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家喻户晓凿壁偷光的匡衡,他后来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 励志故事“凿壁偷光”中的匡衡,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冻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时候凿壁偷光的匡衡最后成为了一个大贪官,其一是少年凿壁偷光的艰辛,其二是匡衡初心已变——认为钱最重要……

立志求学

《后汉书》记载: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确有其事,这也是我们最早接触匡衡的事件,因为在我们的小学课本里有一篇文章叫做匡衡凿壁偷光,说的就是匡衡在很小的时候由于家庭困难,没有蜡烛点亮,于是匡衡便顺着墙壁的一角,借着隔壁的灯光开始读书。小小的一个好少年确实是非常好的典范作用,也让我们小的时候在心中充满了光明!觉得读书就能改变命运,觉得读书就能为家族争光!当然匡衡小的时候为了读书确实非常的心酸,非常的辛苦,这也就埋下了匡衡长大成人后贪污的基础!

态度改变

据《后汉书》记载,匡衡在21岁的时候,进京考取进士,成为了考试第一名。26岁的时候就已经任职知县,当然,28岁的时候就已经任县丞!可谓是官运亨通,平步青云,但是此时的匡衡已经不是彼时的匡衡了,匡衡所想的便是在为官期间,如何的获取最大的利益,于是后汉书记载的内容便是匡衡任职期间大小案件皆不认真审理,导致冤假错案无数,于是匡衡的县令职位也变得名存实亡了。


钱最重要

相反,为了谋财,匡衡甚至勾结当地的土财主冤枉好人。也就有了后来大家所知道的历史上记载的匡衡贪污受贿的案件,其实匡衡贪污受贿不仅仅是当时朝廷的腐败现象所致,归根结底是周围的腐败让匡衡的廉洁之心丧失,但是要问根本原因,还是匡衡的初心已变!



“凿壁偷光”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但匡衡后来怎么样了?后来匡衡终于不负所望,成功的凭借读书来改变命运,当上了大官。但随之而来的是,他从小“偷光”的本事,长大后用在了“偷地”上,最后丢了乌纱帽被贬为庶民不说,死后坟墓还被人破坏多次。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很多人都知道汉代有这么个喜欢读书的人,把墙壁凿开来偷着隔壁家的光读书。人们在赞叹他勤奋学习的同时,似乎忘掉了凿壁偷光也是“偷”。



匡衡是西汉年间的经学家、大官,曾经做过汉元帝的老师,还被封为御史大夫。之后当时的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有代为丞相,后来被封为安乐侯,还得到了封地,可谓是权倾朝野。

匡衡的祖上世代为农,到了他这里更是一贫如洗,由于上不起学,匡衡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家里人干活,才能勉强养家糊口。但偏偏他又喜欢读书,白天需要干活,只有晚上才有空读书。


不过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他的邻居倒是很富有,家里有好几间屋子,并且点着蜡烛。不过邻居有些看不起他,匡衡想要去邻居家看书,被邻居一句话怼了回来:“连蜡烛都买不起,还读什么书呢?”

匡衡听了之后很气愤,于是半夜用凿子把他家和邻居家共同用的墙给凿通了,然后接着从邻居家传过来的蜡烛光,开始读书。虽然西汉采取的是察举选官制度,但也有通过考经学来入仕的制度。正是匡衡有这种刻苦读书的精神,才通过读书来改变了命运。




匡衡在任职期间,多次上书陈述自己的意见,而且总是能够引经据典,这让喜欢《诗经》的汉元帝对他很是宠幸,并且封他为安乐侯,封地为三十一万亩。

汉成帝继位后,匡衡一时失宠,后来因被人弹劾,返回故里继续当他的安乐侯。但封地的实际面积与记载的面积不同,这一点匡衡的下属早已报告给他。




但匡衡不仅没有上报给朝廷,还非法扩大四万多亩领土,后来被人揭发,匡衡也由此被贬为庶民,几年后在家乡病死。

古人说的好:勿以恶小而为之,小时偷小,长大偷大。正是小时候偷光没人指责他,长大了才敢偷地,真的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啊!



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又代为丞相,
封乐安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匡衡可算是因明经而位极人臣的典型。
匡衡任职期间,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陈述治国之道并经常参与研究讨论国家大事,按照经典予以答对,言合法义,博得元帝信任。每当朝廷大臣讨论政务时,匡衡总是引《诗经》为据,认为“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意,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故审六经之指,则人天之望可得而和,草木昆虫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匡衡的主张得到元帝及成帝的支持,这与从汉朝中期就开始兴起的独尊儒术,推重经学,微言大义的社会风尚是分不开的,实际是汉朝统治者用以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
元帝后期时,宦官石显为中书令,他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怂恿元帝加重赋役,剥削人民,但因有皇帝的宠幸,没人敢触犯他。成帝即位后,匡衡便上疏弹劾石显,列举其以前所犯罪恶,并纠举他的党羽,这是匡衡所做的最后一件铲除奸佞,为汉朝廷尽忠的事情。不久,匡衡与同僚间渐有离隙,被人弹劾,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从贫穷的农家小子,要靠凿壁偷光苦读诗书,到最终成为大汉帝国丞相,位极人臣,这是匡衡的励志传奇。
但是他晚节不保。土地是国家命根子,匡衡身为丞相却无视法纪明目张胆倾吞国家田地,汉成帝也只能罢免匡衡的丞相之位,匡衡被废为庶民。
就这样,匡衡,这个凿壁偷光的少年,在位极人臣之际,晚节不保,在历史上留下了永远的污点。

成帝即位后,匡衡便上疏弹劾石显,列举其以前所犯罪恶,并纠举他的党羽,这是匡衡所做的最后一件铲除奸佞,为汉朝廷尽忠的事情。不久,匡衡与同僚间渐有离隙,被人弹劾,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古代“凿壁偷光”的匡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最后结局是他贪污了,然后给君主杀了。
凿壁偷光
凿壁偷光这个故事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因为小学课文就好了,故事里讲一个年轻的小伙匡衡,家里实在是太穷了,他又想要看书,那么怎么办呢?他突然想到可以借隔壁的光,那么就可以给自己家里减少开支,自己又可以看书了。

同时匡衡付出总有收获,他怎么努力的读书,自然就考上了公务员了,就开始一路升级打怪了,可以说他的运气是非常好的,他就去翻译了《诗经》,帝王看了之后,感觉这个年轻人翻译真好,是一个有才的人,就给他升职加薪了。

匡衡权力越来越大
匡衡苦心经营做到了宰相,可以说一个穷孩子一路走到最高的官位,可以说相当的励志了,可惜故事还没有结束呢,匡衡权力越来越大,求他办事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大家都拿这个好处,那个好处给匡衡,开始匡衡不敢要,可是他看到其他人生活那么好,就试试拿了,一次没有给发现,他的胆子就开始肥了,什么钱都收,彻底变成一个大贪官。

帝王知道之后,非常生气,一气之下就杀了他了。可以说结局是非常惨的,不过也是他自己拿了不应该拿的东西,可以说是活该了。
总结一下,估计大家都是猜到了开头,没猜到结局。听到这个故事你是不是也唏嘘不已?一步错,步步错,到头来一场空。其实说到底,知足常乐才是真理。所以不应该拿东西不要去拿,简简单单就是好了。

“凿壁偷光”的匡衡后来怎么样了?
答:“凿壁偷光”的匡衡 汉朝时候有个年轻人匡衡很爱学习,但是家里穷买不起蜡烛,影响晚上学习,后来他注意到邻居家晚上经常点灯,于是就把墙壁凿穿,借光读书,这个故事成为了教育大家勤奋学习的好例子。匡衡的结局:汉元帝时候匡衡被封为安乐侯,其侯国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匡衡利用郡图之误,非法...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啥?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告诉学生
答: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政治家。然而,由于他在年轻时期做过的非法行为,许多老师不愿意告诉学生。1、匡衡的非法行为 匡衡年轻时曾经以"凿壁偷光"来形容他偷窥当地名儒的学习,并通过这种方式积累知识。虽然这种行为在当时被视为不道德和不端正,但也反映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求知...

幼年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是什么样子的?
答:千百年来,“凿壁偷光”这个故事,都被口口相传,用于教育那些刚上学的孩子。想必我们每一位,都曾经接受过这样的教育。当然大家对于这个故事也是耳熟能详,无非就是一个叫做匡衡的穷孩子,晚上把墙壁给凿开,借着邻居家的烛光去读书。相信很多人看过这个故事,都对此不太相信。一来大家都知道,黑暗的...

儿时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之后是个怎样的人?
答: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匡衡、孙康、车胤、孙敬和苏秦,是历代学子逆境中求学的典范。其中匡衡从一名寒门学子,“学而优则仕”,经历西汉三朝,官至天子师,拜丞相,封乐安侯,实现了“鱼龙之变”。他所取得的成就,不但抬升了自己的社会阶层,更兴旺了匡氏整个宗族。自他以后,匡氏一门在...

励志故事“凿壁偷光”中的匡衡,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答:最后结局是他贪污了,然后给君主杀了。凿壁偷光 凿壁偷光这个故事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因为小学课文就好了,故事里讲一个年轻的小伙匡衡,家里实在是太穷了,他又想要看书,那么怎么办呢?他突然想到可以借隔壁的光,那么就可以给自己家里减少开支,自己又可以看书了。同时匡衡付出总有收获,他怎么努力...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都干了些什么?
答:2年之后汉成帝实权稳固了,就将匡衡贬为平民并遣回原籍。匡衡小时候“凿壁偷光”的举动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他成年以后,却以权谋私,成为了一个贪官.难怪语文老师不会给学生讲匡衡长大之后的事情,学生们年龄小三观并没有完全树立,需要正确优秀的事例引导,因此了解人物的闪光点,掩盖其...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却成为一代巨贪和弄臣是真的吗?
答:说起匡衡,我们很多人都知道那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匡衡凿壁偷光,从小他就是父母我们口中学习的典范,但是很多人却并不知道,当年他那么刻苦勤奋的学习,而且曾经做官做到了宰相,一直位高权重,但是却晚节不保,成了一代的贪官和弄臣。当年匡衡年小的时候他是一届贫民,他想要读书都是特别困难的,而且...

当年“凿壁偷光”的匡衡,最后结局如何?
答:匡衡“凿壁偷光”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小时候常被老师拿来作为刻苦学习的教学案例。其大致讲的是,在西汉时期,有一个叫匡衡的人,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钱买灯油,于是凿穿墙壁引隔壁家的烛光来读书,宣扬的是一种刻苦努力的精神。事实上,这个故事只讲了一半,匡衡这个人最后怎样了,并没有...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结局如何,为何很多老师不愿说出真相?
答:匡衡小时候,凿壁偷光的勤学故事流传千古,他长大之后最高做到了丞相,最后因为非法扩大被封的土地被贬为庶人。匡衡在汉元帝的时候,直接当上了丞相,可以说是为极人臣。但是我们都知道匡衡的出身并不好,他出身于农民世家,家境贫寒,但是他十分多好学。史书上介绍,在匡衡还是青年的时候,他解读《诗经...