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 和 NFC 有什么区别 RFID 和 NFC 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通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NFC与RFID区别
第一、NFC将非接触读卡器、非接触卡和点对点功能整合进一块单芯片,而rfid必须有阅读器和标签组成。RFID只能实现信息的读取以及判定,而NFC技术则强调的是信息交互。通俗的说NFC就是RFID的演进版本,双方可以近距离交换信息。NFC手机内置NFC芯片,组成RFID模块的一部分,可以当作RFID无源标签使用进行支付费用;也可以当作RFID读写器,用作数据交换与采集,还可以进行NFC手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第二、NFC传输范围比RFID小,RFID的传输范围可以达到几米、甚至几十米,但由于NFC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来说NFC具有距离近、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
第三、应用方向不同。NFC看更多的是针对于消费类电子设备相互通讯,有源RFID则更擅长在长距离识别。

RFID和NFC的区别~

NFC技术起源于RFID,但是与RFID相比有一定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工作频率:NFC的工作频率为13.56MHz,而RFID的工作频率有低频,高频(13.56MHz)及超高频。
2. 工作距离:NFC的工作距离理论上为0~20cm,但是在产品的实现上,由于采用了特殊功率抑制技术,使其工作距离只有0~10cm,从而更好地保证业务的安全性。由于RFID具有不同的频率,其工作距离在几厘米到几十米不等。
3. 工作模式:NFC同时支持读写模式和卡模式。而在RFID中,读卡器和非接触卡是独立的两个实体,不能切换。
4. 点对点通信:NFC支持P2P模式,RFID不支持P2P模式。
5. 应用领域:RFID更多的应用在生产,物流,跟踪和资产管理上,而NFC则工作在门禁,公交卡,手机支付等领域。
6. 标准协议:NFC的底层通讯协议兼容高频RFID的底层通信标准,即兼容ISO14443/ISO15693标准。NFC技术还定义了比较完整的上层协议,如LLCP,NDEF和RTD等。





扩展资料:
NFC和RFID的实际应用
一、内置NFC功能的设备主要以手机为主,也有不少平板电脑和蓝牙音频设备内置了NFC功能。NFC技术在手机上应用主要有以下五类:
1. 接触通过(Touch and Go),如门禁管理、车票和门票等,用户将储存车票证或门控密码的设备靠近读卡器即可,也可用于物流管理。
2. 接触支付(Touch and Pay),如非接触式移动支付,用户将设备靠近嵌有NFC模块的POS机可进行支付,并确认交易。
3. 接触连接(Touch and Connect),如把两个NFC设备相连接,进行点对点(Peer-to-Peer)数据传输,例如下载音乐、图片互传和交换通讯录等。
4. 接触浏览(Touch and Explore),用户可将NFC手机接靠近街头有NFC功能的智能公用电话或海报,来浏览交通信息等。
5. 下载接触(Load and Touch),用户可通过GPRS网络接收或下载信息,用于支付或门禁等功能,如前述,用户可发送特定格式的短信至家政服务员的手机来控制家政服务员进出住宅的权限。
二、RFID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三大类:无源RFID产品、有源RFID产品、半有源RFID产品。
1. 无源RFID产品发展最早,也是发展最成熟,市场应用最广的产品。比如,公交卡、食堂餐卡、银行卡、宾馆门禁卡、二代身份证等,这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属于近距离接触式识别类。
2. 有源RFID产品,其远距离自动识别的特性,决定了其巨大的应用空间和市场潜质。在远距离自动识别领域,如智能监狱,智能医院,智能停车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及物联网等领域有重大应用。有源RFID在这个领域异军突起,属于远距离自动识别类。
3. 半有源RFID产品,结合有源RFID产品及无源RFID产品的优势,在低频125KHZ频率的触发下,让微波2.45G发挥优势。半有源RFID技术,也可以叫做低频激活触发技术,利用低频近距离精确定位,微波远距离识别和上传数据,来解决单纯的有源RFID和无源RFID没有办法实现的功能。
简单的说,就是近距离激活定位,远距离识别及上传数据。该产品集有源RFID和无源RFID的优势于一体,在门禁进出管理,人员精确定位,区域定位管理,周界管理,电子围栏及安防报警等领域有着很大的优势。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近场通信
百度百科——射频识别技术

CFA和FRM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