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有"道南里窟"的美誉.张栻感叹"当今道在武夷" 中国传统文化春节的习俗

作者&投稿:怀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武夷书院初建于宋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曾长期在此著书立说、倡道讲学,重新树立起中华民族传统的主体意识——儒家思想的正宗地位。朱熹汇集当时主要的儒学学派(濂学、洛学、关学)之大成,把儒教经典论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汇成一个系列,加以权威性的阐述、诠释,名之为《四书集注》,并且成为官方科举取士的标准教科书。迨至明清两代,理学一直是文化的正宗,达七八百年之久。
朱熹给人的印象,从来是可敬不可亲,“从容乎礼法之场,沉潜乎仁义之府”。他的“克已复礼”、“存天理,灭人欲”,更是饱受世人误解诟病。曾几何时,朱熹甚至被指斥为“假道学”、“伪君子”。可是到了武夷书院,你的这种看法可能就会有所转变。
历史上尊崇朱熹并引以为志同道合者不在少数。朱熹去世后的第九年,朝廷解除了“庆元党禁”,还其以清白,宁宗皇帝赐谥曰“文”。十二年后,朱熹的《四书集注》被朝廷列为国学的必读课本,于是“家孔孟而户程朱”。康熙为《朱子大全》作序,称其“集大成而续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钱穆认为,“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二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1998年武夷山申报世界“双遗产”,朱子理学是其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时任主席团成员之一的日本驻法大使,再三询问朱子是否就是朱熹?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认为武夷山一定能够评上,因为朱熹在日本太有名了。
“武夷书院”坐落于武夷山中大隐屏峰下。乍听地名,似乎朱熹有意归隐山野,当时陆游也有担心:“天下苍生未苏息,忧公遂与世相忘”。确实朱熹不热衷于仕途,从24岁担任同安主簿,到年老守朝奉大夫致仕,仕宦九载,立朝仅46天。他一生中上书请辞多达64次。就任漳州知州时,他就以身患足疾不能赴赐宴自劾,请求罢官予祠。朱熹在五六个宫观奉祠过,此次修建“武夷书院”就是官挂台州崇道观。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好友张栻对“横渠之绝学”的追求最为了解。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最好办法就是著述和开办书院。朱子一生著作等身,后人为他编定的文集共分26门,有140卷之多。由他创建、修复、讲学及撰记、题词、题额的书院多达64所。1169年,他曾这样表示:“绝意仕途,以继二程绝学为己任,奋发读书著述。”也就在这一年他起意修建“武夷书院”。十三年后(1183年),终于把夙愿变为现实。
书院开办期间,理学学术活动空前活跃,朱熹的思想也逐步走向成熟,十多部著作陆续墨干。在这里,朱熹完成了其重要代表作《四书集注》,并以此为教材进行教育实践。他将自己和同仁著作刊发天下,和他讨论过、被他教育过的数百名学者、弟子走出书院,载道前往四面八方,推动儒学新的复兴。朱熹在武夷山生活、著述、教学近50余年,讲学、创建多所书院,其中尤以“武夷书院”最为影响重大。在武夷书院,传播理学思想的著名学者多达43位,使武夷山成为“三朝(宋、元、明)理学驻足之薮”,有“道南理窟”之誉。张栻感叹“当今道在武夷”,武夷山志云“此邑从此执全国学术之牛耳而笼罩百代”。
“武夷书院”不同朝代有不同名称,最早称为“武夷精舍”,南宋末年称“紫阳书院”,明代改为“朱文公祠”,后又改称“武夷书院”至今。精舍其实不精,占地三亩,土木结构,但其精在所处的位置,精在朱熹匠心独运,“中以为堂,旁以为斋,高以为亭,密以为室”,布局极尽山水微妙之极;精在朱熹自力更生,亲率弟子“具畚锹,集瓦木”,艰苦而又精细营建。朱熹告友人的一个“缚”字,道出书院的天然神韵,也表现出他经济上的窘迫。营建初始,朱熹友人赵汝愚官任福建安抚使,曾令武夷县令官资助修,但被朱熹婉言谢绝了,回信称这样“于义既不可,于事亦不便”。可是他离任南康军时,却把任上节余的三十万钱交给接任者,嘱其修建白鹿洞书院。不是朱熹不近情理,也不是他没有生活情趣,他有他的处世原则。“欲富贵而恶贫贱,人之常情,君子小人未尝不同”。他还举例说,“如夏葛冬裘,汤饮饥食,此理所当然。”但是“葛必欲精细,食必求饱美,这便是欲”。当两者矛盾之时,应当灭掉不正当的人欲,复归到“本然之善”的天理。从理欲之辩的初衷和联系朱子限君民本的言行,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更多是为了规谏统治者,针对达官显贵和道德高上的人,相当于我们现代所提出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专家指出,朱熹相对儒学发展的作用,有如歌德在欧洲哲学史中承上启下的地位,因此他让我们想起歌德的名言,“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历代文化人给“武夷书院”留下了记、铭、序、疏、咏,寄题数不胜数,其中张挂在武夷书院大柱上的熊禾的两句话传诵甚广:“宇宙间三十六名山,地未有如武夷之胜;孔孟后千五百余年,道未有如文公之尊。”朱熹认为,大自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只要多多接触,细细体察,就能发现万物之理,揭示运行之规,这是其“格物致知”认识论的通俗解释。朱熹还是位很好的诗人,他与门生畅游九曲,边走边吟,创作了“九曲棹歌”,吸引了由宋至清数十位诗家为之唱和,也成了武夷山第一篇最佳导游词。高雅脱俗的意境,清丽活泼的词句,回环反复的旋律,随着九曲筏工的传唱,让游客们爱不胜收,也陶冶了学子的情操。
思辩结合、教学相长是武夷书院的另一特色。朱熹治学讲学注重思和辩,不仅在于自身,而且在同道之间。如其所说,“过我精舍,讲道论心,穷日继夜”。思考、思索、思维;辩论、争论、讨论,真理在思考中发现,道统在争辩中明朗。当然,论战难免伤及情面,你来我往不乏唇枪舌剑。但是朱熹真诚相对,心胸宽广。“鹅湖之辩”时,陆九渊兄弟多有出言不逊,朱熹以诗劝其门生,“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陈亮与朱熹对论时,仅为一位布衣,而朱熹已是官居五品,但他们对论持续十一年之久。“武夷书院”落成后,朱熹濡墨致函邀他前来,“承许见故,若得遂从容此山之间,款听奇伟惊人之论,亦平生快事也”。
在“武夷书院”,可以看到一个无意功名的朱熹,一个严于律己的朱熹,一个性情中人的朱熹。

中国有哪些传统民俗文化~

有没有一座叫夷山的山
答:译文 会稽山再向东五百里的地方,叫做夷山。山上遍布着沙土石块,不生长树木花草。湨水发源于这座山,向南流去,注入列涂河。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郊,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武夷山通常指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15千米的小武夷...

武夷山周边有什么景点
答:武夷山周边景点有:1、武夷山风景名胜区;2、武夷香江茗苑茶文化观光园;3、自游小镇汽车主题乐园景区;4、大红袍景区;5、龙归源景区;6.中华甙夷山茶博园;7、大安源生态旅游区;8、九曲溪;9、武夷山青龙大瀑布;10、武夷山极地海洋公园。1、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面积约70平方...

武夷山的山有什么特点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答:武夷山的特点是武夷山造型奇特,山势险峻。武夷山,又名虎夷山。广义的武夷山,或称武夷山脉,指中国闽赣间纵贯南北的山系,属于新华夏地质构造单元南岭山系的东北延伸支脉。狭义的武夷山仅指其北段武夷山市所辖主峰地带的山地,是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山体呈北北东向...

关于武夷山查的资料
答:相传唐尧时代的长寿老翁彭祖菇芝饮瀑,隐于此山,生有二子,长曰「武」,次曰「夷」,二人开山挖河,疏干洪水,后人为纪念他们,就把此山称为「武夷山」。后来连闽赣边界的大山脉也统称为武夷山脉。也传,此地为古代闽越族,其首领名武夷君,此山为古越人的栖息之地而得名。 1979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被国务院列为全...

武夷山好不好玩
答:武夷山好玩。武夷山西部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分布着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东部山与水完美结合,人文与自然有机相融,以秀水、奇峰、幽谷、险壑等诸多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而享有盛誉;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区域,景色优美...

江西武夷山旅游攻略自助游
答:本文目录 武夷山景区几点开门?武夷山是江西还是福建的?武夷山是位于哪里?在哪个省?山西武夷山位于哪里?武夷山周边还有什么旅游城市吗?武夷山景区几点开门?

武夷山的来历
答:相传古时,武夷山的幔亭峰上住着一位姓彭的老人。当时,洪水成灾,百姓日无宁日。俗话说,山有顶地有主。老人就带领村民开山治水。到了白眉白须的时候,也已是远近闻名的开山始祖了,于是人们尊称他为"彭祖"。彭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彭武、一个叫彭夷。彭祖活到880岁的时候,被玉帝召上天成仙去了...

济宁到邹城夷山有多远
答:驾车路线:全程约36.4公里 起点:济宁市 1.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红星中路行驶590米,过左侧的济宁市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约250米后,右转进入建设路 2.沿建设路行驶810米,左转进入太白楼东路 3.沿太白楼东路行驶6.3公里,直行进入诗仙路 4.沿诗仙路行驶23.8公里,直行进入矿建西路 ...

你去过那些风景名胜,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处?如果让你写记XXX,你打算按照...
答:夷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市境内,在市区以南约15公里,处在武夷山脉北段的东南麓,景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这里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亿万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奇峰峭拔、秀水潆洄、碧水丹峰、风光绝胜的美景,古人说它“水有三三胜,峰有六六奇”,被誉为“奇秀甲东南”。 武夷山风景区内有三十六峰...

夷山大街附近有换煤气的吗?
答:在靠近他的东边,大概500米左右的地方就是一个送煤气的地方,而且价格还是比较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