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加一横念什么 冉字加一横可变换成哪些字

作者&投稿:慕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冉加一横是【再】
【拼 音】 :zài
【部 首】: 冂
【笔 画】: 6
【五 笔】: GMFD
【仓颉】:MGB
【基本释义】:
1、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有时又指多次。
2、表示重复或继续,多指未然:。
3、表示更,更加。
4、表示承接前一个动作。
【详细释义】:
[数]
1、(会意。小篆:从一,冓( gòu)省。“冓”是“构”的初文,甲骨文字形,象两部分材木架起的样子。本义:第二次)
2、同本义。例:再刺再宥再赦。——《周礼·司刺》
3、两次。例:女工再税。——《盐铁论·本议》
〈副〉
1、事情或行为重复,继续。例:她不敢再看一看那大庙。——叶紫《星》
2、重,重新。例:勿复再言。——《汉书·李广苏建传》
3、更,更加,表示程度。例:你会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茅盾《雷雨前》
4、另,另外 。例:再行(另外进行某项活动)
5、与否定词配合使用,强调情况的普遍性。例:进了门,找周嫂子,再找不着。——《红楼梦》
6、用于让步句,常同“也”、“都”配合使用,有“即使多么”、“不管怎样”的意思。例:水再深脚也能过,山再高手也能攀。——《赶车传》
7、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也”。例:你只怨人行动嗔怪你,你再不知道你怄的人难受。——《红楼梦》
8、表示两种行为或情状并举、并存、相当于“且…且”、“又…又”。例:其词旨乃典乃文,再恳再切,实可警策未悟。——《全唐文纪事》

冉加一横念什么:
再[zài]
[字义]:
1.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有时又指多次:~次。~衰三竭。2.表示重复或继续,多指未然:~说。3.表示更,更加:~勇敢一点。4.表示承接前一个动作:想好了~写。
[词组]:
1.再拜 [zàibài] 2.再版 [zàibǎn] 3.再不 [zàibù] 4.再次 [zàicì] 5.再度 [zàidù]

冉字里面少一横是什么字~

是说“円”这个字么?
读音:yuán
部首:冂 部外笔画:2 总笔画:4
五笔86:MHGD 五笔98:MHGD 仓颉:BLM
笔顺编号:2521 四角号码:7722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186
基本字义

1. 古同“圆”。
从2011年初开始在网络微博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看起来像个鼠标,够宅够给力”。
延伸字义
1、円:比喻网购;円族:网购一族

一横下面一个个字念什么
答:不 拼音: [bù] [fǒu]部首:一部 笔画:4笔 五笔:GII 释义: [bù]①(副)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②(副)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之徒

h上面加一横念什么?
答:量子力学h上面加一横是约化普朗克常数(又称合理化普朗克常数)。是角动量的最小衡量单位。(念做h拔或者h bar)ћ=h/(2π)由于计算角动量时要常用到h/2π这个数,为避免反复写 2π 这个数,因此引用另一个常用的量为约化普朗克常数(reduced Planck constant),有时称为狄拉克常数(Dirac ...

一横一竖 念什么字
答:1、丅;2、丄;3、十 1、丅 xià 古同“下”。笔画数:2;部首:一;笔顺编号:12 2、丄 shàng 古同“上”。笔画数:2;部首:一;笔顺编号:21 3、十 shí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表示多、久:十室九空。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成。笔画数:2;部首:十;...

什么字加一横变成另外一个字?
答:一加一横变二 二加一横变三 十加一横变土 土加一横变王 口加一横变日 日加一横变目 等等等等

部首一横读什么
答:应该是一字部,小学三年级教的好像

一个单人旁右边加一横念什么字?
答:你所指的这个字应该为个人的个字,并不是单人旁加一横,而是整体的个数的个字的正确书写形式,所以在书写汉字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准确的掌握笔画顺序,并按照规范的书写形式来书写,才可以达到更准确而清晰的书写效果,让人容易理解你所书写的字体。

一个点加一横读什么
答:亠是汉字偏旁,不是汉字。 一般称京字头,点横头。读tóu。

“夶”字下面加一横是什么字!!
答:夶字下面一横,读作“并”,本义就是两个成人相并合一的意思,其实就是夫妻性媾繁衍生命的会意字,或为“仌”(读作冰,后又为冰之异体)。儒家独尊后,讲究文雅避讳男女交媾繁衍生命的直言,这个字的本义就不常用了,变成了“并”的异体字,而实际上“并”的原意“并”也是这个意思,后统一为“...

山上加一横念什么
答:屲 wā 山坡;斜坡:山屲。古同“洼”,多用作地名:耙子屲;水沟屲(均在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笔画数:4;部首:山;笔顺编号:3252

一横一竖是什么字
答:是“十(shí)”字或“丄(shàng,同上)”字或“丅(xià,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