梦感离居.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作品】:秋思
  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寂寞余雨晴,萧条早寒至.
  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
  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作品】:秋思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年代】:唐
  【作者】:鲍溶
  【作品】:秋思
  楚客秋更悲,皇皇无声地.时无无事人,我命与身异.
  良时如飞鸟,回掌成故事.蹉跎秋定还,凝冽坚冰至.
  人生不期老,华发谁能避.感此惜壮年,壮年少为贵.
  我生虽努力,荣途难自致.徒为击角歌,且惭雕剑字.
  吾师罕言命,感激潜伤思.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秋思
  热去解钳釱,飘萧秋半时.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发短梳未足,枕凉闲且欹.
  平生分过此,何事不参差.
  【年代】:唐
  【作者】:黄滔
  【作品】:秋思
  碧嶂猿啼夜,新秋雨霁天.
  谁人爱明月,露坐洞庭船.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秋思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秋思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年代】:唐
  【作者】:陆龟蒙
  【作品】:秋思三首
  桐露珪初落,兰风佩欲衰.不知能赋客,何似枉刀儿.
  谁在嫖姚幕,能教霹雳车.至今思秃尾,无以代寒菹.
  未得同齑杵,何时减药囊.莫言天帝醉,秦暴不灵长.
  【年代】:唐
  【作者】:马戴
  【作品】:秋思二首
  万木秋霖后,孤山夕照余.
  田园无岁计,寒尽忆樵渔.
  亭树霜霰满,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年代】:唐
  【作者】:武元衡
  【作品】:秋思
  秋室浩烟雾,风柳怨寒蜩.机杼夜声切,蕙兰芳意消.
  美人湘水曲,桂楫洞庭遥.常恐时光谢,蹉跎红艳凋.
  【年代】:唐
  【作者】:许浑
  【作品】:秋思
  琪树西风枕簟秋,楚云湘水忆同游.
  高歌一曲掩明镜,昨日少年今白头.
  【年代】:唐
  【作者】:张籍
  【作品】: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思》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籍。
原文: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白话译文:客居洛阳城中,秋风惹人相思。想写一封家信,只是思绪万端,匆匆忙忙之间,如何写进情感?信差刚要上路,却又被我叫往。打开信封细看,是否还有遗漏。
出处:《秋思》出自唐代张籍的《全唐诗》。

扩展资料:
《秋思》赏析: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
第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秋思

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思乡诗,对还是错?
答: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思乡诗,对还是错?答:对。解析:开头两句触景生情,见(秋风)而思念故乡,进而想通过(作家书)来表达这种思念之情;后两句主要通过细致的(心理和动作)描写,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秋思 张籍 〔唐代〕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

秋思的作者是谁?
答:《秋思》诗人:张籍 朝代: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赏析 这是乡愁诗。通过叙...

“小溪流水人家”出自元代哪个诗人
答: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号...

《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谁?
答:《渔家傲·秋思》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范仲淹。其古诗全文如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翻译赏析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前言】《渔家傲·秋思》是由范仲淹创作,是范仲淹任...

《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谁?
答:《渔家傲·秋思》和《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唐代著名诗人张志和所作的两首诗歌,它们在艺术手法上存在一定的对比。首先,《渔家傲·秋思》以渔家人的生活为背景,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和渔家人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清秋美景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拟人和象征手法,如“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诗《秋思》的作者是谁?
答:《秋思》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乡愁诗。秋思 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

泊船瓜洲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之一?秋思作者是谁?他是谁的学生?
答:《秋思》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籍),他是(韩愈)的学生。一、《泊船瓜洲》:1、原文:《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

枯树老腾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诗的作者及朝代
答:出自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 朝代:元代 作者: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

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答:范仲淹的祖上很显赫,先祖范履冰曾任唐朝宰相,到了父亲范墉这一代,递减为北宋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在范仲淹出生的第二年,父亲因病死于任所,家境一下没落。为了生存,母亲谢氏只好改嫁到淄州长山朱家,范仲淹也改名为朱说。还算幸运的是,母亲重组后的家庭尽管贫寒,但支持年幼的范仲淹读书。只是,范仲淹不得不通过"断齑画粥...

秋思的作者是谁?
答:《渔家傲.秋思》是北宋范仲淹的诗句,被选入宋词三百首。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翻译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