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量与社会总需求量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货币供求均衡的目录

作者&投稿:湛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首先谈谈什么是货币供应量(英文Monetary Aggregates) :它是计算具有不同变现能力的货币数量,表现货币总体结构的指标。

  货币供应量构成如下:

  M0---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非支票性储蓄存款

  M3---M2+私有机构和公司的大额定期存款

  L----M3+各种有价证券

  在这三个层次中 ?

  M。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

  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M3货币供应指标,是一个衡量货币供应的主要指标,它包括钞票,硬币,活期存款和4年期的定期存款,即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欧洲央行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幅度来衡量通胀的压力。通过考察不同层次的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以从中选定与经济的变动关系最密切的货币资产,作为中央银行控制的重点,有利于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并及时观察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央行对M3每年设一个增长目标范围,高于范围的M3增长引起通胀担忧。

  政府是不发放货币的

  政府是 为央行发行的货币提供信用担保

  相应的获得铸币税收入 但是铸币税收入是隐形的 他是通过政府指令央行替他偿还国债来冲销的。

  央行向社会发放货币 大致有:印钞厂印发的现金纸币 资本项目下的票据和银行券发行

  M0=流通中现金

  M1=流通中现金+可交易用存款(支票存款转帐信用卡存款)

  M2=M1+非交易用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

  M3=M2+其他货币性短期流动资产(国库券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M0流通中的现金量作为最窄意义上的货币

  M1反映了社会的直接购买能力,商品的供应量应和M1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不然经济会过热或萧条.

  M2反映了现实的购买力,也反映了潜在的购买力,研究M2,特别是掌握其构成的变化,对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分析,预测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M1 是狭义货币供应量, M2 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M1 与 M2 之差是准货币。

  中美两国的区别:

  在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中M1=现钞+支票;M2=M1+储蓄存款。而在英国的银行体系中还有M0、M3等项目。根据我们国家统计局的公开资料,我国是以M0、M1、M2为框架体系。其中货币总量:M0、M1、M2。

  M0=流通中现金

  M1=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毫无疑问,我们是模仿国外的所谓现代银行管理、统计体系设立的M系统。但我们多年了的M系统仅仅是模仿,而没有实际经济意义。

  比如,中美两国的M系统,若M1数值相同,则美国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就是M1,而中国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则要远远小于M1。这个差别使中国经济单位没有足够的流通货币,而美国相对于中国则有充裕的货币。

  造成这个差别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支票不能直接兑换成现钞,尽管它是货币。

  再比如在M2项目下,若M2相同,则中国的储蓄额很大,但流通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却很少,因为中国的M2被高额储蓄占掉了,而美国却几乎全部是M1(美国储蓄率很低)实际也就是全是M0,即决大部分是现钞,市场有经济意义的货币充足。而中国却是市场严重缺少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一直倾向于使用M2来调控货币的原因。

  中国金融界无论是理论家还是主管部分一直有一个非常固执和愚蠢的见解,认为美国人不储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美国人也是人、也需要穿衣、吃饭、养老等支付,这些支付同样需要持有货币存量,那么为什么美国的储蓄率很低呢?其实既不是美国人不储蓄,也不是美国人没有钱,而是这些货币存量不在储蓄项目下,而是在支票项目下,即在M1项目下。

  因此,同样的M2、M1、M0水准,美国的M体系有大量的具有实际经济学意义的货币,而中国则是严重货币短缺。

  如果中国金融改革仅仅改变这个M系统,则中国实际有经济学意义的货币就将增加十万亿以上(储蓄转成支票,支票可自由兑换现钞),而货币总量却不需要任何改变。

  
    

货币供应量与社会总需求量之间是什么关系~

利率是货币供求的价格,货币供应量减少,货币资金的价格就会上升,这是市场调节的现象。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造成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处于通货膨胀中的国家通过调高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增加中央银行的货币回笼,使货币供求趋向平衡,这是一种政策调节的现象。  在货币银行学中,利率是资金的使用价格,流动性过剩,则钱变得不值钱,那么流动性大大增加,而利率来不及变动,利率相对就显得低了。  通货膨胀是由于流动性过剩产生的,说白了就是市场上流通的钱太多了,提高银行存款利率,有利于回笼市场中流动的资金,从而可以抑制通货膨胀。  所以,从表面上看,一般通货膨胀率较高时,存款利率会相应的提高,其作用是为了使得通货膨胀率降低。

1 货币供求均衡概述2 货币供求均衡的特征3 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3.1 货币供应量与社会总需求量的联系3.2 货币供给量与社会总需求量的区别4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5 货币供给量、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6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求的调节6.1 货币供求的几种状况6.2 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求的主要方式7 货币供求均衡的判别货币供求均衡概述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就其表象而言,就是由各种性质不同的货币收支运动构成的不断流动的长河,货币的运动反映了整个商品世界的运动。因此货币供求的均衡,也可以说是由这些货币收支运动与它们所反映的国民收入及社会产品运动之间的相互协调一致。货币供求均衡的特征货币均衡有如下特征:一是货币均衡是一种状态,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基本适应,而不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数量上的相等;二是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它并不要求在某一个时点上货币的供给与货币的需求完全相适应,它承认短期内货币供求不一致状态,但长期内货币供求之间应大体上是相互适应的。三是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平衡状况。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且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货币收入的运动制约或反映着社会生产的全过程,货币收支把整个经济过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一定时期内的国民经济状况必然要通过货币的均衡状况反映出来。二、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货币供应量与社会总需求量的联系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任何需求,都表现为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任何需求的实现,都必须支付货币,如果没有货币的支付,没有实际的购买,社会基本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就不能实现。因此,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货币收支流量就构成了当期的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的变动,一般说,首先是来源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但是,货币供应量变动以后,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引起社会总需求的相应变动,则取决于货币持有者的资产偏好和行为,即货币持有者的资产选择行为。当货币供应量增加以后,人们所持有的货币量增加。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人们不是把这些增加的货币用于消费或投资,而是全部用于窖藏,则对社会总需求不会产生影响,因为,这些增加的货币量并没有形成现实的追加购买支出,所以对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都没有直接的影响。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以后,人们不是将这些增加的货币用于窖藏,而是用于增加对投资品的购买,从而增加了社会总需求中的投资支出,会直接影响到投资品市场的供求状况。货币供给量与社会总需求量的区别货币供给量与社会总需求是紧密相联,但又有严格区别的两个概念,其区别是:(1)货币供给量与社会总需求量二者在质上是不同的。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存量的概念,是一个时点的货币量;而社会总需求量是一个流量的概念,是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流通量。此外,在货币供给量中,既含有潜在货币,也含有流动性货币,而真正构成社会总需求的只能是流通性的货币。(2)货币供给量变动与社会总需求量的变动,在量上也是不一致的。货币供给量变动以后,既会引起流通中的货币量变动,也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社会总需求量是由流通性货币及其流通速度两部分决定的,而货币供给量则是由流通性货币与潜在性货币两部分构成的。因此,一定量的货币供给增加以后是否会引起社会总需求量增加以及增加的幅度为多大,则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其一是货币供给量中潜在性货币与流通性货币的比例;其二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情况。一般说来,流通性货币所占的比重大,流通速度加快,社会总需求量增加。所以,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与社会总需求量的变动,在量上往往是不相同的。(3)货币供给量变动与社会总需求量的变动在时间上也是不一致的。米尔顿.弗里德曼根据美国的实际情况研究表明,货币供给量变动以后,一般要经过6—9 个月左右的时间,才会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变动,而引起实际经济的变动,则需18 个月左右的时间。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近几年的实际也表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与社会总需求的变动,在时间上也是有差别的。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研究货币供求关系问题上,货币需求的数量在现实中并不能直接地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客观上需要多少货币,这是很难界定的。这是因为,其一,社会经济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且这种需求也是随客观经济形势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其二,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再多的货币都会被流通所吸收,因此,不管社会的货币需求状况如何,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始终都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在货币供给量一定的条件下,不管社会的货币需求状况如何,全社会所持有的货币的名义数量既不可能超过持有的货币供应量,也不可能少于这个量,二者名义上始终是相等的。但是,这种名义上的货币供求均衡关系,并不一定就是实际的货币供求均衡的实现。因为,从社会的角度看,名义货币总量并不一定就代表了社会经济过程所要求的货币需要量。名义货币量可以反映出三种动态趋势,即:(1)Ms=Md,即价格稳定,预期的短缺趋于稳定,国民收入增加。(2)MsMd,即物价下跌或趋于稳定,预期的短缺消失,企业库存增加,商品销售不畅。国民收入下降,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因此,分析货币供求均衡与否,仅从名义的货币供求状况是难作出判断的,必须深入分析实际的经济过程,才能弄清问题的实质。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是一种互相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的变动会引起另一方面的相应变动。当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时,如果不增加货币供应,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得不到满足,致使社会的总需求减少,生产下滑,总供给减少。由于商品供给的减少,致使货币需求量减少,最终使货币供求在一个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上得以均衡。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放松即增加货币供应的方针,以满足经济运行对货币的需求,从而导致社会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增加,促使生产持续发展,货币供求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会得以均衡。当货币的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时,典型的情况是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着两种可能:一是有生产潜力可挖,需求增加和物价上涨,可以刺激生产的发展,即在物价上涨的同时,产出增加,从而导致实际的货币需求增加,使货币供求恢复均衡。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潜力在现有条件下已挖尽,这时,中央银行应采取收缩银根的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从而致使货币供求趋于均衡。总之,货币供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货币供给的变动可在一定条件下改变货币需求;而货币需求的变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货币的供给。联系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桥梁和纽带就是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货币供给量、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如前所述,在现代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需求表现为有现实的货币支付能力的购买需求,总供给是市场上以货币表示价格的一切商品的供给。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要协调平衡,这是现代经济学的一般常识。通常,现实的总需求与现实的总供给之间的平衡,只反映了简单再生产的客观要求。而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内在的动因是现实的总需求略大于现实的总供应。问题是在社会总供求关系中,货币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怎样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从而改变社会总供给。1.货币供应量变动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由两个途径传导到社会的总供给:一是货币供应量增加,社会总需求相应增加。这时,如果社会有闲置的生产要素,货币量的增加将促使生产要素结合,社会总供给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从而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恢复均衡。二是货币供应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没有引起生产的发展,而是引起物价的上涨,从而引起总供给价格总额增加,而对货币的实际需求并没有增加,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只是由于物价的上涨处于一种强制的均衡状态。这两条途径中,显然前者是最佳的,是社会最愿意接受的,而后者则是不可取的,社会只能被迫接受。2.既然前一条途径是最佳的,社会最愿意接受的,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呢?其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是社会潜在生产要素的开发和利用,这也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条件。我们认为,现实的总需大于现实的总供给,必须与一定时期内现实的潜在生产要素相适应。现潜在生产要素、指的是与现有生产力水平、生产结构和社会经济制度等因素相适应的,短期内可利用的能源、矿藏以及劳动力资源等。这些潜在的生产要素通过货币的作用,就能很快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要素,形成生产能力,生产出产品,即商品的短期供应弹性很大。但是,那些由于与现有生产力水平、产业及技术结构以及社会经济制度等不相适应而闲置的生产要素,应排除在潜在的生产要素之外。3.货币供应量变动以后,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的作用,怎样影响到总供给呢?如果更接近现实地分析,货币供应量增加引起社会总需求增加,通过两条途径对总供给产生影响,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直接引起商品供给增加。在货币量适度增加所引起的社会总需求增加与潜在生产要素完全相适应的情况下,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就会导致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市场商品供给量的增加,因而不会对物价水平产生大的影响。在生产力水平没有较大提高的条件下,生产的发展和实际产出的增加,会导致产品的边际成本上升,从而引起物价的上涨。但是,其上涨的幅度一般很小,属于正常的物价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产出对货币的弹性很大,而价格对货币的弹性很小,这说明,货币量的增加所引起商品供给增加,这样标志着市场货币量适度增加和社会经济效益趋好。(2)过度需求会导致物价上升。在货币量增加引起社会总需求增加,从而超过了潜在生产要素量的情况下,一方面会促使生产的发展,实际产出增加;另一方面则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因为,那些适量的货币已经将那些潜在生产要素动员了起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了现实的生产过程之中,促使生产规模扩大和实际产出增加,而多余的那一部分货币形成了过度需求。这部分过多的需求必然会冲击社会再生产过程,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之下,实际产出和价格对货币的弹性都比较大。货币量的增加所引起的总有效需求量的增加,一方面在短期内能引起市场商品供给的增加,一方面也会导致物价水平的迅速上涨。(3)潜在生产要素利用不平衡,物价会上涨。在货币量增加所引起的社会总需求增加,与潜在生产要素在量上是相适应的,而在比例和结构上不相适应的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以后,一方面只能部分地把潜在生产要素动员起来,投入到现实的生产过程中去。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实际产出;另一方面,有一部分潜在生产要素则不能被充分动员起来,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要素。这部分增加的总需求就会由于结构和比例的不合理,形成货币过多,从而引起物价的上涨。也就是说,由于货币量的增加所形成的社会总需求的比例与潜在生产要素的比例不相适应,潜在生产要素并没有得到很好利用,物价就开始上升,首先是紧缺商品或资源的价格上涨,然后,由于下述两个原因,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这两个原因是:第一,部分商品价格上涨以后,改变了原来的物价结构,各商品生产者之间,由于相互看齐和彼此攀比的影响,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第二,部分商品和资源的价格上涨以后,如果这些价格上涨的商品或资源与生产资料有关,则势必会增加生产资料的产品成本,从而引起一系列商品价格上涨;如果与生活资料有关,那么,势必会增加使用这部分生活资料的劳动力的再生产成本,由此,劳动者必然会要求增加名义工资,而工资上升必然会引起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引起一系列商品价格上涨。实际上,这两种情况往往同时出现的。在此情况下,产量对货币的弹性很小,而物价对货币的弹性很大,如果增加的总需求与潜在主产要素比例和结构上完全不相适应,那么在短期内,产量对货币的弹性会趋近于零,而物价对货币的弹性会接近于1。也就是说,由于比例结构的不合理,一方面,潜在生产要素井没有被动员利用起来;而另一方面,物价水平则随着总需求的增加而迅速上涨,这是货币失衡和经济效益差的突出表现。(四)货币供应、货币需求、总需求和总供应如果把总供求平衡放在市场的角度研究,它包括了商品市场的平衡和货币市场的平衡,也就是说,社会总供求平衡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统一平衡。商品供求与货币供求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来简要描述。图1图中包括了几层含义:一是商品的供给决定了一定时期的货币需求。因为,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任何商品都需要货币来表现或衡量其价值量的大小,并通过与货币的交换实现其价值。因此,有多少商品供给,必然就需要相应货币量与之对应。二是货币的需求决定了货币的供给。就货币的供求关系而言,客观经济过程的货币需求是基本的前提条件,货币的供给必须以货币的需求为基础,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就是要使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相适应,以维持货币的均衡。三是货币的供给形成对商品的需求,因为任何需求都是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只有通过货币的支付,需求才得以实现,因此在货币周转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的货币供给水平,实际上就决定了当期的社会需求水平。四是商品的需求必须与商品的供应保持平衡,这是宏观经济平衡的出发点和复归点。中央银行对货币供求的调节货币供求的几种状况中央银行总是针对具体的货币供求状况来进行调节。一般而言,货币供求状况可能有几种情况:一是货币供求均衡,社会总供求也处于均衡状态。此时,社会物价稳定,生产发展,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应采取一种中立的货币政策。供应多少货币,完全由经济过程中的各种力量决定,中央银行不必从外部施予调节。二是货币供给不足,客观的货币需求得不到满足,整个经济必然会处于萎缩或萧条状态,资源大量闲置,企业开工不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因需求不足而受阻。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就应采取一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市场利率,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从而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促使货币的供求保持其均衡。三是货币供给量过多,超过货币需求量,整个经济必然会处于过度膨胀的状态,生产发展很快,各种投资急剧增加,市场商品物资供应不足,大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物价上涨。这时中央银行就应采取一种紧缩的政策,缩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市场利率,抑制社会的总需求的增加,从而使物价趋于稳定,社会的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趋于均衡。四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构成不相适应,一些经济部门由于需求不足,商品积压,一些商品不能顺利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生产停滞。而另一些经济部门则需求过度,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生产发展速度很慢。这表明整个经济结构失调,发展畸形。这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应有松有紧,松紧搭配,通过调整货币供给的构成和流向,改变这种供求结构不相适应的状况,促使供求结构趋于协调,以促进整个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求的主要方式一般说来,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供给型调节,即中央银行根据客观的货币需求状况,在货币供应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或小于货币需求量,或供求结构不相适应时,对货币供给总量和构成进行调节,使之符合于客观的货币需求量。二是需求型调节,即中央银行在既定的货币供应量下,针对货币供求总量和结构失衡的情况,运用利率、信贷等措施,调节社会的货币需求的总量和构成,使之与既定的货币供应量相适应,以保持货币供求的均衡。三是混合型调节,即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求总量和结构失衡的状况,不是单纯地调节货币的供应量,或单纯地调节货币需求量,而是双管齐下,既搞供应型调节,也搞需求型调节,以尽快收到货币供求均衡的效果,四是逆向型调节,即指中央银行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失衡状况,不是采取收缩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而是用以毒攻毒的办法,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整货币供给结构,以增加货币需求,从而促使货币供求恢复均衡。采取这种办法的关键,就是增加的货币要适度,投向要合理,能在短期内促进生产的发展,通过商品供应量的增加来消化多余的货币,从而使货币供求实现均衡。中央银行增加货币量,进行扩张。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都采用联系潜在资源或可利用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的方法:(1)只要经济体系中存在着现实可用作扩大再生产的资源,且其数量又比较充分,那么,在一定时期内增加货币供给就能够提高实际产出水平而不会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2)待潜在资源的利用持续一段时期而巨货币供给仍在继续增加后,经济中可能出现实际产出水平同价格水平都在提高的现象。(3)当潜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但货币供给仍在继续扩张,经济体系中就会产生价格总水平上涨而实际产出水平不变的情况。这三个阶段可用图-2表示:图-2 货币扩张对潜在资源利用的三阶段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则一般通过压缩货币供给,从而减小总需求的规模来解决,但也不尽然。当需求扩张不是突发的并成为整个再生产过程的内在因素,即正常生产已经事实上是在需求扩张的支持下动作时,单纯的紧缩,即使是极其严峻的紧缩,也不会产生使供求均衡的效应。通常的机制是:总需求缩减,实际再生产缩减,从而总供给缩减,供需的差额仍然不能由于紧缩需求而取得均衡。至于紧缩货币供应、紧缩总需求的物价效应,一般情况下是直接的。物价上涨无论其具体原因如何,即使不是由过多的货币供给引起的,却都是由货币供给的迅速增加支撑着。但从较长的时间考察,如果紧缩也抑制了实际的经济增长,那么,供求矛盾解决不了,价格水平上涨的压力依然难缓解。货币供求均衡的判别在传统计划体制下,社会产品的生产、流转和分配的大部分都是通过计划进行直接管理的,市场机制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内并常常以扭曲的形式发挥作用。因此,货币供求是否均衡,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否均衡,很难从价格信号上得到反映,当然也不是毫无反映。在严格的计划价格管理条件下,价格作为社会总供求矛盾的反映信号只能在集市贸易价格、“黑市”价格以及它们与官定牌价之间的价差上得到表现:但当时集市贸易和黑市规模很小,不太能说明问题。另外,生产资料的变相涨价曾是突出的问题,但涨价幅度很难度量。当时,主要用数量信号来判别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状况。人们重视的数量信号主要有以下几个:(1)分析待销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价格总额与同期货币购买力之间差额的大小。经验表明,在社会总供求基本保持平衡的那些年份,以其最大的供求差距作为供求平衡与不平衡的临界差距是可取的。在这个差距内,有可能保持基本平衡;超过这个差距,则有不平衡的危险。(2)分析物资库存的增减变动状况。对任何经济体系来说,物资库存都是一个供求矛盾的调节器和缓冲器。无论是生产资料库存还是消费性商品库存,其规模和增减变动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传统计划体制下,人们发现,当流通中现金存量与同期商业库存之比是1:5 左右时,市场商品供求关系正常;若出现大幅度偏离,往往意味着消费品供求关系的失衡。(3)分析货币购买力有可能推迟或提前实现的数量有多大。把这一估量与对物资储备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即可得出调节商品供求矛盾的最大可能量。把可动用的物资储备数量与可推迟实现的货币购买力数量加在一起,可视为能够使供不应求矛盾缩小的幅度。(4)根据某些重要比例关系的经验数据做事前判断。在这方面,最典型的和影响最大的说法是“二、三、四”理论,所谓,‘二、三、四”是指:积累占国民收入的20%左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30%左右,基建拨款占财政支出的40%左右,实际考察,中国实行传统体制的年份中,凡是严重偏离“二、三、四”的年份,国民经济发展就不正常;大体与“二、三、四”规律吻合的年份,社会总供求关系及经济建设速度则比较均衡和理想。在市场经济中,可以考虑同时考察价格信号作为经济是否均衡和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指标。作为反映信号,价格波动在短期内是供求关系变化的灵敏指示器。从长时期考察,物价变动趋势则反映了经济从失衡走向均衡的自发取向。

什么是货币供应量?
答:1. 货币供应量(M2)涵盖了流通中的现金、企业存款、居民储蓄以及其他类型的存款。2. 它代表了能够立即用于购买的货币形式的总和,通常与社会的总需求变化及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相关联。3. 在许多国家,M2被视为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关键指标。4. M2与狭义货币供应量相对,后者仅包括流通中的交易货币,M2的...

当流通中的货币量大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总需求是大于供给还是...
答:当流通中的货币量大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总需求是大于总供给。假设,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相等。则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即社会总供给=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流通速度乘以货币所需量,即社会总需求。由于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所需货币量,意味着公式右侧社会总需求变大。

货币供应量等于并决定社会总需求。对不对,为什么?
答:这里所说的货币指的是纸币(人民币)!如果国家发行的纸币数量,比流通中所需的纸币数量少了,那么人们手上的纸币使用次数就必须增加才能平衡社会总需求,换言之,同等价值的商品价格如果下降(实际上是商品价格上涨),这样人们的购买力和纸币的购买力成反向趋势,比如汽车价格降了,你手上有钱,但是不...

请问怎么运用IS-LM曲线分析总供给与总需求呢?谢谢!
答:当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而价格水平变动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就会发生变动。实际货币量的变动会影响货币市场的均衡,引起利率的变动,而利率的变动就会影响总需求变动,即 P↓→M/P↑→M/P>L→i↓→I↑→AD↑ 例题:同时满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S(Y)=I(r) (1)M/P=L1(Y)+L2...

货币供应量是指
答:货币供应量是指:处于流通中的现金量和存款量之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通常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胀的压力状态。近年来,很多国家都把M2作为货币供应量的调控目标。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应量M0M1M2
答:【狭义货币供应量M1】M0+活期存款 M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现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广义货币供应量M2】M+居民储蓄+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企业定期存款 M2流动性偏弱,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转化成现金,是潜在购买力,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张的压力状况。人们日常...

为什么增加货币供应量会导致社会总需求增加?通俗点。最好举点例子 我...
答:答:是这样的,假如社会上只有一种商品,就是苹果,这一年社会上的总产量就是100筐苹果,然后央行发行了100元的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那么就应该是100元等于100筐苹果,那就是1块钱一筐,对么?这是初始情况。现在国家增加货币供应,变成200元,那么200元100筐苹果就是2元一筐,也是符合逻辑的吧?现...

如何理解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缺点
答: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点:(1)作为内生变量,在经济向上发展时,银行体系会扩大贷款规模,使货币供应量增加,反之,在经济不景气时,银行体系会收缩贷款规模,使货币供应量减少。(2)作为政策变量,货币供应量与社会总需求呈现正相关,货币供应量代表了一定时期的社会总需求量。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

M1M2什么意思
答:1、M0: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2、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3、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4、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5、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

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为什么利率下降
答:利率相当于资金的价格,当货币供应增加,货币有供过于求的趋势,所以利率下降。 拿存款利率来说,货币供应量增加制,市场上钱多了,供过于求,再去存钱就不给那么多利息,所以存款利率下降;拿贷款利率来说,货币供应量增加,市场上钱多了,供过于求,想获得资金就更容易了,贷款的利率即降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